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分法”的扬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模式研究论文_南楠

基于“三分法”的扬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模式研究论文_南楠

扬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减少垃圾处置量、实现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当务之急和必然趋势。扬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刚刚起步,本文结合市情力图建立一套生活垃圾分类体系,提出行之有效的行动导则,深入推进扬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关键词:3+X;生活垃圾;垃圾分类;扬州市区

1、背景

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量及人均垃圾产量持续增长,全国许多城市都陷入了垃圾包围之中,继2000年全国8个城市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无果而终后,201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和商务部决定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区)工作。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传统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扬州着手研究扬州本土化的垃圾分类模式、完善垃圾分类政策体系、加强市民分类意识,进一步推动扬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2、扬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现状

2000年,扬州着手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在一些单位及居住小区试行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2014年,开展垃圾分类“四个一”工程,共建设了210座“站台式”垃圾分类投放点。居民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有害”三类定点将垃圾投放至小区分类垃圾桶。从调查情况来看,居民普遍反映分类方法复杂,缺乏专人指导,分类效果差强人意。

3、垃圾分类收集模式研究

(1)日本垃圾分类

日本对生活垃圾分类有着十分严格而细致的规定,而且不同地区和街道也有着各种更为具体的规定。其生活垃圾分为可燃物、不可燃物、资源类、粗大垃圾这五大类,不同地区根据情况将大类再细分为若干子项目。以横滨市为例,将垃圾类别由原来的五类更细分为十类,并给制定长达27页的分类手册,条款多达518项。

(2)香港垃圾分类

香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全面的中长期垃圾分类处理发展规划,垃圾分类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整体来说是由重点分类逐步走向全面分类、灵活分类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重点分类收集。1998年,香港特区政府推出“三色分类回收桶”,由重点分类着手,在普遍设置垃圾桶的基础上,增设回收桶,分别回收废纸、塑料和铝罐。

第二阶段——干湿废物分类。2003年3月,香港开始推行“干湿废物分类试验计划”,在港岛区的4个大型楼盘实行废物分两类回收。

第三阶段——灵活分类。自2005年开始推行“家居废物源头分类计划”,特区政府与物业公司形成合作伙伴,由物业公司根据各小区特点购买和放置垃圾分类设施、制定垃圾回收计划、收集垃圾、自行处理可回收部分。

香港垃圾分类工作由“干湿”重点分类向全面分类逐步铺开,采用“干湿分类”这一简单有效的粗分类方式培养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及意识,这种循序渐进分阶段完成垃圾分类的方式值得借鉴。

4、分类方式研究

(1)分类思路

①因地制宜

借鉴香港垃圾分类的成功经验,由重点分类起步,培养居民分类意识;随后采取垃圾粗分类方式,扩大分类覆盖和垃圾回收比例;再次,进一步结合扬州市生活垃圾组分特点,制定远期因地制宜的细分类方案;最后,根据生活垃圾成分的不同,居住区、公共场所、道路、景区各功能区在干湿分类基础上,实行有差异的分类方式。

②循序渐进

在工作开展的初步阶段,考虑市民的接受程度、降低垃圾分类的难度,提出更具操作性和吸引力的方式,科学引导垃圾分类工作的逐步开展;另一方面,从政府部门进行环卫系统的建设出发,由传统的垃圾混合处理逐步过渡到分类回收处理,对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的全套体系均需进行革新,考虑目前扬州市垃圾处理工作的发展阶段,需采用垃圾粗分的方式,提高居民与政府部门的可操作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③同步建设

垃圾源头分类、垃圾分类压缩中转和垃圾分类处理,三个方面必须同步开展建设,才能达到真正的分类实效,而非宣传意义大于实际操作意义。

(2)分类模式的三分

结合香港垃圾分类成功经验及扬州市区生活垃圾成分特性,采用“干、湿、有毒有害垃圾”三类的分类模式。在不同场所,可结合垃圾组分特征,增设”x”回收桶进行重点分类回收。

①湿垃圾:指含较多水分或油脂、易腐易臭、易污染的废弃物,具有含水率高、易腐败的特点,更适于发酵制肥(制沼气)。

②干垃圾:指不含水分或含极少水分的废弃物,包含大量可回收物、易燃物等多种组分,需要先分拣,再分别处置。

③有毒有害垃圾:常见有废旧电池、灯管、油漆、化妆品、杀虫剂、过期药品、废旧墨盒及电子产品等,需要运到危险品废品处理场进行单独处理。

④“X”垃圾:即根据所处区域的特征,增设重点回收垃圾桶。由物业公司根据各小区特点制定垃圾回收计划,与各类垃圾回收利用公司合作,放置垃圾分类设施。

(3)收运流程的三分

生活垃圾的整个收运处理过程中,从居民家庭到小区物业、到分拣中心、到处理中心三个步骤,做到源头分类、中转分类和处理分类,全面构建扬州市垃圾分类系统。

(4)收运主体的三分

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过程中,涉及居民、物业人员、专业人员三大分拣主体,他们各司其职,从粗分到精捡,最终实现生活垃圾的科学分类。

5、实施建议

(1)分类收集实施进程

①第一阶段(2015-2017):采取重点分类方式,增加细分类试点区域

近期生活垃圾以重点分类为主,增设回收桶,分别回收旧衣物、废纸、塑料和铝罐。整个阶段工作以提升市民环保意识、宣传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为主。

②第二阶段(2018-2020):源头分类全面铺开,中转处理分类逐渐起步

主要从当前的试点分类小区逐渐推广向城区垃圾全面分类;重点推进分类垃圾收集站的建设;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引入市场运作机制,初步探索形成与扬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相符的“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垃圾分类工作组织管理方法。

③第三阶段(2021-2030):源头、中转与终端同步全面开展

在中心城区实现全面的城乡垃圾分类,初步建立从源头减量、中转分类到终端分类处理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形成完善的市场化参与机制和垃圾分类工作组织管理架构。

(2)配套政策

①细化扬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各相关内容。研究制定《扬州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指导手册》、《扬州市垃圾分类宣传方案》、《居民垃圾分类设施设置配置标准》等。

②积极开展分类试点单位和小区的创建活动。研究制定《扬州市分类收集试点小区创建验收标准》、《扬州市分类收集绿色单位验收标准》等,通过不同等级、区域的达标、创建活动,推动分类收集工作的具体实施。

③建立垃圾分类收集补偿、激励机制,研究制定考核、补贴及奖惩方面的配套措施。如《扬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实施细则》、《生活垃圾分类日常运行检查考评标准》、《扬州市垃圾分类培培训方案指导意见》等,调动各区、街道、社居委分类收集的积极性。

(3)宣传教育

采用平面宣传、媒体宣传、社会宣传及专业宣传相结合的方式,扩大扬州市生活废弃物分类收集的影响力,推广普及相关知识。

6、小结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推广和普及是一个漫长且艰巨的过程。我国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相对落后,推行分类收集从宣传到成为老百姓自觉的行动,还有待于市民意识的提高和环卫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扬州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应着手于全市、放重心于试点区域,应结合实施方案制定有针对性的宣传内容,配合实施方案同步推进。

论文作者:南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  ;  ;  ;  ;  ;  ;  ;  

基于“三分法”的扬州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模式研究论文_南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