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老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论文_海热古丽·尤素甫

小学数学老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论文_海热古丽·尤素甫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小学 830000

摘 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作为小学数学老师的我们,在新课程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我们需要时间与实践来证明。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和维持他们学习的心理动机,一般来说,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和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紧密相关的。

关键词:调动求知兴趣 增强 培养主动能力

数学教育除了传授数学知识、技能、方法外,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把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拓展思维空间,调动学生求知欲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总是在一定问题情境中产生的,思维活动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针对传统的数学教学中的“直叙法”,提出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把教师的“引”与学生的“探”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情境的创设,从而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的状态中,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交流,获得知识、拓展思维,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自主学习。

恰当的诱发性的问题情境具有两个特点:

1.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

2.有一定的情趣,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愉快学习的乐学气氛,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

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展示数学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简洁美、对称美、辩证美)等,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

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多样形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1.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感到亲切的情境。如通过“小猪帮小兔盖房子”学习“比多少”,通过“小动物排队”学习基数、序数。让学生觉得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感到亲切可信,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动机。另外要选择与儿童生活密切联系的情境。例如:通过在站台上车、下车的人数来学习加减法。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最容易产生兴趣,如果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就不但能激趣,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自信心。

2.通过操作,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学过程中,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做一做,才会知道得更多,掌握得更牢。我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操作。如分一分、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使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在操作中理解新知的来源与发展,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愉。同时在教学中,我还提倡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发表见解,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在小组交流、合作中达到共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如在“拼积木”活动中,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拼成的形状各种各样。教师再加以点拨和鼓励,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了创新意识。在“随意拼”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各种实物和立体模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拼出了火车、大炮、坦克、长颈鹿、机器人等物体形状。这样的实践活动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和“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使学生在尝到学习乐趣的同时,又激发了求知的欲望。

3.设计趣味性和开放性的练习。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振奋的精神,教师就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设计适于儿童心理特点吸引学生愿意学的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让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学习兴趣。

4.设计适合学生特点的游戏活动。游戏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设计如开火车、找朋友、夺红旗等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让学生在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解决问题,这样,他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5.在实践中让学生体验学习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积极主动的活动是儿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一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较少,接触社会的范围较窄,在用数学的实践活动中,我多采取模拟现实与数学游戏相结合的形式,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活动内容,如跳绳、踢球、赛跑等,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这样就可以给学生以亲切感。

论文作者:海热古丽·尤素甫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3月总第9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老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论文_海热古丽·尤素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