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无缝隙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舒适度的影响论文_罗利平

攸县人民医院血液透析科 湖南株洲 412300

【摘 要】目的:分析全程无缝隙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方法:收取我院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收治时间为2015年1月直至2016年3月,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环境舒适(35.25±2.78)分、社会舒适(41.27±2.11)分、心理舒适(38.27±2.11)分、生理舒适评分(45.88±2.67)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无缝隙护理能显著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舒适度。

【关键词】全程无缝隙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舒适度

血液透析为临床肾脏病患者常用的替代治疗方式,随着临床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多数肾脏病患者生存期均延长,随着治疗时间不断延长,患者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均存在多种不适感,不仅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情,而且使患者生活质量不断降低[1-2]。而对患者实施一项个体化、多种形式、长期的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舒适感。因此,我院对全程无缝隙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舒适度的影响进行探究,可见本文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收取我院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收治时间为2015年1月直至2016年3月,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两组,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本次研究,所有患者透析治疗时间均少于三个月。

观察组患者;年龄在30~61岁左右,平均年龄为(45.11±1.07)岁,女性患者有39例、男性患者有21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在32~61岁左右,平均年龄为(46.08±1.16)岁,女性患者有38例、男性患者有22例。

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各项资料差异不显著,可进行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进行日常护理措施。

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

(1)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评估所有患者的饮食情况,了解患者是否具有不按时服药、吸烟、饮酒等情况,给予患者制定饮食方案,详细记录患者三餐的摄入量,例如饮水量、蔬菜、肉食、主食摄入量等,合理控制患者饮食。

(2)病情护理: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正确服药时间、药物剂量、服药方式等,告知患者合理用药对疾病的重要性,同时教会患者以及其家属如何正确测量尿量、腹围、体重、生命体征,采用视频教学以及现场教学等方式,演示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方式,教会判断内瘘通畅方式,若患者在治疗和护理期间发生感染、水肿、渗血等情况时,应给予针对性处理,在护理过程中应保持动作轻柔,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3)心理护理:应充分了解患者恐惧、担心、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来源,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措施,告知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对疾病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定期组织同病房的患者进行户外活动,例如散步、跑步、打太极等,同时可邀请治疗成功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各项工作的配合度,增加患者的心理舒适度。

1.3 观察指标和判断标准

1.3.1观察指标

将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后的舒适度进行对比。

1.3.2判定标准

舒适度采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进行判定:

简化舒适状况量表主要包括环境舒适、社会舒适、心理舒适、生理舒适四个维度,共28个条目,分数越高代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越舒适[3]。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使用SPSS19.0软件,将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后的舒适度进行统计处理,环境舒适、社会舒适、心理舒适、生理舒适评分采用t检验,采用P<0.05表示两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后的舒适度对比存在差异,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患者环境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生理舒适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p>0.05),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环境舒适(35.25±2.78)分、社会舒适(41.27±2.11)分、心理舒适(38.27±2.11)分、生理舒适评分(45.88±2.67)分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我院分别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了全程无缝隙护理与常规护理,全程无缝隙护理取得较为可观的效果[4]。

全程无缝隙护理主要是保持护理措施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主要护理措施为饮食护理、病情护理、心理护理等,由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时间较长并且并发症较多,通过对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对患者不按时服药、吸烟、饮酒等情况进行评定,再给予患者制定饮食计划,能促进患者机体恢复,再通过实施病情护理,使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充分了解,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能增加患者的舒适度[5]。最后实施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辅导并组织患者进行活动,能使每位患者交流经验、相互沟通,改善患者人际关系以及心理负面情绪,增加患者的心理舒适度。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环境舒适(35.25±2.78)分、社会舒适(41.27±2.11)分、心理舒适(38.27±2.11)分、生理舒适评分(45.88±2.67)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全程无缝隙护理能显著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舒适度。

参考文献:

[1]陈亚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8):1699-1700.

[2]秦玉霞,安颖,蔡国梅等.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54-55.

[3]肖勇,李平,王文红等.协同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2):17-18.

[4]范家莉,孔悦,施素华等.延续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9):644-650.

[5]刘卓华,宁志芳,蔡赛兰等.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9):15-16.

论文作者:罗利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2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6

标签:;  ;  ;  ;  ;  ;  ;  ;  

全程无缝隙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舒适度的影响论文_罗利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