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建华教授运用葛根芩连汤治疗慢性胰腺炎的经验总结论文_贺燕丽,石建华,王红(通讯作者)

石建华教授运用葛根芩连汤治疗慢性胰腺炎的经验总结论文_贺燕丽,石建华,王红(通讯作者)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300250

慢性胰腺炎(CP)是由多种因素交互作用所造成的胰腺组织和功能的进行性破坏,以胰腺纤维化、钙化为主要病理特征。临床症状表现为腹痛以及胰腺外分泌功能障碍。随着胰腺萎缩,外分泌功能逐渐减退,腹痛程度会降低或者消失。而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只有在胰腺功能明显受损的前提下才会显现。慢性胰腺炎在临床上常反复发作,很难彻底治愈,目前对其易复发、疗效差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仅仅以对症状的控制、对胰腺功能的改善和对并发症的治疗为重点[1]。

葛根芩连汤出自《伤寒论》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 主之。”葛根芩连汤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组成,方中的葛根用量最大为君药,葛根为阳明经药,辛凉清透,引阳明经热达于外以解阳明之表、升脾胃之清阳又为止泻的圣药[2]。芩、连均为苦寒之品,寒以泄热,苦以利湿,合以肃清阳明里热为臣。甘草缓急和中兼能调和诸药,是为使药[3]。葛根芩连汤为清解阳明表里的表里两解之剂。

近年来随着对中医药认识的不断深入,有研究认为葛根芩连汤药理作用广泛包含解热、抗菌、抗病毒、抑制胃肠运动、抗氧化、抗心律失常、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有较高药用价值。[4-5]其中黄连、黄芩、甘草对葛根药效的影响均具有其相似性,每种药材对葛根有效成分影响差异不大,配伍后方剂与单味葛根相较,不仅增加了黄芩苷、小檗碱等有效成分,与葛根在一些功效上仍具有一定相似性,进而产生相使作用[6]。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石建华教授运用葛根芩连汤治疗慢性胰腺炎经验丰富,效果良好。笔者现将其相关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金匮翼·胁痛统论·肝郁胁痛》曰:“肝郁胁痛者,悲哀恼怒,郁伤肝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日:“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呖不通,饮食不下。”;《医学正传·胃脘痛》曰:“致病之由,多由纵恣口腹,喜好辛辣,恣饮热酒煎烤,复餐寒凉生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中医认为,慢性胰腺炎属“腹痛”、“胁痛”、“痞证”等范畴,为本虚标实证,因暴饮暴食、嗜烟好酒等导致湿热内生,湿热互结,脾胃虚弱、气滞血瘀,不通则痛等,通过中医辨证施治相应给予疏肝泄胆、清热化湿、健脾理气、活血化瘀等。

2 辨证分型治疗

中医对于慢性胰腺炎的治疗目前尚无统一的辨证分型,临床中以肝胆湿热型、脾胃虚弱型、气滞血瘀型三种较为常见。

病例1:刘某,男,46岁,塘沽人,2014年12月8日,劳累之后兼饮食失节,左上腹痛,大便溏泻,舌质红,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滑数。血常规:白细胞12.1,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0.81%;血淀粉酶:1191u/L,尿淀粉酶276u/L。胰腺CT提示:胰头大,边缘模糊,胰腺炎。辨证诊断为:脾胃虚弱。处方:葛根10g,黄芩10g,黄连6g,甘草 3 g,连服14剂。2014年12月22日复诊,左上腹轻微疼痛,饮食明显增加,大便正常,舌苔白腻,脉弦滑。血常规:白细胞 6.2×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0.53;血淀粉酶:509u/L,尿淀粉酶68u/L。胰腺CT提示:胰腺正常。再服用7剂12 月29日复诊,左上腹疼痛消失,饮食正常,精力旺盛。

病例2:李某,女,62岁,蓟县人。2014年9月12日经友人介绍前来诊治:腹痛有时痛如针刺,不思饮食,形体消瘦,倦怠乏力,口舌质红夹瘀紫,苔黄腻,脉沉弱略涩。血常规:白细胞14.9,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0.96%;血淀粉酶:1356u/L,尿淀粉酶318u/L。胰腺CT提示:胰头大,边缘模糊,胰腺炎。辨为气滞血瘀型。处方:葛根24g,黄芩与黄连各9g,炙甘草6g。加10倍量的水,浸泡30min,先煎葛根,水沸后煎煮20min,再和余药共煎30 min,滤过,残渣加 10倍量的水,水沸后再煎 20 min,趁热滤过;合并两次滤液,浓缩,冷至常温;日1剂,14日为1个疗程。2014年9月26日复诊,腹痛缓减,仍不思饮食,血常规:白细胞 7.8×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0.67%;血淀粉酶:622u/L,尿淀粉酶81u/L。再服用14剂于10月10日复诊,腹痛消失,饮食恢复,身清体健。诸症消除后,再行治疗2个疗程,以巩固疗效,随访一年,一切安好。

病例3:马某,男,57岁,北辰人,2014年7月4日,饮酒无节,食甘啖厚,引发腹痛,两肋疼痛、厌食油腻、发热、恶心、身重倦怠等。血常规:白细胞16.4,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0.92%;血淀粉酶:1263u/L,尿淀粉酶225u/L。胰腺CT提示:胰头大,边缘模糊,胰腺炎。辨为肝胆湿热型。处方:葛根15g,黄芩与黄连各 9g,炙甘草6g,连服14剂。2014年7月18日复诊,两肋略微疼痛,不思饮食,其他诸症缓减白细胞6.6,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0.58%;血淀粉酶:511u/L,尿淀粉酶42u/L。再服用14剂于2014年8月1日复诊,饮食正常,疼痛消失。

3讨 论

慢性胰腺炎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胰腺实质局部、节段性或弥漫性进展性炎症,可引起胰腺坏死、纤维化,腺泡和胰岛细胞萎缩消失,导致胰腺结构和功能不可逆的损害[7]。慢性胰腺炎好发于中年男性,这与中年男性的生活状态息息相关,造成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很多,较为常见的病因为胆源性及酒精性,此外也有少量是由于手术创伤所致。慢性胰腺炎病程长、病因复杂,单纯对症治疗难以达到良好效果。西医治疗方法是辨症治疗,早期诊断较难,往往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而中医治疗方法是辨证治疗,辨实虚分主次,对于不同病因导致的慢性胰腺炎行区别治疗。

葛根芩连汤中的葛根祛邪生肌、升阳止泻为君,黄芩和黄连清热泻火、清热燥湿为辅,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为佐。现代药理学葛根芩连汤有以下作用:抑菌、防腐、局部止血、抗炎、改善微循环作用,具有解毒生肌、活血散疲、祛湿敛疮、活血止血之功效。

综上所述,葛根芩连汤治疗慢性胰腺炎可迅速缓解疼痛,不良反应小,临床效果好,深受患者好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Yuen TS,Irwin MG. The‘fifth vital sign’[J]. Anesth Analg,2005,13(2):2-3

[2]郑丽萍,李丽朝,方香丹,等.中风偏瘫病人手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2,22(4):262-263.

[3]黄碧兰,程静.“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NO含量和NOS活性的影响[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4,18(5):312-314

[4]刘容,司晓莉.葛根芩连汤对脾胃湿热证大鼠的治疗作用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3):287~290

[5]陈烨,袁瑾,王新宏,等.葛根芩连汤及不同配伍对肝细胞色素 P450 酶的影响[J].中成药,2013,35(8):1593~1598

[6]张华,安叡,徐冉驰,等.葛根芩连汤及不同配伍组中生物碱类成分的肠外翻吸收研究[J].中成药,2012,34(4):620~625

[7]李月光. 慢性胰腺炎78例病因分析及临床诊治分析[J]. 吉林医学,2011,32(14):2812-2813.

*石建华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编号:ZJ0201WK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503389)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300250)

***通讯作者: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300250)

论文作者:贺燕丽,石建华,王红(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1

标签:;  ;  ;  ;  ;  ;  ;  ;  

石建华教授运用葛根芩连汤治疗慢性胰腺炎的经验总结论文_贺燕丽,石建华,王红(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