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毒品问题与禁毒斗争_毒品论文

世界毒品问题与禁毒斗争_毒品论文

世界毒品问题与反毒斗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毒品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世界非法毒品活动极其猖獗。毒品不仅已侵蚀到全球几乎所有地区,而且严重威胁着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正常社会秩序、经济体系,甚至政权机制,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非法毒品活动日趋猖獗

冷战后,遍及全球的非法毒品市场日趋活跃,非法毒品需求量持续增加。其中美国尤为突出,年非法毒品消费量占世界需求总量的60%,是世界最大的非法毒品市场;该国仅吸食海洛因成瘾人数,就已从1986年的50万人增加到了1996年的70万。欧洲吸毒或曾用过违禁毒品者约占总人口的5%,在18—35岁青年人中的比例则高达20%。前苏联及东欧地区吸毒人数也在猛增,俄罗斯的莫斯科市1995年吸毒人数比1990年增长了15倍;俄内务部毒品管理局估计,2000年全俄吸毒人数可能再翻番。亚、非地区的吸毒人数也在大幅上升。同时,随着世界各国青少年问题的日益突出,这一群体吸毒人数普遍迅速上升。非法毒品需求的急增及暴利驱动,又大大刺激了犯罪集团及不法分子的非法毒品生产和走私活动。

1、传统毒品作物产地保持高产,新兴产区产量连年增加。东南亚“金三角”地区,几十年来一直是全球主要非法毒品基地,平均每年生产鸦片2000吨,生产的海洛因约占全球总量的60%。1996年鸦片产量增至2500—2700吨,1997年较上年又增产10%。南美地区非法毒品产地80年代逐渐兴旺,可卡因产量占世界总量的85%。其中,哥伦比亚、玻利维亚、秘鲁等一直是向全球提供可卡因的主要国家。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的“金新月”毒品带始于70年代末,且发展迅速,1994—1996年平均年产鸦片达2000吨以上,成了世界的又一毒品基地。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境内堪称世界上最为广阔的100多万公顷大麻产地很快被犯罪组织及毒品贩子控制,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及一些东欧国家也成了世人关注的新兴非法毒品产地。目前,该地区每年至少可提炼出5000多吨毒品,除在中亚、东欧地区销售外,还贩运到西欧等地。

此外,源于欧美的人工合成毒品(亦称“实验室毒品”),从兴起至今虽仅10多年,却已迅速泛滥至世界各地,并呈现出较天然毒品更强劲的发展势头。很多传统的化学制品和药物产地已沦为制毒者的活动场所。欧洲仍为生产“大户”。拉美也出现了制造、加工场所,其原料来自欧美。在俄罗斯,一些普通大学的学生在实验室里就可制造这类毒品。

2、毒品犯罪集团的走私和交易更趋组织化、现代化、国际化,并加紧渗透、腐蚀政权机构。冷战后,全球非法毒品的产、供、销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活跃,盘踞在世界各地的新、老黑社会组织纷纷厕身于毒品活动行列。目前,美国黑手党控制了该国大部分非法毒品消费市场。英国最有势力的12个犯罪家族建立起了势力遍及全英国的黑手党式联盟和庞大的毒品销售网络,控制了全部毒品市场,每年经营额近50亿美元。日本黑社会组织“暴力团”也正在扩大货源、开辟走私渠道,将毒品不断运入日本。俄罗斯新兴的黑手党控制了全俄的毒品市场,年非法营销额已达1000亿美元。台湾地区一些以前未涉足非法毒品活动的黑社会组织,近年也开始从事这类犯罪,使本已被视为世界毒品转运站的台湾的非法毒品活动更为肆虐。

更令人惊讶的是,世界各地一些大毒枭被捕后的毒品犯罪“势力真空”很快便被新的中、小型毒品集团填补,而且由于一些国家量刑过轻,毒枭们在监狱里蹲上几年出来后,仍可“重操旧业”,非法毒品活动未能遏制。曾雄霸一时的哥伦比亚“麦德林集团”被警方重创后,“卡利集团”迅速扩展成了该地区最大的毒品集团,近两年,卡利集团众毒枭纷纷落网,墨西哥的“海湾集团”又加紧扩张,其势力不仅遍及墨西哥的23个州,并在哥伦比亚、美国等建有基地。缅甸“世界级大毒枭”坤沙及其部队1996年初被缅甸政府缴械后,“金三角”地区毒品活动依然猖獗。

毒品集团还拥有先进的电脑数据化管理和现代通讯联络系统,他们常常动用货车、飞机、舰艇等大型走私工具,包括最先进的武器装备进行犯罪活动,建立起触角广及的犯罪网络。诸如在美洲、欧亚地区,一批称霸一方的毒品集团,都不同程度地拥有各类现代化设施,包括可与美国硅谷电脑公司总经理的现代化电脑相匹敌的设备、毒品交易用的先进电子资料系统、对付警方缉毒行动的多功能讯号扫瞄装置、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和各类现代化先进武器。

世界各地毒品集团还加紧勾结,频繁地从事跨地区、跨国家的大型非法毒品活动,在全球开辟、控制更多的毒品基地、贩毒通道及消费市场。1993年,意、美、俄等国黑手党为控制东欧地区毒品市场,在布拉格召开“高级会议”,决定建立“行动联盟”——由意、美黑手党负责扩建组织和提供专门技术任务,俄提供人力和部分毒品来源。国际黑社会组织已基本控制了整个独联体的毒品活动。意、俄黑手党还联手在塞浦路斯建立了“地中海战略基地”,以控制该地区的毒品及武器走私。日本黑社会与哥伦比亚毒品集团也建立起了毒品销售网,目前日本市场上5%的毒品来自拉美。欧洲、美洲与香港、台湾地区的黑社会组织则组成了全球性贩毒网络。在中国,国际及跨地区的黑社会组织、毒品集团利用大陆的开放政策,与境内不法分子勾结,将毒潮引入,使绝迹30多年的毒祸死灰复燃,并迅速侵蚀至许多市、县。

毒品集团利用巨额非法所得加紧对政权机构侵蚀、渗透,已不同程度地导致所在国政权、执法机构公信力面临严重挑战,成为一些国家、地区现实或潜在灾难。哥伦比亚毒品集团就曾同时向竞选总统的双方提供“资金赞助”,以图控制当选总统和购买新政府部长名额,一些重要政府官员与毒品集团关系的疑团一直困扰着现政权。墨西哥执法机构1997年查出,全国10%的缉毒人员涉嫌接受“海湾集团”贿赂;3月,该国最高缉毒官员——缉毒局长又因被指控接受毒枭贿赂而被捕,朝野震惊。美国缉毒官员受贿之风也相当严重,一些警察因接受贩毒集团贿赂而与其合作,给缉毒斗争设置重重障碍;边防缉毒检查官员则更盛,致使国际毒品集团入境美国后,载有数百吨可卡因的车队竟如入无人之境。

毒潮祸害与日俱增

毒品活动在一些地区和国家兴起、蔓延,一般都有其特殊的历史、社会背景。例如,经济困难、社会处于变革转型期等都可能使毒潮趁机入侵,而长期的不安定、动荡和战乱更可能成为毒品活动的温床。毒品肆虐对于那些被侵袭的国家和地区来说,更如雪上加霜,严重损害社会、经济秩序,侵蚀着所在国家、区域乃至世界金融系统。

危害社会治安,致使犯罪率激升。随着毒品活动的日趋猖獗,与其有关的犯罪已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毒品不仅严重威胁人们健康,使嗜毒者个人、家庭毁灭,而且破坏正常社会秩序,衍生出卖淫、盗窃、抢劫、暴力、凶杀等诸多社会公害。美国约50%的谋杀案与毒品有关;澳大利亚在押犯中80%与毒品有关;英国已是西方犯罪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其中20%的犯罪是吸毒引起的,盗窃、抢劫案中50%与毒品有关。1995年莫斯科发生近3000起与毒品有关的案件,1996年又猛增至5000起。

破坏正当竞争,造成经济畸形。毒品集团有巨额非法所得做后盾,可采取种种非正当经营手段,使合法经营者很难与其竞争,破坏了正常经济秩序。一些情况严重的国家、地区,“毒品经济”已经或正在成为人们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资料表明,在“金新月”等毒品产地,均有难民靠种植罂粟、贩卖鸦片维持生计。拉美经委会近期一份报告还指出,就国家整体经济而言,哥伦比亚目前每年非法走私出境可卡因获得60亿美元利润,其中约二分之一返回该国,而其咖啡出口获得的利润仅为16.2亿美元。玻利维亚与秘鲁的情况也相似,毒品年走私收入分别为13亿和8亿美元,都超过了两国的合法出口收入。上述3国约有60—150万人直接从事毒品生产、走私活动。报告警告,该地区毒品集团每年共计约有3500亿美元贩毒收入。长期下去,这些国家的经济和政治难免不受非法毒品活动所牵制,从而服务于毒集团的罪恶利益。

巨额“毒钱”侵蚀国际金融系统。随着毒品集团非法所得剧增,世界范围的“洗钱”活动更加猖獗。特别是全球科技网络化,为其巨额、跨国“毒钱漂白”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国际刑警组织资料估计,全球毒品年非法交易额约5000亿美元,仅次于军火交易。在国际金融市场流通的“毒钱”每年都有数千亿美元,1996年约有6500亿美元,利润为4000亿美元以上,实为国际金融系统中的一大隐患。

禁毒斗争任重道远

为有效遏制非法毒品活动,国际社会召开了多次专项禁毒会议,制定了一系列国际公约,并成立了协调、监督禁毒斗争的机构。例如,1961年国际禁毒会议签署了《麻醉品单一公约》,“国际麻醉品管制局”同时成立;1971年,联合国设立禁毒资金;1987年6月,138个国家在联合国召开的禁毒国际会议上,通过了禁毒斗争的《综合性多学科纲要》,6月26日大会结束时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国际禁毒日”;1988年《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品和精神药物公约》制定了全面禁毒目标;199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禁毒《全球行动纲领》和《政治宣言》,两份文件提出将1991—2000年定为联合国全力取缔毒品交易的10年;1991年联合国成立了“禁毒署”。上述国际禁毒公约,为在全球范围内有效监督、遏制毒品活动奠定了基础。同时,美洲、亚洲一些区域性组织,也多次将禁毒斗争列为组织会议的重要议题或召开专门会议,探讨共同禁毒战略。欧盟国家先后与非、加、太及美洲国家组织成员国签署了打击毒品活动的协定,近期又决定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联合反毒斗争,包括减少吸毒、打击贩毒;建立先进通讯网络,快速、准确传递信息;增进跨区域国际合作等。

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在不断强化内部禁毒法令、加大打击非法毒品力度、完善各种必需的防范措施,力求取得禁毒斗争的突破性进展。例如,秘鲁政府1994年7月颁布法令,规定对罂粟种植者判处8—15年徒刑;缅甸制定并实施4项反毒措施,包括完善《禁毒法》、成立各级禁毒组织、广泛宣传禁毒法规、加强国际合作;哥伦比亚参院1997年2月通过了一项法律修正案,决定将贩毒罪的最高刑罚期限由原来的20年提高到60年。一些毒品作物的主要生产国还决定实施“政府补偿计划”,对放弃种植毒品作物的农民有步骤地给予经济补偿。美国政府于1997年5月公布了一项旨在制止毒品集团将毒品交易所得汇出美国以便从事新一轮交易的新举措。尼日利亚政府近期宣布,严肃法治,争取2000年前反毒斗争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改善国际形象。英国政府决定今年重新修订刑罚,加重对毒品罪的处罚。俄罗斯也颁布了旨在打击毒品活动的刑罚。东南亚的泰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相继制定了更为严苛的毒品罪刑罚。中国对一切从事非法毒品生产、加工、走私贩运及教唆吸毒的犯罪分子,坚决实行严厉打击、依法惩治政策,同时坚持帮助吸毒者强制戒毒,并强调对年轻一代的反毒教育,使他们在成长时期就深知毒品危害,远离毒品。

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全球反毒斗争取得了重大成果。1980年以来,世界各地缴获的走私鸦片增加了5倍;可卡因增加了10倍。1994年以来,数名臭名昭著的大毒枭相继被各地警方缉捕,其中包括哥伦比亚、墨西哥、秘鲁、缅甸等国毒品集团的重要头目,严重打击了他们控制的非法毒品活动。南美、金三角、金新月等地的有关国家还多次发动了剿毁毒品种植园行动,捣毁了大片毒品区,1995年,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分别铲除了5500公顷和2.5万公顷的古柯种植地;并焚毁了缴获来的大量毒品,如墨西哥警方1997年5月同时在6个州焚毁了新查获的46吨毒品。

禁毒斗争虽取得了不小进展,但尚未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原因是目前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首先,世界各国尚未形成基本一致的反毒共识,对打击非法毒品活动的态度仍相去甚远。有的坚持禁毒,有的却只主张控制甚至容忍。其次,不少国家缺少必要的法制保证和技术基础,致使反毒斗争成效不佳。特别是美欧等一些毒品需求大户,虽然数年来反毒预算不断增加,但因缺乏相应的严刑厉法,毒品问题日趋严重。第三,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毒品消费国家,美国不仅未有效遏制本国的毒品市场,反而对他国指手划脚,到处挥舞大棒,推行强权政治,以“反毒”为幌子,行干涉、控制他国之实。从1986年起,美政府每年都通过其公布的“国际毒品管制年度报告”,对世界其它国家及地区的反毒工作进行“评估”,其标准并不完全是反毒成效,很大程度是依对美国态度而定,对未获“通过”的国家停止援助或经济制裁。1997年的报告更涉及到130多个国家、地区,其中23个“通过”,大多数被列为“有条件通过”,9个“未通过”。美国的霸道行径不仅干扰了别国的禁毒斗争,而且为国际联合禁毒设置了许多障碍,成为全球禁毒斗争中的一大不利因素。

1997年3月,联合国麻醉品管制局又发表长达76页的世界毒品形势报告,再次指出全球面临严峻的毒品形势,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及地区范围的合作反毒,集中力量追缉大毒品贩子,加重贩毒罪犯的刑罚。只要有关各国和国际社会齐心协力、加强合作,共同反毒,国际禁毒斗争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

标签:;  ;  ;  ;  

世界毒品问题与禁毒斗争_毒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