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技术改造分析论文_张宇

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技术改造分析论文_张宇

张宇

(珠海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竹银水源管理中心 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对于企业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够让设备的使用周期得到全面的提升,而且还能让设备故障大幅度的降低,从而使得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但是机电设备在运行管理的过程中依旧会面临很多技术性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技术改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机电设备 运行管理 技术改造 分析

在工业逐渐发达的今天,机电设备运行的效率也逐渐成为很多制造企业所关注的问题。但是在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时,其依旧会暴露出很多的问题。为了能够让机电设备运行管理的效率得到全面的增强,就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造。目前很多企业已经逐渐地对管理技术进行全面的改造,这样就能极大程度的降低企业成本输出率。所以,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技术进行分析十分关键。

一、机电设备运行管理概况分析

1.1机电设备管理以及改造现状

机电设备的管理依旧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虽然较之以往,很多企业已经逐渐开始注重设备的保养。但是在实际的管理中很多管理工作并没有落到实处。因此,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实行设备管理的转型,并实行相应的技术改造。这就使得机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其依旧只是集中于一些中大型企业的运营管理,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而言,其在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方面并未有十分重大的突破。

1.2机电设备管理与技术改造的意义

对机电设备进行相应的管理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其设备运行的可靠性,还能使得其在运行的过程中更加地流畅。而且对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还能使得其设备具有很好地应用效果。而且对设备进行良好的改造,还能使得其运转的效率得以提升,对企业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机电设备运行管理及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2.1水轮机转轮的型号少,选择的种类少

在早期,中国自行设计的水轮机转型种类单一,不够丰富。中小型水电站没有过多的选择的余地,这就导致他们在选用水轮机的转轮时不能找到完全匹配的型号,出于无奈只能选择相近的转轮型号,而由于选择的并不是完全匹配的转轮型号,因此在性能参数上与实际的运行参数也出现了偏差。面对这样的问题,从管理部门到设计单位他们都不够重视,再加上早期中国的技术不成熟,在转轮的设计上,相关人员掌握的知识还不够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水电站的水轮机转轮无论是从直径还是转速上来讲,都不能和实际的运行参数相匹配。而这种不完全匹配的设备的使用,导致水电站建成以后出现很多的问题,尤其是相较于选用标准型号转轮的水电站来讲,他更存在耗费能源多但运行效率低的问题,又由于不能完全匹配,使得水轮机能够使用的时间不长,经济效益低,不能发挥水电站的全部功用,导致资源的浪费。

2.2水轮机的设计不够专业,达不到一定的水准

早期中国能够自行设计的水轮机转轮的型号是有限的,在型谱中也仅仅包含了为数不多的型号:如ZZ460、HL123、HL702等,到目前为止,有些水电站仍然在沿用其中的某个型号的转轮。这些转轮所具备的性能指标都不高,仅相当于国外40年代的技术水平,中国的设计发展不够成熟,远远的落后于西方国家。有些小型水电站的水轮机加工技术达不到一定的水准,质量差、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运行上也经常出现各种问题,除此以外,不够标准的水电站还可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安全性能低。

2.3设备安全问题

运行时间较长的水电站,由于没有专业的技工进行定期维修保养,在定子和转子的绝缘层上,出现了严重老化的现象。又加之于水轮机在制造的过程中,技术跟不上,所制造的水轮机质量不高,在安装上也不够专业,因此经常发生烧瓦事故。水轮机由于长时间使用受损问题突出。在一次对水电站的普查中,有关部门发现,空蚀和泥沙磨损是中小型水电站存在的主要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中小型水电站占到了30%左右,除此之外,有些水轮机进水阀出现严重漏水的情况,更有甚者不能正常开机和停机。出现其中的任何一项问题都会使水电站发生安全事故,威胁生命财产安全。

2.4水轮机与发电机不配套

由于中小型水电站设计不够标准,在设备的选取上也存在诸多的不配套的问题,尤其是水轮机与发电机不配套的问题更为严重。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小型水电站出现浪费资源、不能发挥设备的最大的功用的问题,经济效益低,增加了运行时的运行损耗。保护装置自动化水平低由于早期中国技术落后,很多设备装置还达不到自动化的水平,资金不足、保护发展的技术不够完善导致水电站即使出现问题,保护装置也可能不会启动,由于不能对设备进行保护,在发生事故时,就会导致设备的损坏,对经济造成不好估量的损失。另一方面,早期中国对这方面的研究不透彻,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很多的技术操作人员掌握的知识不够全面,掌握的技术也达不到该有的水准,因此在很多时候,水电站的事故发生都是由于技术操作不当而引起。

三、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技术改造策略

3.1系统性技术改造

由于中小型水电站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对中小型水电站进行技术改造已经刻不容缓,越早解决中小型水电站存在的问题越能使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技术改造:优化设计。由于中国的技术比较落后,更远远的落后于西方国家,因此中国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按照最前沿的技术水平对中小型水电站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发电水头,按照最新技术设计发电水头,使水电站的效益最大化;增加流道过水流量。流道过水流量是水电站发电效率的重要保证因素,增加流道过水流量能够保证水电站的经济效益的提高;改造发电机励磁系统。中小型水电站的技术不过关,设备配备上也比较落后,发电机采用的系统大多为双绕组电抗分流励磁系统,这个系统的发电机在运行时存在很大的问题,无功震荡、无功不足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要解决这个难题,可以通过减小分流变阻器阻值的方法扩大励磁调节的范围;做好输水系统的调保计算。水轮机的输水系统技术落后,而输水系统在水电站中的作用相当重要,因此针对水电站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的计算好输水系统的输水量有其重要意义。

3.2建立管理体系

水电站的运行靠的是机电设备,机电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电站的运行状态,因此,对机电设备进行运行管理非常重要。首先,完善设备的归档管理。管理人员应该分门别类的设立各项设备的档案管理制度,设备的每一次检修、保养都要记录在案,保证有证可循;其次,建章立制。建立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严格控制管理人员的执行水平和管理水平;再者,确立合理的机电设备诊断程序。在诊断设备时,先诊断重要的设备,然后再诊断次要的设备,做到主次分明,并且诊断应该遵循从局部到整体的诊断方式,做到条理有序;最后,要加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的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管理,保证水电站正常而又安全的运行。

四、结语:

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技术改造十分关键,其能够全面的提升设备的运行效率。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有效地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对其各种管理问题进行体系结构的完善。与此同时,还要对其进行系统化的技术改造。让机电设备的功能逐渐地得到完善。只有这样,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的价值才能全面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白丽红. 强化机电设备的升级改造与技术管理建设高效安全节能型水务[J]. 城镇供水. 2015(06) .56-58

[2]高亚桐. 关于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及技术改造探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20).119-121

[3]杨刚. 浅谈北疆水库机电设备改造过程中的管理措施[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5(12).36-38

论文作者:张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

标签:;  ;  ;  ;  ;  ;  ;  ;  

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技术改造分析论文_张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