古诗词文本细读要注重知人论世论文_杨雪梅1,,李昌银2

古诗词文本细读要注重知人论世论文_杨雪梅1,,李昌银2

在长期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们通常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古诗词的诵读默写、内容大意、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语言赏析占据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鲜有教师深入古诗词创作背景,引导学生知人论世细读文本,从而洞察文本的深邃意蕴,即使有,也仅仅是一两张浮光掠影幻灯片展示或课后注释的浏览而过。然而,作为我国灿烂文化的瑰宝古诗词,语言精练,含义深邃,韵味无穷,又因其产生的时代和描绘的情景与当代生活大相径庭,更加难以探求其精妙。这就需要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细读文本,探求。 本文就以新部编人教版初中教材中诗词作品为例,探究文本细读背景下,知人论世方法在古诗词教学策略中的作用,些许拙见如下:

一、知人论世可提高读者体验与古诗文旨趣的契合度

知人论世是孟子提出的鉴赏和评论文学作品的一条重要原则。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只有知其人,论其事,即了解作者的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而正确的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何谓“文本细读”?王崧舟在《走向“多元”和“兼容”的文本细读》一文中这样定义:“所谓文本细读,是指读者通过对作品文本的详细阅读,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在文本细读目标下,读者的探索、品味和探索,逐渐消除阅读障碍,从而达到对文本中蕴含思想情感的深刻体悟和审美的再创造。

而古诗词大多是古人合时而著,缘事而发的思想精华,既有时代的底蕴,又是写作个性的彰显。要达到文本细读的要求,就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词句篇章的全面解读,既要了解作者生平经历,政治遭遇,思想气质,为人行事、创作个性、文学修养、审美情趣和精神世界,也要了解社会生活,政治环境、师承流派等对作者各方面造成的影响等因素。通过诸多因素的参合,全面了解作者生活的时间与空间,才能善解人意,深解文意。体裁各异、意蕴丰富的古诗词往往是,同一时代有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有不同的时期,同一题材有不同的旨趣,同一意象暗示不同的情感。只有在知人论事的基础上,对各种鉴赏方法进行综合运用,才能实现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从而认识一个全面的、动态的作者,品味出作品的本质与精髓,情感和美,最终实现了对文本地细读。

古诗词是古诗作者在特定古代生活中,就独特的生命体验,缘事而发的产物,是作者思想情感的本真流露与反映。对于读者而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只一味过分强调,单一引导学生个人的阅读体验,信马由缰地联想和想象,而脱离文本的写作背景,作者生活的状况,甚者忽略作者的生平遭遇、时代局限等关键因素,就会造成要么生硬化、概念化、套路化解读文本,落入难求深义浅阅读,要么过分地个性化解读,难免会造成以己度人,已今知古,穿凿附会, 曲解作品的本意的结果,读者体验与古诗文旨趣的契合度无疑会大大降低。

二、知人论世是理解诗词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突破口。

“诗言志,词言情”,古诗词表达的是作者的志向和情感,传达的是时代的声音。因为年代的久远,学生对当时的社会现状、作者的生平、创作动机等有距离感,教师如果在教学中急于关注诗词本身而不注重其背后巨大的信息量,学生的情感就难以与作者相融产生共鸣,难以理解作者的志向,从而对诗词的内容、思想、情感的理解缺乏自主生成,教师的讲解灌输难免有隔靴搔痒之感。学生只有在充分感知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才能准确理解古诗的内容,才能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才能真正了解作者的志向,知人论世是打开古诗词教学的一扇大门。

例如,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所了解的苏轼,谈谈对苏轼的词作风格的了解,对学习词作蓄势。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引导学生理解小序内容后,教师应及时补充: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苏轼到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写作背景探寻词作内容和情感:写中秋对月怀人,写仕途失意,写艰辛中的乐观豁达……词作的思想情感呼之欲出。

学习词作过程中,不少学生对“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一句,难以理解,教师适时引出元丰二年的“乌台诗案”,让学生了解宦海浮沉的险恶,从而学生更体会到逆境中昂扬的可贵。

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用的是名家作品,知人论事,不仅可以为初中阶段的教学助力,而且为高中阶段的古诗词教学打下基础。

三、知人论世可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古诗词中有大量的写景题材, “文如其人”,诗也如其人。绝大多数诗人都是借诗抒情或借诗寓意的。所以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学生应了解诗人的人生际遇,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才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如马志远的《天净沙 秋思》,罗列9个意象,用极其简练的白描手法,勾勒出一由游子深秋远行图。结尾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中“断肠人”教材注释为“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这里的极度忧伤指什么呢?教师及时补充: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他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学生就能体会到作者是在借景抒发自己对人生仕途的失意之感,那一次次权贵门下的东奔西走,那一次次的满怀希望又一次次的失望,最终化成了内心不能触摸的伤,马致远哪是写景啊,分明是写泪。

四、知人论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大多数初中生对古诗词是缺乏兴趣的,尤其是男生。消除学生对古诗词的敬畏感与疏远感是学生上好古诗词教学课的心理前提因素。其实,许多诗人都具有精彩的人生和传奇的经历,如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的“仗剑出蜀”“赐金放还”,杜甫的安史之乱被俘,成都修建“杜甫草堂”,以及他与李白的友谊;王维被称“诗佛”及家人相继离世的悲苦;岑参的安西十载边防生活……当作者的生活经历惟妙惟肖的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兴致勃勃地投入到诗词的学习中去。

笔者在教学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以作者的生平这样导入:“辛弃疾是谁?你一定知道他是著名的南宋爱国词人,但你不一定知道,他还是一位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抗金英雄……”接下来,介绍辛弃疾21岁参加抗金义军,杀死叛徒义端和尚,夺回义军印信;带领50人敢死队,闯入5万人金兵大营,活捉杀死义军领袖的叛徒张安国……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连最调皮的学生也专心致志,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当然,古诗词教学注重知人论世的教学方法,更要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对古诗词背景介绍可以在古诗词学习前进行,可以在古诗词学习有疑难处进行,可以在需要深入探讨处进行,甚至可以在古诗词学习尾声处进行。总之,教无定法,适学为珍。相信,知人论世方法的恰当运用,定会有力提升古诗词教学的实效性,切实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中学古诗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 课题编号:SGH18B438 , 课题负责人:李昌银

论文作者:杨雪梅1,,李昌银2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古诗词文本细读要注重知人论世论文_杨雪梅1,,李昌银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