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体育的健康成长:构建独立、开放、多元的健康教育模式_区域活动论文

快乐体育的健康成长:构建独立、开放、多元的健康教育模式_区域活动论文

快乐运动健康成长——构建自主、开放、多元的健康教育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健康教育论文,健康成长论文,自主论文,模式论文,快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幼稚园第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基于此,多年来,我园以“激发运动兴趣,感受运动乐趣,提高运动能力,养成运动习惯”为目标,以健康教育为主线,以园本健康教育课题为载体,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实践,构建了自主、开放、多元的健康教育模式,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了健康发展。

一、开展园本化体育活动,培养创新精神

园本化体育活动是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有效利用活动器械,引导幼儿自主探索、体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活动。我园教师探索出了“活动器械常规玩、活动器械创新玩、特色器械花样玩”的教学模式,注重幼儿创新精神的培养,鼓励幼儿积极尝试,做活动的主人。

活动器械常规玩。每一种活动器械都有其普通的、常规的玩法,对幼儿有不同的教育价值,不同的器械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有不同的目标和要求。我园制订了《3~6岁幼儿动作发展达标标准》,规定了每个年龄阶段幼儿掌握活动器械的种类及玩法,教师落实到计划中、活动中,保障幼儿在三年时间里掌握大部分器械的基本玩法。

活动器械创新玩。幼儿在掌握了活动器械的常规玩法后,教师给予支持、帮助,引导幼儿积极探索、创新,实现一物多玩、组合玩。如跳绳,幼儿在掌握了跳小绳、跳大绳的常规玩法后,探索出了大小绳的正跳、反跳、旋转跳等玩法,还创新出了大绳与小绳、跳跳球、呼啦圈等器械组合在一起的大绳套小绳、夹球跳绳、呼啦圈跳绳等玩法,幼儿跳出了新意,玩出了水平。

特色器械花样玩。就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动作发展水平,每班选择一两种具有班级特色的活动器械,不断探索、挖掘,将艺术、运动融为一体,最终呈现出与其他班级截然不同的特色器械活动。如大二班特色活动——篮球,幼儿在动感音乐的伴奏下,有序变化两队、四队、二龙吐须、圆形、弧形等队列队形,穿插单手原地拍球、左右手交替拍球、滚或抛接球、平衡拍球、双手拍双球、单双手行进拍球等十几种篮球玩法,幼儿动作娴熟,技巧高超,是艺术与体育的结合,是力与美的体现。

二、开展区域化户外活动,感受运动乐趣

教师根据主题活动内容,在户外创设活动区域,投放活动器材,以年级组为单位,以游戏情境进行有效连接,做到自主、开放,让幼儿在快乐体验中实现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区域活动体现自主性。在区域性体育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区域和伙伴,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快乐运动。因为幼儿是活动的主人,参与兴趣浓厚,情绪愉悦高涨,有较好的坚持性。

区域活动体现开放性。在区域性体育活动中,我园打破了活动组织的空间界限、班级界限、运动项目界限,做到了时间开放、空间开放、组织形式开放、教师指导开放。活动中,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域、活动项目,玩的时间早晚、长短都由幼儿自己做主,做到时间开放。根据主题活动内容,依据幼儿动作发展需要,创设多个活动区域,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每个活动区域设置标识牌,注明活动内容、玩法及规则。幼儿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活动区域,自由选择活动项目及内容,与器械有效互动,探索器械玩法,做到空间开放。以年级组为单位,打破班级界限,让同年龄组的幼儿一起活动,增加了幼儿交往的机会,扩大了幼儿交往的范围,提高了幼儿的交往能力、运动能力,做到组织形式开放。根据区域功能划分,固定区域指导教师,对来区域的幼儿在动作要领、要求及方法上给予指导,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又使教师对幼儿的指导更专业、更有针对性,做到教师指导开放。

区域活动体现情境性。教师将枯燥的体育锻炼置于趣味化的情境活动中,让幼儿在充满挑战、富有情节的游戏中体验运动的快乐。在活动中,教师把各个区域的活动器械以游戏情境有机连接,幼儿在游戏“任务图”的引导下,借助数字、皮筋等标识物,依次攀过“小山”,钻过“山洞”,穿过运动长廊,爬上攀爬网,取下沙包,用沙包投掷过“运动钻网”,完成系列“任务”。游戏似的锻炼活动变得其乐无穷,幼儿跑、跳、钻、爬等各项动作技能在户外活动中得到有效发展,在快乐体验中培养了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向上的良好态度。

三、开展特色化微型活动,尊重个体差异

根据幼儿兴趣和课程需要,我园开展面向全体幼儿及面向个体、特殊幼儿的特色化微型活动,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幼儿各取所需,为每一个幼儿提供了适合的健康教育活动。特色化微型活动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面向全体幼儿的活动,如中班开设的形体训练、武术,大班开展的轮滑活动。其次是面向个别、强化优势的活动。如有效融合到课程中的轮滑、围棋、乒乓球等活动。再次是面向特殊幼儿开设的活动。如针对感统失调的幼儿,开设了感统训练课程,以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专注能力。特色化的微型活动,面向不同层次、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在全面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优势领域的挖掘和弱势领域的提升,让幼儿踏着自己的节拍一步步提高。

四、开展互动化亲子活动,形成家园合力

互动化亲子活动是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以生动、有趣的亲子体育游戏为主的一项活动。我园遵循“小手拉大手、一个幼儿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理念,积极探索,丰富亲子活动内容;快乐展示,体验亲子活动的乐趣。我园教师本着“趣味性、科学性、开放性”原则,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创新,设计亲子活动,确定亲子活动形式,丰富亲子活动内容,构建小、中、大班亲子活动课程。为了诠释“我参与、我快乐、我健康”的理念,我园每年10月都举办亲子趣味运动会,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亲子趣味运动会面向全体幼儿和家长,富有竞争性和趣味性的活动项目深受幼儿和家长朋友的喜爱,他们积极参与、配合默契、大胆展示,达到了锻炼身体、增添生活情趣、密切亲子关系、增进多方交流的目的。

五、开展社区化远足活动,拓宽教育空间

我园探入挖掘、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资源,每周都带领幼儿开展一次走进自然、走进社区的远足活动,拓展了教育空间。大自然是一部具体、真实、形象、生动的百科全书,同时又为幼儿园开展远足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我园教师根据季节的变化,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走进大自然,让孩子们置身于真实的自然情境中,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寻找季节特征,感受四季变化,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孩子们收获了教师在课堂上难以用语言描述的丰富知识,真正让环境做了幼儿探索活动的“无声教师”。老师们还带领幼儿走进社区,走进奶牛场、消防主题公园、农贸市场……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健康教育活动进一步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贴近社会现实,让孩子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社会、体验生活、构建知识、提高能力。

快乐运动是幼儿享受运动、体验乐趣、自由探索、快乐发展的过程。在我园自主、开放、多元的健康教育模式中,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激发了幼儿的运动兴趣,养成了幼儿的运动习惯,提高了幼儿的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形成了快乐自信、坚强勇敢的良好品质,为幼儿一生的健康成长、幸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标签:;  ;  

快乐体育的健康成长:构建独立、开放、多元的健康教育模式_区域活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