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信息化应用研究论文_李志清

设备管理信息化应用研究论文_李志清

(广西梧州双钱实业有限公司 广西梧州 543000)

摘要:设备管理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然而,社会生产活动的不断优化,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也为设备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一些单位在开展生产活动时,针对生产设备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设备的性能以及运行效率得到全面提升,生产过程中设备的使用率也在不断增加。这种发展形势下,必定会对设备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基于此,文章就设备管理信息化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设备管理;信息化;具体应用

引言

设备是企业获取市场的重要物质资源与保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设备逐步向自动化、大型化、复杂化转变,传统的设备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代设备管理的需求。信息化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将是提升设备管理效率、优化设备管理模式的有效手段。

1设备管理信息化概念意义

设备管理的主要思想就是信息化设备的应用,引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分析企业全方位信息,进行统计设备分析,最终实现整合资源的利用。以信息控制设备运行的全过程,实现企业管理统一化、透明化、便捷化等优点,这种管理模式体现出了技术在实际企业当中的作用,技术的革新影响着企业的管理与经济。信息化管理可以使所有实体设备进行统一化信息管理,通过计算机的辅助,将设备按照不同性质或不同功能进行划分,合理进行区别性维护,有利于保护设备的长久使用性,将信息进行全方位共享,来实现企业经济最大化管理模式。

1.2设备管理信息化特点特征

设备信息化管理是将过去传统的理论与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相互结合的结晶,是新一代科技力量的体现,而这一体系更加适用于食品设备行业的管理,也为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成果。其主要特点表现在设备运行维修、设备零件管理、设备保养等方面上。

在设备的运作维修过程中,信息化管理体系中设有设备隐患维修、定期检查、预防事故设定等多方面综合维修,能够对所有设备进行统一化资源调配与维修。在管理过程中,可以时时反馈实际运作状态,进而保障了工作的流畅性,使整体维修工作都在可计控范围之内,从而提升管理效率。

在设备零件管理的方面来说,信息化管理为实体仓库建立了一个电子化虚拟总仓库,使每次进出库存不仅有实际记录,在电子信息库中有统一管理记录。可以轻松形成库存账本,更加便于管理人员查看库存零件存储的实际状态,能够进行合理化采购。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使库存管理变的精确便捷,还能为企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零件消耗资金。

还有就是在设备保养上的管理,信息标准化为设备保养建立了多种设置,预期提示润滑、自动设备侦查、问题及时反馈等多重步骤,这些可以预先提示相关工作人员根据需要进行润滑保养的设备。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实际保养情况达到一种透明化管理,而这一信息管理模式可以使维护人员定时对设备进行严格维护标准的保养。管理中,还另外设立了异常状态防控系统,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设备隐患给企业在未来带来的经济损失,这些设备信息化管理可从根本上保障企业的安全。

2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没有全程参与到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中

大部分单位认为将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直接委托于实施方即可,在进行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没有直接参与,仅是将自身的管理需求直接提交给实施方,这种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方式,无法真正体现单位的设备管理需求。在实际应用中,会表现出多种不足,对单位的设备管理水平形成一定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错将信息化建设看成软件开发

在进行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错误的认为信息化建设便是软件开发,将自身的管理需求提供给实施方之后,便等待实施方提供最终的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领导人员没有对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形成正确的认识,错失了参与到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机会。致使管理人员对管理的业务流程不能进行有效改进,从而丧失了提升设备管理水平的机会。

2.4按需发展的信息孤岛问题

设备管理部门在进行设备管理信息系统选择时,往往会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入手,对于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业务需求选择相应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而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也仅限于设备管理部门,致使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局限于设备管理部门内部,对后续的部门业务重组工作形成严重制约影响。这种信息孤岛的现象完全是由于设备管理部门在进行设备管理时所形成的,在后续的设备信息化建设中,也会对其建设水平形成一定制约影响。

3设备管理信息化改进措施

构建的设备管理信息化体系,是以设备管理全寿命周期内各环节信息有效共享、互通互用,且达到国内一流管理水平的设备管理信息化体系为指导思想;是在整和现有各板块的前提下,将各板块的运行功能有效打通,打造“彻底信息化、完全信息化”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的设备管理信息化体系,以设备档案信息为基础,涵盖新项目开发设计、新项目所属设备招标管理、设备到货验收、新装置安装、调试、设备检修、设备巡检、设备备件管理、设备技术改造、设备大修直至设备报废等设备管理各个环节,全流程的设备管理信息都涵盖到设备档案信息体系中来。

依靠设备巡检信息指导设备检修,设备检修信息又通过系统管控,自动补充、完善设备档案信息,通过一定时间的积累,系统自行梳理出设备固有的小修、中修、大修周期,系统既能够自动生成提醒信息,按照预定的提前期提示设备检修需求;又能根据检修周期反向提出检修备件需求,在备件基础信息完善的基础上,能够自行生产需求请购计划。备件采购计划的全流程运行信息,又能在系统中得到共享,用以指导设备检修计划的编制。系统能根据设备巡检信息,来判定设备运行状态及维修需求,为设备备件采购需求提供依据。通过设备管理各个环节信息的互换、相互指引来实现设备管理信息化,借助手机应用程序功能,将设备故障信息、检修提醒信息、备件提醒信息等重点内容,在设备管理信息化数据有效管理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层级需求,转换到个人的手机界面,真正实现设备管理的完全信息化。

由于设备管理信息化体系涉及的环节较多,需要企业全员参与,特别是基础数据收集、统计、按照规则编号、录入系统等工作量较大,且是整个设备管理信息化体系的支撑点,必须保证录入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因此,从整体考虑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分2个阶段来实施,第一阶段为设备基础信息的收集、汇总、编码、录入阶段,第二个阶段为后期巡检、检修、备件采购等相关功能的主项开发。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主要包括资产管理、设备巡检管理、设备检修、设备备件管理、设备档案管理等几个板块,并将各板块信息全流程进行贯通。

结语

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管理信息化是提高设备管理效率、确保设备管理受控的有效手段,而设备的稳定运行是保证企业产品质量、排放指标、经济效益的基本条件,因此推进设备管理信息化是提升企业管理效果、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张涛.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10):287-288.

[2]李晓伟.设备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6(08):138.

[3]闵秀红.信息化在PCB设备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J].印制电路信息,2012(04):185-190.

[4]孟钦,杨靖,刘孟妍,谢立英.设备管理信息化实践与探索[J].中国设备工程,2011(10):52-54.

论文作者:李志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设备管理信息化应用研究论文_李志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