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数学思维之门论文_杨锐娟

打开数学思维之门论文_杨锐娟

[摘要]数学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知识固然重要,但在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为重要。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反过来,这些思维活动又促进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而数学教学就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能力 思维活动

以知识讲解为主的数学课堂,学生的思维是被动接受的,仅仅停留在老师所讲的内容表面,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有很大的弊端。这种只关注表层知识的教学,忽视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课堂,会造成课堂表面热闹,却缺乏对数学本身魅力的认知和关键知识点深度学习的现象。 因此,想要学好数学,从长远发展来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课堂的重中之重。

一、让思维向纵深处发展

教师的引领决定了学生思维的深度。思维的深刻性决定了知识的理解程度。

1、鼓励猜想,学会提问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探究的动力。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经验的老师在课开始前都会让学生去猜测,去提问题。

如:(1)你来猜猜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

(2)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为什么?

(3)针对课题,你会提出什么问题?

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吸引学生注意力,逼迫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提出问题。

2、制造认知冲突,引发思辨求真

当原有的认知与现有的认知产生冲突时,对学生的思维冲击力是最大的。学生会急于知道为什么。如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中,老师提供三根不知道长度的小棒,摆成一个三角形。有的同学很快就摆好了,有的同学怎么摆也不行。老师让学生观察:(1)为什么摆不成呢?(2)你认为怎样改变三根小棒的长度使他们能摆成三角形?(3)观察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他们会把不够长的小棒作延长的想象,把太长的小棒去想象缩短。如此简约的三根小棒,给学生带来别样的想象。当两种不同现象出现时,同学们就开始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导致这样现象发生?哪个是对的?促使他们不由自主开始思考。

3、有效追问,引向思维深处

在新知完后,教师要善于挖掘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发学生思维的触角向更深处更广处发展。如在学完长方体体积后,问:按照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你知道正方体的体积怎么求吗?大胆想一想,你还能求出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通过交流得出:只要是规则的上下一样粗的立体图形,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求出它的体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佛赖登塔尔说:“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老师的一句话“大胆猜想,你还能求出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让孩子的思维一下子伸向更远处,达到“课已尽,意犹存”的佳境。

除以上的方法外,我们还可以用多种形式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我们可以让孩子进行动手操作,用动作,图像,符号,关系等进一步激发孩子的思维向更深处发展。

二、让思维向多元化发展

培养孩子多角度思维、理解、判断、计算、空间感知的能力,学会举一反三,让孩子思维更敏捷,头脑更灵活,是我们的最美愿景。

1、由算数思维方式转变成代数思维方式

下面一道练习题:25+()=26+76.很多学生都习惯于通过计算得出括号中的数。这时候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计算的层面上,显然是浅层次思维。如果我们这样引导:先出示25+(A)=27+(B),提问A和B可以填什么数?填完后思考:当式子成立后,A和B之间有什么关系吗?通过观察这些数,可以得出:A比B大2.这时候让学生不计算来填写:25+()=26+76,说一说你怎么想的?在这里渗透了函数思想,方程思想。让学生的思维由算数思维方式逐步走向代数思维方式,使思维更广阔。

2、由顺向思维方式转向逆向思维方式

(1)找到互逆的两个面。学生在掌握数学基本概念的过程中,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思维的方法。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有些概念之间存在着互逆关系,如加与减,乘与除,大与小,多与少,长与短等等。教师要把这些可逆因素挖掘出来,并在教学中加以实施。“小方从前面数坐第几排?”紧接着问,“她从后面数坐第几排?”做一加要想两减,看“运走的”要想“剩下的”,问“把2.3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它的大小怎样变化?”同时问“向左移动三位呢?”,判断“所有真分数都小于1,所有假分数都大于1”正确吗?等等。

以上提问旨在打破学生思维中的定势,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顺向和逆向的积极活动之中。

(2)倒着干。又如问题:如果你只有两个容器分别是9升和4升,你怎样从一条河中去除6升的水?

如果用顺向思维我们不得不进行尝试,多次尝试后不一定成功。运用逆向思维:设想面前的大桶里正好有6升水。小桶是空的。这需要给大桶里盛满水后倒出3升。怎么能倒出3升呢?可以把大桶装满水后两次导入4升的桶中之后剩余1升。把这1升水导入4升的桶中即可。

(3)反面思考。在解答数学问题时,如果正面求解感到困难甚至难以下手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反面去考虑,这时往往会很快找到解题思路。

例如:在1-500的自然数中有多少个数不是7的倍数?这题如果只朝着“问”的角度去想,就不能很快求出结果,因为在500个数中不是7 的倍数的数比7 的倍数的数多得多,所以可以引导学生先求7 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然后从总数中减掉即为所求。

除此之外,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还要读懂学生思维,克服思维定势,走出思维误区,拓宽学生思维空间,提升思维品质。

论文作者:杨锐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  ;  ;  ;  ;  ;  ;  ;  

打开数学思维之门论文_杨锐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