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的目的定义与价值世界_内在价值论文

价值的目的性定义与价值世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论文,目的性论文,定义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是不以人的目的和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世界,是一个非人格化的世界。然而由于有了人,有了人类的实践活动,这个物质世界被染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的色彩,从而又成为一个人格化的价值世界。作为这一事实的反映,哲学史的长河中于是涌动起两股思想潮流(当然还有别的潮流):物本主义(又称自然唯物主义或自然主义)思潮与人本主义(又译“人道主义”)思潮。前者强调世界是与人的价值无关的物质世界,后者强调人所生活的世界是价值世界;前者把人看作物质之普通种类,而后者把物质看成人类实现其目的意志的工具和产物。马克思则说: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是这两股思潮的统一〔1〕。而共产主义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的实践,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这两股思潮的统一。而把二者统一起来的,正是人的实践活动。所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整个世界(包括人和他的实践活动)都是客观物质世界。同时又是被特殊的物质运动——人的实践活动,打上人的目的与意志的印记的世界,从而成为“人化的”价值世界。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体系中,强调的是世界的物质方面,对世界的这一方面的面貌得到了人充分的研究;然而,这个物质世界同时还是价值世界,这个价值世界的面貌究竟如何?本文欲初步展示其面貌。只有完整地反映世界的这双重面貌,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成为全面反映世界本来面目的哲学。

一、各种价值定义简析

我们从讨论价值概念的本质开始。价值概念从来最模糊、最难以界说,以至可以说,有多少个价值论研究者,就有多少个价值定义。概括地说,已有的价值定义,可归纳为以下四大类:

第一大类是关系说,主张价值是关于主客体关系的范畴。其中最主要的有:1、属性说。认为价值是物质自身的客观属性中,对人有用的那些属性。它强调的是价值的客观性,隶属于客观物质。这个定义据说是源于马克思,但马克思的原意并非指“一般价值”,而是“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对人来说是财富,……作为与使用价值等同的东西的财富,它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2〕。2.好恶关系说。认为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状态。日本创价学会第一任会长牧口常三郎定义说:“价值是一个人和一个客体相互吸引或排斥的一种关系状态”,这种关系状态有三对要素:美丑、得失、善恶〔3〕。3.需求满足说。认为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客体价值的大小等于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李德顺先生说:“价值这个概念,所肯定内容是指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的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4〕。4.“效应说”:“客体对主体的效应”是“价值的最一般的本质”的规定〔5〕。5.兴趣说。认为价值是人们对事物的一种特殊关系——兴趣。所谓“兴趣”,指的是“一连串由对结果的期望所决定的事件”。“当一件事物(或任何事物)是某种兴趣(任何兴趣)的对象时,这件事物在原初的和一般的意义上便具有价值,或是有价值的”〔6〕。6.意义说。 认为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所具有的某种意义。德国价值哲学的创始人威廉·文德尔班认为价值是主体给世界立法的“规范”,是主体在创造世界中赋给世界的“意义”〔7〕。萨特说:“所谓价值,也只是你所挑选的意义”〔8〕。我国学者试图将价值定义为一种客观性“意义”:“所谓价值,这里可以理解为客体对于增强人的本质力量或主体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就是指某事、某物、某人作为客体,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和提高人的主体力量,使人更好地摆脱自然、社会和自身的束缚,进一步确立和扩大人的自由。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人的主体性是一切价值的根本,宇宙间只有人的主体性具有绝对的价值”〔9〕。

“关系说”流行最广。其缺点是仅从客体对人的关系(包括“意义”、兴趣等等)来规定价值,从而难以包括作为价值实体的劳动价值和人生价值等等。正如李德顺所说,马克思辛辣地批评了阿·瓦尔纳关于“‘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观点,因为这种观点“把政治经济学中俗语叫做‘使用价值’的东西,‘按照德语的用法’改称为‘价值’”,然后把一切价值都称为这个所谓的“普遍概念”的“属概念”〔10〕。马克思的确反复批评那种“只有一种价值,那就是使用价值”的观点,称其为“胡说”〔11〕。所以,关系性价值只能是普遍的价值中的特殊形态,不具普遍性。

第二大类是“实体说”,将价值视为一种实体性范畴,是具有自身独立存在性的东西。那么,此实体为何?又各有其见。1.人的生命或人的存在本身,是最基本的价值实体。袁贵仁说“人的主体性是一切价值的根本,宇宙间只有人的主体性具有绝对的价值”,这具有实体说的成分。2.主观精神实体,如德国价值学家哈特曼说“价值即本质(理想)”〔12〕。3.客观精神实体,如“天赋人权”等理性。各种古典理想主义(如空想社会主义)的价值概念,便是如此。应当承认,实体性价值概念的确含有一定的真理性,因为世界的确存在着实体性价值。马克思所说的凝结在商品内部人的抽象劳动,便是一种价值实体。然而,此外还的确存在着关系性价值。所以,实体价值也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态,不是一般性价值。

第三大类是“综合性”价值概念,即把上述各类价值概念综合在一起,形成层次结构。其中有:1.等级层次说。认为存在着不同层次的价值,其各有不同的含义。此说首倡者为张岱年先生,他认为物的价值是满足人的需要的程度,然而,需要本身也有价值的大小,有价值小的甚至卑劣的需要,也有价值大的崇高的需要。而在这“需要”价值之上,还有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的价值,即人的价值。这三个层次上的价值有不同的含义〔13〕。此说在价值概念的研究上独辟蹊径,非常具有启发性,但其未给出一般价值的定义,所以仍须进一步研究。2.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说。何祚榕先生指出:“事物之内在价值即衡量同类事物之间孰贵孰贱孰高孰低的标准”。在不同社会条件下,这个标准是不一样的。而事物的外在价值“即事物对于人的价值”,也即事物对于满足主体的需要的效用。何先生还进一步指出物的内在价值即其劳动价值,外在价值即其使用价值;而“人的内在价值应是衡量人与人的素质之间孰高孰低孰大孰小的标准”,“人的外在价值在于对他人(包括自我)某种需要的满足或效用,通常主要指对社会的贡献”〔14〕。根据我的理解,在这里,内在价值相当于上述“实体性价值”,而外在价值相当于上述“关系性价值”。我们正应通过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来建立上述二类价值的统一。因此,何氏的发现真正揭示了价值概念的秘密,为达到一般的、统一的、系统的价值概念开辟了一条道路。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关于价值世界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它是至今为止价值概念研究上的最重要的成果。当然,何氏的工作只是一种新的研究方向的开始,而不是研究的结束。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只是一般价值的特殊形式,而那种能把其统一起来的共同基础是什么?在这个共同基础上,如何建立起一个有机的统一的价值世界?这正是本文所试图进行的工作。

而要建立把这些具体价值形态统一起来的价值概念,就必须追寻掩藏在它们背后的更深层次的东西——因为只有深层的东西才是共通的东西。那么,这深层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

二、价值的目的性定义

这个掩藏在各种价值具体形态背后的深层本质不是别的,正是“目的”!人的主体目的!正是主体目的,才是事物价值的源泉和核心。

首先,在上述“关系说”中,其所讲的关系、属性、意义、兴趣,是客观事物围绕人的目的而形成的。至于主体需求的满足,也扎根于主体目的。没有主体目的,也就没有主体对客体的需要,也就无所谓需求的满足。因此,主体的“目的”是掩藏在这些关系、属性、意义、兴趣、需求的满足等等背后的深层的东西。实践主体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创造或利用事物的价值,形成事物对主体的价值关系。其次,在上述的“实体说”中,价值实体并非一种物质实体,而是与人的目的密切相关的实体。人的存在、人的理想等等,无非是主体的目的的表现。商品的劳动价值,也是劳动中人的目的在客观物质身上实现。所以,“价值实体”不是别的实体,而是一种目的性实体。

所谓“目的”,是主体所要实现的状况。世界上有各种主体,从个人主体到群体主体直至社会主体;每一个主体都有其大大小小多种多样的目的,它们形成复杂的“目的结构”,其外围是一系列具体的目的,即人们进行某一项具体的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如实现多少利润,得到多少报酬等等。这些具体目的,又是实现某一根本目的的手段。凡是相对于另一目的来说是手段的那些目的,我们称之为“手段性目的”。一切具体目的都是手段性目的。如果我们沿着手段性目的层层追溯下去,那么,总会发现某种终极性目的,其不复为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而人们的一切其他目的,归根到底都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由它所决定。

那么,这一终极目的,究竟是什么?这个斯芬克司之谜的谜底,不是别的,只能是人的生命自身。人以“人”自身为目的,人不是人之外的其他目的的手段,这是文艺复兴以来的划时代的思想,它把人的生命的价值从为神而活着的观念中解放出来,确立了“人的生命”是终极的、最高的价值,由此而产生了西方历史上的最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而对它进行深入的哲学剖析的,是哲学家康德。康德认为,人的道德起源于人自身的实践理性,而不起源于上帝,相反,上帝不过是源于人的实践理性的一种假设,一种手段。因此,“道德自律”,而非“他律”。它要求人只能以人自身为目的,即“人是目的”。人不需要、也不可能用其他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作为自己行为的道德律的根据。如果说,用物质自身来解释物质世界自身的学说,是一种彻底的唯物主义,那么,这种“人是目的”的道德自律说,则是一种用人自身来解释人的道德行为的学说,是伦理学领域内的彻底的人本主义。康德的正确之处在于看到了人自身是终极的目的,从而拒绝了形形色色的神学。然而他的缺点在于把抽象的个人生命作为自我生存单位,作为道德自律单位,所以,在康德那里,作为终极目的的人,只能是抽象的个人,而不是生活在一定现实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整体“社会人”。因此,人只能以抽象个人为目的,它所形成的道德律是:“这样行动吧!你永远要象对待你自己一样地对待他人;对待其他一切人,要象对待目的一样,任何时候都不要仅仅象对待工具一样”〔15〕。这就是著名的扎根于“道德自律”的“绝对命令”。

康德用人的生命自身来作为人的终极目的,这是哲学史上只能前进不能倒退的伟大进步。的确,人既非为上帝也非为客观物质及其规律而活着,不为任何非人的客观力量而活着,否则,人只能成为凌驾在人之上的某种客观力量的“目的”之工具,这就假设了一种客观精神的存在、滑向唯心主义。但是,康德有两个致命的错误。第一,人以自身生命的生存与发展为目的,从而道德自律,因此,道德自律单位只能是能够独立生存的生命单位。而只有“社会人”的集体生命才能独立生存,个人并非能够独立生存的生命单位。因此,只有“社会人”的集体生命才是道德自律单位,“人是目的”的现实形式只能是“社会人的集体生命是目的”。康德把个人作为目的,作为道德自律单位,是违背客观事实的错误。

这里所说的“社会人”,即“能够自给自足地生存的人的生命单元”,社会人的集体生命,是由全社会中个体生命所构成的生命系统。这种“集体生命”,看起来有些神秘,其实非常实在。由于个人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生存,因此,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人们通过社会关系网络而相互创造,其生命相互渗透,“你自己意识到我是你自己本质的补充,是你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此而汇成“社会人”有机的集体生命。个人物质的和精神的生命的总和,是“社会人”集体生命的内容,而社会关系网络是其存在形式。正是“社会关系网络”把个人联结成“一棵藤上的瓜”,拥有共同的生命。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人”有不同的历史形态。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原始社会,社会人只能是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因为氏族是自给自足地生存的集体生命单元。血缘关系是这种集体生命的神经网络,氏族的生存与发展是当时的最高目的。随着历史发展,“社会人”的规模日益扩大,由氏族而部落,直至某种文化与文明,未来则将逐渐向“全人类社会”过渡。它与汤因比所说的作为“可以自行说明问题”的历史研究单位的“社会”或“文明”大致相对应。不过,汤因比着眼于能够说明历史问题,而我们着眼于“社会人”能够独立生存;汤因比着眼于似乎凌驾于人之上的“社会”,而我们着眼于“社会人”的集体生命本身。

康德在这个问题上的第二个错误,是把目的与手段截然对立起来,认为人只能是目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是手段。这种纯而又纯的“目的”概念,是反辩证法的形而上学概念。其实,终极目的与其他目的之区别,在于其他目的都是“自己为他物”的东西,即以自身之外的他物为目的,它自己则是他物的手段;而终极目的则是“自己为自己”的自我完成的东西,其以自身为目的,即它是它自己的手段。所以,人既是终极目的,也是实现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终极手段。

社会人的生存与发展是终极目的,即终极价值,它是一切价值的发源地。而人们在实现此目的之过程中,所使用的手段也具有价值,这是扎根于终极目的的“手段性价值”。由此而形成以这一“终极目的”为核心的价值世界。据此,我们可提出下述“一般价值”概念:

价值是由人的终极目的——“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本身及其在实践中所产生和利用的东西。它包括终极目的的自身及其外化(它们构成人和事物的内在价值),以及客观事物对这一终极目的的实现所具有的作用(它们构成人和事物的外在价值)。

这一定义,可称为价值的“目的性定义”,它从最深的理论层次上揭示了价值的含义,找出了上述各类定义中的价值概念的共同的深层基础与共通之处,从而把那些价值含义都包括于它之中。从这一定义出发,必然得到两大层次的价值概念——目的性价值与手段性价值;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价值世界的图景,正是何祚榕先生所提出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层次图景。

而由此形成的价值世界可分为两部分:客观价值世界与主观价值世界。人和物所具有的不以人的主观评价为转移的价值称其为“客观价值”,人们对人和物的主观评价结果,称其为“主观价值”。主观价值是客观价值的反映,主观价值世界是客观价值世界在人脑中的投射。下面,我们将试图描述这两大价值世界图景。

三、客观价值世界

客观价值世界由人和物的客观价值所构成。价值的客观性,来自两方面:第一来自终极目的的客观性。不管人们承认与否,“社会人的生存与发展”这一终极目的,都作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力量作用于人,使人服从它的导向。如果说,此客观力量在动植物那里,只是表现为动物行为的合目的性,那么,它在人类身上,则日益成为被自觉认识到的客观力量。这种客观力量的存在,是唯物史观的重要根据。其次,价值的客观性还来自实现终极目的之手段的客观性,即来自于物质规律的客观性。人和物所具有的实现这终极目的的能力,由其客观规律所决定,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下面,我们分别讨论人与物的客观价值。

1.人的客观价值

人的客观价值即作为主体的人所具有的客观价值。人的行为和活动,例如各种社会事件的价值,被包括在人的价值的范围内。人们实际上是通过人的行为与活动,来衡量人的价值的。人包括个人、群体、社会人乃至人类,它们都作为实践主体而存在。每个社会成员都同时持有这几种主体的身份。进行实践活动。其中“社会人”这一主体身份,是人在实践活动中的最高身份,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它以不完全的形式,具体化为“民族成员”、“国家公民”、“集体成员”等身份,在阶级社会中,还具体化为“阶级成员”的身份,它们都是“社会人”主体身份的具体化与变形。而“个人”身份则是生存与活动的最基本的单位身份,因而是最基本的身份。所以,总的来说,“社会人”与“个人”是主体人的最基本的两极。人的价值,即人作为这两种主体时所具有的价值,即包括“社会人”的价值与个人的价值。

那么,“社会人”的价值是什么呢?如上所述,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人类的最高目的,是最根本的价值,是一切价值的最终源泉。它正是人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的实体,正是作为整体的“社会人的集体生命”,即在一定历史条件下通过种系繁衍而延绵不断的、并通过社会关系网络而结成整体的社会的种系生命。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劳动,只有在劳动中人才表现出他的真正的人的生命。因此,社会人的内在价值,正是社会人在劳动中所表现出的人的集体生命。这不是那种抽象的生命,而是具体的有其现实内容的活生生的生命,它随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而发展,不断获得新的内容和形式,即获得新的质量。因此,作为社会人内在价值的“社会人的集体生命”,是可以用“生命的质量”来衡量的价值,其中包括人口生理心理素质、以生存与发展为基础的集体人权、“社会人”的道德水平与社会风气、“社会人”的创造性劳动能力(其最基本的是社会物质生产上的创造能力)、物质生活质量、文化生活质量、平均寿命等等,概括地说,即“社会人”的集体素质、整体能力、集体人权(人的尊严含于其中)和整体生活质量。社会的人均收入、恩格尔系数、平均寿命、教育水平、工时制度等等,是其重要标志。人类的一切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提高社会人的“内在价值”。

那么,作为“社会人”的组成部分的个人,其内在价值又是什么呢?首先,个人的生命是“社会人”的生命的组成部分,因而它分有社会人的内在价值:在个人生命中,含有“社会人”生命的价值。因此,在同一社会中,个人的内在价值与社会人的内在价值是统一的,是同质的,是同一种价值,这是人的平等的基础。个人有理由充分珍惜自己的生命,把个人生命作为最高价值——社会人的集体生命的组成部分。在这个意义上,“人是目的”也包括个人,个人应把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当作终极目的的组成部分来追求。另一方面,不同的个人的内在价值是相互区别的,如何祚榕先生言,有“孰高孰低孰大孰小”之别。而当个人破坏整个“社会人”的集体生命时,其不再分有“社会人”的集体生命价值,即不具有人的内在价值,甚至具有负价值。所以,个人生命所含有的内在价值在量上是不同的,甚至有正负之别。我们可用个人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在上述“社会人”的内在价值中所占的份额来衡量个人的内在价值,其最主要的内容是个人的素质、劳动创造能力、与集体人权相一致的个人人权、个人生活质量,包括个人生理心理素质、道德素养、劳动能力、在集体人权中所具有的个人人权、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质量等等。所有这些,个人都有权在有利于社会人集体生命的前提下,将其作为自己的目的来追求:因为个人生命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汇成“社会人”的集体生命,个人的内在价值也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汇成“社会人”的内在价值。

那么,人的客观外在价值又是什么呢?说到底,是人作为实现这种终极目的的手段的价值,即人对“社会人”的生存与发展所起的客观作用。它是人的使用价值,它也分为“社会人”的使用价值与个人的使用价值。

已经说过,“社会人”作为自我完成的单位,既是终极目的,又是自己为自己的终极手段,所以社会人自己对自己(而不对任何别的东西)有使用价值。这是“社会人”的客观外在价值,它正是“社会人”的组织形式(即其社会关系网络):因为“社会人”利用这个网络来实现其终极目的。个人和集体对社会关系网络的巨大依赖,是“社会人”的这种使用价值的鲜明表现。而个人的使用价值——客观外在价值,是个人对实现“社会人”的终极目的能够发挥的作用。个人所做贡献是其已实现的外在价值;个人正在起的作用是其正在实现的外在价值;而个人所具有的潜力是个人尚未表现出来的外在价值。很明显,它决定于两个因素:个人生命所具有的能量以及自己在社会关系网络中所占的位置,即个人所具有的社会关系资源。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和该网络的不同的位置上,具有不同外在价值,即发挥出不同的作用。离开社会,离开社会关系网络,就没有任何个人的外在价值可言。

在人的客观价值世界,社会关系网络具有枢纽性的地位,可以说,它就是人的客观价值世界的基本骨架。首先,它是个人生命与“社会人”集体生命的中介,是集体生命的生存形式。通过这个网络,个人生命汇成集体生命,个人内在价值汇成“社会人”内在价值,个人的外在价值汇成“社会人”的外在价值,从而使集体生命成为现实的存在;同时,“社会人”又把其集体生命的质量与能量,传输给个人,使个人分有和生长其内在与外在价值。由此,社会关系网络完成着个人价值与“社会人”价值之间的正反馈式的创造功能。其次,正是在这个融汇个人与“社会人”的过程中,社会关系网络发挥出其作为“社会人”的使用价值的巨大功能。只有建立一种健康地高效地运转的社会关系网络系统,才能提高“社会人”的使用价值,最终提高“社会人”内在价值,从而实现《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市场”与“计划”是近代人类发明的最有代表性的两种社会关系网络。我国进行的体制改革,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说到底,正是为了建设高效健康的社会关系网络系统,以提高“社会人”的外在价值,进而提高其内在价值。而现代新科技革命带给人类的社会电子信息网络系统,将使人的社会关系网络电子化,将为极大地改善社会关系网络的运转功能提供物质条件。它将极大地提高“社会人”的外在价值,使社会成为实现“社会人”的集体目的以及与其相一致的个人目的的最佳工具、最佳舞台,由此而极大地提高人的生命的质量,提高人的内在价值,这给马克思所预言的理想社会提供了技术上的前提。

2.物的客观价值世界

人的客观内在价值是人的生命,而劳动是生命的表现,通过劳动,人的客观价值转化为物的客观价值。于是,物的价值是人所创造的东西,人的价值是物的价值的源泉。劳动使上述人的价值世界注入客观物质世界内部,产生出物的价值世界。如果说,一般价值与人的价值,属于哲学的研究领域,那么,由人的价值物化而成的物的价值,则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人们劳动,实质上是作为整体的“社会人”的劳动,因为人们之间互相依赖,构成作为整体的“集体生命”。个人劳动力是作为“社会人”共同劳动力的器官而发挥作用的。所以,人在劳动中实质上把“社会人集体生命”——也即人的内在价值——凝结到劳动产品中,从而物化为物的内在价值。这种凝结在劳动产品内部的内在价值(简称价值),实质上是“社会人”集体生命”的物化形态,它的价值量,正是“社会人”的生命的量——劳动时间。人的内在价值的同质性,决定了劳动产品的内在价值的同质性。马克思用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作为对这种生命的量,它是“同一人类劳动力的耗费”〔16〕。这里的“同一人类劳动力”当然只是某一社会内部的同一人类劳动力,即同一“社会人”的生命。由于“社会人”的生命质量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这种同质性也是相对的。同一产品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其内部凝结的劳动价值在质上和量上都将是不同的;同理,生产出单位时间的“社会人”生命(即劳动力)所要耗费的物质财富也将是不同的。

个人内在价值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汇成“社会人”的内在价值,同时“社会人”也通过此网络使个人的内在价值同质;此网络中个人间的关系表现为个人内在价值间的关系。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人,在劳动过程中把自己内在价值物化为产品的内在价值时,也把人的内在价值的社会关系网络物化为物的内在价值关系网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表现为商品间的货币关系)。马克思说得好:“物的货币形式是物本身以外的东西,它只是掩藏在物后面的人的关系的表现形式”〔17〕。这样,人的价值世界就通过劳动过程投射到物的价值世界,劳动价值是这个世界的内容,社会关系的物化形式——商品间的货币关系则是物的价值世界的形式与骨架。

不仅如此,人在劳动中,还把自己的客观外在价值——人的使用价值,也投射到物质世界,物化为物的客观外在价值——物的使用价值。它是物对实现“社会人”的终极目的能够发挥的作用,它是“社会人”内部社会关系网络的物质媒介或载体。

这就形成了客观价值世界内部生动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人的内在与外在价值通过生产过程,投射到物质世界,物化为物的价值,人的社会关系投射为物的价值关系由此而形成由人和物所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系统;另一方面,物的价值经过社会关系网络系统(进行交换与分配),进入人的消费过程,转化为人的内在和外在价值。生产与消费于是构成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相互转化的两大对立过程,交换与分配是这两极之间的中介。“社会人”的终极目的,作为一种客观力量,即作为一种“看不见的手”,使这两大对立过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趋向于供求关系的平衡。在平衡点上,社会各产品的数量,是能够产生出最大使用价值的“社会客观有效需求总量”;此时社会总劳动是能获得最大总使用价值的“最有用劳动”,它在每件产品上所分配的平均劳动时间,即该件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是全社会现有各种生产力在有效地生产该种产品所最少要耗费的时间的平均数,此即凝结在该产品内部的“价值量”。马克思说: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18〕。

由人的客观价值与物的客观价值,经过人脑中的价值观的加工与折射,形成人脑中的价值世界——主观价值世界。这是对人的行为直接发生指导作用的世界,它转达着上述“看不见的手”对人的活动的导向与控制。而它与客观价值世界的不一致,则是人间价值判断的丰富性与多样性的原因。下面,我们来分析这一价值世界。

四、主观价值世界

主观价值的主观性首先来自个人的评价模式(价值观)和社会的评价模式(社会选择机制)的主观性,它们二者是人们认识事物客观价值的范式,而事物的客观价值则是认识对象。个人价值观的核心是人生观,它实质上是受上述“终极客观目的”支配的个人,在特定的主客观条件下产生出的人生目的,是其具体化与变形。例如,社会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目的,支配个人而表现为个人爱社会、爱集体、爱后代,也可表现为对金钱的感官目的之追求,客观目的被主体变形,甚至产生了目的的“异化”。而个人的价值观的选择结果,通过社会选择机制,产生出集体评价,形成集体价值取向。由此也造成了价值判断的主观性。其次,主观价值的主观性,还来自对人的认识的主观性。主观价值当然也分为人与物的主观价值两类。人的主观价值是对人的客观价值的主观评价。人的主观内在价值,是对人的生命的价值的评价,其根据是人生观,它是伦理学的重要课题。而人的主观外在价值,则主要是对人的能力和贡献的评价。这方面的问题,是当代哲学的重要主题,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复杂,本文无法详论,只能指出它是主观价值世界的具有根本性重要意义的组成部分。

人们以价值观和社会选择机制为范式,作用于客观事物,产生了对物的价值的评价,由此产生了作为物的客观价值的反映的物的主观价值。这正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我可以证明:如果说,《资本论》用深邃的哲学洞见分析了物的客观价值——包括内在的劳动价值与外在的使用价值,那么,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则用较严格的数学形式讨论了物的主观价值,包括机会成本与效用价值,二者是同构对应的。效用价值是物的客观的使用价值在消费者头脑中的主观反映。而产品的机会成本(也即产品中的长期均衡价格),本质上是生产该产品的劳动成为最大效用劳动条件下的最低机会成本,它正是该产品的劳动价值的主观表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则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深层根据〔19〕。

五、结论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下述价值世界的图景:作为客观的终极目的“社会人集体生命”的生存与发展,是“社会人”的和个人的客观的内在价值,是一切价值的源泉。人自己对于这一内在价值的手段性意义,则是人的客观的外在价值。这两大价值,通过劳动过程,注入到客观物质世界内部,产生物的客观价值——劳动价值与使用价值。由此而形成全部客观价值。第二步,这些客观价值通过价值观与社会选择机制,反映和表现人和物的客观价值世界,产生出主观价值世界。所以,极其简单的人的价值,通过两个反射镜——劳动和人的价值观(以及社会选择机制),象万花筒一样,经过两次映射,产生出复杂的价值世界的“四象八卦图”(见下)。这是三维坐标图,而在平面图上,可设想以纸面(用虚线表示)为界,纸后为内在价值世界,纸前为外在价值世界。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0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39页。

〔3〕牧口常三郎:《价值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4〕李德顺:《价值论》,第1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5〕王玉樑:《客体主体化与价值的哲学本质》, 《哲学研究》1992年第7期。

〔6〕R.B.培里等:《价值和评价》,第44—45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7〕巴克拉捷:《近代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史纲要》,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57页。

〔8〕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7年英文版,第61页。

〔9〕袁贵仁:《价值学引论》,第47、65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版。

〔10〕李德顺:《价值论》,第16—1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418页。

〔12〕N.哈特曼:《伦理学》,英译本第一卷,第268页。

〔13〕张岱年:《论价值的层次》,《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三期。

〔14〕何祚榕:《什么是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与《浅谈人的价值》,《人文杂志》1993年第3期。

〔15〕转引自瓦·费·阿斯穆斯:《康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65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2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09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2页。

〔19〕鲁品越:《劳动价值论与西方经济学的对应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

标签:;  ;  ;  ;  ;  ;  

价值的目的定义与价值世界_内在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