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领域的汉语模式:描述、概括与反思_中国模式论文

新闻领域的汉语模式:描述、概括与反思_中国模式论文

新闻领域的中国模式:描述、概括与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领域论文,模式论文,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面对中国发展的奇迹,关注、探讨、总结“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已经成为世界性话题。人们以不同姿态、不同价值取向甚至不同心理出发,从不同视角、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对“中国模式”等话题展开描述、分析、评价、展望和反思,形成了比较广泛且浓厚的具有一定世界性的学术交流场域与氛围,①这对中国未来发展观念的创新、制度的建设、方式的设计、总体道路的探索,总体上看无疑是好事。但不无遗憾的是,新闻研究领域对这一问题,至今关涉甚少,更谈不上系统的、有影响的观念或看法;即使有,也大多是对30多年来中国新闻业改革、改进过程的历史性呈现,缺乏足够的理论总结、抽象和概括。因而,本文试图就新闻领域业已显现的中国模式做一些宏观的事实描述、总结和概括,并进行一些初步的反思,以引发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为中国新闻传媒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学术支持。

一、新闻领域中国模式的内涵解释

模式概念有多方面的含义,但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或方面:一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模式,主要是指客观事物存在、运行的机制和结构方式;一种模式就是事物存在、运行的一种样式;这样的模式既是相对稳定的客观存在,也会在事物演变过程中不断变化。二是认识论、方法论意义上的模式,主要是指主体阐释认识对象的一种方式方法,②通常它是对客体对象的一种程式化的、简明化的把握。本文所说的“模式”,首先是指本体意义上的模式,是指中国新闻业实际存在的运行结构和方式;当然,我们对这种模式的认识、描述是否真实准确,则取决于我们的认识姿态与认识能力。但需要预先说明的是,我们并不先入为主地在价值论上评判新闻领域中中国模式的优劣。

当前学术界所讨论的“中国模式”,有广义和狭义两说:广义是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模式,③具体包括政治模式、经济模式、文化模式、社会(狭义)模式、外交模式、军事模式等方方面面。狭义特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至少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模式。事实上,世界意义上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直到现在也主要聚焦于经济发展问题。但是,对于一定社会来兑,并不存在孤立的经济活动,因此,关于经济模式的讨论必然会延伸到以政治领域为核心的各个领域。

毫无疑问,不管是在社会有机论视野中,还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结构理论中,或是在关于新闻业的“社会中心观”(society-centric view of journalism)解释框架中,④人们关于中国整体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探讨,对我们关于新闻领域中国模式的考察,都具有重要的前提意义或基础价值,同时也具有方法论上的启示作用。因此,离开全球化语境、离开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环境,我们不可能理解和把握中国新闻业的基本模式。这是我们在讨论这一重要问题时应有的自觉。

新闻领域的中国模式,或中国的新闻模式,构成了中国整体发展模式的重要构成部分,正像新闻业构成了中国整体发展的重要部分一样。进一步说,中国新闻业在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中,始终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发挥着任何其他社会系统都难以替代的功能作用。因此,探讨新闻领域的中国模式具有特殊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

阐释新闻领域的中国模式,就是要揭示过去30多年以至更长历史时期中国新闻业的核心特征或实质性的内容构成;正是不同向度上的核心特征或内容,整合构成了中国新闻业的特有模式。观察新闻业的视野很多,但最根本的是新闻业的基本制度、性质定位、功能指向、运行机制等,当然还有非常重要的、支配整个新闻业运行的核心观念或“主义”层面的指导思想,也即新闻意识形态。下面,我们就循着这样的路径,展开进一步的分析。

二、新闻领域中国模式的内容构成⑤

实质性的内容构成,是我们描述新闻领域中国模式的核心任务。我们将以新中国新闻传播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业演进到今天的主导性实际情况为对象(当下的基本事实是以往历史积淀的结果),省略细枝末节,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模式做出描述。

(一)核心理念:“宣传新闻主义”

所谓“新闻主义”,就是相对比较系统的新闻观念体系;它是对新闻(广义)是什么、应该是什么的反思性回答,主要包括关于新闻(狭义)、新闻传播、新闻媒介、新闻媒体、新闻业之本质、属性、功能、价值等的基本观念,以及新闻、新闻传播、新闻媒介、新闻媒体、新闻业与社会环境关系的基本观念。⑥简单点说,一种新闻主义,就是一种关于新闻的本质观(事实观)、价值观,也就是一种新闻意识形态。从原则上说,任何新闻活动主体,都有自己的新闻主义或新闻意识形态,不同层次的新闻意识形态或新闻观念构成了一定社会整体的、庞杂的新闻意识形态系统。⑦

一般而言,在特定的社会中,总是存在着主导性的新闻观念,构成该社会的主导新闻观,或者说是主导性的新闻意识形态。主导性的新闻意识形态必然是该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有机构成部分;主导性的新闻意识形态引导着新闻业、新闻媒介、新闻传播的总体价值取向。

我曾在《新闻观念论纲》一文中对“主义”层面的新闻意识形态进行过基本划分和阐述:

在全球范围内,在历史向度上,出现过三种“主义”层面的新闻意识形态:宣传新闻主义、商业新闻主义和专业新闻主义(新闻专业主义);⑧在当前的共时状态中,同样存在着这样三种“主义”层面的新闻意识形态。宣传新闻主义、商业新闻主义、专业新闻主义,是几种差异不小的新闻意识形态。从理论上说,宣传新闻主义以政治利益为至上目标,商业新闻主义以经济利益为至上目标,专业新闻主义以社会公共利益为至上目标。但新闻实践中的新闻主义,更多的是由各种主义形成的混合主义、混合观念,实际中很少存在、实行单纯的某种新闻观念体系或新闻主义。⑨

那么,我们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主导性的新闻意识形态(新闻观念、新闻主义)应该做出怎样的描述和概括呢?我以为,当代中国的新闻主义或新闻意识形态可以名之为“宣传新闻主义”,是三种“主义”层面的新闻意识形态之一。我的这一概括,只是一种新的概括性说法,其实并没有什么原创性,是人所共见的事实。

所谓“宣传新闻主义”,最直接、最简单的内涵就是:宣传既是新闻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新闻的主要归宿处,新闻在宣传新闻主义的实践中,作为宣传的工具和手段是其本质特征。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焦点访谈”的标志性口号“用事实说话”,典型反映了“宣传新闻主义”的精髓,“事实”其实就是新闻,“说话”就是宣传,新闻是宣传的基本手段之一。

宣传新闻主义的实质大致有这么几点:首先,新闻媒介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坚持党性原则、服从党的领导,新闻业、新闻媒体、新闻工作者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和政府(包括各级机构与组织的负责人)则要“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⑩使传媒成为党的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宣传新闻主义坚持把新闻作为极为重要的舆论引导手段,并把舆论引导提高到关乎党和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地位。江泽民同志在1994年1月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发表的讲话中说:“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11)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重视新闻宣传工作,重视舆论引导、舆论导向问题,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胡锦涛同志在2008年6月20日视察《人民日报》时明确指出:“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12)再次,宣传新闻主义要求,新闻宣传要坚持正面宣传(报道)为主的方针。在1989年11月召开的全国新闻工作研讨班上,李瑞环同志作了题为《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讲话,对这一方针作了权威性的解释,他说,“我们所说的‘正面’,所说的‘为主’,就是要着力去宣传报道鼓舞和启迪人们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热爱伟大祖国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东西,鼓舞和启迪人们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而斗争的东西。总之,一切鼓舞和启迪人们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而奋斗的新闻舆论,都是我们所说的正面,都应当努力加以报道。”(13)“坚持这个方针,就是要准确、及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主流,让人民群众用创造新生活的业绩教育自己,形成鼓舞人们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在当前就是要造成一个有利于稳定局面的舆论环境。”(14)这一解释与要求直到目前并没有新的或大的变化。最后,宣传新闻主义要求新闻媒体、新闻宣传人员要积极践行“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理念和方法,(15)获取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

中国的新闻改革,始终是在宣传新闻主义核心观念指导下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专业新闻主义的观念和做法、商业新闻主义的观念和做法被不断批判性的接收和吸纳。但就当下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占主导性的新闻主义或新闻意识形态仍然是宣传新闻主义,坚持的仍然是发展新闻学的基本理念。

(二)资产制度:国家所有(16)

从新闻资产所有制来看,中国新闻业实行的是全民所有制,也就是国家所有制。在实行中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任何非公有资本不得投资新闻媒体。这方面已经有明确的规定,2005年,国务院公布了《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其中明确规定了非公有资本不得投资设立和经营的范围,具体包括:通讯社、报刊社、出版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等。二是新闻媒体要么直接隶属于国家机关(自然国有),要么必须有国家认定的主办单位和必要的上级主管部门,而这些上级主管部门也是国家机关或者党的组织部门。(17)

新闻资产所有制是新闻业作为事业和产业的根本,谁掌握了这个基础或根本,谁就掌握了新闻话语权。而新闻话语权当然不是简单的新闻信息传播,而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主导意识形态体系、社会核心价值观念体系的宣传与建构问题,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主流文化传承问题。因此,不难理解,新闻资产所有制一定是新闻体制改革中的根本,也是最核心之所在。

基于上述基本认识和判断,我们可以对新闻资产国有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作进一步阐述:其一,新闻资产所有制是经济权力在新闻业中最根本和最核心的要素,决定了新闻话语权的性质和归属,而新闻话语权则是政治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宣传新闻主义的核心理念下,经济权力和政治权力必然也必须统一,一旦把经济权力(资产所有制就是最大的经济权力)放开,也就意味着在相当大程度上削弱了政治权力,因此,新闻资产国有制是经济权力和政治权力在新闻业中达成统一的必要保证。其二,自改革开放以来至今,中国一直处于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期,并会在将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持续下去,社会转型期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和多发期。在这一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复杂和尖锐,可以想象,一旦新闻资产可以以其他形式所有,这就意味着在社会常态或非常态情况下,极有可能出现不同政治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或冲突,必然对我国的政治稳定、社会稳定以至经济发展带来冲击,这对国家、民族都不是有利的事情。

事实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或者说在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统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能够团结一心、步调一致,振兴中华、复兴民族,其中重大原因之一就是,党和国家始终牢牢掌握着新闻传媒资产的所有权,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了新闻传媒为党和政府的工作“帮忙”而不是“添乱”,使其成为描绘实现政治、经济、社会建设目标与理想的有力武器,这是中国新闻业的一贯精神和做法。

(三)业态性质:三种基本属性中定位

关于中国新闻业的性质,有一个通俗的、比喻性的说法:新闻传媒(它们的活动整合为新闻业)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18)那么,这样的新闻业具有怎样的属性呢?到目前为止,主导性的观点认为中国新闻业是在双重属性中定位的;但近来也有新的观点提出,认为除了双重属性,也应该强调新闻传媒业的公共属性,应该在三种基本属性中确立中国新闻业的定位。

所谓双重属性,是指新闻业既有意识形态属性、事业属性,又有一般产业的属性。前一种属性意味着新闻媒体是舆论机构,是事业机构,是思想宣传中心,一句话,它是党的事业,新闻媒介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因而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统率作用,坚持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以追求社会效益为最高目标,不能屈服于市场压力;后一种属性意味着新闻媒体是信息生产企业、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因而它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逻辑,像其他企业一样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追求最大经济效益。(19)构成当代中国新闻业主体的所有新闻媒体,就是在这种既有事业性质、又有产业性质的双重属性中定位的。

从理论上说,意识形态属性从本源上受制于产业属性,经济是命脉,传播是表现。新闻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新闻市场,来自人们的信息需求、新闻需要。但意识形态是方向盘,把握它的是政治体制。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新闻体制改革的步伐是紧紧跟随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推进和发展的。

在政治与经济之间,在两种属性之间,当代中国新闻业中的新闻传媒并没有成为完全的市场经济主体,这是由新闻媒体是在这种既有事业性质、又有产业性质的双重属性中定位所决定的,各种传媒集团组建过程中的行政推力也表明了这一点。

就已经表现出的事实来看,产业属性意味着商业利益的至上性,意识形态属性意味着政治利益的至上性,而这两种属性能否保证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如何从根本属性上保证新闻业、新闻媒体、新闻职业自身的应当或理想——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即如何把新闻业建设成为真实的公共事业,如何把新闻媒介建设成为真实的公共平台,如何把新闻领域建设成为真正的公共领域,如何使新闻职业人成为真正的社会公仆,很多人以为在产业属性、意识形态属性之外,还必须强调新闻业的公共性。只有在根本属性上确立新闻业的公共性,才能保证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对此,我将在后文的反思部分做专门的阐释。

(四)传播取向:两种主要功能中展开

作为党、政府和人民耳目喉舌的中国新闻业,在“宣传新闻主义”观念的指导下,新闻传媒的宣传功能一直占据着核心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新闻业的功能开始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化,新闻本位功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新闻的延伸(派生)功能得到了有力全面的提升。(20)但不管功能怎样变化,宣传功能并没有被弱化或淡化,而是得到了进一步的突显和强化。可以说,在新闻与宣传两种主要功能的实现中进行传播,是当代中国新闻业的突出特征之一。

中国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工作是公开的、旗帜鲜明的。中国新闻传媒从事的工作主要被称为“新闻宣传”工作,而不仅仅是“新闻工作”或“宣传工作”。中国的新闻传媒明白无误地表明要进行政治宣传和思想宣传,要引导人民、教育人民,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现党和政府的意志,要通过新闻媒介进行宣传和组织,统一思想和精神,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的新闻媒体,不像西方媒体那样,即使做了宣传,也要遮遮掩掩。在中国,在党、政府和普通百姓的心目中,新闻工作者不仅是职业新闻人,也是职业的宣传工作者。普通大众,则更是把在新闻组织机构中工作的人员,看成是政府的人、党的人。因而,不管是党和政府,还是民间,甚或是新闻工作者自己,都把职业新闻工作者称为“新闻宣传工作者”。

对中国的新闻媒体来说,它们一方面把传播报道新闻本身作为直接目的,另一面则把报道新闻作为手段,以实现宣传目的,所谓“新闻宣传”正是这样的含义。早在1989年,江泽民同志就开始使用“新闻宣传”概念。“‘新闻宣传’不是指新闻传播和宣传,而是指通过新闻传播媒体进行宣传工作”。(21)而“用事实说话”不过是对这一含义略带学术味的表达,被称为新闻宣传的规律。新闻媒体通常追求的一种境界则是在传播中将新闻与宣传统一起来,即在新闻报道中实现宣传,在宣传中报道新闻。

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样的事实:对于不同的具体新闻媒体来说,它们在处理新闻与宣传的关系上有所差别。一般说来,产业属性较强的新闻媒体,也就是党、政府管理相对宽松的市场化媒体,更注重新闻报道,但在政治与新闻问题上,它们往往会自我把关;而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新闻媒体,比如各级党报、党台(电台、电视台)以及一些重点新闻网站等,由于往往受到某一级党组织和政府的直接管理,因而更注重新闻宣传。这是中国新闻业在长期的事业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图景。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两种主要功能中传播,并没有否认当代中国新闻业其他功能的存在和发挥。实际上,当代中国新闻业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媒体、媒介功能的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化。但就当代新闻业来说,将新闻与宣传自觉、明确且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无疑具有十分明显的中国个性、中国特色甚至可以称作是中国气派或中国模式。因此,我们可以在功能论的角度说,当代中国新闻业的模式就是:在两种主要功能中传播,并以宣传功能优先。

(五)演进机制:多元逻辑中运行

与改革开放前的新闻事业相比,尽管中国新闻业仍然保持着自身特有的性质、地位与作用,但当代中国新闻业已经处于全新的环境中。中国新闻业是改革开放中的新闻业,是处在全球化、信息时代、知识社会中的新闻业,是处在中国社会转型或大变革中的新闻业,是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的新闻业,是处在新的媒介生态、媒介格局中的新闻业,是处在新的传播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日新月异中的新闻业……所有这些环境或条件,使当代中国新闻业的整体运行处在多种逻辑或多种力量形成的复杂机制之中。

首先,当代中国新闻业是在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的定位中运行的,也是在越来越加突显的公共属性中演进的。因此,新闻媒体既要遵守作为意识形态机构的诸多政治规范,按照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方式进行传播,又要以企业角色(至少是准企业角色)适应市场经济的逻辑规则,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行经营管理,同时还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维护公共利益,为社会大众服务。可见,政治逻辑、经济逻辑和公共逻辑成为新闻业、新闻传媒遵循的基本逻辑,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成为传媒运行的总体方向。

在政治逻辑、经济逻辑和公共逻辑中,政治逻辑决定着新闻传媒的根本价值取向、意义追求,经济逻辑决定着新闻传媒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命脉,公共逻辑则在深层次上、以社会大众作为公民、作为市场的角色左右着新闻传媒的前途和命运。就三种逻辑形成的现实状况来看,政治逻辑是“稳中求进”,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新闻传媒始终把党性原则放在首位,在组织上、思想上始终坚持党对新闻传媒的领导。经济逻辑是“变中求稳”,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新闻业一直在探索实践各种经营管理方式,经过长期实践和探索,如今已经在整体上开始步入市场经济体制,西方世界具有的各种经营新闻媒体的方式几乎在中国的土地上都已出现,报业集团、广播电视集团到处都是,跨地区的媒体经营方式、跨媒介、跨行业的经营方式成为事实,跨国经营也已迈出了步伐,提高和加强中国新闻传媒的国际传播能力成了国家的自觉,也成了大多数新闻传媒的自觉,“软实力”观念已成为新闻领域的普遍认识,市场经济的逻辑和机制已经开始作为一种巨大的力量支配着中国新闻业的生存与发展。公共逻辑则是初步显现,还没有形成看得见的机制,这也正是需要我们反思探讨的(见后文反思部分)。

其次,传播技术进步是当代中国新闻业迅猛发展的巨大力量,成为建构中国新闻业宏观景象、新闻传播宏观图景的极为重要的力量,(22)自然也成为影响各个层次新闻观念、新闻思维、新闻生产、新闻收受等等的重要力量。(23)顺便说一句,技术进步也成为影响新闻传播研究宏观走向的重要因素,(24)塑造着新闻传播研究的整体面貌。

在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影响下,中国新闻业的生态、格局正在变化,一个新的时代(后新闻业时代)已经开启,民间新闻与职业新闻的融合景象初步显现,(25)全媒体、融合媒体及其相应的全媒体新闻、融合新闻已经成为新闻图景的整体趋势。一言以蔽之,技术逻辑正在塑造着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图景。

从上述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政治逻辑、经济逻辑、公众或公共逻辑、技术逻辑等已经成为中国新闻业运行的基本逻辑,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中国新闻业运作的基本机制。

三、对新闻领域中国模式的几点初步反思

模式,是个中性词。一定事物直至一定社会有了自己的运行模式,并不等于说它就进入了良性的运行状态。模式是有好坏优劣的,并且好模式中往往存在着不良的要素,反之亦然。因此,在对新闻领域的中国模式核心内容做出上述描述、概括后,很有必要做出进一步的反思。

(一)宣传新闻主义理念需要不断更新

在过去30多年的新闻改革中,新闻观念更新占据核心地位。有学者指出,“以新闻观念的不断更新来引领中国新闻改革的日益深化,成为30年中国新闻改革一条清晰的发展轨迹,一个不同于其他领域改革的鲜明特点。”(26)这与新闻业作为上层建筑领域中的意识形态定位、新闻体制属于政治体制之一部分是相适应的,与新闻领域往往处于社会变革前沿阵地的地位是相适应的。

在宣传新闻主义理念指导下,中国的新闻业不仅为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社会的整体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自身也得到了快速的壮大和发展,(27)成为影响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变化发展的重要的“硬实力”和“软实力”。(28)但是,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已经实实在在成为世界结构中的中国、成为全球化中的中国的时代大背景下,宣传新闻主义理念也显露出不少弊端,需要我们认真反思并不断更新“主义”层面的新闻观念。

首先,“宣传新闻主义”本质上是“宣传”本位主义,这与新闻传播内在要求的“新闻”本位观念是相冲突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与新闻传播规律相背离的。我们对内、对外的新闻传播往往难以赢得收受者的信任,其中最根本的观念根源就在于我们的传媒还没有足够的新闻本位观念。当收受者、特别是国际收受者把我们的新闻传播认定为政治宣传时,他们在心理上就开始抵触我们的传播了。因此,进一步确立新闻本位的观念,仍然是今天新闻观念更新的根本性、基础性任务,其他观念的变化更新一定意义都是以此为前提的。事实上,按照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展开新闻活动,目前已经成为中共中央的重要新闻理念。比如,早在2002年,胡锦涛就讲过要“尊重舆论宣传的规律”;2008年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更是明确要求要“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29)在2009年北京召开的世界媒体峰会上,胡锦涛在致辞中说,媒体(人)“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应该遵守新闻从业基本准则”。(30)这些观念,实质上就是回归新闻本位的观念,就是把新闻首先当作新闻而非当作宣传的观念。正因为如此,有学者指出,“对比以往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新闻、宣传的论述就会发现,胡锦涛的表述在结构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使用的是新闻、宣传工作的职业话语而非完全的政治话语。胡锦涛是历任党的最高领导人中第一个谈到尊重新闻传播规律的。”(31)尊重新闻自身的规律,也可以说是科学发展观总的思想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32)

其次,宣传新闻主义理念易于导致新闻传媒、新闻从业者只把自己当作社会大众的教育者和引导者,易于形成媒体“对上负责”“对下不负责”的境况,忘却自己更为重要的“环境监测者、社会守望者、大众服务者”的角色。在新闻实践中的典型表现就是:传媒高度重视“上面”的议题设置、重视舆论引导,但缺乏对“下面”议题的足够关注和与“下面”有效的互动交流。

宣传新闻主义必然是“传者本位”主义,很难树立“传收共同本位”的传播理念,更不要说实践“收者本位”的观念了。(33)由于宣传新闻主义以宣传为本位,其宣传观念“是出于宣传者自身需要”的观念,(34)因而导致媒体及其从业人员注重自己的“传播权”而忽视收受者的“知情权”、“表达权”,看重自己的“传播自由”而轻视收受者的“收受自由”。这就极易造成传收双方的矛盾和裂隙,近些年来社会大众对传媒不信任度的上升就与此有关。

显然,要从根本上改变上述现象,就必须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宣传新闻主义观念进行深刻的反思,就必须探索走出宣传新闻主义观念的有效路径。事实上,人们已经看到,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并在近几年来“一直为高层领导人在各种重要文件和讲话中反复申述和强调”。(35)从新闻观念视角看,这实质上等于提出了具有时代特征与未来前进方向意义的新闻改革理念,即我们的新闻业、新闻媒体、新闻媒介、新闻传播、新闻要成为人民实现“四权”、特别是“知情权”与“表达权”的重要平台或载体,从而使我们的新闻业、新闻媒体、新闻媒介、新闻传播、新闻等真正进入“以人为本”或“人民本位”的状态与境界。(36)也许正因为如此,有人指出,“‘四权’的提出真正揭开了中国新闻体制改革的序幕,或者说,中国新闻改革从此进入了正题”。(37)

那么,从“主义”层面更新新闻观念,应该追求什么样的方向?从根本上回归新闻本位观念、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展开新闻活动的新闻主义到底是什么样的新闻主义?保障、实现“四权”、也即实现收受自由、表达自由(实际上就是新闻自由)的新闻观念到底是什么样的新闻观念?我们能否确立一种新的、适应中国语境的“主义”层面的新闻理念?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需要长期艰苦的探索。尽管我们很难清晰描述未来中国新闻业应该确立的“主义”层面的新闻理念(新闻意识形态),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精神、方法去探究这一重大问题还是明确的,这就是:中国根基,世界眼光,人类胸怀,时代特色,多维视野,原创精神。(38)

在中国,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上,宣传新闻主义已经受到专业新闻主义、商业新闻主义的冲击。可以说,一种反思超越宣传新闻主义、警惕批判商业新闻主义、理性对待专业新闻主义的观念体系,正在形成之中,也许这样的观念体系将会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新闻主义。

(二)新闻资产所有制形式需要不断探索

如前所言,新闻资产所有制问题,是新闻改革中的根本问题,也是“伤筋动骨”的大问题,需要特别的慎重。任何人都明白,谁手中攥着新闻传媒的钱袋,谁就真正拥有新闻媒介的话语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大道理在“所有权”与“话语权”之间体现得毫不含糊。

因此,如何从中国实际出发,设计新闻改革的未来方向,建构新闻体制改革的目标,关键问题其实就是新闻资产的所有制问题、新闻资产的经营管理问题。所谓的言论自由、表达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等,所谓的新闻批评、新闻监督、舆论监督等,说到底就是新闻资产的所有权问题。只要这个底线没有变动,所有这些问题,与当前的现状相比,都不会有实质性的变化。资产权利不只是经济权利,而是政治权利立足的实质基础。

那么,应该如何探索新闻资产的所有制问题呢?根据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我们提一些原则性的看法。

首先,应该明确改革的价值取向。中国新闻业资产所有制度的改革,在总体上要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与完善,使新闻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和功能促进中国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发展。具体一点说,中国新闻业资产所有制的改革取向,既要有利于中国的政治稳定,有利于中国特色政治民主建设,也要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有利于社会正义的实现,还要有利于新闻传媒自身经济利益的正当实现,有利于新闻传媒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一句话,新闻资产所有制度改革的价值追求,要努力实现政治价值、公共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平衡与统一。(39)

其次,在尊重新闻传媒特性的前提下,努力借鉴其他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适应的新闻资产所有制度。从原则上说:第一,可以针对不同传媒类型,实行不同的资产所有制度。(40)诚如有学者所指出的,传媒变革应该包括传媒所有制的变革和调整,传媒产业也要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以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整个所有制结构相协调;(41)有学者坚定地认为,“社会资本进入新闻出版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这是“十一五”期间中国新闻出版业所发生的最具革命性的变革。(42)第二,在新闻传媒范围内,只要国家能够掌控传媒的资产主导权(实质上也就掌控了意识形态主导权),具体的资产所有形式以及各种产权表现与实现形式都可以展开探索和试验。第三,尽管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新闻传媒,确立有差异的所有制改革目标,但在总体上说,要努力使新闻传媒成为具有较强独立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主体,新闻传媒应该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基本要求。事实上,有学者在解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要点时已经指出,“市场化、产业化、资本化、产权多元化是‘十二五’规划的核心重点”。(43)大概沿着这样的方向,中国新闻业才有可能适应中国社会的整体变革,既能反映和引导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能反映和呈现经济利益、价值取向的多元诉求与愿望,从而为社会的稳步发展与政治民主建设提供真实的平台和渠道。

再次,开阔视野,敞开胸怀,积极学习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全球化的时代,更是一个“互动的时代”——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时代。我们看到,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尽管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但就新闻资产所有形式来看,也就有限的几种,我们完全有能力进行考察、分析、研究、批判和试验。在新闻传媒的资产制度建设与资产经营管理中,一些发达国家更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的经验。总之,“中国根基、世界眼光”应该成为我们的基本姿态;“大胆试验、稳步前行”应该成为我们的基本做法。

(三)新闻业的公共属性需要不断强化

关于新闻业属性的认识,我们经历了从单一意识形态属性到意识形态属性、产业属性并提的过程,这既是认识上的提升,也是新闻业自身改革发展的当然结果,更是中国社会整体现代化的必然产物。

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伴随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的整体演进,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民主政治的进步、法治社会的成长,中国社会传统的统一性正在被打破,国家、市场与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正在形成,主体间的差异性、主体利益的多元性、价值观念的多向性已然显现,而这一切,正是公共性问题产生的根据。也正是在这样宏大的社会背景下,新闻传媒业的另一重要属性逐步显示出来,这就是传媒业的公共属性。(44)对传媒业的这一属性,我们尽管有过相关的讨论,(45)但既不自觉明确,也不充分深入。因此,在反思新闻领域的中国模式时,传媒业的公共属性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社会转型造成的利益多元、价值多元,客观上形成了利益冲突和精神矛盾,然而,一定时空范围内共同存在、共同生活是任何主体存在、生存的前提这一事实,从根本上决定了人们总是有着共同的利益;如何使共同的或公共的利益得到维护,如何使共同的或公共的利益表现出其真实性,就需要一定的理论与方法去解决。而公共性理论的意图,就是为公正地或正义地解决公共利益问题提供知识、智慧和方法,其中典型的方法就是公开的对话、交流、协商、论辩。这样的方式与新闻活动的本性、传媒的公开性,有着天然的匹配关系。这也正是传媒空间能够成为公共空间、公共领域的重要根据。

公共性的实质关切是公共利益。因此,所谓新闻传媒业的公共属性,实质就是指新闻传媒作为社会公器的属性,诚如一些学人所论,传媒的公共性就是“传媒作为社会公器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形成与表达的实践逻辑”;(46)“传媒的公共性是在传媒体制规训下传媒实践公开性、批判性和公益性理念所产生的社会公器属性”。(47)但这些阐释还不够充分,需要继续深入的讨论。

理解新闻传媒业的公共性,(48)大致需要把握这样的理论逻辑:新闻活动在本性上具有公开性、公共性,公共性是传媒业“与生俱来的属性”(49);当人类新闻活动从“前新闻业时代”进入“新闻业时代”,(50)作为社会化、组织化存在的新闻传媒,在现代性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被逐步期望和塑造为社会公器;作为社会公器的新闻传媒,实质体现为“传播媒介”的“公共领域”化,即新闻媒介成为社会公共平台、公共空间;在公共空间(领域)中,传媒通过具体的、具有公共化性质的“新闻产品”(主要表现为新闻与意见)实现“监测环境、守望社会、服务大众”的公共责任(社会责任),而社会大众通过“新闻产品”满足知情、展开交流,从而形成公共舆论;公共舆论在公共空间的“公意化”过程就是传媒实现维护公共利益之公共性的过程,这是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过程;支持这一逻辑过程展开、运行的是社会大众的公共精神,而最基本的是法治、自由、民主、平等的社会条件或环境。

这样的理论逻辑正在成为中国新闻业的实践逻辑,至少是实践逻辑的一个向度,一种力量,但要将这样的逻辑比较好的现实化,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并且是一个需要不断根据中国实际情况进行探索的过程。

(四)新闻的独立功能需要不断加强

中国新闻业、新闻传媒“重宣传、轻新闻”的现象,或者说重视新闻作为宣传工具的作用、轻视新闻独立功能的现象,已经给中国新闻传播的亲和力、吸引力、公信力、有效性、影响力带来了不小的、有目共睹的负面影响,急需我们认真反思。

新闻活动作为人类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活动,新闻业作为人类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社会事业,一定具有其相对独立的功能和作用。这虽然已经成为极其朴素的真理,似乎人人皆知,但在现实的新闻观念、新闻实践中,不尊重新闻传媒的相对独立性、不重视新闻相对独立功能的现象屡见不鲜。

新闻传媒是监测环境、守望社会的,新闻是呈现新闻事实面目、揭示新闻事实真相的。只有基于各种及时公开的事实信息,通过多样形态的新闻媒介平台,社会大众才能比较真实地了解环境、较为充分地展开交流。毫无疑问,这是媒介社会、信息时代正常生存、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这是文明社会、民主政治的需要,这是市场经济、法治秩序的需要,这是实现社会正义、维护社会平等的需要,这是监督社会良性运行、反映公众日常呼声的需要。

因此,对于新闻传播,我们首先应该确立的观念是“让新闻事实说话”,适度“为新闻事实说话”,而不只是特别注重于“用新闻事实说话”;(51)新闻传播首先应该发挥的功能是报道事实,而不是张扬说教。新闻应该首先成为新闻,而不是宣传,更不应该成为各种私利的手段和工具。新闻首先应该以事实信息的力量引发思考,而不是以灌输的方式清洗头脑。新闻传媒可以摆事实、讲道理,但一定要把“摆事实”置于“讲道理”之前、之上,真正实现对新闻独立功能的尊重。

在今天这样的环境中,正常的新闻传播、新闻功能更易受到各种主体(诸如新闻源主体、新闻控制主体、新闻报道对象主体、影响性主体)的干扰和影响,(52)因此,新闻传媒更应该坚守新闻的独立性,更应该强调和保持新闻的纯洁性。那种求实为本的科学精神、正义至上的人文精神、和谐为美的自由精神,应该成为新闻传播的基本精神。(53)

当然,新闻独立功能的发挥,需要诸多的条件保障,这与我们反思的其他问题都有着内在的关联。

(五)独立的新闻逻辑需要不断追求

前文已经指出,目前中国新闻业的运行机制,是在多种力量作用下共同形成的。当代中国新闻业的三重基本属性,两种主要功能,加上新闻业与社会各个领域天然的密切关系,使它成为一个具有多重角色的社会子系统。与此相应,它必然要受到多种规范、多种规律、多种力量的共同制约,“共同制约的结果是呈现出相当的复杂性,诸种力量最后形成了合力,由这股合力推动着传媒的发展。”(54)

中国新闻业在过去30多年以至60多年取得的发展成就,其基本经验被有些学者总结为两大方面: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55)其实,我们上面关于中国新闻业运作逻辑的描述反映的也正是这两个方面。然而,恰恰有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对于新闻业、新闻传媒、新闻传播发展具有本体意味的逻辑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就是“新闻逻辑”。因此,如何按照新闻逻辑发展中国的新闻业,是需要我们反思的重要问题。

所谓新闻逻辑,就是以新闻为本位、尊重新闻传播自身的规律,就是以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精神、按照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展开新闻活动,使新闻能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和功能为社会的良性发展发挥影响和作用。

实现新闻运作的新闻逻辑,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语境中,都是一个历史的、复杂的、艰难的过程。产业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公共属性中定位的新闻业,如果想求得顺利的发展,必须求得各种社会力量的满意:作为政治力量的政党、政府要满意,作为市场力量的社会大众要满意,作为经济命脉的广告主要满意。(56)任何一种力量对于媒体的生存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新闻媒体不得不在各种力量的作用和约束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建构自己的发展战略,寻求具体的运作策略和措施。

尽管新闻逻辑运行的基本前提是新闻传媒在社会中有自己的独立地位,传媒应该作为独立的传播组织而存在,(57)但是,绝对独立的新闻逻辑是不存在的,也不可能存在。新闻业只能在社会系统中运行,在“新闻关系”中运行,(58)即只能在与社会系统以及构成社会系统的各个主要子系统的相互作用中运行,这也就意味着新闻逻辑必然要与政治逻辑、经济逻辑、技术逻辑等展开博弈,求得某种平衡。

就中国新闻业来说,新闻传媒如何获得更强的相对独立性,如何以更大的独立方式发挥监测环境、守望社会、服务公众的功能,仍然是需要长期探索的重大课题。

编者注:《新闻领域的中国模式:描述、概括与反思(上)》见《新闻界》2011年第4期。

注释:

①只要我们大致浏览一下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的一些重要学术期刊,看看最近几年的目录,就可以发现以“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北京共识”、“中国特色”等为主题词的论文比比皆是。各学科都有一些有影响力的学者关注这一问题。人民网的理论频道还设了专门的主题“聚焦中国模式”,参见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7/149513/.

②模式“是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参见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0页。

③有人将这样的整体模式描述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具体包括这些内容:第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第二,坚持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循序渐进实行政治改革;第三,高效率和高度负责的政府;第四,在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遵循国际规则,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逐步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参见赵启正:《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39页。

④参见Ari Heinoene and Heikki Luostarinen,Reconsidering "Journalism" for Journalism Research,p227,see Global Journalism Research—Theories,Methods,Findings,Future,edited by Martin Loffelbolz and David Weaver,by Blackwell Publishing,2008。

⑤本部分的2、3、4、5诸小点,我曾在有关论文中有所论述,参见杨保军:《当代世界新闻业与中国新闻业总体特征分析》,载《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但本文对一些问题、观点作了新的解释或补充。

⑥参见杨保军:《“新闻观念”论纲》,载《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3期。

⑦作为意识形态的新闻观念,也像一般意识形态一样,可以依据不同主体存在,分为不同类型或层次,比如,人类的、社会的、媒体的和个体的。参见刘少杰:《意识形态层次类型的生成及其变迁》,载《学术月刊》,2011年,第2期。另参见杨保军:《“新闻观念”论纲》,载《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3期。

⑧关于专业新闻主义的历史、内涵与实质,以及在中国的表现,可参阅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载《新闻学研究》(台北),2002(71)。

⑨参见杨保军:《“新闻观念”论纲》,载《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3期。

⑩参见http://www.cctv.com/cctvsurvey/special/01/20100105/103427shtml.

(11)江泽民:《视察人民日报时的讲话》,参见《新闻工作者必读》,文汇出版社,2001年2版,第65页。

(12)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时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第一版。

(13)李瑞环:《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参见《新闻工作文献选编》,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年1版,第206页。

(14)李瑞环:《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参见《新闻工作文献选编》,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年1版,第202页。

(15)参见http://news 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05/20/content_878286.htm.

(16)注意,这里关于资产所有制的说明,主要关注的是新闻传媒,并不是针对整个传媒业。

(17)新闻媒体属国家所有,在现实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实行方式,即由党和政府的有关部门作为宣传文化系统全部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委托监管主体,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责。委托监管的国有资产自然包括新闻媒体。比如,上海市委、市政府就委托市委宣传部作为上海市属宣传文化系统全部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委托监管主体,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责。构建上海文化领域国资监管体系的原则是:上海市委宣传部牵头领导,上海市国资委、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发改委等政府部门参与,遵守共同规则,实施单列操作。

(18)这一说法的原创者是胡耀邦。他在1985年2月8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的发言中说:“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自然也是党所领导的人民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自己的喉舌。”参见胡耀邦:《新闻工作的性质问题》,见《新闻工作文献选编》,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第288页。

(19)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在两种属性中定位,意识形态属性是明确的,但产业属性定位实质上是模糊的。因为,新闻媒体到底是不是企业,一直没有明确的官方说法,或者说说法是模糊的。从1978年开始的关于媒体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制度至今没有改变。新闻媒体定位模糊也被看作是新闻改革难以有重大突破的重要原因。这其中暗含的理由仍然是新闻资产的所有制问题。

(20)参见杨保军:《论新闻的本体功能与派生功能》,载《理论月刊》,2010年,第3期。

(21)参见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7页。

(22)参阅杨保军:《简论新闻的技术建构》,载《当代传播》,2008年,第3期;或杨保军《新闻理论研究引论》第7章第2节相关内容,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3)参见蔡雯:《从面向“受众”到面对“用户”——试论传媒业态变化对新闻编辑的影响》;张征,马海燕:《从“单打选手”到“全能选手”——新媒介环境下的新闻采写变化探析》,均载《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5期。

(24)陈力丹:《新传播技术条件下我国新闻传播学的视野》,载《新闻战线》,2011年,第2期。

(25)参见杨保军:《简论“后新闻传播时代”的开启》,载《现代传播》,2008年第6期;杨保军:《简论网络语境下的民间新闻》,载《新闻记者》,2008年,第3期。

(26)童兵:《正确的抉择 重大的胜利——纪念中国新闻改革30年》,《新闻记者》,2008年,第6期。

(27)关于中国新闻业、传媒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可参阅很多重要的传媒发展年度报告,诸如喻国明主编的《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编的《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等。

(28)参阅喻国明、焦中栋:《中国传媒软实力发展报告》,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同心出版社,2009年版。

(29)在人民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前往人民日报社看望人民日报工作人员,并针对新闻宣传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他特别强调:“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参见《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一版。

(30)世界媒体峰会于2009年10月8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发表致辞,具体内容参见胡锦涛《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2009年10月9日)。

(31)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156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2)参见杨保军:《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载《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10期。

(33)参阅杨保军《新闻活动论》第2章第3节相关内容,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4)李良荣:《艰难的转身:从宣传本位到新闻本位——共和国60年新闻媒体》,载《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9期。

(35)参见郭道晖:《论表达权与言论自由》,载《炎黄春秋》,2011年第1期。

(36)参阅童兵:《试析新闻事业人民属性六十年认知历程》,载《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9期。

(37)李良荣:《艰难的转身:从宣传本位到新闻本位——共和国60年新闻媒体》,载《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9期。

(38)参阅杨保军:《我国新闻理论研究的宏观走向》,载《当代传播》,2011年第2期。

(39)参阅薛巧珍:《经济转型期中国广播电视产权制度创新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资料室(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40)在新闻传媒之外,其他传媒业,比如电影业、图书出版业等已经不是单一的国有制,即使是新闻传媒业,国有资本之外的其他资本可以通过相关渠道进入一些经营领域。参阅张辉锋:《传媒经济学》,100-101页,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

(41)参见周蔚华:《后金融危机时代传媒产业的战略选择》,载《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42)参见曹鹏:《〈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要点试析》,载《新闻记者》,2011年第6期。

(43)参见曹鹏:《〈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要点试析》,载《新闻记者》,2011年第6期。

(44)在一般意义上说,公共性问题,说到底,是主体间性的产物,是主体间在相互独立又共为主体基础上的产物,是主体多元、差异存在又有共同利益关涉的产物。公共性以个体独立性、差异性、矛盾性造成的多元社会为基础,没有这样的社会事实或社会现实,就缺乏谈论公共性的根据。参阅张法:《主体性、公民社会、公共性——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思想史上的三个重要观念》,载《社会科学》(沪),2010年第6期。

(45)以往关于新闻业之社会性的解释(可参阅国内出版的新闻理论教材),其核心内容就是公共性的内涵,但讨论的社会背景是不一样的,并没有自觉的、普遍的公共属性意识。

(46)参见潘忠党:《传媒的公共性与中国传媒改革的再起步》,载《传播与社会季刊》,2009年第6期。

(47)许鑫:《传媒公共性:概念的解析与应用》,载《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5期。

(48)新闻传媒业的实体机构是新闻媒体,因此,新闻传媒业与新闻传媒的公共性实质上是相统一的。

(49)李良荣:《艰难的转身:从宣传本位到新闻本位——共和国60年新闻媒体》,载《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9期。

(50)关于人类新闻活动时代的演变,请参阅杨保军《新闻理论研究引论》第三章中的相关论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1)参阅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2版)第六章相关内容,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2)参见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2版)第三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3)参见杨保军:《新闻精神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4)丁柏铨:《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123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5)参见童兵:《依托改革与科技的双翼腾飞 中国传媒业六十年发展的基本经验》,载《传媒》,2009年第10期。

(56)中国新闻学者喻国明先生曾经非常形象地提出“三老”满意比喻,说明当今中国新闻业生存发展的基本法则。参见喻国明《解析传媒变局——来自中国传媒业第一现场的报告》中的《嬗变与洗牌——中国传媒产业的现实发展与未来趋势》,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57)参见田秋生:《市场背景下制约党报新闻生产的三重逻辑》,载《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3期。

(58)参见杨保军《新闻理论研究引论》下篇“新闻关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标签:;  ;  ;  ;  ;  ;  ;  ;  ;  ;  

新闻领域的汉语模式:描述、概括与反思_中国模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