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思想排病毒论文_侯宾1 崔瑾2*(通讯作者

体检思想排病毒论文_侯宾1 崔瑾2*(通讯作者

1云南中医学院 云南 昆明 650100

2云南省中医药学会 云南 昆明 650100

目前,全省各地正在进行“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工作,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促进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这样大规模的培训是否有必要,效果如何?通过本次学习培训,我找到了答案。

很显然,这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和思想政治意识的“体检”。

现实生活中,我们习惯了房屋扫尘,车辆保修和身体体检,但却疏忽了对我们思想意识的定期“体检”,扫除思想意识深处的灰尘并消毒杀菌。不但如此,还要时常晒晒阴暗角落的潮湿,防止发霉变质,甚至癌变。

如今的“万名党员进党校”教育培训与实践活动,就是为我们党员集中进行体检,清扫思想上的灰尘,杀毒灭菌。教育活动来得及时,特别是对高校的党员干部教师推进思政课堂、课堂思政,推进“三进”注入了强心剂。更为重要的是为党员构建“政治思想健康观”提供有力保障。

笔者以为,教育培训活动就是诊断和解决党员政治思想是否健康的问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开展了“反四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活动,为全国的党员领导干部政治思想的病态问题把脉开方,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今天的培训与教育,又是将政治思想“体检”常态化。

一、什么是政治思想健康观?

笔者基于医学健康观念的视角,提出政治思想健康观,是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要求,在思想和行为上,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身心一致,表里如一,在党的政治生活中具有很强的适应与发展能力;若发现不良和错误的“带病”行为,能有效辨错和纠错,始终保持良好的政治思想水平。

二、如何检测政治思想健康观?

人生病了就要检查身体、吃药打针,甚至是住院综合治疗或者是手术,那么如何防止思想不生病和少生病?首先要养成思想意识自我体检的习惯。一是用党章来检测;二是用党纪党规检测:三是用党风廉政要求检测;四是用群众的意见建立检测;五是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成果检测。

三、构建思想政治健康观的路径和方法

1、重温入党誓词和践行党章

入党誓词是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承诺,是铮铮誓言;党章是党员的根本遵循。邓小平同志指出:“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重温入党誓词和再学习党章,的目的就是重温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就是要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重新衡量每个党员的行为,使每个党员始终保持革命意志,矢志不移地实现中国共产党所确立的伟大理想。

2、加强政治理论学习

毛主席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习永无止境,党员要学会学习,善于学习,不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史,特别是重点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学习转变为自觉行为,内化为政治生活基本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习能力是党员的基本能力,无数党和国家领导人无不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习近平就是全党学习的榜样,总书记要求我们学习向马克思学习,向实践和人民学习。系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守人民立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民民主、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人与自然关系、世界历史、政党建设的思想。

3、用中医药文化提升政治智慧

身为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党员干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善于运用中医药文化武装头脑,为党员教育助推加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传统宝库的钥匙”。中医药文化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质,较为原貌保持传统文化的基因,具有原创价值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国粹。立足传统文化进行党员教育,就要融合中医药文化思想。

——用治未病思想为党员打预防针。中医学强调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瘥(chai),非常注重防患于未然,治未病重于治已病。《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所以,打预防针很有必要,提前免疫,增强抵抗力。

——用治未病思想管党治党。黄帝内经指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当代名医陆广莘说:上医治未病之病,谓之养生;中医治欲病之病,谓之保健;下医治已病之病,谓之医疗。管党治党就要提前谋划,教育在先,医养结合,重在养护,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正如反腐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逻辑推进。

——用养生思想扶正怯邪,调补正气。《素问遗篇·刺法论》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奏,其气必虚”。也正如俗话所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内部强大了,正气旺盛,邪气难以侵犯。因此,要加强党员党性教育,提振精气神,塑造正气气质。

黄帝内经还指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我们的党员还要遵循自然天道、人道以及社会之道,不贪才能养心,不腐才能养身。

——治病求本,标本兼治。《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党员教育的根本就是解决思想问题,行为纠偏是为治标。要培养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抵制怀风邪气,消极堕落行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重在治本。清代医家程文囿也指出:“今之医者只知疗人之疾,而不知疗人之心”。道出了解决思想意识的重要性,治心为上,思想为本。

4、勤于社会实践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指出: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揭示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我们党员空学了一身理论,即使倒背如流,不在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中实践也百搭。党性锻炼不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装饰品,而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幸福生活是干出来的,合格党员更是干出来的。所以,要放低身子,沉在人民中去实践锻炼。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保持思想鲜活,实践永不停歇。

总之,党员培训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抓手,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通过培训,带着问题学、带着思考学、带着目标学,较好解决了自身存在的理想信念不坚定、宗旨意识不牢固、初心缺失、使命感不强、精气神不足等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四个意识”,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更加自觉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自觉地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更加自觉地为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论文作者:侯宾1 崔瑾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  ;  ;  ;  ;  ;  ;  ;  

体检思想排病毒论文_侯宾1 崔瑾2*(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