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网监控模式下监控信号的管理论文_田小玲

试论电网监控模式下监控信号的管理论文_田小玲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石嘴山供电公司 宁夏石嘴山 753000)

摘要:当前电网实现调控一体化后,针对变电站设备运行集中监控后业务量和信号量剧增、信号不规范以及大量干扰、误发、冗余信号等问题,调控中心积极探索先进的专业信号分析方法与管理模式,在原有信号规范化管理基础上,精心编制典型信号作业指导书,深入研发智能信号分析工具,加强信号日、周、月分析管理,精益化管理流程。文章就简要展开对这一问题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电网监控;信号管理;方法

一、电网监控模式的概述

根据“大运行”体系建设机构功能定位,要求扩展“监控”功能,推进变电设备运行集中监控业务与地、县两级电网调度业务的高度融合。电网调度管理部门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融入变电设备监控业务,实现“调度监控”功能合一。在这样的情况下监控信息系统的支撑显得极其重要。接入电网的监控信号缺乏统一标准,还存在大量不规范、干扰、错漏、冗余的信号,不能准确反映电网设备运行状况,不利于调控值班人员的异常处置和事故处理。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一定的隐患,在这种现状下开展监控信息规范化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电网监控的主要目标就是:严格按照国网公司大运行体系建设要求,开展监控信息规范化管理工作,最终达到的一个目标是:规范及减少实时报警信息量,更加有利于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从而提升整个电网的监控效率。

二、电网监控模式下监控信号管理的流程

针对原有简单的监控信号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现有业务模式这一突出问题,福州供电公司大胆创新,在原有信号规范化管理基础上,多措并举,重管理、精分析、抓闭环,建立了一套全新的地县一体专业信号分析管理机制,以信号基础标准化管理、监控业务规范化管理为两个基础,依托信号智能分析系统,建立常态化信号分析管理机制,实现了信号分析的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精益化管理,确保了监控信号分析高效、有序开展。

1、信号名称及分类标准化、根据规定要求的信号名称、分类、光字牌的挑选等原则,完成信号审核流程的规范化工作。提出监控信号合并不合理的整改方案,并完成主变、母线差动保护CT断线与PT断线并发、保护动作与启动并发等合并信号现象的排查工作。

2、监控业务流程规范化。220kV及110kV新建、扩建变电站工程筹建单位在验收前两天需提供全站综自调试信息表,供运检部进行站内综自调试及验收使用。待站内综自系统调试验收完成,由筹建单位将经过运检部确认的转发信息表挂OMS系统,推进至下一流程。筹建单位的下一流程接收人为运检部现场验收负责人,如对转发表有疑问应联系现场核对确认,无疑问后,再推进调控中心,调控中心负责规范后名称、报警级别及是否做光字牌列的审核及填写,有疑问应联系现场核对确认,无疑问后推进至调控室汇总备案确认,再推进至自动化组,由自动化组填库,进入调试流程。

3、信号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由运检部专业技术人员对造成信号动作的原因、可能引起的故障或事故跳闸等不良后果、应采取的处理方法进行详细解释,力求让监控人员能够理解每个信号的含义。

4、建立一、二次信号典型库。为从源头根治厂家多且不同厂家对信号的定义不一致,同时规范统一调度、检修、变电各部门对信号的选取、分类,特制定了一、二次信号典型库,以规范信号的管理。

三、电网监控模式下监控信号的管理对策

1、研发电网监控信号智能分析与管理软件。在地区电网“调控一体”模式下,为解决监控信号量大、不规范、频报误报等现象带来的电网信号分析与统计难题,提高设备缺陷分析、处置与管理水平,研发“电网监控信号智能分析与管理软件”,该软件具备以下主要功能:具备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可实现电网监控信号的导入、统计、分析及报表陈列功能;具备电网监控信号的智能分析功能,可实现频报量大信号、动作未复归信号及关键字信号的统计、跟踪和辅助分析功能;具备监控报表自动生成功能,可实现按站、信号类型的自动统计以及OMS系统设备缺陷记录的导入生成功能,为监控日常报表提供数据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软件不仅方便了监控基础数据的统计和管理,更有利于电网潜在缺陷的挖掘、追踪和闭环管理,保障了电网监控工作高效运转。近两年来,智能软件大大提高了监控员日常分析工作效率,由人工统计时的3h缩短至40min;同时,借助软件发现电网潜在缺陷170余条,其中设备缺陷140余条,信号错漏报30余条,确保了电网及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今后电网信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2、建设信号分析师队伍。调控中心为了更好地适应“大运行”体系关于推进地、县调业务一体化运作的新要求,由地调统一开展地区监控专业管理,针对“大运行”监控业务的增加和变更,调控中心大胆求变,开展业务贯通培训与地县一体化培训,打造“一专多能”、“地县全能”的业务队伍,使地县调监控人员不再局限于本区域电网设备与原有的监控值班业务,同时积极推进监控员向监控分析员转变,逐步提升监控人员的分析能力,锻炼地县调监控技术、技能人才,建设一支专家型监控信号分析队伍。

3、监控信息规范化管理的建立与实施

3.1采取信息清理、信息规范、信息优化、缺陷流程管控等手段,提高电网监控效率。其一,清理信息:制定典型监控信息模板;清理“同义不同名”的信息;按照模板标准,统一命名,分类及修改;与现场、保护及自动化专业进行核对、确认;开展信息审核工作。其二,规范信息:严格按照国调及省调发布的规范标准,对所有告警信息进行了统一规范命名,着重删减了同义重复的冗余信号。

3.2信息规范化后监控员能够很好地理解每一条信息的具体含义,进行信息分析和处置也更加得心应手;我们把所发的告警信息按照“事故”、“异常”、“越限”、“变位”、“告知”五类信息排列,查询时可以直接按类查询,大大减少了事故、异常的判断和分析,汇报时间大为缩短,提高了监控工作效率。

3.3优化信息(异常信息优化):针对这三类信息都有共同的一个特点:正常情况下短时间可以复归,我们把这些信息增加了一个告警延时,在延时范围内可以返回不实现告警,起到延时屏蔽的作用,减少后台报文信息量。变电站室外机构箱受潮,二次回路接点接触不良等导致监控信息频发,告警时间设置为5秒。

3.4保护信息优化:仍有部分保护装置,在事故情况下发出的为保护总信号,不清楚具体动作,须运维人员到现场后确认,导致事故后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减少负荷损失。开展保护总分信号的统计,对只有保护总信号又不具备告警直传的厂站进行优化,把站端保护分信号接入监控主站。

4、建立两级调控中心信号分析周例会管理机制。调控中心建立监控信号分析例会制度,主动融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一是通过每周组织召开例会,协同调控中心各专业以及运检、基建等单位,重点分析监控运行过程中发现的设备及监控信号问题,通报每周消缺情况,督促整改;二是不定期召开专题分析会,讨论监控主站及变电站监控技术管理等技术问题,对监控运行的各类重要复杂问题进行联合会商诊断,并做出集体决策,提出解决方案或技改建议。

结束语

在调控一体模式下,信号的基础规范化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将海量信号分类,同时利用电网监控信号智能分析工具,为监控工作闭环及安全辨识提供了强有力的辅助作用,直接提高了监控员工作效率。总之,在当下的精益化监控管理模式的引领下,县域监控不断改进、完善信号管理流程,实现了一体的精益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郭晓志.调控一体模式下电网设备监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J].科技与企业,2015(27):229-231.

[2]郑大录.调控一体化电力监控业务管理模式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6(14):79-81.

[3]施正海.电力调度监控一体化系统的信息告警优化研究[J].浙江电力,2016(16):205-206.

论文作者:田小玲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5

标签:;  ;  ;  ;  ;  ;  ;  ;  

试论电网监控模式下监控信号的管理论文_田小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