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旧路维修改造的问题与措施论文_周明松

浅析旧路维修改造的问题与措施论文_周明松

周明松

(乐山市公路局机械化养护中心,614000)

【摘 要】公路建设通过这三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带动了运输业的大发展,为拉动中国经济起了重要作用。现已迎来了旧路维修改造的高峰期,在设计与施工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本文首先阐述公路通行现状,然后阐述设计的重要性。最后阐述设计、业主、施工各方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建议采取的措施,并以案例说明。

【关键词】旧路;维修改造;问题;措施

一、旧路维修改造现状

按照公路的位置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运输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来分类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镇)道及专用公路等几种。国省干线交通量大,重车多,加速了道路的破坏,这些年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农村汽车数量的加大,县乡道交通量和重车数量也在不断的加大,导致县乡道的破坏也在加速。公路的设计使用年限一般高速和一级公路为20年,二级公路为15年,三四级公路为10年。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多公路没有到达设计年限就在维修改造。有些公路多次维修改造,一直处于维修改造,通行难的状态中,就是达不到预期效果。公路一侧经常滑坡,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类,那么客观原因主要是:公路作为线型工程,经过不同的地质结构、不同的气候条件和不同的地理环境,病害的原因就不同。比如有的处在沉降路段,有的受泥石流影响,有的受滑坡影响。有的山岭重邱路段急弯陡坡较多,路面宽度不够,重车又多,导致破坏较快。主观原因主要是:公路维修改造设计方案不合理,施工质量差,公路维修不及时,公路管理不到位等。比如:急弯陡坡潮湿路段该设计为水泥砼路面的,设计成了沥青砼。公路两侧水沟被杜村民回填,导致排水不畅,而损毁公路,这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公路在维修改造中的难题:1、已通车多年的公路,无法断道,往往是边施工边通车,既影响施工进度,又影响施工质量,尤其是路面宽度较窄的路段。2、公路两侧民房、企业较多或经过场镇的路段机具作业影响较大,尤其在压实过程中,振动较大,常常带来很大的协调难度和经济损失。3、有的公路管线较多,容易损毁,给施工带来很大难度。

二、维修改造质量的好坏设计方案将起到重要作用。

设计人员首先要对公路病害进行分析,然后对症下药。公路外部病害容易看出,但内部的损伤鉴别就困难多了,所以要求设计人员有一定的经验和鉴别能力。旧路改造一般设计方案:对水泥砼路面的改造:1、挖除路面结构层,调整线形,对软基进行处理,然后依次实施路面结构,重做或者修复桥涵及结构物。2、采用多锤头破碎旧砼路面作垫层,其上作基层和面层。路面维修可以破碎破损面层后,修补基层,生作面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沥青砼路面的改造:1、 洗刨破损的沥青砼面层并修补问题水稳基层后加铺面层。2、挖除结构层后重做并调整平纵线形等。

三、设计方案容易忽略的问题和实施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1、设计过程中调查工作做得不够,尤其是对当地的生产生活没有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给施工中带来许多协调和变更工作。比如排水设施,有的虽然是通畅的,但已不适应现有的排水要求,设计时就要作改变。乐山省道305线某段路经过的某乡镇居民,房屋在公路旁,地势较低,屋前暗沟较小,每年雨季都被水淹,改造时没有调查到,造成很大的损失。充分考虑接道和地下管线,并要有预见性,否则当地居民为了方便生产生活,很快就会把水沟给填平,导致排水不畅。2、局部水稳后修补方案,对大面积的公路两侧没房屋的修补还可以,如果修补坑槽面积又小又多,效果并不好,不容易压实,还要压坏周围的旧水稳,自然形成很多裂缝。这也是很多加铺路段总是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3、旧砼多锤头破碎后作垫层或基层技术指标上没有板结要求,中间形成了松散层不利于与上层的连接。级配碎石垫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其它技术指标都满足要求,但就是没板结,在施工上一层时,经常被水稳材料车压散,影响施工质量。4、调整线形时,加宽太小,无法压实,并且不容易与原有路基形成一个整体,没有连接措施。对边坡地质条件勘察不够准确,所以边坡坡度设计不合理,或者说坡度不精细,防护措施经常被忽视,导致挖方边坡在施工中就垮坍严重,甚至几年后都没稳定,埋下安全隐患。对路面抬高对公路两侧的居民出行考虑不周。犍为某段路改造,调整纵坡和弯道横坡调整,原有路面左幅加高80公分左右,右幅加高40公分左右,公路两侧4-5米有民房和商铺,导致两侧居民无法出行,内弯外民房会被水淹。5、多锤头破碎路段对公路两侧建筑物和公路原有结构物的破坏估量不足。多锤头在施工时经常对沿线两侧几米范围内房屋有一定破坏,经常引起阻工和经济纠纷。对原有的已经不牢固的挡防工程有破坏作用,引起垮塌,或者形成内伤。 6、 材料的选用上有时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比如沐川某公路改造,设计垫层为砂砾石,而当地找不到符合要求的砂砾,只有到远在60公里外的地方来取,由于沐川多雨,填上后弯沉指标大部分都不符合要求,产生弹簧较多。最后采用当地石灰岩破碎后的天然料,粗粒径较多,大部分是5-8公分的,但质量效果相当好,弯沉值远小于设计值,板结效果好,很少出现软弹,降低了施工成本,加快了工期。7、结构层全部挖除,带来很大的施工难度及安全隐患,并且加大了成本,尤其是路基宽度较小的路段。半幅施工,结构层全部挖除后,现出土路基,基坑较深,容易积水,产生软基,压路机压实困难,尤其是边部,机具操作也会对另外正通车的半幅路基的稳定性产生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失稳垮塌,影响行车安全。新做垫层质量效果往往不及原有垫层。如果根据实际情况保留原有的垫层,既降低了基坑高度,又节约了成本。

四、建议措施:

1、设计时应重视调查工作,必要时请业主和当地政府一起参与,弄清楚沿路的管线情况,排水情况,接道情况等。2、做好地质堪察工作,尤其是挖方边坡,重视防护工作。沐川某段路几处改线段,由于地质堪察不准,防护欠缺,施工中坍方非常严重,安全隐患非常大,最后补充设计防护工程。3、尽量利用当地材料及回收利用原路基路面材料,减少废弃材料。4、设计方案尽量少挠民,顾及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及行车安全。比如:场镇路段及公路两侧房屋建筑较多较近的地段水稳修补可采用低标号砼。公路抬高后可能影响居民出行或排水的,根据地形设计接道或排水设施,或改变设计方案。5、设计方案要根据改造道路及当地情况做到可实施性。比如乐山某公路改造,交通量大,重车多,雨水充沛,半幅施工,水稳层上设计橡胶应力吸收层,施工段落交通量产生的灰尘泥浆无法完全清除及很难完全干燥,做了多次试验段都失败,最后改变设计。

五、业主方容易出现的问题放建议措施:

业主方在参建各方中起主导作用,但在公路改造中容易被忽视,尤其在设计阶段。有的业主方在设计阶段基本不介入,最后听方案汇报,送审定稿即可,导致实施过程中产生大量变更,或者有的工程无法实施留下隐患。有的设计方对当地材料,弃土场地,接道、排水等情况根本就不了解,在调查过程中没有相关人员的介绍,也无法弄清楚,尤其是外地的设计人员在调查过程中将遇到很多困难,所以有的设计就是纸上谈兵。建议:业主在设计阶段就要提前介入,协助并监督设计单位的病害调查、地堪等各项工作。

结语:

总之 ,在旧路维修改造中,虽然要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各参建方多深入工地,多了解实情,事前做好调查研究,总是能解决问题的。以上是我从事旧路改造总结的经验及教训,同时希望业内人士探索研究出更多更好的办法及先进设施、先进工艺来,让旧路改造变得更好更容易。

作者简介:

周明松,男,44岁,所在单位:乐山市公路局机械化养护中心,职称:工程师,学历:大学本科,毕业院校:西南交通大学,专业:土木工程

论文作者:周明松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6月总第2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1

标签:;  ;  ;  ;  ;  ;  ;  ;  

浅析旧路维修改造的问题与措施论文_周明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