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性脑干反应的研究应用进展论文_廖婷

听性脑干反应的研究应用进展论文_廖婷

(解放军第303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广西南宁 530021)

【关键词】听性脑干反应;听力下降;听阈值

【中图分类号】R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7-0002-02

电反应测听(electric response audiometry,ERP)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AEP)检测技术基础上的客观方法[1]。1970年Jewett等首次经头皮记录到的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是AEP的一种,又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EAP),是指从人或动物体表远场记录声刺激诱发的一串电位,出现在10ms以内的听神经以及脑干内各级高级听觉中枢的神经电活动,属短潜伏期诱发电位。ABR通常用于研究正常和病理条件下的听觉功能,已成为客观听力评估及神经耳科学病变定位诊断的有力工具,其操作简便且具有非侵入性,适用于临床和实验研究。本文就ABR临床应用现状等做一综述。 

1.新生儿听力筛查与ABR

ABR这种短潜伏期电位反映耳蜗到脑干听觉中枢的高度同步化活动,不受意识、麻醉、镇静药物等影响,广泛应用于评估婴幼儿及不能配合纯音测听的人群。近年来,新生儿及婴幼儿听力筛查在我国发达地区逐步开展,能检查出听神经病和神经传导异常,还可检查出DPOAE假阴性的患儿。通过筛查可对具有听损伤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及婴幼儿进行连续听力学监测,及时发现并确定听力障碍,早期给予干预,减少听力残疾儿童;可以追踪观察高危新生儿的发病率、发病趋势及相关因素,研究新生儿听损伤相关高危因素[2]。ABR和OAE联合应用相互结合、补充,可以提高听力筛查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2.神经学与ABR

2.1 听神经病与ABR

1996年Starr等首次提出听神经病,是由第八颅神经的听神经受损伤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其病变部位有内毛细胞,内毛细胞与第八颅神经末梢间的突触,螺旋神经节和听神经,以及以上部位的任何组合。刘丽岱等[3]研究表明ABR纯音听阈表现为双耳对称性低频(125~1000Hz)听力下降为主,DPOAE正常,ABR严重异常,镫骨肌声反射消失以及EOAE对侧声刺激一直消失是听神经病最重要的特征。

2.2 听神经瘤与ABR

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oma)约占颅内肿瘤的8%~10%,是桥小脑角最常见的肿瘤。它是起源于内听道内前庭神经的良性肿瘤,由于听神经纤维被压迫,或因神经、内耳的血供受到损害而引起听力渐进性下降,甚至全聋。ABR是针对第八脑神经疾病敏感而特异性高的检查方法,是反映听觉通路的一种电反应。目前临床通常公认的阳性指标如下:①任何强度刺激声都无法引出波形;②仅引出Ⅰ波,其他波缺失;③Ⅰ~Ⅲ波间期>2.5ms;④Ⅰ~Ⅴ波间期>4.4ms;⑤双耳间Ⅴ波潜伏期差值>0.2ms。⑥双耳间Ⅰ~Ⅴ波间期差值>0.2ms。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上述标准可检出听神经瘤的敏感性约为95%或更高[4]。在上述参数中,Ⅴ波潜伏期和Ⅰ~Ⅴ波间期相对最可靠。

3.人工耳蜗植入与ABR

人工耳蜗植入在国内外被广泛开展,为重度、极重度聋患儿提供了听力康复手段[5]。人工耳蜗恢复听力依赖于患儿具有完整的听觉传导通路与足够的残余听神经。如何预测患儿的残余听神经数量仍是尚未解决的难题。术前检测残余听力是评估听觉传导通路完整性的重要手段,但对于无残余听力的患儿则无法证明其听觉传导通路的完整性[5]。Gibson等[6]研究证实,术前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EABR)正常的听神经病患儿术后听力明显好于EABR异常者。目前,一些国家已将EABR列入人工耳蜗术前常规检查,以避免一些适于植入的患儿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已有研究表明,术前EABR正常的患儿术后言语识别率明显高于ABR异常者[6]。

4.全身性疾病与ABR

李鹏等[7]研究发现糖尿病组30~40岁年龄段其ABRⅠ~Ⅴ波间期及反应阈与同龄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岁以上患者ABR反应阈随增龄明显增加、波间期延长,而且60岁以上患者Ⅲ~Ⅴ、Ⅰ~Ⅴ波间期的延长与同龄正常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病程长的病人易发生ABR异常。罗序峰等[8]研究表明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可对脑干功能受损进行早期辅助诊断,预判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预后及作为随访的一个指标。

5.结语

历经40余年的应用和研究,ABR已成为一项成熟且应用极广的技术。ABR具有独特优点,即不受被测试者的精神状态,如睡眠、清醒、麻醉等的相对影响,虽其权威性受到影像学的挑战,但仍不失为一种理想的过滤诊断手段,在神经科鉴别诊断占位性病变颇有用途。同时ABR客观评估听阈技术已趋于完善,已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发挥巨大作用;顺应循证医学的发展以及患者对手术后生活质量日益增高的要求,ABR对脑死亡的诊断和对耳神经手术中听功能的监测有着愈来愈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兴启.听觉诱发反应及应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22-123.

[2]陈银忠,张瀛,郭清华等.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及听损伤高危因素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22(16):737-739.

[3]刘丽岱,丁春.45例听神经病的临床及听力学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3):141-142.

[4] Wilson D F,Hodgson R S,Gustafson M F, et al.The sensitivity of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testing in small acoustic neuromas[J].The Laryngoscope,1992,109(9):961-964.

[5]王宇,潘滔,周娜等.电诱发听性脑干反应的电生理特征及其在人工耳蜗植人中的评估价值[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27(1):8-12.

[6] Gibson W P R,Sanli H.Auditory neuropathy: an update[J].Ear and hearing,2007,28(2):102-106.

[7]李鹏,张天宇,沈建中等.听觉脑干反应和畸形产物耳声发射在糖尿病患者听功能检查中的应用[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19(21):219-222.

[8]罗序峰,周涛,刘玉玲等.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在手足口病中的运用[J].临床儿科杂志,2012,30(11):1074-1077.

论文作者:廖婷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4

标签:;  ;  ;  ;  ;  ;  ;  ;  

听性脑干反应的研究应用进展论文_廖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