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研究
引言
由于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完善,心理波动以及情绪波动较大,所以容易受到外界社会的十扰,学生并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观,对于此类情况必须要充分进行情感教育,有助于构建学生完善认知。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能够有意识地向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作用
在新课改提出并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初中语文教学应当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实施合适的、有效的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使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思考知识、探索知识,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同时,增强自身的能力、素质,促进学生未来良好成长。为了达到此目的,将情感教育应用于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适合的。情感教育的基础是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与语文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结合,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将会深入挖掘学生的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习知识、体验情感,如此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知识水平,还利于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所以,新课改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应用情感教育很是重要的[1]。
2当前形势下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存在的不足
2.1思想上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一切为了考试和升学,如果在课堂渗透情感教育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的主题,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影响语文教学整体效果。还有些教师认为,初中生在年龄上已经相对成熟,知道自己内心的诉求,因此没有必要进行情感教育。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虽然有些教师在观念上认可情感教育,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操作性不强,无法根据学生个性、年龄等特点进行情感教育的渗透,情感教育往往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2课堂上情感交流较少
一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仍以自我为中心,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忽视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这种教学方法完全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情感教育中,不是要听教师怎么说,而是要听学生怎么想、怎么说,教师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种不注重情感交流的教学方式势必会造成情感交流的滞后。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对情感教学的定义出现偏差,有时会和德育分不清楚。在这种错误的理解下,学生的情感教育受到种种限制,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更是达不到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除此以外,情感教育的运用方法不当,有些教师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赞扬,有矫枉过正之嫌,这种做法也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背离,对学生的长期发展不利[2]。
3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策略
3.1进行课堂导入,渲染课堂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能够将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师生互动交流。这不仅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教师必须要讲好每一堂课,做好良好的课堂导入工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情感教育,创设栩栩如生的情感前景,有助于学生快速投入学习情境中,能够跟随教师教学情感主线一直走下去。例如学习《斑羚飞渡》这篇文章,虽然文章内容学生都耳熟能详,但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巧妙的导入方式:“同学们,我先给大家讲一个你们小时候都应该听过的故事吧,在茫茫无边的大森林里有一群蚂蚁快乐地生活。但是大火突如其来,使得蚂蚁原来的生活被打破,蚂蚁不得不搬出原来的家,但是四周已经被大火团团包围,蚂蚁无处可逃。此时蚂蚁对生命充满了希望,纷纷紧拥在一起,抱成一个团,然后冲出了火海。蚂蚁虽然活着出来了,但是在滚出火海的过程中失去了很多朋友。在大火燃烧的环境下,每一只蚂蚁都想活下来,但是这此蚂蚁为了集体,便奋不顾身牺牲小我,而成就大家庭。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共同学习另外一篇悲壮且值得我们赞扬的文章吧!”通过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情景导入,有助于学生掌握文章的情感脉络,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够投入自身情感,从而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3.2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与创新,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在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形象展示,能够使语文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也能够在文章创设的情境中更好地掌握文本情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知识学习和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语文实践教学,教师首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实践性,鼓励学生进行知识探索。教师通过核心素养来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得到知识和能力的双丰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致力营造开放合作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能够进行不断的思考,在阅读文本时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当以小组的形式探讨和交流。通过你一言我一语,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教师也能够在课前鼓励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教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进行任务化学习,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进行知识探索,逐步增强知识求解能力[3]。
3.3渲染文本情感,引导学生发展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大部分教师习惯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也严重背离了新课程的初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在课堂上的随意提问、一问一答或者是简单追问、习惯性碎问等问题给子有效整合,根据文章的内容设计主问题,在主问题的牵引下,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知识点,从而达到高效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丰富的面部表情以及肢体动作、充满情感的口语与学生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描绘文本途径,使学生能够在脑海中形成景象,从而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有助于掌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例如在教学《海燕》这篇文章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感朗读,在此基础上重视语气的抑扬顿挫以及节奏的把握、声音大小等等对于重点词汇应当从语气上进行突出,表达出作者想表达的悲伤与愤怒、无奈的情感。通过情感朗读使学生了解到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的批判,从而了解文本蕴含的思想价值观念,有助于更好地进行课文学。
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传授给学生基本语文知识的同时进行人文素养方面的渗透,在各个环节中加强情感教育的融合,将思维品质融入注重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语文学习体验,而且能够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提升语文教学趣味性、人文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柴永明.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析[J].内蒙古教育,2019(03):127-128.
[2]徐美玲.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方法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01):63.
[3]王日顺.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5):33.
论文作者:李英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4
标签:情感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教学中论文; 语文论文; 过程中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