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模式视角看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的课堂设计_自主学习论文

从多模式视角看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的课堂设计_自主学习论文

多模态视域下英语听力自主学习课堂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域论文,自主学习论文,英语听力论文,课堂论文,多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听、说、读、写、译是英语语言学习中必须训练的基本技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英语听力能力显得尤其重要,然而传统的中学英语教育模式在听力能力的培养方面往往存在着不足。传统听力课堂实施的是以教师为权威的自上而下的教学模式。教师控制了整个学习过程,包括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策略等,而学生只有被动接受和毫无选择地参与。很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单一且枯燥,容易引起学生的焦虑心理。克拉申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说强调人的大脑里充满了各种潜意识,它们支配着我们的许多言行举止,所以人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受情感因素的支配。当人处于紧张或焦虑状态时,就会出现一种心理障碍,在某种程度上它会对语言的输入起着过滤作用,导致习得失败。因此改革单调乏味的听力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倾向,有条不紊地帮助学生发展听力能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明确强调学生学习的方式应该多样化。从建构主义理论角度出发,在英语听力课堂中引入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下而上的教学探索可以让原本单一的教学模式多样化。建构主义的思想来源于认知加工学说,从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中可知: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且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包括文字材料、音像资料或网上获取的信息),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皮亚杰,1987)。

      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数字、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研究者发现非语言符号不再处于辅助地位,而是正在和语言符号一起形成更为宽泛的符号资源共同参与构建意义,即多种模态构建意义。因此,自下而上的自主学习模式可以借助多模态形式进行构建。笔者将在多模态视域下讨论英语听力自主学习课堂的设计。

      一、多模态理论

      模态指人类通过感官(如听觉、视觉等)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顾曰国,2007)。所谓多模态就是运用几种符号学模态,或综合使用若干符号学模态来强化意义的表达,或行使补充功能,或进行有层次排序(Kress & Leeuwen,2001)。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张德禄,2009)。在多模态教学中,学习者强调多重感官吸收多种模态形式的外部符号,这些不同感官模式获取的信息之间会进行有效的互动(Kress,et al,2001)。模态是以媒体为物质基础的,因为所有符号系统的载体及表达媒介都是媒体。媒体可分为语言媒体和非语言媒体(张德禄,2010)。所以,在英语听力教学设计中,采用多模态构建听力课堂会注重听力素材和学生多种感官的互动,这种互动远比单一模态效果更佳。

      二、英语听力自主学习课堂设计的条件和原则

      1.建立局域网络学习平台,提供形式多样的视听资源

      听力自主学习课堂的设计离不开网络学习平台的建立,网络可以整合包括文本、图片、符号、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的资源,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选择。在网络学习平台之上,教师可以使听力素材以恰当的模态或模态组合呈现,丰富的形式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习过程更为有趣,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另外,网络的交互性可以让众多学生在同一时刻进行在线提问,从而及时获得教师的指导和其他学生的帮助。而学生之间的经验分享也可以取长补短,让更多的学生共同进步。网络的开放性可以使教师不断地补充和更新资源,如果学生有自主意愿,也可以给他们一定的权限上传资料,这样既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兴趣,也可以丰富在线资源。网络还可以提供各类有助于满足学生个体需求的助学工具,如笔记本、听力词汇字典、录音机等,以便帮助学生及时解惑和总结反思。总之,网络平台有助于构建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

      2.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听力自主学习课堂设计中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要求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在完成指定的任务后自由地选择下一步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当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时,其学习兴趣可以得到培养,内在的学习动机可以逐步形成,被动学习可以渐变为主动学习。另外,以学生为主体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应始终保持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地位。听力素材的选择、组合、设计、编辑、加工、制作等各个环节都要依靠教师的智慧和付出,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规律、学生水平、学生需求、学生能力、学生差异等精心地挑选素材,编辑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然后采取最适当的模态和模态组合呈现这些内容。此外,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自始至终都发挥导师的作用,为学生提供线上和线下的答疑和帮助,使学生能及时扫清学习的障碍,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建立合理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听力自主学习课堂设计中必须建立合理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及时准确的评价不仅可以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而且可以让他们正确地评估自己的听力水平和能力,也有助于他们尽早地发现自己的问题,积累听力经验,提高听力能力。听力自主学习课堂中的评价可以采用电脑评价、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三种形式。对于答案要求精确的题型,可以采用电脑评价;对于答案表达方式多样化的题型,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以避免电脑评阅机械性所带来的误判;对于需要总结、提炼观点的题型则需要采用教师在线评阅的方式以准确引导和启发学生。听力自主学习课堂中的反馈可以通过在线网络平台成绩查询功能和师生在线交流实现。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实现了对每个学生学习表现的及时或即时反馈,可以提高教和学的效率,是一种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

      4.听觉模态为主,其他模态为辅

      听力自主学习课堂是为训练听力而设计的课堂,因此听觉模态应为主要模态,MP3音频文件为主要媒体,视觉、触觉等模态为辅助模态,文字、图片、视频等为辅助媒体。但传统的以MP3音频文件为形式的听力训练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过于单一,因此有必要增加视频听力素材。但采用视频素材要注意的是需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水平、能力等要求选取合适的视听素材,同时要注重素材的趣味性,以达到对感官的正面和积极的刺激。素材的加工、听力训练的设计也需符合听的要求,并始终贯穿以听为中心,而不能让视取代听,要真正让学生听懂而不是看懂。此外,由于听和说之间关系密切,适当进行说的训练可以促进听,所以在有些环节可以设计让学生开口进行说的训练,从输入的听觉模态变换成发音器官运动模态可以增强知识的内化程度,使输入转变为吸收。

      三、英语听力自主学习课堂内容模块设计

      英语听力自主学习课堂内容模块必须至少包含任务模块、自选模块和交互模块,前两者以听力训练为主要内容,而后者提供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互空间。

      1.任务模块设计

      (1)精听、泛听子模块

      任务模块中的听力任务是由教师指定且所有学生必须完成的部分,此部分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设计,旨在让学生达到大纲的一般要求。任务模块应至少包含精听、泛听和语音训练两个子模块。精听的设计可以围绕各种常见主题,选取的听力材料篇幅应短小精悍,所设计的训练以捕捉细节为主;泛听的主题设计可以更为宽泛,听力材料的篇幅可以稍长,训练题的设计则多以抓住主题、关键信息为主。精听的任务可以要求学生听三次原文,每次允许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运用前进、后退控制按钮反复精听没有听懂的部分,在规定时间内每次提交电脑都会自动评分和反馈,学生根据评分和反馈针对错误的部分进行二次、三次精听和修改,直至最终提交。经过三次修改和提交,学生成绩将不断进步,而这些进步会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自己的提高,从而增强对听力的信心。泛听的任务则注重对听力素材的大意和某些关键信息的掌握,旨在训练学生有选择、有目的地捕捉信息的能力。无论是精听任务还是泛听任务都应至少包含词汇讲解,背景阐释,策略输入,浏览题干,完成训练、评分和复习这些环节,听后的复习环节非常重要,因为这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另外在此环节中,学生还可以根据在线提供的字典学习不熟悉的词汇,利用笔记本功能记录自己的学习体会并选择是否分享至交互模块,通过这种反思学生可以及时积累经验,充分吸收所学知识,实现自我提高,同学之间分享的听力体会还可以实现同学之间的互助。

      (2)语音训练子模块

      听力的过程需要依靠识别语音单位并快速在头脑中形成意义,如果学生的发音不准确,对英语语音的训练不够,对英语发音中的连读、重读、弱读、略读等语音规则不熟悉,其听力的有效输入将会受阻,因此设立专门的语音训练子模块非常重要。语音训练子模块应包含对单音的训练和连音的训练。单音的训练需提供发音视频演示,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和听到每个单音的形成过程,从而对每个单音做到准确地听识。连音的训练需循序渐进,从单词逐步过渡到句子然后是篇章段落。另外,这个子模块还应设计跟读和录音工具,让学生完成听音训练的同时能够进行英语语音的模仿和纠正训练。听说的结合可以一方面提高学生对英语语音的反应敏感度,另一方面提高自身发音的准确性。

      2.自选模块设计

      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学习要求、学习兴趣等方面都会存在很大差异,自选模块的设计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因人施教。自选模块可以包括诗歌散文、英文歌曲、演讲访谈、影视欣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几类子模块。每个子模块中的每个素材和训练题都标注听力难度级别,并提供自学计划的菜单自选功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制定每周需要完成的听力计划;每次登录网络平台学生都可以查询当前的学习进度和以往的自学成绩。符合多模态理念的多样化模块设计可以让学生在训练听力的同时,达到多样化的感官效果,获得愉悦的学习心情。各个子模块中,诗歌散文培养人文情怀,使学生体会英语之美所带来的感官触动;英文歌曲可以激发学生英语听力的兴趣,学生通过模仿和演唱可熟悉语言中连读、弱读等语音现象;演讲访谈可以给学生带来思想的启迪和心灵的震撼;影视欣赏包罗万象,有助于学生积累在文化、政治、历史、地理、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在以上大量的视频素材中,传递信息的不仅是语言媒体,还有很多非语言媒体,如视频中人物的活动、语言以外的各种声音、物质环境元素等,语言模态和非语言模态的共同介入可以缓解学习的压力,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听力训练过程变为生动有趣的享受过程。

      3.交互模块设计

      此模块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平台,以视觉模态为主,主要的交流媒体形式是文字和图片。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疑惑,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和疑惑对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在交互模块中,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发帖的形式对一些常见问题预先提出解决方案,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寻找合适的答案和选择适当的学习策略;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提出自身在学习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教师以回帖的方式予以针对性的答疑和反馈。此外,学生通过自由发帖还可以分享经验和互相帮助。

      总之,多模态视域下的英语听力自主学习课堂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和学的需求,借助网络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视听资源,精心设计并呈现以听觉模态为主,其他模态为辅,多种模态相结合的多元化的听力活动,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听力学习过程充满乐趣。通过自主学习平台,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调节学习进度,使学习过程更为个性化。合理的评价反馈体系则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使今后的学习更有目的、更有计划地进行。听力自主学习课堂的模式将会有助于教师在完成计划任务的同时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让学生的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标签:;  ;  ;  ;  

从多模式视角看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的课堂设计_自主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