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朔州供电公司 山西朔州 036000)
摘要:线损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并且各个处理环节之间关联性较强,因此如果缺乏必要的管理知识和责任心,都会严重影响管理质量。另外,为了使管理效率能够进一步得到提高,必须有效运用一些先进操作系统。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与分析,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给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将其运用到线损管理过程中。
关键词:电力营销;信息化;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引言:
配网线损是配网系统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在电力营销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基础上,用户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迫使用电规模逐渐扩大,且供电企业的供电服务范围不断拓展。在此背景下,配电线损问题得以产生,基于供电需求量逐日增长作用下,受供电服务规模发展影响,以电力营销信息化为基础条件,实现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提升精细化管理效率,有效控制配电线损问题。
1配网线损类型概述
配网线损是系统遭受热能形式的作用而引起的能量损耗,简而言之就是电导与电阻消耗的有功功率。一般来说,配网的线损可以划分成下面几个类型:经济线损、理论线损、管理线损、定额线损以及统计线损。配网线损重点产生在电能的输送过程中,重点是受到电阻跟磁场的干扰,进而带来的线损问题。
2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不足分析
2.1线损管理的基础不牢固
配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应该保证数据信息的精准性,然而在具体的管理工作当中,配网有关信息的获得没有办法保证及时性与准确性,导致线损问题很难被尽快发现与及时处理。如果发生了严重的线损问题,非常容易给电力企业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损失。针对该问题,需要强化基础建设,提升电力营销信息化质量,进而提高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的效率。
2.2线损管理制度落实程度不够
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提倡的是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管理,基于制度层面来说,需要完善线损管理制度,落实相关制度的各项内容。现阶段,电力营销信息化水平较高,但是电力营销和线损管理相分离,线损管理难以充分的利用电力营销信息化,进而难以确保电力企业的效益。
2.2监管机制不健全
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中,对于监督管理与考核制度的建立不够重视,难以调动基层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得精细化管理的作用,难以被充分的发挥。现阶段,信息化与网络化已经成为电力营销的主要特征,但是线损信息化管理水平相对低下,使得供电企业发展面临着阻碍。基于此,需要健全监管机制。
2.3线损管理的制度落实度不够
配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倡导的是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就制度方面来说,应该完备线损管理制度,贯彻有关制度的内容。当前,电力营销信息化水平比较高,然而配网线损与电力营销相互隔开,线损管理很难更好的通过电力营销的信息化,进而保证电力企业的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如何落实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3.1 建立有效的营销管理系统,重视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的全面性
第一,要建立完善的营销管理系统,并且将线损管理工作与营销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对于线损管理中的基础信息、线损电量、考核单元、线损统计、线损电量、线损异常管理与线损统计等信息进行深入的控制。在线损管理中,对于难以完成线损管理指标以及考核指标的人员进行处罚。第二,在营销管理系统的应用上,要保证历史数据的及时清理与完善。线损管理中历史数据较多,营销管理系统在进行日常工作中,必须要保证整体数据的及时性,并且保证相关数据的完整性,为线损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只有保证营销管理系统数据的完善性,及时清理错误数据,才能真正的保证配网线损管理的精细化。第三,对于营销业务系统的应用中,要建立有效的管理与维护制度,并且制定有效的信息维护标准与维护任务,保证相关线损管理工作中,各项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与准确性,对于线损管理提供有效的执行基础。
3.2 完善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
第一,要保证信息采集系统具有良好的监控能力,可以实时的对于监控区域的用电情况进行监督与管理。采集系统应该可以对于客户表数、缺抄表数、应抄表数、实抄户数与应抄户数等数据进行统计,并且保证相关电量数据在用电高峰、平、谷不同阶段测量的准确性,并且保证对于电压合格率、三相不平衡、档案变更、线损等数据进行有效的采集。第二,要保证信息采集系统对于数据分析的实时性,保证对于用电异常进行第一时间的发现与处理。对于统计数据中客户表数、缺抄表数、应抄表数、实抄户数与应抄户数等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对于线损异常进行有效的了解,并且根据用电量的变化,可以分析用户用电是否正常,准确的发现线损出现的原因。
3.3 深入的应用营销稽查监控系统
第一,要保证营销稽查监控系统及时的完成建设,并且对于全网的线损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与处理,并且确定线损指标。在对于经营成果的监管中,要保证线损与售电量管理的同步进行,并且对于纤维运行中的抄表、核算、线损情况、变更情况进行全过程的监控,保证对于用电数据控制的有效性。营销稽查监控系统的应用,为线损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并且有效的控制了电网线损率,具有明确性的效果。第二,营销稽查监控系统的应用,可以对于线损异常的问题提供有效的处理基础。在对于工作质量的监控上,通过对抄表管理的监控,可以提高抄表准时率、电能表实抄率,提高了电费发行情况的核算能力,对于异常工单进行及时的监控与处理。第三,确保配网线损异常问题处理到位。营销稽查对线损指标的监控管理是对配网线损管理进行严格的把关,彻底解决配网线损异常发现、分析、控制及处理不及时的问题。
结束语:
电网线损管理人员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认识到现有配网线损管理中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不足、管理措施落实不足以及监管考核的不足等问题,并且针对于现有问题,建立有效的营销管理系统,重视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的全面性,完善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深入的应用营销稽查监控系统进而有效的提高配网线损管理精细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付晓斌.刍议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信息系统工程,2014,(11).
[2] 李田英.基于电力营销信息化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7).
[3] 李琼.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5,(16).
论文作者:赵文锦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线损论文; 网线论文; 精细化论文; 电力论文; 管理系统论文; 信息论文; 数据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