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论文_朱广苹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论文_朱广苹

朱广苹 吉林省公主岭市毛城子镇第一中学 136100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之下,大多数的历史教师并不能够很好地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辩证关系,将历史教学仅仅局限在让学生掌握知识、理解概念以及学会解题方法上,希望以这种方式让学生取得高分,而这样一来却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与培养,尤其是没能够很好的利用历史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历史从教经验,谈一谈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一、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化

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我国是人类祖先最早发源地之一,同埃及、印度、古巴比伦一同享有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称。早在公元前21世纪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率先进入了文明社会。中国铸就了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四大发明在当今社会仍有着巨大的作用;伟大的万里长城是世界建筑八大奇迹之一;也有碧波千里的京杭大运河贯通南北;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在灿烂的文化长河中留下了辉煌的篇章……中国文明以其独特的风格,创造者一个又一个文化高峰,直到今日仍对世界文明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向学生进行祖国悠久历史和辉煌灿烂文化传统的教育,使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大大增强。并结合我国已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日益繁荣、科学文化事业飞速发展,从而使学生坚信祖国必将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并努力学习,积极投身祖国建设。

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气节。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誓死捍卫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诸如卓有远见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维新变法的谭嗣同,推翻帝制的孙中山,以笔为剑的鲁迅,为国捐躯的张自忠,以及无数爱国人士为了民族的觉醒与复兴抛头颅,洒热血,他们都是践行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楷模。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久不衰执着追求的完美的精神气质。“祖国再穷,我也要为她奋斗,为她服务。”这是爱国科学家的心声。新中国刚成立时,一批留学国外的科学家排除重重阻碍回归祖国,为新中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关押、软禁、监视,排除万难争取回国;华罗庚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李四光谢绝英国老师让他攻读博士学位的劝告;钱三强更是冒着生命危险回到祖国的怀抱……

以上种种爱国的实例,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的集中体现。然而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大部分的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家长宠爱有加,形成了自我为中心,有着自私、心胸狭窄、缺乏集体责任感等性格缺陷。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中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和青春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对此类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历史人物的光辉事迹,去感染学生的心灵,鼓励他们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和崇高的气节。

三、对学生进行忠于祖国,维护祖国尊严和统一的爱国教育

祖国统一,一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从古至今我国都在进行着抗击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的英勇斗争。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里,统一的约占三分之二的时间。并且越到后期统一的时间越长,可以看出,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国家的统一对经济、科学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促成祖国统一方面也进行了伟大的斗争,党继承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为了民族的彻底解放,自“五四”运动以来,反帝、反封建运动到八年抗日战争经历的艰苦卓局的斗争,直至建立了新中国,解放后党又领导中国人民平定了达赖叛国集团,赢得了维护祖国统一的又一重大胜利,捍卫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和主权。在台湾问题上我们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不动摇,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以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高瞻远瞩地提出对台湾、香港、澳门实行“一国两制”的构想:并且目前香港、澳门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我在多年的历史从教过程中,深深地感到:只要有针对性地选取素材,突出重点,便可以够通过历史长河五彩缤纷的生动事例使学生得到思想的启迪,在他们的心田中播下爱国主义的种子,指引他们为维护祖国主权和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

四、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竞争与忧患意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贤对于我们的教导,随着当今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加上独生子女受家长溺爱的影响,一些学生逐渐养成了经不起打击,不善于与人沟通、合作的性格特征,缺乏竞争意识与忧患意识。鉴于此,需要历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时因势利导,指引学生对历事例进行观察与思考:每一个朝代开国元勋都能励精图治,使其统治下的封建王朝出现兴盛局面。这是因为他们深知江山来之不易,只有励精图治,才能使其统治长治久安。而每一个朝代后期,统治者贪图享乐,政治腐化,最终走向灭亡。学生明白这些道理后,再引导他们思考: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需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才不会在时代的浪潮中被淘汰。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自然就明白竞争意识与忧患意识的重要性,努力学习,力争上游。

论文作者:朱广苹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12月总第19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7

标签:;  ;  ;  ;  ;  ;  ;  ;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论文_朱广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