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英语论文,浅谈论文,激发学生论文,创新思维论文,如何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创造,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特点。培养创造型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历史重任。开展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创造个性的人才。在英语教学中,我从以下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培养。
一、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情导思
在中国,从古代起就有许多教育家提出过很多好的教育原则,如“温故知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学思结合”“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熟读精思”等。在近代,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启发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而实际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创新能力又是我们工作中的重点。任何成功的教育都离不开一个“情”字,否则就成了无“情”的教育,成了赤裸裸的知识传授,而后者正是所谓传统教育最大弊端之所在。我们发现情感的力量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老师热爱学生,学生敬重老师,彼此关系融洽就容易创造出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这对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在教师既是良师,也是学生的益友,教师与学生是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养的,而是点滴爱心的积累。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赏识。说明教师对学生的热情与期待,会使学生产生信赖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力量,能产生坚强的自信心。这就需要教师从实际生活关心、呵护所有的学生。特别是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应该多一份爱心。在课堂上,我尽量让学生充分地发表意见,提出看法,在人格上给学生平等的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我对于孩子们的评价多以鼓励为主。无论成绩好的或是成绩差的学生,当他们各自达到老师的要求时,都应该获得表扬或奖励。但当他们回答不上的时候,我则用激励的话语对他们说:"Try it again!""It doesn't matter!"让学生感到“我真不错”“我说英语真好”。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特别是差生的恐惧感和自卑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当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加强孩子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增加孩子们学习的动力。多给予他们信心和鼓励,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老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的诱发是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说明了情感可以激发和促进儿童心智良性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自己情感投入,可以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教师对学生的爱具有迁移作用。教师在对学生无限热爱和关心之中,可以激起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产生共鸣,可以激活学生内心情感,促使他们自己不断积累知识和认识世界,并内化为改造自己、改造世界的巨大动力。在课堂上,我尽量做到温和一点,亲切一点,轻松一点,形象一点,幽默一点。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摆出高高在上、拒人千里的严师样子,这只会束缚儿童的思维,而是要把自己融于学生当中,扮演大哥哥大姐姐的角色。通过语言、姿态、动作、表情等把知识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体验到亲切、温馨的情感,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从而消除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开创一种敢说英语,争说英语,爱说英语的新局面。在课堂上,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表演,一起玩。在教学生I can…,I can't…这部分内容时,我首先戴上小鸟的头饰对大家说:I am a bird.I can fly.I can't swim.模仿小鸟的动作。学生看到老师无拘无束的表演,觉得非常有趣。于是都争先恐后地上来模仿小狗、小兔、小青蛙学说英语等,学习气氛一下活跃了起来,思维也活跃了起来。热情洋溢的微笑,潇洒得体的手势,都会不知不觉地感染学生。这种师生之情交织在一起,使学生沉浸在课堂的意境之中,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地启发了学生思维。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以趣激思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活动的心理倾向,是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促进积极思维的主观因素。强烈的兴趣,将会使人在研究和探索中达到乐而忘返的状态,能强力地驱使人去不断地开拓,创造。
首先,兴趣促进学生思维过程中积极化,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求知欲望强烈。其次,兴趣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活跃,大脑处于亢奋状态,灵活迅速地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最后,兴趣可以使学生热爱学习对象,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悦感。因此,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的最佳途径。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的开课将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上课开始时,学生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的,他们等待老师讲课,老师讲得好,他们就能提起精神把课上好。成功的开课对营造愉快课堂气氛,启迪学生思维有重要作用。在学习Where…?句型时,我准备了一个色彩艳丽的盒子,让学生猜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孩子的脑袋里装满了一个个问号,注意力迅速从课外集中到学习上来。接着打开盒子,孩子们发现里面是一个盒子,摇一摇盒子发出响声再猜,里面还有一个盒子。由一个游戏开始了新课的学习,引出短语"in the box",这时拿出一个苹果放在书包里,学习短语"in the bag",放在盒子的上面,学习短语"on the box"。学生在“动手寻物”的游戏之中,看到我放在桌上、桌下、桌子里或其他地方的画、水果以及漂亮可爱的小动物时,都积极投入,学生边找边问:"Where is the cat?""Oh,it's here.It's under the desk."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不仅掌握了"Where…?"句型,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儿童天性好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他们渴望自己永远是主角、是表演者。根据儿童的心理需要,我抓住英语交际性强的特点,结合教材将课文改编成一些英语小话剧和顺口溜。如《猴子捞月》《老虎学艺》《狼和小羊》等。在我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充当小主角,小导演,编排演出小话剧。在《狼和小羊》的表演中,狼正准备吃掉小羊时,小羊灵机一动——
Little sheep:Hello!Mr wolf,How are you?(狼先生,你今天好吗?)
Wolf:Fine,theanks,and you?(我很好,你呢?)
Little sheep:Oh,I am ill.(哎,我生病了)
狼说:really?Sorry,I must go now.Goodbye!(真的吗?对不起,我得走了,再见!)
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可怜的小羊演得聪明活泼,而丑陋凶残的大灰狼被孩子们演得油腔滑调。机灵的小羊和滑稽的大灰狼,让我对孩子们的想象惊叹不已,也赢得了孩子们的热烈鼓掌。这样,通过学生自排自演,不仅掌握了书本知识,更发挥了学生的主动精神,提高了自身的创造能力。
实践证明,以正确的教育思想为指导,通过老师的情感投入来感染学生,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诱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