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华北重工业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助推器_重工论文

企业文化:华北重工业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助推器_重工论文

企业文化:北方重工持续快速发展的推进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推进器论文,重工论文,企业文化论文,快速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1世纪的企业是文化的企业,企业的竞争将突出地体现在文化上,企业只有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才能有竞争力。近年来,北方重工集团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建设放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来抓,把企业文化渗透到公司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去,形成坚强的企业精神支柱和独特的北方重工文化氛围,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快速地向前发展。

围绕中心,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企业文化建设要为企业的中心工作生产经营活动服务。根据生产经营阶段性目标、任务,开展一系列创建活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首先,扎实推进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爱岗敬业教育。99年围绕迎庆祖国50华诞和集团公司改制挂牌,举办了迎国庆升国旗仪式、文艺汇演、露天电影招待会;围绕澳门回归祖国,举办了“爱祖国、爱工厂、迎澳门回归知识竞赛”和讲座;围绕建党80周年,参加了《求是》杂志社举办的知识竞赛、组织了演讲和征文比赛;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参加中央文明办组织的知识竞赛,制作宣传展板,营造公民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围绕公司生产经营的难点、重点,开展劳动竞赛和岗位明星活动。公司"9910"产品在国庆50周年阅兵大典上的成功展示、国家级新产品超高压钢管的研制成功、"50"工程一次试车成功冶炼出钢、"450"轧机攻坚战的胜利完成等等,无不凝聚着干部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拳拳之心。

其次,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包括书画比赛、歌舞大赛、各类球赛、游泳比赛、拨河、跑步接力赛、演讲、征文比赛等。2000年和2001年仲夏,北方重工集团成功地举办了为期40多天的消夏文化节活动,2000年公司成功与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合作演出节目、2001年公司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中》节目组“走进包头”专题片的摄制。通过这两次大型活动,充分向外界展示了北方重工集团的生产实力和良好企业形象,堪称文化建设的一个大手笔。

再次,下大力气整顿厂容厂貌,构建形象文化。99年以来,公司在厂区内外共组织义务劳动近百次,出动人力10万多人次,合计拉运土方10多万立方米,新建了6个喷泉广场,种植草坪面积达12万多平方米,硬化人行道6万多平方米,栽种“军民共建林”、“青年林”等园林多处,对职工生活区楼道、小房及周边的环境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同时,各基层单位也都对各自的生产现场和办公场所进行了整顿、粉刷、净化和美化。经过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企业的厂容厂貌和周边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塑造了企业的良好形象,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001年,公司自治区级文明单位称号通过了自治区文明办的认定。

提高素质,努力创建学习型组织

建设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使企业获得成长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提高人的素质。因此,把企业创建成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创建学习型社会”指示的具体行动。北方重工集团十分重视干部职工的学习工作,把它列入公司党委总部的重要工作议程。公司干部职工接受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培训。一是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培训。公司党委要求各单位每周要保证党员、干部、职工两个小时的集中学习时间。充分利用公司党校和各基层党校这一阵地,进行理论培训和讲座。去年,公司先后举办了党群工作人员、高层管理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封闭式学习班,就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WTO知识、企业改革与管理等进行了集中培训。同时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公司党委中心组学习的安排意见》,在公司上下形成认真学习的良好风气。二是进行专业技术技能的学习培训。公司从人力资源长远战略出发,选送一批优秀青年、技术骨干、管理人才到高校脱产或半脱产学习。今年,公司培训中心大中专技校共招生1500多人,公司党校招生500多人,其中80%以上都是公司在职职工。有的职工夫妻两人一齐上学,公司有的单位整个领导班子成员一齐报名学习,公司上下形成了一个“加强学习忙‘充电’,提高素质迎挑战”的热潮。三是大力营造学习的良好舆论氛围。公司利用报刊(《北方重工报》、《探索与实践》)、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推广一些单位和个人好的学习经验和心得,沟通信息,相互借鉴,指导实践。通过学习与培训,职工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人力资源的优势和人力资本价值有了明显的提高,学习力迅速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

严格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和环节。近年来,北方重工集团非常重视企业管理工作,加强了财务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劳动管理和现场管理,先后制定了100多项制度,积极探索适应本企业发展的新的管理模式,形成了具有北方重工特色的管理文化。

在财务管理上,集团公司对各分、子公司实行派驻财务科长制度,并定期或不定期轮换,保证了集团公司对各分、子公司的有效监督。按照《公司法》的要求,下发了《子公司会计核算暂行办法》,办理了工资基金帐户手册,对子公司的财务运作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在成本管理上,从2000年起,集团公司广泛开展了学习邯钢和亚星经验活动,各单位大力推行目标成本管理,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和保证措施,使综合能耗明显下降。在物资采购和产品销售环节上,推行购销比价管理,使企业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资金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审计监督等各项专业管理做到了有机的结合和统一,促进了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在质量管理上,集团公司结合“创名牌”活动,实行质量目标责任制,设立了质量奖金,并定期进行质量通报,有力地促进了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产品实物质量得到显著的改善。铸管模继续保持了自治区名牌新产品和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称号,并在俄罗斯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星奖”;集团公司被评为2001年自治区用户满意企业。

在劳动分配上,对经营管理者引入岗位绩效工资制,年薪制,将收入与绩效挂钩、考核发放;对其他各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科研开发人员也正在制定股权期权制度等新的分配办法。在工资额上,子公司在缴足应缴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前提下,可根据公司经营情况,自行确定发放工资额。

在生产现场管理上,以整顿生产现场为切入点,带动其他各项管理工作上新台阶。集团公司对所属生产现场和家属区加强了环境整治,生产和生活环境大为改观,多次受到上级部门及地方政府的好评。2001年,集团公司的现场管理通过了中国兵器集团公司的验收,在直接进入“五星级”企业,环保双达标也通过了验收,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历年来最好的成绩。

管理精,企业兴。通过加强和改进各项管理工作,北方重工集团的企业管理水平得到提高,促进了企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推动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促进发展,全面构建北方重工文化体系

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全面进步的重要保证。去年以来,公司先后三次召开企业文化研讨会,向全公司征集、讨论北方重工文化内容的文字表述。为此,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安富荣和党委书记徐明和在总结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结合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联合撰写了《以“和”为基石,构建北方重工文化》的专题文章,对构建北方重工文化提出了整体思路和框架。之后,公司又专门召开了职代会主席团团长、副团长会议,就北方重工文化理念所拟定的内容进行专题讨论。在今年召开的公司十二届八次职代会上,确定了北方重工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企业宗旨:铸强国利剑,造富民坚犁。

企业精神:团结进取,开拓创新。

企业目标:超越自我,争创一流。

企业价值观:和、顺、实、信、勇。

企业作风:团队协作,快捷严谨。

企业文化内容的确定,标志着以“和”为基石的北方重工文化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这是随着北方重工集团生产经营的发展、物质文明的提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必然结果,是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新的选择。这将促使企业用优良的经营业绩造福职工,使职工安居乐业;用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回报社会,让消费者满意;与员工形成同甘共苦的企业命运共同体,使公司具备长久成功的强大动力。

企业文化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的生产经营各项工作,提升了公司核心竞争力。自99年以来,公司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连续几年突破企业历史记录:工业总产值99年比98年增长了47.9%,2000年比99年增长了76.8%,2001年比2000年增长了13.69%。可谓三年迈出三大步,两个文明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这是公司上下加强人本管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群策群力,众志成城建设企业文化的结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深层次地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谁拥有企业文化优势,谁就能把握生存发展的主动权。因此,北方重工集团将继续完善和丰富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大力发展先进的企业文化,为夺取北方重工两个文明建设的新胜利,再铸企业辉煌,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高扬乘风破浪的文化风帆!

读者评刊表

(此表可复制)

1.读者基本情况

姓名____

性别____

年龄____

职业(务)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

邮编____

 联系电话______

2.您阅读《精神文明导刊》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是

①单位订阅

 ②个人订阅

 ③赠阅

 ④借阅

 ⑤其他

3.您最喜欢本刊第七期,第八期的哪些栏目?____最喜欢哪类文章?__________最不喜欢哪些栏目?________最不喜欢哪类文章?_______(可举例说明)

4.您是否能够感觉到本刊在最近两期的栏目设置和选材上的变化?____如果有变化,您觉得是否合理?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

5.在您看来,理想的《精神文明导刊》最应具备哪些特点?

①理论性强 ②具有权威性

 ③突出实用性,指导性

④贴近工作实际,介绍工作经验 ⑤信息量大,覆盖面广

⑥贴进生活 ⑦增强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

⑧版式设计灵活

 ⑨增加学术含量

 ⑩专业性强(11)其他

6.您认为本刊的最主要特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

7.您认为本刊最主要的缺点和不足是什么?______________

8.您认为本刊将怎样办?请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请另附纸。

我们的地址:[100086]北京9666信箱《精神文明导刊》编辑部李海收,联系电话:010-62511141

编辑部将对寄回的评刊表认真阅读,虚心采纳读者意见,择优在刊中发表,并对评刊表编号抽奖,抽出20名幸运读者颁发奖品。幸运奖名单在第十一期刊登。

标签:;  ;  ;  ;  ;  ;  

企业文化:华北重工业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助推器_重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