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体会李丽论文_李丽

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北 枣阳 441200

【摘要】目的:研究产后出血的诱发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本院112产后出血患者,针对患者产后出血的主要诱发因素进行分析,归纳产后出血的主要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接受剖宫产的患者的产后出血率为4.8%,阴道助产产后出血率为4.1%,自然分娩出血率为1.9%。自然分娩出血率明显低于剖宫产和阴道助产(P<0.05);宫缩乏力是造成患者产后出血的最常见因素,占75.0%。结论:针对产后出血患者,其诱发因素多样,必须要具体分析产后出血诱发原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强化相关检查及保健工作,加强产程护理,尽可能避免产后出血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192-01

产后出血指的是孕妇在婴儿出生后二十四小时内出现大量出血,且其出血量超过500ml。产后出血会对产妇的正常分娩带来很大不利影响,尤其是对于接受剖腹产治疗的孕妇,其危害性更大,如不及时给予科学治疗很容易导致产妇发生死亡[1-2]。所以,临床上必须要进一步分析诱发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制定科学的预防护理措施。为了研究产后出血的诱发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为今后的产后出血护理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本院112产后出血患者,针对患者产后出血的主要诱发因素进行分析,归纳产后出血的主要预防护理措施,现将详细研究过程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本院3902例孕妇中筛选112例产后出血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样本。112例研究对象的年龄均处于19岁至38岁之间,其年龄平均值计算结果为27.5±2.8岁。本院产后出血率为2.9%(112例/3902例)。患者怀孕次数均处于0次至5次之间,生产次数在0-3次。112例患者中初产妇有52例,其余60例属于经产妇。本次研究中有2例患者存在前置胎盘的问题,20例属于巨大胎儿,11例存在妊娠并发高血压综合征,6例患者出现瘢痕子宫现象,2例患者属于双胎妊娠,另外,研究中并发贫血的患者有16例,属于双子宫的有2例,患肝炎的有2例,出现羊水栓塞问题的有3例。本研究中没有患者出现死亡,患者总抢救成功率为100.0%。

2.产后出血原因分析

2.1产后出血以及分娩方式的关系

本研究中,接受剖宫产的患者的产后出血率为4.8%,阴道助产产后出血率为4.1%,自然分娩出血率为1.9%。自然分娩出血率明显低于剖宫产和阴道助产(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2.3诱发产后出血的其他因素分析

针对诱发产后出血的其他原因进行分析可知,孕妇有流产史或者生产次数超过2次的更容易出现产后出血问题,胎儿体重超过4000克也会增加产后出血风险。

3.产后出血预防和护理

3.1孕期保健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妊娠阶段的女性的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和恐惧情绪。孕妇必须要在孕前及孕期有规律地到院接受检查,针对可能诱发产后出血的内科疾病患者,应及时对其开展针对性治疗。保证良好的避孕工作,尽量避免人流,同时降低意外妊娠发生率。护理人员应引导孕妇科学进行饮食,养成良好的孕期饮食习惯。向患者介绍相关孕期保健知识,使其掌握相关保健技巧。针对高危孕妇,必须要高度重视监督以及管理工作,加强对待产孕妇的临床检查,并针对高危产妇进行产后出血早期预防[3]。

3.2产程护理

护理人员必须要针对孕妇胎心状况以及宫缩状况等开展实时监测,叮嘱患者坚持少食多餐,尽量选择易消化且低热量的食物进行食用。针对宫缩不强的孕妇,没有破膜时应引导其适当参与到简单活动中。患者必须要在专人指导和监测下科学应用宫缩素[4]。针对需要接受剖宫产治疗或者手术助产的孕妇,必须要确保相关准备工作完备。孕妇在生产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要针对其产程进展进行实时监测,如果发现产程延缓或者出现停滞,应马上报告医生,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针对催产素进行科学应用,实时监测孕妇胎心状况,做好接生工作,为孕妇会阴提供有效保护,避免其软产道受损,观察其是否出现出血问题。针对孕妇胎盘玻璃征象进行有效识别,采取科学的辅助性措施,促进胎盘的顺利娩出[5]。

3.3生产后的护理

患者结束生产后,护理人员必须要实时监测其子宫收缩状况,针对其具体产后出血量进行科学测量,针对出血问题较严重的产妇,必须要及时分析其出血特点,确定出血诱因,对症下药,采用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认真观察孕产妇临床生命体征变化,如发现有不正常的反应应立即给予处理。

此外,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对孕产妇家属的沟通和交流,顺利控制住产后出血,有效纠正患者休克症状后,应针对实际抢救过程及具体抢救效果进行科学解释,尽可能获得家属的认可以及支持。

参考文献

[1]邓小青.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科学,2014,16:110-112.

[2]罗渝蓉.产后出血原因分析与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科学,2015,02:102-104.

[3]李向丽,王红玲,李宇燕.产后出血的原因、预防及护理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2:151-152.

[4]肖亚兰.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1,12:331-332.

[5]谢英霞.浅谈94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26:323-325.

论文作者:李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0

标签:;  ;  ;  ;  ;  ;  ;  ;  

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体会李丽论文_李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