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刘凯论文_刘凯

民用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刘凯论文_刘凯

摘要:住宅是国计民生的主要载体之一,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今年来,城市住宅的发展趋势,是在数量稳定增长、质量不断提高、设备逐步完善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建设出许多有特色的住宅。而对这些特色住宅的建筑设计也应做相应的发展和变化,以满足不同住宅的不同需求。本文从低排放、以人为本、生态化、提升配置水平、智能化、健康化、节能化、造型讲究这几个方面来对于民用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民用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民用住宅;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居住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在新世纪,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人们有了更强的经济能力和更多的休闲时间开展社会交往,必然对居住条件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现代住宅与传统意义上“家”的概念有了较大的区别。同时,住宅是建造量最多的住宅建筑,住宅的建筑设计则是住宅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1、住宅的建筑设计要点

1.住宅结构将更趋合理

根据我国家庭人口结构的现状,参照发达国家的套型和户均建筑面积指标(如美国为167m2),新世纪我国住宅套型将以三室二厅二卫为主(建筑面积为100~140m2)。同时应辅以一定比例的二室二厅一卫套型的住宅(建筑面积为80~90m2)。在大中城市,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深化,一室一厅一卫的小型户存在一定的消费市场。小型户适合于单身的年轻人或退休的老年人。作为一个过渡性的家,该套型尤其适合于时间宝贵、具有鲜明个性并正在追求事业发展的商界新锐、科技园的IT产业人士、大学学生及单身年轻教师等。

2.住宅功能分区将更趋合理

通常一套住宅根据其使用功能可分为公共活动区、私密休息区和辅助区。亦可称之为动区(指公共活动区和辅助区)和静区(指私密休息区)。一般宜将动区设置在入户门附近,静区的布置应比较深入。一个合理的设计,不仅应使动、静分区及布置合理,而且应使交通路线简捷,相互干扰少。

中厅大卧是未来住宅室内分区的一个发展方向。尤其起居厅是组织现代家庭生活的核心,所以起居厅应有足够的面积,在空间尺度上必须达到基本的视觉和心理舒适度。但是部分人认为起居厅的面积越大越好,直至造成实际工程中出现面积为70 m2左右的起居厅、狭长的暗厅等不合理的情况。参照发达国家的面积指标,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对于三室二厅二卫及二室二厅一卫的住宅,起居厅合理的建筑面积为20~35 m2,面宽宜为3.9~4.8m、长宽比小于2的长方形,同时应有良好的朝向、采光和通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对于空间尺度宽敞、具备良好日照和通风的卧室的追求日益凸现,卧室的功能趋于多样化。起居厅的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被弱化了,卧室、书房等房间的功能则被强化、细化。卫生间、厨房等处的辅助功能必须体现健康的概念,并确保良好的通风。2、民用住宅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1.注重低排放

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现状来说,人们对于生态环保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城市污染也愈发的严重,所以降低城市中的碳排放是非常重要的。根据相关调查了解,我国的建筑行业对于能源的消耗是非常高的,也就是说城市中所进行的碳排放大部分来自于对建筑功能的维持方面。大约每平方米的建筑能够排放出等于零点八吨的碳。另外,相对于欧洲国家,我国的建筑物的使用周期都相对较短,所以在建造时或者拆除的过程中都有着较大的碳排放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降低碳排放是未来民用住宅建筑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

2.注重以人为本

我国由原有的计划经济向着市场经济进行转变,分房政策也变为了现在的买房,对于民用住宅建筑进行设计时也就不再会受到面积上的束缚,而是将以人为本作为设计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在当前的民用住宅设计过程中,对于人们的具体需求愈发的关注,并对于人们的行为规律进行研究。当前市场上很多民用住宅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合理性,某些民用住宅的客厅设计甚至达到了八十平米,这种面积的增加实际上并没有获得相对应的功能增加,这对于人们的正常居住来说是十分不合理的,没有将以人为本作为设计过程中的基本原则。

3.注重生态化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证明,城市中的碳排放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和碳源,而对于碳排放进行有效吸收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依靠森林来进行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储存,另外一种是通过土壤和海洋来进行固碳。从生态原理的角度上来看,首先,在自然生态当中,生态位对应着生态元,所以要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当中明确生态位。其次,要尽可能的防止生态位出现重叠的情况,避免竞争现象的出现,从而达成共生,推动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最后,要对于生态位进行合理的实现和利用。相比于绿色建筑,低碳民用住宅与其在目标上大体一致,只是各自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无论是减少碳排放还是减少污染,都符合当前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

4、住宅建筑将走向智能化

在未来建筑发展中,建筑的智能化是主流趋势,在对能源节约以及环境保护的前提下,能够通过先进的科技来对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进行实现,从而能够将智能建筑与绿色建筑实现统一。在住宅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若能够使其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必定会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从而使人们对住宅建筑所提供的功能得到满足,并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目前,在我国已经出现一些智能化建筑,例如,呼吸墙体,这种类型的墙体能够对人们的居住环境以自动化的形式释放出热量,并对水汽进行吸收,从而使室内环境得到优化,并且提升了人们在住宅内居住的舒适程度,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健康。住宅建筑逐渐走向智能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其能够使住宅建筑的发展走向新的起点,并且还能够提升住宅的总体质量,提高人们的居住水平。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这种智能化住宅在未来住宅建筑中必定是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将为建筑历史带来新的进步和发展。

5.更加环保节能

近些年来,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节能成为了更多民用住宅建筑设计师关注的内容,怎样在设计的过程中提升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是值得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去探索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更多的房地产开发商开始注重民用住宅建筑的节能,通过对于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和住宅的合理设计来将室内温度保持在适合人们居住的范围当中,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并以此为前提条件来减少住宅的能源消耗。另外一方面,在住宅中淋浴对于能源的消耗情况来看,利用太阳能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所以在民用住宅建筑设计过程中,应把太阳能纳入到设计当中,并对于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进行普及和退关个,推动建筑节能的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民用住宅建筑正处于急剧发展的新时期,各类建筑如雨后春笋一样拔地而起,建筑设计师们应与时俱进,站在居住者的角度,不仅要把我现代住宅的发展方向,还应坚持以人为本、节能环保、智能发展、舒适安全的原则,真正设计出满足居住者需要的优良的民用住宅建筑。

参考文献:

[1]李宁.民用住宅建筑设计中一些常见问题的分析[J].山西建筑,2013(13):19-21.

[2]张文强.试析民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难点和对策[J].城市建筑,2015,(5):55-55.

论文作者:刘凯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民用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刘凯论文_刘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