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工人迎来“大牛市”--对高消费人才误区的分析_高学历论文

先进工人迎来“大牛市”--对高消费人才误区的分析_高学历论文

高级工迎来“大牛市”——兼析人才高消费的误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误区论文,高消费论文,大牛市论文,高级工论文,人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奇货可居:高级工身价超硕士

南京某厂区一私营老板是人才市场的常客,他一直想聘请一位技能型的副厂长或车间主任,一次,一位机械专业的大学生应聘,但他对机器一窃不通,更别说拆装维修了,最后的结果当然可想而知了。据南京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介绍服务科科长介绍,像这样隔三岔五就要进市场招聘技能型人才的老板很多,但这些老板总是失望而归。她说,她对近两个月的人才求职登记表作了分析调查,发现高级工一栏均为零。就这一数据反映,就业市场已出现“失业逼近高学历,企业争抢高级工”的趋势。据职场人士分析,现在大小企业都将产品的质量视为生命,不惜重金进口先进设备,但是好马还得有好骑手,高精尖的机器设备要有会使用,能使用的高手。高级工被喻为机器的守护神,在大小企业的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有的企业把高级工誉为“企业之魂”,是很有道理的。

在北京,有着高级厨师证书的王先生在某酒楼厨师长岗位上被另一家新开张的饭店高薪“挖”走,起先,该饭店开出的月薪为10000元,王先生不为所动,后增至每月12000元,他才欣然同意。据了解,在目前的北京劳动力市场上,拥有高级技术证书的求职者炙手可热,他们的平均月薪在三四千元以上,一般高于刚毕业的本、专科生,许多甚至超过了硕士研究生的薪金水平。据饮食行业协会有关人士介绍,因饮食业的持续升温,目前高级厨师特别是兼厨师长的高级厨师的身价十分可观,估计平均月薪在8000元以上,高的甚至达到15000元。与高级厨师相比,高级美容美发师的薪水也颇为可观,月薪至少有四五千元,同样,一位高级汽车修理师在个人求职信中敢明确标注期望月薪3500元以上,而且还写明达不到此标准免谈。

深圳市去年向社会公布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其中硕士研究生月薪高、中、低位分别为5900元、3500元、2400元;而高级钳工居然达到了6600元、4300元、3200元。在传统观念上,常常是以高学历来评判人才,但现在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判定已更趋理性,注重的是“需要即人才”。从深圳劳动局获悉,一份反映深圳市劳动者素质及职业培训情况的调查显示,54.8%的企业认为,最难招聘的是管理人员,17.6%的企业说难以招到合适的工程师、经济师,13.6%的企业表示,技师、高级技师难找;而反映难以招聘到中级工、高级工的企业占到了14%。

其实,高级工“身价”超过硕士研究生,并不是件十分稀奇的事情。高级钳工可以说已经达到了行业最高水准,他对企业的贡献是直接的、具体的,企业的需求也是明确的。而硕士研究生是学历的积累,反映了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就具体用人单位而言,硕士生的价值在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更多地体现在一个长期性和宏观基本面上。所以硕士生的工资收入是一个变动值,相对于钳工来讲它有比较大的上升空间。

不要最好,只要合适

高级工升值,揭示出我国的人才市场以及人力资源开发已真正地迈入了市场经济时代。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操控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源也遵循这个规律。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技术工人在企业的地位往往是很高的,但现在,很多人不愿意当工人,家长们再也不愿让孩子去上那遭人白眼的职校技校了。说到底这还是用人机制的问题。当前毕竟还是一个以学历、文凭决定人的社会地位,在这种前提下,无论你把技术工人说很多重要,都白费力气。正是过去忽视高级工的培训,社会上高级工存量人才不足,其升值自然是顺理成章。

曾几何时,有的外企仗着自己能开出高薪,连仓库保管员也要求是本科生,而硕士生招去只是做发传真等的跑龙套活,结果职员的流动性很大。最近,外企招人时,开始注重“专业对口”。高级工“身价”超过硕士,这虽然是特定环境中的一个特殊现象,但说明,现在用人单位注重的是“需要即人才”。类似用人标准的理性趋势,在上海也能感觉到,某些用人单位的老总公开喊出:“我们不要最优秀的,只要最合适的。”这似乎接近了婚姻幸福的本质。“合适”两字看似平常,做到却不易。企业人才“高消费”骤然降温,给身怀高学历的人才一个“措手不及”。据悉,金融、财经、政法类职业非常诱人,但近几年国际金融、财政学、政治学、法学等专业初次就业率不足80%。

高学历者的职业预期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的错位是导致高学历人才失宠的一个根本原因。高学历者一般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的要求都比较高,而当前的市场经济则讲究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价值,用人单位正逐渐抛弃过去重学历、轻能力的观念,而将考察和录取人才的重点放在人才可以为本单位创造什么样的价值上。所以,不能创造最大价值的高学历人才失业是正常的。深圳市人才市场的一份统计显示,深圳市用人单位对大专生、中专生、高中生的需求量超过66%,远远超过了对本科以上高学历的需求量。据这份深圳市人才市场最近一周的岗位需求统计表,在该周所有的用人单位的需求中,对本科学历的要求占32%,对博士及硕士学历的要求各占1%而标明需求专科生的占39%,需求中专学历的占14%,需求高中学历的占13%,对学历不作要求的占1%,正在人才市场摆摊招人的一家电子厂的人事主管吴小组介绍,深圳是一个很重视人力资源的城市。人才的成本较高,学历较高,意味着公司成本就高。据介绍,在深圳,本科生的年薪在5万元左右,而大中专生年薪一般在2-5万元左右,除非是公司有特别要求,一般都不需要高学历,以免无谓增加成本。

硕士为何输给高级工

“高级钳工”身份高于研究生,除了物以稀为贵,除了用人单位用人需求等因素外,从从业者内在素质比较来看,这一现象实属正常。

我们应该看到,“人才”既然进入了市场,就必须服从市场规律。从人才市场的现状看,博士生、研究生比比皆是,而前一时期,由于对高级技术工种的观念产生了偏差,大家都不太重视,使得今天“高级工”处于断层状况。市场在两者不同供求引导下,自然作出如此反映。其次,要看到,“高级工”是一个马上可以用的“成品”,而“研究生”虽然“含金量”较大,但还需要“深加工”。所以,他们之间暂时的价格差异是十分正常的。最后,我们还应当看到,现在的“高级工”本身也需要比较高的学历和“高智商”,所以“含金量”丝毫不低于研究生。

深圳市劳动局余晖鸿局长指出,大学生不等于就是人才。就学历和技能比,技能对企业的作用更重要。深圳需求量最大的就是高级技能型人才,而这个问题恰恰在深圳最突出。深圳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比例只占5%,低于北京的5.5%,上海的5.7%,而美国则高达35%,日本是25%。根据北京市劳动力市场调查报告,去年上半年,北京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更为重视,上半年用人单位对所招聘职业(工种)有明确的技术等级要求的占用人单位总量的29.5%,除了学历证书在求职过程中发挥作用,求职者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在求职过程中已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半年北京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本专科及以上学历并有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者的需求仍呈供不应求的局面,尤其是研究生,普遍被用人单位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看好。

有关人士称,用人单位对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视,已连续14个月呈上升趋势。今后一个时期内,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在劳动力市场中的权威性还会进一步增强,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局面会进一步得到巩固,获取“双证”是现在求职者顺利实现就业的唯一办法。

原子弹和圆珠笔

听过一个著名经济学者的讲座,他提出了一个很耐人寻味的问题:原子弹和圆珠笔,哪个难造?大家起初都觉得“多此一问”,然而看清楚我们手中的笔上刻着的产地后,每个人都陷入了深思。

我们拥有造原子弹的国力,但国产的圆珠笔却缺乏市场竞争力。不是因为我们缺乏高档次的人才,而是因为缺乏一大批技艺精湛的工人技师和敬业的普通劳动者。所以我要为高级工“身价”超过硕士叫好。钳工冠以“高级”称呼,他在本行中也属行家里手,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紧缺人才,本应该有较高的身价。但一直以来人才市场上重文凭轻技能的倾向,使优秀人才不愿意“屈居”工人技师岗位,无形中削弱了我们的竞争力。用人单位对人才判定的理性化,无疑是对掌握一技之长的普通人价值的认可。从长远看,这将使社会分工更合理。

初中毕业生也将有机会进入高薪的科技领域了。不久前,200名初中毕业生开始了他们为期两年的软件技能培训。北京“软件蓝领”终于浮出水面。市科委向北京一轻技术学校和北京机电高级技工学校授予“北京软件产业基地软件职业技能示范培训中心”的铜牌。两所学校的200多名新生将接受国际通用的软件技能培训,作为进军软件产业的后备工人。

与中国PC市场迅速成长为全球第三大市场相比,软件业一直被看成中国信息产业的“软肋”。中国软件业的总产值远远落后于硬件,去年产值仅为238亿元人民币,不及国内PC老大联想一家的产值;在全球近2000亿美元的软件出口市场中,中国所占份额尚不及1.5%,远远低于印度。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中国软件业仍然没有走出凭借个人英雄主义打天下的“作坊式”经营模式,规模偏小仍然成为制约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许一个数字可以说明问题:在印度,员工人数在千人以上的软件公司高达数百家,有些公司的员工数量超过了万人;而在中国,仅有3%的企业员工数量在百人以上,50人以下的公司却占55%。

究其原因,因盗版软件猖獗,使得软件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回报。但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软件企业难以获得大量廉价高效的“蓝领工人”,因而只能用具备高学历的专业人才来从事简单的编程工作,导致人力资源成本过高,限制了企业的总体员工规模,也降低了其价格上的国际竞争力。这就要求中国在每年培养3.5万多名电脑专业毕业的高级“白领”之外,还要像印度、爱尔兰以及以色列那样,启动软件产业工人培训计划,从而形成一批软件业的“蓝领工人”,来填补人才需求方面巨大的缺口。

大批“蓝领工人”进入软件业,除了可以降低开发成本之外,还可以促进软件企业真正采取工厂式运作并形成标准化,从而极大地避免对个别程序员的过分依赖,保持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没有大批的“蓝领工人”构筑金字塔的底座,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小聪明”,中国软件业就难以形成开发大型软件的能力。

高学历的泡沫该挤挤了!

技能升值,学历贬值,一石激起千层浪,给我国的教育体制、用人机制及个人教育投入都带来深远的影响。

教育再也不能放“高射炮”。随着中国这些年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容,尤其是高校招生考试不受年龄限制的措施的出台,我国高学历人群失业率增加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高校扩招而就业市场的容纳量并没有水涨船高。所以从长远来看,我国高学历人群的失业率上升将是一种必然趋势。由于高校专业设置尚没有完全市场化,劳动力质量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有错位。应该坚信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市场对于专业设置的引导。虽然现在高校专业已经调整了许多,但是还不尽合理,仍有些人为因素。有些大学生进来以后学的就是过剩的专业,自然很难找到工作。不过市场也非万能,理想的情况是专业设置市场化,国家宏观调控一些市场调节不了的专业,例如一些基础学科。同时,我们应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快高级技能型,高级技艺型人才的培养。

企业再也不能人为制造高学历的“怪圈”。高学历的泡沫仅有供给一方是不足形成巨大的影响的,还有需求一方。在某种意义上,需求方最直接制造泡沫。有分析指出,急于求得高素质人才的用人单位也想不到自己亲手制造了高学历的怪圈,并最终作茧自缚。广州一份报纸最近成功杀入市场后,其掌门人大彻大悟:“原来不是高学历的人也可以做得这样出色。”企业用人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标新立异制造什么“概念”来炒作,应从实际需求出发,给企业形成一个完善的人才结构,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用工成本,另一方面也不会导致人才浪费,而且还提高了人才的使用效率,最终提高劳动生产率。

个人教育投入再也不要盲目接受“误导”。据悉,近几年广东省每年有2万过线的大专生选择了复读,志在来年的高考中能考一个本科,这是人才高消费愈演愈烈的结果。其实,就算考了一个本科,拿到本科文凭就真的有好前程吗?不一定!耐人寻味的是,在德国,瑞士的中学毕业生中,有70%进职业学校,30%上大学。在新经济时代,每个人都需要树立人力投资观念。即使是专业设置高度市场化,由于人才培养需要一个不短的周期,人才供给也不可能完全与市场需求匹配。高学历不一定就有好工作,不见得高学历就必定有高就业能力。而且,除了义务教育以外的教育,个人要有投资观念,投资就意味着风险。盲目投资于接受学历教育,会承担很大的风险,个人教育投资应有超前意识,在注重学历提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注重技能的提高,从而提高自己的“含金量”。

标签:;  ;  ;  

先进工人迎来“大牛市”--对高消费人才误区的分析_高学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