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的思考论文_李栋

亳州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的思考论文_李栋

李栋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安徽合肥 230041

摘要: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是城市建设直接有效的支撑平台,是衔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亳州市近期建设规划,浅谈新时期近期建设规划的新思路。

关键词:近期建设;“十二五”规划;行动计划

1、亳州市近规编制背景

亳州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近规”)工作开展与2011年,在住建部[2011]31号文《关于加强“十二五”建设规划制定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下,结合已经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审批的《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编制“近规”。

2、近规编制一些新的尝试

为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亳州陆续进行了一系列新的尝试,从规划编制内容和方法上都有一定的创新。

本轮近规目标导向特征较为鲜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紧密结合,可以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并通过“近期建设规划”和“三年建设行动计划”的同步制定,构筑城市政府调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平台”。规划重点关注政府主导项目,对于建设项目明确总负责单位、资金渠道和政策措施。从内容上看,其内容仅针对交通和基础设施,成果根据需求制定目标,重点关注政府投资领域—— —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明确具体,并落实负责单位、资金、时限,操作性强。

3、经验借鉴

通过分析研究广州、深圳、北京、武汉等主要城市近规的编制内容和方法可以看出,国内诸多城市在实践中对于近规的一些关键问题已经逐渐达成共识。

编制方式:近期建设规划—— —年度实施计划的 滚动编制方式行之有效;规划内容:加强对城市发展趋势的判断,增强近规前瞻性;着眼关键问题,重点突出;强化政府主导,以用地供应和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为抓手;强化近规的强制性内容;主动策划一些关键项目,注重与土地储备、投融资计划的统筹协调;促进规划成果向公共政策转变;

保障机制:强调与五年计划的衔接,加强政府 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建立有效的跟 踪反馈机制,使规划能够进行动态调整;建立动态信息系统,积极运用GIS、卫星遥感等技术。

4、规划思路与主要任务

4.1 规划目标

通过亳州“三个不得不转型”的背景分析,基于未来三年城市四个发展转型趋势的基本判断,遵循 “十二五”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落实亳州市委、市政府确立的近期发展思路,确定近期城市发展的总目标。

目标之一:功能定位——特色鲜明、产业发达的“活力城市”

工业经济综合实力翻两番。到201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60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全市工业化率突破40%,工业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达60%以上。

大力实施“八大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现代中药产业、白酒和农产品加工产业、煤炭产业、机械制造业、化工产业、电子及新能源产业、纺织服装和其他优势产业。

目标之二:形象定位——充满生机、生态良好的“美丽城市”

打好“天下道源、曹魏圣地”文化牌;

发扬“华佗故里、千年酒香”历史源;

形成“中华药都、养生亳州”产业链;

打造“绿色之城、美丽亳州”未来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目标之三:区域定位——功能完善、辐射较强的“幸福城市”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

实施联动发展,推进老城区、工业区和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建设。

完善供电、给水等市政基础设施设施建设。

积极承接转移,加速融入中原经济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亳州崛起步伐;促进皖北经济,打造新兴地区性中心城市。

4.2 核心任务--确定重点地区

4.2.1确定重点地区的要素

为实现产业、人口与综合服务等在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合理布局与分配,使城市居民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和提升,必须把握近期需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关键性区域,集中有限的资源进行重点投入,形成规模效益和投资合力,以点带面,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的优化。

本次规划所建议的重点地区是——市级政府在规划期内需安排重点推进的、对城市的近中期发展具有战略性影响的地区。

4.2.2 重点地区的分类和选择

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市政府有关政策和重点项目安排,本次规划确定三类重点地区,作为近期城市规划管理和建设工作的重点地区。

重点开发地区:是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新开发建设活动为主的地区,需要政府集中优势资源进行建设和管理,发挥其对城市整体发展的带动和提升作用。分别为:

重点改善地区:是区位和功能重要,建成度较高、急需通过整治和改善以提升功能的地区。

重点生态建设地区:是位于基本生态控制线内、需进行生态建设以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地区。

通过对亳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综合分析,本轮近期建设规划明确划定近期建设的6个重点地区,包括4个重点开发地区、1个重点改善地区和1个重点生态建设地区。并通过重点展示区域展示亳州最具特色的人文景观风貌。

4.3制定综合性行动计划

本次近期建设规划在确定重大综合性行动计划时,主要遵循了以下厚则:

(1)战略性:必须是对城市空间总体发展有重要带动作用和战略影响力的行动,是近期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安排近期城市各项建设工作必须予以忧先考虑。

(2)针对性:行动内容的选择不求面面俱到,必须针对目前各方面的主要需求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与规划目标和策略保持高度的一致。

(3)实效性:必须是结合目前制度环境而设计的、在近期可以见效的行动。

综上所述,本次规划的2012——2015年建设行动计划贯彻活力亳州、幸福亳州、美丽亳州三大计划。

5、实施保障机制

5.1完善年度实施计划制度

通过近期建设规划,将城市总体规划做时间维度的分解,一方面可使总体层面规划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在时限和内容上充分衔接;另一方面,也能强化总体规划对下层次规划的控制力,保证规划目标的落实,提高城市规划的实施绩效。

5.2 推行建设项目规划许可预申报制度

建设项目规划许可预申报制度是全面了解下一年度各类用地开发需求,科学制定下一年度的年度实施计划的重要基础。

5.3 健全重点地区开发的制度保障

明确建设管理模式。将重点开发地区作为市政府工作的重点区域,加大市级政府的组织保障和建设投入。市政府成立重点开发地区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并在部分重点地区派出管理机构,负责统一组织协调该地区开发建设活动。

5.4 落实规划监督管理制度

落实规划实施责任主体,严肃纠正违反规划的行为并追究责任;加强规划实施的检查,采用实地巡查和遥感监测等方式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控;接受人大、政协及上级部门的监督,定期向市人大或其常委会汇报年度实施计划执行情况;完善规划公众参与机制,加大规划宣传力度,健全城市规划社会监督机制。

5.5 建立规划动态维护系统

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规划维护系统,依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对近期建设规划进行维护,确保城市建设的顺利开展,达到城市开发建设与规划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孙翔.广州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思考[J].规划师,2004

[2]吴青苗,江宁进.关于编制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思考[J].规 划师,2006

[3]王富海.以近期规划为规划改革的突破口[J].城市规划,2003

[4]杨保军.直面现实的变革之途———探讨近期建设规划的理 论与实践意义[J].城市规划,2003

[5]颜恒辉.基于实效性的近期建设规划编制体系的研究[D].湖 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亳州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亳州市规划局

论文作者:李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7

标签:;  ;  ;  ;  ;  ;  ;  ;  

亳州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的思考论文_李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