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急诊心肺复苏特点及预后观察论文_侯瑶

儿科急诊心肺复苏特点及预后观察论文_侯瑶

侯瑶

(昆明市儿童医院急诊前兴科 云南 昆明 650100)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急诊心肺复苏的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4年至2017年急诊心肺复苏的49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49例患儿的年龄、病因、疾病分布、急救成功率等临床资料,为后续提高儿科急诊心肺复苏成功率提供参考。结果:49例患儿的急诊心肺复苏成功31例,成功率为63.3%(31/49),其中呼吸停止患儿心肺复苏成功率相比心跳停止患儿的成功率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急诊心肺复苏的诱因中意外性疾病23例,占比为46.9%(23/49),相比感染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比例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例患儿发病时有现场目击者,心肺复苏成功率为83.3%(15/18),31例患儿发病时无现场目击者,心肺复苏成功率为51.6%(16/31),有现场目击者患儿的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心跳或呼吸骤停的病死率较高,提前介入心肺复苏有助于提高急救成功率,加强监护人的安全监护意识和急救知识宣教,亦有助于降低临床死亡率。

【关键词】儿科急诊;预后

【中图分类号】R720.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8-0071-02

心肺复苏是心脏或呼吸停止的最有效急救手段,有效的心肺复苏干预有助于脑部和重要组织器官恢复供氧,从而有效降低呼吸和心跳停止患者的死亡率。小儿呼吸和心跳停止的风险更高,这主要源于儿童身体机能发育不全,出现呼吸和心跳停止的死亡率更高,因此早期介入心肺复苏对于患儿康复有积极意义[1]。为进一步提高儿科急诊的疗效,规避心肺复苏中存在的风险点,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儿科急诊心肺复苏患儿的临床资料,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患儿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儿科急诊心肺复苏的49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男27例,女22例,年龄在25d至11岁之间,其中0~1岁患儿34例,1~3岁患儿10例,3岁以上患儿5例,平均年龄(3.9±0.5)岁。31例患儿发病时无现场目击者,18例患儿发病时有现场目击者,其中目击者为家长者15例,目击者为其他人员者3例,患儿发病类型中呼吸停止28例,心跳停止21例,诱发因素中意外性疾病23例,心血管疾病15例,感染性疾病11例,入院转运工具中救护车33例,警车6例,其他交通工具10例,急诊心肺复苏时间在8~79min之间,平均时间(43.2±2.5)min。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急救方法

为赢得宝贵的急救时间,我院开辟了儿科急诊绿色通道,确保患儿第一时间能接受心肺复苏干预,根据我院制定的心肺复苏急救流程,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并迅速成立急救工作小组,介入心肺复苏干预期间密切监测患儿各项生命体征指标[2]。患儿进入急救室后采取平卧位,及时清除口鼻部位的分泌物,为保障呼吸道通畅,可在患儿颈部垫一软枕,使患儿头部适当后仰,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复苏囊加压给氧,同时进行气管插管,出现心跳停止患儿进行胸外按压,通过静脉通道给予复苏药物肾上腺素 。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儿发病因素及年龄分布

患儿急诊心肺复苏的诱因中意外性疾病23例,其中溺水3倒,窒息7例,中毒2例,严重创伤9例,药物过敏性休克2例,占比为46.9%(23/49);心血管疾病15例,其中严重心律紊乱4例,先天性心脏病6例,急性心肌炎2例,心肌病3例,占比为30.6%(15/49);感染性疾病11例,其中重症肺炎3例,严重脓毒症6例,肠道感染1例,脑脊髓膜炎1例,占比为22.5%(11/49);意外性伤害相比感染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比例都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9例患儿中0~1周岁者34例,1~3岁患儿10例,3岁以上患儿5例,0~1周岁患儿比例高达69.4%(34/49),此年龄段患儿比例相比其他年龄段患儿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儿发病时情况统计分析

49例患儿中18例患儿发病时有现场目击者,心肺复苏成功15例,成功率为83.3%(15/18),31例患儿发病时无现场目击者,心肺复苏成功16例,成功率为51.6%(16/31),有现场目击者患儿的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患儿心肺复苏成功率及预后情况分析

49例患儿中呼吸停止患儿28例,心跳停止患儿21例,所有患儿的急诊心肺复苏成功31例,成功率为63.3%(31/49),其中呼吸停止患儿急诊心肺复苏成功20例,成功率为78.6%(22/28),心跳停止患儿急诊心肺复苏成功9例,成功率为42.9%(9/21),呼吸停止患儿的心肺复苏成功率相比心跳停止患儿的成功率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心肺复苏是儿科临床急救措施的关键环节,对于心跳和呼吸停止患儿而言,心肺复苏能给患儿基本的生命支持,降低患儿临床死亡率。心肺复苏效果与患儿年龄、病史、体质及急救时机等因素相关,探寻患儿心肺复苏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对于提高急救效果和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本文实验结果显示,意外伤害是诱发患儿心跳和呼吸停止的重要诱因,因此就要求监护人加强安全意识,提前预防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患儿年龄低于1周岁者,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更低,发病时有现场目击者的急救成功率也更高,且呼吸停止相比心跳停止的患者急救成功率更高,上述调查结果说明,要提高患儿心肺复苏效果,应从上述几个方面提前介入干预手段 。综上所述,提前介入心肺复苏有助于提高急救成功率,加强监护人的安全监护意识和急救知识宣教,亦有助于降低临床死亡率。

【参考文献】

[1]杜琳琳,张志勇.心肺复苏患者急诊护理的效果及预后[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6):11-13.

[2]王宏秀.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17(2):135-136.

论文作者:侯瑶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4

标签:;  ;  ;  ;  ;  ;  ;  ;  

儿科急诊心肺复苏特点及预后观察论文_侯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