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逐水膏穴位贴敷对肝硬化并顽固性腹水的治疗作用论文_蒋伟

湖南省浏阳市中医院 4103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肝硬化并顽固性腹水患者使用逐水高穴位贴敷治疗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自2016年3月~2017年10月诊治的74例肝硬化并顽固性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两组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7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中药逐水膏穴位贴敷,10日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将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总不良反应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的综合疗效分布和常规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间总不良反应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逐水膏穴位贴敷应用于肝硬化并顽固性腹水患者的临床有效性较常规西医治疗更为理想,且并不会明显增多不良反应。

关键词:中药逐水膏;穴位贴敷;肝硬化;顽固性腹水;临床疗效

肝硬化并顽固性腹水是临床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多表现为腹大胀满、浑身乏力等症状,且该病病情较长、病情危重、反复发作,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1]。临床上对于该病常采用常规治疗,包括排放腹水、利尿、补充白蛋白等,有一定的疗效,但效果不甚理想。随着人们对中医技术的认识不断加深,中医药在肝硬化腹水治疗方面也逐渐发挥重要的作用。故本研究采用中药逐水膏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肝硬化并顽固性腹水患者,并将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医院自2016年3月~2017年10月诊治的74例肝硬化并顽固性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7例,其中常规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5.8±6.2)岁;治疗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5.6±5.8)岁。两组间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常规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降低门脉高压、护肝、改善微循环、利尿等)对症治疗。其中降低门脉高压口服心得安(每次10~30mg,每天3-4次);护肝选用口服还原型谷胱甘肽(每次400mg(4片),每日3次);改善微循环选用前列地尔(1-2ml溶于10m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利尿选用氢氯噻嗪(每次15~30mg,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逐水膏穴位贴敷,中药逐水膏药方:甘遂10g,沉香10g,丹参9g,芫花10g,大腹皮9g,小茴香10g,大戟20g。经医院制剂室加工处理成粉末状,用蜂蜜调成膏状后备用。使用时将调好的膏药摊于8cmx8cm专用纱布上,每次30g,外敷(水分、足三里、期门)穴位,胶布固定,每次敷5~7h,1次/d,10日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总不良反应率作为观察指标,其中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分别将症状明显改善且腹腔积液全部消失维持8周以上者、症状明显好转且积液量减少≥50%维持8周以上者记为显效和有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记为无效。显效和有效者构成比之和记为总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将SPSS16.0作为检验工具,以秩和、检验等级、计数(%)资料,P<0.05可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组与常规组有效性分布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3讨论

肝硬化并顽固性腹水属肝硬化中晚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大约有25%肝硬化患者会出现顽固性腹水,腹水的发病原因有病毒性肝炎、内分泌失调、慢性酒精性肝病、低蛋白败血症、肝脏血液循环障碍等[2]。肝脏疾病如果一旦发展至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节段,常常表示肝硬化已经到失代偿期,需及时进行干预治疗。但常规西医治疗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极易出现反复发作。

肝硬化并顽固性腹水属中医学“鼓胀”的范畴。其病机为:肝失疏泄、肝脾肾损伤、脾失健运,导致血瘀气滞,水湿内停中焦,久则伤肾,肾火虚衰,不但无力温助脾阳,且气化不利,水湿越聚越盛,若湿聚热郁,湿热内盛,则肝肾之阴亏虚,真水不足,肾阴极损则邪水难去,气滞、血瘀,水停三者错杂为患,最终形成腹水难消之困局。治疗应当标本兼顾,以健脾益肾,活血化瘀,行气利水为法[3]。中药逐水膏药方中甘遂、芫花、大戟有逐水、通利二便和消肿散结之功效;丹参有活血化瘀之功效;沉香有温肾暖精、利水、降气温中之功效;大腹皮有利水消肿、下气宽中之功效,合用可达到补虚祛邪、活血通络、行气利水的目的[4]。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5],甘遂、大戟中的有效成分均可促进血液循环,且沉香中的主要成分还可通畅小便、增加尿量。因此,给予肝硬化并顽固性腹水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使用中药逐水膏穴位贴敷能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

本研究结果中,治疗组治疗后的综合疗效分布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证实对肝硬化并顽固性腹水患者增加使用中药逐水膏穴位贴敷的临床疗效更佳;治疗组出现的总不良反应率稍高于常规组,提示增加使用中药逐水膏并不会明显增多不良反应。综上所述,中药逐水膏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肝硬化并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提升,且并不会明显增多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卓科.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60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14,20(6):75-77.

[2]周怀兵.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0):179-180.

[3]党中勤,吴秀霞,席玉红. 中药逐水膏穴位贴敷治疗肝硬化并顽固性腹水、胸水82例疗效观察[J]. 中医学报,2010,25(6):1173-1174.

[4]刘诚,黎艳姗,任小英,等. 温阳逐水膏穴位贴敷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J]. 江西中医药,2016,47(2):64-65.

[5]李寿杰,陈高峰,吴建奇. 逐水膏穴位贴敷联合益气化痰法治疗肺癌胸水临床观察[J]. 新中医,2016,48(4):202-205.

论文作者:蒋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中药逐水膏穴位贴敷对肝硬化并顽固性腹水的治疗作用论文_蒋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