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军分区着力提升防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能力论文_朱昌

莱芜军分区着力提升防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能力论文_朱昌

山东省莱芜市军分区 271100

摘要:地质灾害是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生产发展造成严重威胁的几大自然灾害之一。地质活动日趋活跃以及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给地质环境带来极大影响,导致了地质灾害发生率逐年攀高,破坏性日益增强。如何紧扣实际,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的重大决定,逐步改变地质灾害防治较为薄弱的现状,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推向一个新水平,是加快经济发展、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项目。

关键词: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完善;提高

1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意义

地质灾害是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而形成的,会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其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土地冻融、土地荒漠化、地震及火山等不同表现形式的灾害。地质灾害中最常见的是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灾害。地质灾害的应急管理是涵盖了多个领域、部门,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地质灾害的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不同管理目标及具体措施的系统,该系统具有全方位性、复杂性等特征。为保证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促进全省在社会安定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建设。

2莱芜军分区针对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采取的措施

近日,莱芜军分区针对该市三面环山,地形起伏大,岩土体坡度陡稳定性差,多种地质灾害易发的实际,联合市、区国土资源等6家军地单位,对全市7处3大类自然地质灾害重点区域进行了现地勘察,有力推动了防地质灾害应急行动准备工作有效落实。

他们采取现地教学的方式,邀请国土资源部门专家介绍了辖区内各类地质灾害区域分布情况及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对相关业务知识进行重点培训,使各级充分认识到地质灾害隐蔽性强、突发性强、破坏性强的特点和我市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严峻形势,从根本上纠治大多数人对我市地质灾害现状存有的盲目乐观思想和出现险情后慌乱忙乱、应对措施准备不充分等问题。采取现地对接任务的方法,先后对莱城区方下镇耿公清村岩溶塌陷隐患现场、雪野旅游区大王庄镇潘家沟村崩塌滑坡治理现场等7处3大类地质灾害防范区进行实地勘察,熟悉了灾情易发地段、重点地质灾害区的地形地貌、应急行动集结地域、机动路线等综合兵要,确定了地质灾害防范区内需重点防护的居民地、重要设施等地域,现地检查了所属人武部民兵应急分队建设和抢险物资储备情况,现场明确军地联合指挥所开设的标准要求、灾情响应级别及救援力量编成,确定了灾情救援过程中各类保障措施,为应急行动准备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在现地堪察基础上召开军地联动会议,修订完善了《莱芜市军地联合防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军分区非战争行动方案预案》,做好了军地联合行动任务对接,健全完善了军地联动战备工作机制。突出战备方案实案化。针对不同种类的非战争军事行动方案预案,在兵力使用、情况处置和各类保障上做到与实地实情联系紧密,实现方案与现场的“无缝对接”。突出战备演练实战化。按照“反应快、决策快、部署快、到位快、处置快”的实战化标准要求,针对岩溶塌陷、滑波、泥石流等不同类型地质灾害“可预见性低、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特点,定期组织民兵预备役与专业救援队伍进行不同类型抢险救灾行动实战化演练,实现在用兵中练兵强兵的目标。突出战备机制联动化。坚持军地情报信息共享机制,每季度定期组织召开军地情报信息交流会议,每周与市、区610应急办公室沟通联系,实现军地情报信息共享。发挥好民兵情报信息员“千里眼、顺风耳”作用,注重民兵情报信息搜集上报,为抢险救灾行动争取主动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注意事项

3.1加强汛期地质灾害监测与防范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及预警体系。应用专有无线网络、遥感遥测等技术,建立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指挥系统,具备了点、线、面三维立体监测网络及从上到下、从应急指挥中心到地质灾害点的应急指挥能力,对地质环境变化进行全天候监测。推进市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增强“瞬间”反应能力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加快地质灾害应急排查、险情灾情速报以及汛期领导班子带队分片实地督查等制度建设。

3.2坚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以及在医院、学校、居民点与集市等地进行工程建设,要严格按规定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时,加强对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合理确定各类项目选址和布局,切实避开存在地灾风险的区域。

3.3加大老地质灾害点的治理力度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除了“天帮忙”,更要“人努力”。坚持规划先行,凡事预则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浩大的、耗时的、耗力的系统性工作,要抓紧编制并实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加快推进主动而有计划的战略性治灾。抓紧实施工程治理。坚持搅动思想、转变观念,建立地质灾害隐患台账,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规模、危害程度及防治难度等情况,积极申报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以项目为抓手,依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分期分批进行应急性治理与工程治理,实施销号式的管理。对不符合省以上立项条件的各类小型地灾隐患,由地方在矿业权价款及使用费返还部分中安排资金予以工程治理。加快推进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增强受损山体的地质结构趋稳。

3.4防止人为灾害

为了防止人为产生新的地质灾害点,对于一批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及重点工程项目要充分注意,避免造成人为的地质灾害。重点加大对建房切坡调查评价、交通干线沿线及重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区等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有针对性地开展对重点经济开发区、城市建设区、新农村建设等专项地质灾害调查评价,抓好资料建档,形成全市地质灾害信息库,为销号式治理奠定基础。

3.5加快推进搬迁避让

与扶贫移民部门协作联动,将移民搬迁计划指标、资金重点倾斜到对难以治理、治理成本较高的隐患点和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的受威胁群众的搬迁避让工作中来,坚持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渠道,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与土地整治、城乡用地增减挂钩以及地方实施的示范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突出政府主体责任,形成多元投入机制,多条腿走路,逐步解决地质灾害防治存在的部门独力难支、资金有限、成效不彰以及用地选址等问题,对搬迁安置点选址严格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确保新址不受地质灾害威胁。

3.6加强宣传

坚持以人为本,竭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科普宣传和培训教育。开展地质灾害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发放地质灾害应急手册、宣传单,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知识宣讲,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地质灾害识灾防灾、灾情速报以及避险自救等知识,增强全社会预防地质灾害的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3.7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队伍建设

突出抓好专业监测、应急管理与技术保障等方面的队伍建设。促进基层所地质灾害防治履职尽责,不断发展村级监测员。加强与驻饶地勘单位、勘察设计院等部门技术合作,走出一条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专群结合、群测群防的防灾减灾新路。

参考文献:

[1]陆惠泉,李众,张云达等.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中的自我防护[J].城市与减灾,2012,(4):26-28.DOI:10.3969/

[2]余允乾,汪泉明.搞好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能力[J].浙江国土资源,2013,(12):49-50.DOI:10.3969/

[3]殷志强,陈红旗,褚宏亮等.2008年以来中国5次典型地震事件诱发地质灾害主控因素分析[J].地学前缘,2013,20(6):289-302.

论文作者:朱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  ;  ;  ;  ;  ;  ;  ;  

莱芜军分区着力提升防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能力论文_朱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