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电力企业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而配网作为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网线损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因为配网在具体的运行中经常会发生一些线损情况,不仅会严重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严重的还会引发安全事故,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电力系统配网线损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并相应的提出电力系统配网降损节能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电力系统;配网;降损;节能;措施;研究
1、电力线损产生的原因
1.1、电磁场作用
当配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变压器、调压器、电感器等电力设备需要进行电磁转换,导致这些设备在通电之后就会在其占据的空间内产生一定的磁场,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电磁感应现象,虽然由电能产生的磁场强度不大,但是在电磁转换的过程中一定会导致电力线损。此外在电力设备运行的过程中,电压是不变的,所以由电磁转换产生的电力线损也是固定的,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的产生不是凭空的,只是由一种能量转换到另一种能量,并且转换中伴随的能量的损失,所以由电磁场作用产生的电力线损是无法避免的。此外,电能在传输过程中还会产生传输介质损耗以及漏电损耗。
1.2、配线网架构的不合理
电网构建过程中,科学规划、合理配置是保证电能低损失的基础,如电网规划或配置不合理,常会导致电能的损失,如规划的供电线路迂回使导线长度过长、导线截面与供电需求不匹配(导线截面过小形成小电流大阻力、导线截面过大形成大电流大损耗)、线路超负荷或空载运行、线路老化漏电等等,这些由于电网线路规划不科学的原因而导致电力损失的升高。此外,由于电力设备配置不合理引起电力损失增加的原因也很多,如配置在一个电网系统内的各种电力设备负荷能力不匹配(小马拉大车或是大马拉小车的情况)、低压无功补偿不配套、低压线路三相负荷不平衡,引起电流不对称等,以上因配置不合理而导致线路的损耗增加。
2、应对措施
2.1、优化配电网的设计
配电线路的设计,是整个配电网工程的核心,它决定了整个地区人民生活与企业生产,配电线路的优化设计,不仅可以使电力资源得到合理共享,还可以减少电能损耗、提高供电效率。为了使配电线路更加安全、更加合理,国家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设计配电线路的时候,设计者要从统筹的角度出发,不要以节省材料为目的,来降低配电线路的合理性,应该在保障设计安全性的前提下,对配电线路进行优化调整。此外,在配电线路投入使用之后,设计人员要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合理评估,对于不合理的线路进行及时的整改,确保电力线损最小化。
2.2、优化运行方式
确定变压器运行组合方式和最佳负荷率,当有多台变压器同时并联运行时,应分别计算每台变压器的负荷临界值,根据负荷与临界负荷之间的关系,适当调整变压器的运行数量,当电力负荷小于临界负荷时,可以调整为单台变压器运行,从而减少变压器的功率损耗,提高传输效率,降低线损,这样较为经济;当电力负荷大于临界负荷时,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比较合理,避免出现设备过载运行,影响导线、电缆或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2.3、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减小电力线损离不开完善的管理机制。第一,建立责任机制。在配电网建设的过程中,为了节省建设成本,很多建设单位对设计方案的缺乏执行力,最终导致由配电网建设不当引起的电力线损耗。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可以从建设单位负责人抓起进行层层问责,对于违反施工建设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其法律责任;第二,建立监理结构。监理机构对施工程序、施工质量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可以提高配电网的施工质量;第三,思想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从事配电网建设的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认识到用电安全、高效用电的重要性,对于那些工作认真的管理人员进行绩效奖励,这样有利于提高他们对工作的态度与责任心。
3、电力系统配网降损节能的有效措施
3.1、提高对理论线损计算的重视力度
理论线损计算是电力系统配电线损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分析和计算理论线损,主要就是为了有效发现配电网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发现其中的问题,找到降损节能的关键,从而采取一系列的针对性降损措施,争取将配电网线损降到最低。
3.2、明确线损管理制度规范,完善管理指标
电力企业在发展中应该明确线损管理制度规范,完善管理指标。一方面,要加大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工作,及时有效的发现和解决各种线损情况,防止线损出现起伏波动的情况,提高线损的控制和管理质量。另一方面,完善管理指标,对线损管理进行动态考核。不断完善线损指标、线损计划、管理方法以及执行制度,明确指标的下达、调整、编制、控制、分解、评价、考核等要求,加强线损指标的分层管理,提高线损的可控性。
3.3、做好营业普查工作,弥补营业漏洞
制定严格的抄表规范,增强抄表的例日管理,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抄表工作,保证计量的精确性,有效提升抄表的准确率和实抄率。同时,还要认真做好营业普查工作,提升数据的质量,弥补营业中存在的漏洞,从而提升电力企业精益化、规范化的管理水平。
3.4、改造和建设电网,实现规范化管理
采用一定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加强电网规划、建设、设计以及技术改造。对电网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及时有效的更新高能耗的变压器;制定完善的供电方案,缩减配电网的供电半径;扩大导线的截面面积,尽量减少线路的阻力;加大对氧化锌避雷器、合成绝缘子等设备的应用。
3.5、应用节能型配变,减少变压器产生的损耗
在电力系统配电网的改造和建设过程中,对其投资价格、节能效益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均衡测算,科学合理的选择具有节能功能的变压器。同时,还要对投资经济、建设的电流密度以及安全性进行综合考虑,合理设置导线截面,调整和优化输电线路。
3.6、调整扩报装,明确负荷中心
通过调整扩报装现场勘查和业务受理,明确负荷中心的具体位置,防止出现供电半径过长的现象。严格按照城网、农网供电线路的设计原则进行相关的现场勘查和电源选择。同时,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有效消除三相负荷存在的不平衡现象,降低线损的损耗。此外,通过对无功率补偿设备的合理配置,使得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得到显著的提升,进而实现节约电能,减少损耗的目标。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应该重视配电网的降损节能工作,正确认识线损节能对电网系统运行的重要性,认真分析电力系统配电网产生线损情况的原因,从管理线损和技术线损两个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的针对性措施,有效降低配电网线路的损耗。此外,还应该创新电力系统线损管理方法,加强营销系统的线损管理,应用线损的智能化预警手段,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线损管理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樊磊,贺蓉,寇岳.电力企业供电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4:30-31.
[2]陈子瑞.浅谈电力系统节能技术措施[J].信息化建设,2016,04:351.
[3]王振宇.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中潮流计算应用效果研究[J].新经济,2016,32:63-64.
[4]陈兴玉.电力营销中线损异常的成因和精益化管理的有效策略[J].山东工业技术,2016,24:181.
论文作者:杨亚昭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线损论文; 线路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负荷论文; 变压器论文; 配电网论文; 电力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