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摘 要】目的:探讨安全护理在门诊小儿输液室中的运用效果。方法:于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间,在我院选择门诊小儿输液室中实施输液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n=40)和安全组(n=40),给予常规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给予安全组患儿实施安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安全组患儿安全隐患发生率及家长投诉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安全护理在门诊小儿输液室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输液安全性,可在门诊小儿输液室中推广运用。
【关键词】安全护理;门诊小儿输液室;运用效果
由于小儿患者对外界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常出现不配合状况,使得门诊小儿输液室中常出现诸多不良输液事件发生,严重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实施有效的护理过程,减少安全隐患的出现是保证患儿用药治疗效果的关键。此次研究中探讨安全护理在门诊小儿输液室中的运用效果,以期改善小儿输液效果及安全性。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间,在我院选择门诊小儿输液室中实施输液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需进行输液治疗;均排除严重内科疾病患儿;所有患者均排除存在神经疾病或意识模糊症状;患儿家长均自愿配合研究。将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n=40)和安全组(n=40),常规组患儿男女比为21:19;年龄2-9岁,平均年龄(5.6±3.2)岁;安全组患儿男女比为22:18;年龄2-10岁,平均年龄(5.7±3.3)岁。与常规组对比,安全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可在研究中进行比对分析。
1.2 方法
给予常规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给予安全组患儿实施安全护理:①专业护理知识培训:科室需加强对门诊小儿输液室相关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培训及考核,及时组织相关小儿护理知识丰富的护理人员对相关护理人员实施护理知识培训,定期开展知识讲座,并定期实施理论知识考核,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水平;及时向护理人员讲解护理安全隐患的危害,提升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及责任心[1]。②合理排班:护士长需根据科室实际状况,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排班,在满足科室实际工作需求的基础上对各护理人员实施合理休假。③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实际向患儿及家长讲解输液治疗的相关注意事项,促进患儿家长的配合,及时给予患儿及家长进行心理护理,积极辅助患儿家长及患儿疏解不良情绪,积极鼓励患儿,促进患儿积极配合输液过程。④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及时为患儿准备专用输液操作室,并保持操作室内安静,穿刺成功后,再将患儿转移至输液室治疗;及时在输液室中为患儿准备相关儿童书籍、动画片等,并可在输液室墙壁上张贴相关儿童画册,指导患儿家长与患儿之间进行玩耍、交谈等,转移患儿注意力。⑤穿刺护理:护理人员需根据患儿实际状况实施穿刺护理,对于2岁以下患儿采取头皮静脉输液,2岁以上患儿采取四肢静脉输液,若患儿静脉暴露不显著,需通过拍击、热敷等方式使静脉显露后再进行穿刺[2]。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患儿安全隐患发生状况。对比两组患儿家长投诉发生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上述安全组及常规组患儿的所有数据结果均采入到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安全隐患及投诉发生状况采用率(%)表示,以X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安全组患儿安全隐患发生率及家长投诉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详见下表。
注:与常规组相比*:P<0.05
3 讨论
输液治疗是当前临床进行疾病用药治疗的常用治疗方式。但当前临床进行小儿输液治疗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时,常需进行穿刺过程,但小儿机体发育尚不成熟,血管较为薄弱,且部分患儿年级小,血管不显著,加大了穿刺难度,使得护理人员在穿刺过程中常出现穿刺不成功或出血状况,严重时需反复穿刺,加重患儿治疗痛苦,严重时甚至引起护患纠纷;患儿年级较小,治疗配合度较差,穿刺过程中常因害怕出现哭闹、不配合状况,影响穿刺效果;患儿输液治疗过程中,常因好动状况出现漏液状况;此外,部分家长不遵医嘱,出现擅自调整输液速度、护理人员操作水平不高等,均是当前导致输液安全事件的常见因素[3-4]。因此,为改善患儿输液治疗效果,需从常见安全事件影响因素出发,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安全隐患发生率。此次研究中安全组患儿安全隐患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说明采取安全护理能有效改善患儿输液安全性。采取安全护理时,对护理人员实施专业护理知识培训,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水平,减少护理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安全隐患;实施合理排班,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避免疲劳工作;实施心理护理及环境护理,能有效提升患儿及患儿家长的配合度,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避免家长或患儿擅自更改医嘱而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实施穿刺护理时,能有效提升穿刺效果,减少再次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实施安全护理时,患儿输液安全性更高,安全隐患发生率更低,因此患儿家长投诉率更低[5]。
综上,安全护理在门诊小儿输液室中的运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输液安全性,减少家长投诉,改善护患关系,具有良好的推广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娟.安全护理在门诊小儿输液室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21(11):116-117.
[2]钟丽嫦,姚洁明.安全护理应用于门诊小儿输液室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76):175-176.
[3]冯燕.门诊小儿科输液的安全性护理的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14(5):2716-2716.
[4]张莹莹.关于门诊小儿科输液安全性护理的体会[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1):183.
[5]周叶.安全护理应用于门诊小儿输液室的效果评价[J].母婴世界,2016,32(8):207-207.
论文作者:李娜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5
标签:患儿论文; 小儿论文; 门诊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常规论文; 家长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