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艾滋病的防护与关怀论文_陈红

正确处理艾滋病的防护与关怀论文_陈红

雁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陈红艾滋病是一种具有极大危害性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由HIV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所引起。HIV病毒会对人体免疫系统发起攻击,主要的攻击目标是人体免疫系统中最为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会将该细胞大量破坏,进而造成人体免疫功能的丧失。人们为了健康,都选择远离艾滋病,但是广大医务工作者,不得不和艾滋病亲密接触,导致自身的安全受到了较大的威胁。所以,对艾滋病的防护与关怀,应当做到正确处理,在保证医务人员自身健康的同时,为艾滋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

1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关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目前已经得到证实的主要包括三种,其一是母婴传播、其二是血液传播、其三是性传播。其中血液传播中,输血或使用血制品的占比约在3%,静脉吸毒的占比约在5%。而性传播是最主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在我国所有艾滋病感染患者中,占比可达到75%以上。但是,艾滋病毒自身是相对比较脆弱的,在离开人体之后会迅速死亡,所以普通的社交会动,基本不会发生艾滋病的传播,例如蚊虫叮咬、共用电话、共用游泳池、共用厕所、共用办公用品、咳嗽、共餐、拥抱、握手、浅吻等,都不会传播艾滋病。而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在艾滋病感染的防护当中,主要是在治疗感染患者的时候,避免对患者血液或体液的直接接触,以免发生交叉感染的情况。

2 医护人员对艾滋病的错误认识

当前很多医务人员,对于艾滋病有着错误的认识,这主要分为两个极端。一部分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危害性认识过度,“谈艾色变”,基于艾滋病患者极度恐惧和排除,面对艾滋病患者也如临大敌。他们认为如果和艾滋病患者发生接触,就会感染艾滋病,因此甚至拒绝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还有一些医务人员,对于艾滋病的重视程度不足,对于HIV职业暴露的危险性,没有形成充分的认识。他们认为自己的身体健康,生命力很强,即使发生了损伤也不会感染疾病,因而对于艾滋病应有的防护不足。以上对于艾滋病的看法都是不正确的,医务人员必须对艾滋病形成正确的认识,在对抗艾滋病和挽救患者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自身的安全的防护和健康的保护。

3 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感染的预防

医务人员在接触病源物质的时候,必须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戴手套、接触完洗手,戴好口罩和防护眼镜,穿隔离衣或围裙等。医务人员在进行可能会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的诊疗护理操作中,必须要戴手套,操作后将手套脱去立即洗手,并进行手部消毒。如果医务人员手部有皮损,在操作中必须戴双层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在常规接触患者时无需佩戴,但是在诊疗护理操作中,可能会有血液或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则必须戴好手套、防护眼镜、具备防渗透功能的口罩等。如果可能发生血液或体液的大面积飞溅,对医务人员身体造成污染的时候,必须穿戴具有防渗透功能的隔离衣或围裙。在侵袭性的诊疗护理操作中,应当保持光线充足,避免刀片、缝合针、针头的划伤刺伤。锐器使用后应当放到防渗漏和耐刺穿的利器盒中,或者使用针头专用处理设备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使用的输液器、注射器等医用锐器,也要尽量带有安全防护功能,避免发生刺伤。一次性针头使用后,禁止将针头套重新套上。使用后的刀片、针头等锐器,也不能直接用手接触。

4 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应对

在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中,应及时采取局部处理,对污染的皮肤用肥皂液和流动清水冲洗,对黏膜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对由伤口的情况,可轻轻挤压伤口旁边,将破损处的血液尽量基础,然后使用肥皂液和流动清水冲洗,不能对伤口局部挤压。受伤部位伤口冲洗之后,还要使用消毒液处理,如0.5%的碘伏,75%的乙醇等,然后对伤口妥善包扎。如果黏膜被暴露,应使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对于艾滋病的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分级,以艾滋病患者的血液或体液,以及含有艾滋病患者血液或体液的物品和医疗器械,可分为三级。一级暴露指的是暴露源对有损伤的皮肤、黏膜沾染,暴露时间、暴露量都比较小。二级暴露指的是暴露源对有损伤的皮肤、黏膜沾染,暴露时间和暴露量相对较大,以暴露源割伤或刺伤皮肤为暴露类型,不过损伤程度比较轻,如表皮针刺伤、擦伤等。三级暴露指的是以割伤或刺伤皮肤为暴露源,但是有比较严重的损伤程度的损伤,如深部伤口或割伤物有明显可见血液。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可分为轻度类型、重度类型等。其中轻度类型是以艾滋病病毒阳性为暴露源,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没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也正常。重度类型是以艾滋病病毒阳性为暴露源,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患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偏低。在职业暴露后,基本用药程序是使用两种逆转录酶制剂,按照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在此基础上,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按照常规剂量连续治疗28天。在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后,应尽早开始预防性用药,尽量不要超过4小时,最多不能超过24小时。如果超过了24小时,也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性用药。

5 对艾滋病的关怀与护理

对艾滋病不要抱有歧视的态度,应当正确认识,给予正确的关怀与护理。在家庭护理方面,不要让有传染病史的亲友访谈,叮嘱患者注意营养,采用合理平衡的饮食方案。对患者需要就医的症状要准确识别,帮助患者降低压力。做好口腔护理与皮肤护理等,以及日常生活的观察。给予卧床不起、活动受限的患者更多的关怀和照顾。要指导照顾者使用肥皂水正确洗手,对手套正确使用和处理,污染物体表面正确清洁,污染物品也要妥善处理。性行为要保证节制和安全,保证皮肤完整,不要共同使用理发工具、牙具等。加强患者和家庭对患者生民及生活质量的控制,为艾滋病生存者和家属,提供更多的关怀与支持。帮助患者环节症状、控制疼痛,充分尊重患者的个人尊严。为艾滋病患者和家属,提供情绪、精神方面的支持,对于情况不佳的患者,要帮助其做好接受死亡的准备,在患者死亡后,为患者家庭提供关怀与支持。加强心理上的关怀与护理,一方面减少对艾滋病的歧视,一方面帮助含着坦然面对歧视,积极预防HIV病毒传播。鼓励和提高患者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以延长生命。

综上所述,艾滋病具有较强的传染病和极高的危害性,患者一旦感染基本无法治愈,只能通过有效方法延缓进展,延长生命。对于艾滋病的防护与关怀,应当正确处理,提高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从而更好的应对艾滋病。

论文作者:陈红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8

标签:;  ;  ;  ;  ;  ;  ;  ;  

正确处理艾滋病的防护与关怀论文_陈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