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客户惊喜价值

关于客户惊喜价值

一、试论顾客惊喜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王新新,高俊,冯林燕,汤筱晓[1](2021)在《弱主动服务行为的概念、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5个典型餐饮和酒店品牌的顾客在大众点评平台的评论作为主要数据来源,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研究行业中实际存在却并未引起理论关注的问题——主动服务悖论。研究发现:(1)弱主动服务行为是有效避免服务冗余、解决悖论的服务类型,这一新概念的核心特征是自发性、准确性和共情性,指员工是在服务过程中侧面地准确了解到顾客潜在需求后,站在顾客立场,为顾客提供适宜的、细腻的主动服务;(2)弱主动服务行为能为顾客创造更高层次的情感体验即无预期惊喜,这一影响的中介机制是顾客自尊的提升;(3)弱主动服务行为的效应最终促使品牌与顾客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意境的"关系"(guanxi),即顾客品牌缘分,包括品牌投缘、品牌类亲缘、品牌惜缘3个维度。本文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概念和观点,为解决主动服务悖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启示。

宗星宇[2](2020)在《网络直播营销中顾客心流体验与冲动性购买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朱芳[3](2019)在《社交电商顾客感知价值与顾客欣喜的关系研究——基于感知不确定性的调节》文中研究说明基于顾客感知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探讨使用社交电商的顾客感知价值维度。研究表明经济价值、信息价值、情感价值、社交价值显着影响顾客感知价值,感知不确定性显着调节感知价值维度与顾客惊喜之间的关系。

王文萌[4](2019)在《体验经济时代的设计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设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从第一件工具的制造开始,人类就在不断地运用可获得的材料,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来改变、创造事物,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伴随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正逐渐从服务经济形态向体验经济形态发展。在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形成的不同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它们既是时代背景下不同设计活动关系的反映,也是不同设计价值的体现。而在当今社会中,“设计”已经成为常用的词汇,它与人类自身、与人和人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与人类生存的环境、与人类创造的产物、与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设计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类并日趋受到重视。在对设计活动及其影响等问题的思考与探讨,其本质就是对设计的价值问题的分析与研究。设计价值,一方面是指物有所值,是设计师、消费者等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评价、评估和判定,设计价值是设计对人在设计方面需求的满足;另一方面,人的需要和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都具有客观性,客体是设计价值的来源。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与信息传播全球化的趋势创造出一种复杂的关联,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观念、情感、需求和行为。设计从单一的模式转向多样化的模式,量体裁衣、量入为出的“可定制化”的设计成为关注的焦点,对设计价值的认识、理解、评估也从物质层面转向物质与精神结合层面,从理性转向理性与感性相结合,而这种重要的转变正是受到以“体验”为核心概念的经济形态的作用。虽然设计的功能、形式等物质和理性方面仍然是评估设计价值的重要指标,但其中的个性化、多元化、多样化、多变化等的体现与融入已经成为考量设计更具决定性的标准。因此,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重新对设计价值的发展及变化进行研究是构建科学的设计价值观的迫切需要,对促进设计的理性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体验经济时代中的设计价值问题的研究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研究设计价值,不仅需要以设计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以充分把握设计活动中的价值变化规律和特征,还需要引入经济学等其他学科领域中的理论与方法,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研究成果对设计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科学、合理地探究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体验经济时代环境、经济形态变化的背景下设计活动的变化这两个方面着手,探讨体验经济时代的设计价值的特征、内涵及其与设计活动的互动关系,并结合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对设计价值的评价研究,提出体验经济时代的设计价值创造策略,并构建相应的框架,为体验经济时代设计价值的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撑。同时,对设计价值问题的探讨也有助于提高大众的设计意识、更新设计观念,形成良好的设计文化氛围,促进设计深入生活、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与文明的发展。

张跃先,马钦海,张晓飞[5](2019)在《基于感知不确定性和顾客类型交互作用的网上免费赠品与顾客惊喜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基于顾客惊喜情绪评价,探讨了网上商家提供免费赠品对顾客惊喜的影响,考察了感知不确定性和顾客类型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质量、感知独特性和感知一致性显着且正向影响顾客惊喜,而感知成本对顾客惊喜则没有显着影响;顾客类型和感知不确定性显着调节免费赠品特征与顾客惊喜之间的关系,且顾客类型与感知不确定性的复合调节作用显着,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董政宽[6](2018)在《品牌直播用户体验对品牌情感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技术、智能手机、各类app的融合发展,以及不断改善的网络环境,使得网络直播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2016年以来网络直播得到了爆发式的发展,大量的用户涌入直播行业,各大商业巨头也纷纷注资直播平台和app。网络直播还渗透到了体育、游戏、电商、歌舞等多个领域,淘宝、京东、小米、腾讯和新浪等众多知名的电商平台和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入驻网络直播行业,很多商业品牌也开始采用网络直播的模式,来打造品牌知名度。网络直播一时之间成为了一个极具特点和发展前景的营销模式。21世纪迈入了体验经济(The Experience Economy)时代,用户注重的不仅包括良好的服务或产品,还包括附加在服务或产品上的体验价值。相比于传统的品牌宣传策略或传统线上购物方式,网络直播由于其实时展示、深度互动和真实感强等特点,无疑能带给用户更好的用户体验。各大企业和品牌也认识到提升用户体验能够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纷纷采用直播的模式来宣传自己的服务或产品。但是通过直播模式带给用户的体验能否对企业或品牌带来预期的影响效果,值得做进一步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用户体验、顾客惊喜、品牌喜爱、品牌依恋和品牌忠诚的相关研究,针对品牌直播这一研究背景,提出从用户体验到品牌喜爱、依恋和忠诚的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并运用Spss19.0、Amos18.0和Mplus6.0统计软件,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分析、效度分析、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等分析方法来验证研究假设。实证结果显示品牌直播情景下用户体验对顾客惊喜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顾客惊喜对品牌喜爱、品牌依恋和品牌忠诚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通过顾客惊喜的中介作用,用户体验对品牌喜爱和品牌依恋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用户参与直播的程度正向调节用户体验对顾客惊喜的影响。本文将因变量品牌情感分为品牌喜爱、品牌依恋和品牌忠诚,一方面是这三个变量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表达了用户对品牌的情感态度,只是程度不一样;另外一方面,能够更详细揭示品牌直播情景下用户与品牌的关系。

张跃先,李慢,张晓飞[7](2017)在《顾客惊喜和顾客满意带来什么忠诚?——动态视角下的观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顾客惊喜被认为是驱动顾客忠诚的关键要素,然而有关的研究往往是在静态条件下考察的。在存在高度竞争、不确定性和高风险的网上购物情境下,动态考察顾客惊喜和顾客满意对顾客忠诚的影响将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拓展现有的顾客惊喜理论。为此,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动态的惊喜—满意—忠诚关系模型,探讨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初始行为/态度忠诚(T)和重购顾客惊喜/顾客满意(T+1)双向中介初始顾客惊喜/顾客满意(T)与重购忠诚(T+1)之间的关系,而且顾客惊喜和顾客满意一起很好地解释了行为和态度忠诚,即随着交易次数的增加,顾客惊喜对行为忠诚的解释强度在增加,而顾客满意对态度忠诚的解释强度也在增加。本研究不仅帮助网上商家在不同消费阶段增强顾客忠诚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还可以帮助网上商家认识到,初始忠诚和消费过程中惊喜和满意的提升与维持在驱动忠诚的重要作用。

彭红霞,董政宽[8](2017)在《移动预订服务质量与顾客惊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移动预订环境、综合服务质量和电子服务质量的相关研究,运用文献综述法将移动预订服务质量归纳为安全性、效率性、美观性、移动性和个性化5个维度,构建了移动预订服务质量影响顾客惊喜的研究模型.通过收集美团网上消费者的263份调查问卷,经过信度、效度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得出移动预订服务质量5个维度中仅个性化对顾客惊喜有显着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企业以个性化服务为切入点、为消费者制造惊喜提供参考.

彭红霞[9](2016)在《社会影响视角下消费者移动预订采纳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移动预订是消费者在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移动设备上,通过移动客户端(APP)或网站提交订单,购买饮食、娱乐、旅游、打车等线下生活服务的行为。智能手机是消费者进行移动预订的主要工具,移动支付是移动预订的必经环节和入口平台,移动团购是移动预订的典型模式,移动打车是移动预订新兴应用的代表。针对移动预订的特点和相关企业在竞争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移动预订采纳行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旨在揭示移动预订消费者的内在机理与行为模式,为相关企业提供管理启示。经过广泛的文献分析,发现现有研究存在的理论空隙和研究机会,从社会影响的理论视角,选取面子、社会影响、参照群体和社会支持作为反映社会影响的研究变量,分别分析他们对移动预订的智能手机采纳行为、移动支付采纳行为、移动团购行为和移动打车行为的作用机制。本论文中包含以下四个独立的子研究项目:第一,结合面子理论,相应地提出里子的概念和结构维度,将面子分为想要面子和怕掉面子,里子分为泛在性和感知成本,构建了面子与里子对智能手机使用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以大学生为例,实证分析了在智能手机快速普及的中国市场,面子如何影响智能手机采纳。研究结果表明:怕掉面子和感知成本正向影响想要面子;想要面子、感知成本和泛在性正向影响智能手机采纳行为;智能手机采纳者要面子但更看重里子。研究结论揭示了面子的两个维度的不同作用机制,提出了里子构念,对高校学生管理和智能手机相关企业营销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在体现社会影响对技术采纳作用机制的UTAUT模型的基础上,从消费者采纳移动支付所面临的动力和阻力的辩证分析视角,对UTAUT模型增加成本和感知风险两大因素构建了移动支付采纳的研究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利用SPSS和AMOS对模型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社会影响和期望效用是消费者采纳手机支付的动力,感知风险和成本是消费者采纳手机支付的阻力,社会影响是移动支付采纳的最强大的影响力。研究结论具有理论贡献,也为手机支付运营商提供了管理启示。第三,根据移动团购订单页面的参考价格和已购人数及其点评信息,提出了基于参考价格和参照群体的移动团购双重参照效应模型,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表明消费者在移动团购商品决策时,参考价格和参照群体作用于感知价值和信任然后影响移动团购行为,参考价格和参照群体发挥了双重参照效应。研究表明了作为社会影响因子的参照群体对移动团购行为具有显着作用,揭示了参照群体的作用传导机制并扩展了参照效应理论,研究结论为移动团购平台和参团商家提供了管理启示。第四,根据移动预订平台的功能和营销策略,把体现社会影响作用的社会支持理论引入到移动预订研究,构建了社会支持、顾客惊喜与移动打车行为意愿的研究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得出财务支持、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这三个维度的社会支持同时作用于顾客惊喜和顾客满意,进而对移动打车采纳行为产生作用。研究延伸了社会支持的研究视野,发现了让顾客惊喜的新要素,为移动预订平台的营销策略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和新的营销建议。

花志刚[10](2013)在《基于顾客满意的营销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顾客满意视为最重要的成功因素,顾客满意战略已日益成为企业占有更多顾客份额,获得竞争优势的整体经营手段。本文在探讨了顾客满意与营销管理的内涵及关系的基础上,从牢固树立顾客满意度的经营理念,提供令顾客满意的全程服务和个性化服务是基于顾客满意营销管理的主要策略。

二、试论顾客惊喜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顾客惊喜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弱主动服务行为的概念、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相关理论回顾
    (一)主动服务行为相关理论
        1. 主动服务行为
        2. 服务冗余
        3. 顾客潜在需求
        4. 小结
    (二)顾客惊喜
    (三)顾客品牌关系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案例选择
    (三)数据收集
四、数据分析
    (一)数据编码
        1. 开放性编码
        2. 主轴编码
        3. 选择性编码
    (二)信度分析
五、研究发现
    (一)弱主动服务行为概念暨主动服务悖论的应对策略
    (二)弱主动服务行为创造顾客无预期惊喜的作用机制分析
        1. 弱主动服务行为提升了顾客自尊
        2. 顾客自尊提升创造顾客无预期惊喜
    (三)弱主动服务行为的作用结果分析
六、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二)理论贡献
    (三)实践启示
    (四)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3)社交电商顾客感知价值与顾客欣喜的关系研究——基于感知不确定性的调节(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二、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顾客欣喜
    (二)社交电商平台的感知价值与顾客欣喜
    (三)感知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三、 数据分析结果
    (一)描述性分析
    (二)信效度分析
    (三)假设验证
    (四)感知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检验
四、 结论与建议
    (一)产品与社交并重
    (二)规范管理平台,强化用户关系

(4)体验经济时代的设计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范围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范围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综述与研究现状评述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方法、框架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的辨析与界定
        2.1.1 体验与体验经济
        2.1.2 设计价值
        2.1.3 用户与设计师
    2.2 体验经济评述
        2.2.1 体验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的比较
        2.2.2 体验经济的特征
    2.3 设计价值的形成与特征
        2.3.1 设计价值的形成
        2.3.2 设计价值的特征
    2.4 研究体验经济时代设计价值的理论
        2.4.1 维克多·巴巴纳克功能复合体
        2.4.2 系统思维的设计
        2.4.3 4E理论与3-S模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体验经济时代的设计活动研究
    3.1 设计活动与经济的关系
    3.2 体验经济时代设计师的角色分析
        3.2.1 设计师的角色演变
        3.2.2 设计师的角色内涵
    3.3 体验经济时代用户的角色分析
        3.3.1 作为体验主体的用户
        3.3.2 作为创造体验的成员
        3.3.3 作为产品的一部分
    3.4 体验经济时代设计的主要特征
        3.4.1 情绪创造与情感联系
        3.4.2 品牌的塑造
        3.4.3 用户发现自我
        3.4.4 引导与改变行为
    3.5 体验经济时代设计活动的体验传达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体验经济时代设计价值的系统分析
    4.1 经济形态变化中的设计价值分析
        4.1.1 工业、服务经济时代的设计价值要点
        4.1.2 体验经济时代的设计价值要点
        4.1.3 经济形态变化影响下的设计价值比较
    4.2 产品功能视角下的设计价值分析
        4.2.1 产品的设计方法和使用与设计价值
        4.2.2 产品对用户需求的满足与设计价值
        4.2.3 产品的审美与设计价值
        4.2.4 产品的联想与设计价值
        4.2.5 产品的有目的利用与设计价值
    4.3 体验范围视角下的设计价值分析
        4.3.1 教育性体验与设计价值
        4.3.2 娱乐性体验与设计价值
        4.3.3 审美性体验与设计价值
        4.3.4 逃避性体验与设计价值
    4.4 体验营造与系统设计双重视角下的设计价值
        4.4.1 体验营造促进设计价值的提升
        4.4.2 系统设计思维促进设计价值的创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体验经济时代用户对设计价值评价的定量研究
    5.1 调研背景
    5.2 体验经济时代用户对设计价值的评价调查研究设计
        5.2.1 研究目的
        5.2.2 问卷设计
        5.2.3 调研方法与过程
    5.3 调查结果数据分析
        5.3.1 信效度分析
        5.3.2 数据描述统计
        5.3.3 不同变量影响下的均值比较分析
    5.4 调查总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体验经济时代用户对设计价值评价的定性研究
    6.1 调研背景
    6.2 体验经济时代用户对设计价值的评价调查研究设计
        6.2.1 研究目的
        6.2.2 访谈问卷设计
        6.2.3 调研方法与过程
    6.3 访谈问卷分析
        6.3.1 教育性体验范围中的用户分析
        6.3.1.1 参加教育活动的目的
        6.3.1.2 教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6.3.1.3 教育性体验中的技术
        6.3.1.4 教育活动中的感受
        6.3.1.5 教育活动中的问题
        6.3.2 娱乐性体验范围中的用户分析
        6.3.2.1 使用产品的目的
        6.3.2.2 产品的感受
        6.3.2.3 使用产品的影响
        6.3.2.4 对产品的期待
        6.3.3 审美性体验范围中的用户分析
        6.3.3.1 选择目的
        6.3.3.2 体验与感受
        6.3.3.3 存在的问题
        6.3.4 逃避性体验范围中的用户分析
        6.3.4.1 使用网络社交平台的目的
        6.3.4.2 使用网络社交平台的感受
        6.3.4.3 网络社交平台的特点
        6.3.4.4 使用时间
        6.3.4.5 使用地点
        6.3.5 用户与体验的相互关系
        6.3.5.1 产品分析
        6.3.5.2 内在动机
        6.3.5.3 外在影响
        6.3.5.4 体验的影响
        6.3.6 访谈问卷总结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体验经济时代的设计价值创造策略
    7.1 产品功能层面的设计价值创造策略
        7.1.1 满意策略
        7.1.1.1 体验营造中的满意策略
        7.1.1.2 产品功能与体验营造结合策略
        7.1.2 减少用户损失策略
        7.1.2.1 体验营造中的减少用户损失策略
        7.1.2.2 以定制化为主导的用户个性化体验营造策略
    7.2 情感体验层面的设计价值创造策略
        7.2.1 创造惊喜策略
        7.2.1.1 体验营造中的创造惊喜策略
        7.2.1.2 利用反差与组合增添惊喜策略
        7.2.2 给予奖励策略
        7.2.2.1 激发用户
        7.2.2.2 建立关系
        7.2.3 获得社会与自我价值策略
    7.3 用户行为层面的设计价值创造策略
        7.3.1 营造悬念策略
        7.3.1.1 体验营造中的悬念策略
        7.3.1.2 共性与个性并存的营造悬念策略
        7.3.2 引导革新策略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以及科研情况
附录 A 体验经济时代用户对设计价值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 B 体验经济时代用户对设计价值评价访谈问卷
附录 C 参与访谈用户代码及相关资料
附录 D 访谈问卷数据点统计分析示例

(5)基于感知不确定性和顾客类型交互作用的网上免费赠品与顾客惊喜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综述
    1.1 顾客欣喜与顾客惊喜
    1.2 免费赠品促销
2 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
    2.1 概念模型
    2.2 研究假设
        2.2.1 免费赠品特征对顾客惊喜的影响
        2.2.2 顾客类型的调节作用
        2.2.3 感知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2.2.4 控制变量
3 研究设计
    3.1 变量测量
    3.2 调研过程和数据收集
4 数据分析结果
    4.1 共同方法变异检验
    4.2 信度和效度检验
    4.3 结构模型检验
    4.4 顾客类型的调节作用检验
    4.5 感知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检验
5 结论

(6)品牌直播用户体验对品牌情感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网络直播研究综述
        2.1.1 网络直播的定义
        2.1.2 网络直播营销模式
        2.1.3 网络直播营销的传播特点
        2.1.4 小结
    2.2 用户体验研究综述
        2.2.1 用户体验的概念
        2.2.2 用户体验的维度构成
        2.2.3 小结
    2.3 顾客惊喜研究综述
        2.3.1 顾客惊喜的定义
        2.3.2 顾客惊喜的测量
        2.3.3 顾客惊喜的前因后果
        2.3.4 小结
    2.4 品牌喜爱研究综述
        2.4.1 品牌喜爱的概念
        2.4.2 品牌喜爱的前因后果
        2.4.3 小结
    2.5 品牌依恋研究综述
        2.5.1 品牌依恋的概念
        2.5.2 品牌依恋的维度构成
        2.5.3 品牌依恋与品牌喜爱
        2.5.4 小结
    2.6 品牌忠诚研究综述
        2.6.1 品牌忠诚的概念
        2.6.2 品牌忠诚的构成
        2.6.3 小结
3 模型构建与研究设计
    3.1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3.1.1 研究模型
        3.1.2 研究假设
    3.2 相关变量的测量
        3.2.1 用户直播体验的测量
        3.2.2 顾客惊喜的测量
        3.2.3 品牌喜爱的测量
        3.2.4 品牌依恋的测量
        3.2.5 品牌忠诚的测量
        3.2.6 参与程度的测量
    3.3 研究设计
4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4.1 预测试
        4.1.1 预测试信度分析
        4.1.2 预测试效度分析
    4.2 正式测试
        4.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变量的基本情况
    4.3 信度分析
    4.4 效度分析
        4.4.1 内容效度
        4.4.2 收敛效度
        4.4.3 区别效度
    4.5 相关分析
        4.5.1 用户体验与顾客惊喜的相关分析
        4.5.2 顾客惊喜与品牌喜爱、品牌依恋和品牌忠诚的相关分析
        4.5.3 用户体验与品牌喜爱、品牌依恋和品牌忠诚的相关分析
    4.6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4.6.1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4.6.2 研究假设检验
        4.6.3 中介效应检验
        4.6.4 调节效应检验
5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5.1 研究结论阐述
        5.1.1 用户直播体验对顾客惊喜的影响
        5.1.2 顾客惊喜对品牌喜爱、品牌依恋和品牌忠诚的影响
        5.1.3 顾客惊喜的中介作用
        5.1.6 参与程度的调节作用
    5.2 管理启示
    5.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5.3.1 研究局限
        5.3.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Mplus做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输入代码
附录2: 预调研问卷
附录3: 正式调研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移动预订服务质量与顾客惊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回顾
    1.1 顾客惊喜
    1.2 服务质量
2 研究模型与假设
3 研究方法
    3.1 问卷设计
    3.2 问卷预测试
    3.3 数据分析
        3.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3.3.2 信度分析
        3.3.3 效度分析
        3.3.4 结构模型分析
4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4.2 管理启示
    4.3 研究展望

(9)社会影响视角下消费者移动预订采纳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点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社会影响理论与社会影响变量
    2.2 面子与智能手机采纳行为
    2.3 社会影响与移动支付采纳研究
    2.4 参照群体与移动团购行为研究
    2.5 社会支持与移动打车行为研究
    2.6 研究现状评述
3 面子与里子:大学生智能手机采纳行为分析
    3.1 引言
    3.2 研究模型与假设
    3.3 研究方法
    3.4 数据分析
    3.5 研究结果与讨论
4 移动支付采纳者的动力和阻力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模型与研究假设
    4.3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4.4 数据分析与模型修正
    4.5 研究结果与讨论
5 移动团购的参照效应研究
    5.1 引言
    5.2 研究模型与假设
    5.3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5.4 数据分析
    5.5 研究结果与讨论
6 社会支持、顾客惊喜和移动打车行为研究
    6.1 引言
    6.2 顾客惊喜理论
    6.3 研究模型和假设
    6.4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6.5 数据分析
    6.6 研究结果与讨论
7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3 调查问卷
    附录3-1 智能手机采纳调查问卷
    附录3-2 移动支付采纳调查问卷
    附录3-3 移动团购采纳调查问卷
    附录3-4 移动打车采纳调查问卷

四、试论顾客惊喜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弱主动服务行为的概念、影响及机制研究[J]. 王新新,高俊,冯林燕,汤筱晓. 管理世界, 2021(01)
  • [2]网络直播营销中顾客心流体验与冲动性购买关系研究[D]. 宗星宇. 湖北大学, 2020
  • [3]社交电商顾客感知价值与顾客欣喜的关系研究——基于感知不确定性的调节[J]. 朱芳. 市场周刊, 2019(05)
  • [4]体验经济时代的设计价值研究[D]. 王文萌.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5]基于感知不确定性和顾客类型交互作用的网上免费赠品与顾客惊喜的关系研究[J]. 张跃先,马钦海,张晓飞. 管理学报, 2019(01)
  • [6]品牌直播用户体验对品牌情感的影响研究[D]. 董政宽. 湖北大学, 2018(02)
  • [7]顾客惊喜和顾客满意带来什么忠诚?——动态视角下的观点[J]. 张跃先,李慢,张晓飞. 南大商学评论, 2017(02)
  • [8]移动预订服务质量与顾客惊喜研究[J]. 彭红霞,董政宽.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7(08)
  • [9]社会影响视角下消费者移动预订采纳行为研究[D]. 彭红霞.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 [10]基于顾客满意的营销管理研究[J]. 花志刚. 神州, 2013(32)

标签:;  ;  ;  ;  ;  

关于客户惊喜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