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疗效分析论文_周林1,沈合群2,佘康云3

邵阳市中心医院

【摘 要】目的 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68例胸、腰椎结核患者于我院接受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加后路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12月,观察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CRP)以及Cobb角变化以评价治疗疗效。结果 患者治疗前血沉(103.43±11.08)mm/h、CRP(78.90±5.38)mg/L、Cobb角(43.29±8.38)°,治疗后指标依次为(3.24±0.45)mm/h、(1.32±0.39)mg/L、13.78±1.2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明显,矫形效果好,临床中可广泛推广。

【关键词】胸腰椎结核;内固定;Cobb角;前路

脊柱结核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由于肺结核、消化道结核或淋巴结核等原发性疾病引起的肺外结核[1.2],是全身骨关节结核的主要类型[3.4]。该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骨质,并使其遭到破坏,同时容易引起脊柱畸形、心肺功能障碍以及神经系统损伤,存在着瘫痪的风险,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本研究以我院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胸、腰椎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现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胸、腰椎结核患者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年龄18-55岁,平均(39.34±4.03);其中胸椎结核11例,腰椎结核21例,胸腰椎结核6例;术前脊髓神经功能ASIA分级:B级12例,C级18例,D级29例,E 级9例。

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Cobb角>10°;(3)胸腰椎结核患者;(4)患者知情并同意纳入研究。

排除标准:(1)患者全身情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患者;(2)伴有颈椎或者其他部位的骨结核者。

1.2 治疗方法

术前准备:所有患者均行4周正规、严格抗结核药物治疗,予以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口服,链霉素肌肉注射,联合强化用。根据患者体重调整用药剂量。

手术方式:常规麻醉,患者侧卧或者平卧位,根据术前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在影像显示当中,患者椎体破坏位置清晰可见,进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胸、腰部的手术入路分别为肋胸膜和胸一腹膜后间隙,分别选择胸后外侧和胸腰后外侧作为手术切口。将病椎完全显露出来,彻底清除其内的脓液、结核肉芽肿组织以及死骨,刮匙反复清除骨质,直到有新鲜血液渗出。清除椎管中的病灶组织并予以反复冲洗。取长度合适自体髂骨或用切下的肋骨条或同种异体骨植入缺损区。病灶清除后形成较大骨缺损的部位应用钛笼植骨支持。手术中要特别注意修整骨槽,使得植入的骨块嵌入后紧密接触,这样有利于植骨融合。用内固定器械的加压作用让植骨块牢靠嵌入椎体骨槽内,安装椎体侧前方钉板,固定其近端和远端正常椎体,其对于残留部分正常椎体的固定同样具有显著的效果,应用钉棒内固定系统也可以达到相同的固定效果。安装椎体侧前方钉板和钉棒内固定系统固定,能够撑开椎体并安装连接棒,在拧紧内固定螺钉后,对脊柱后凸畸形予以矫正。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或腹膜后引流,逐层关闭切口。

术后治疗:常规营养支持,抗生素治疗,严格继续抗结核药物治疗。抗结核治疗:异烟肼(INH)、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M)和利福平(RFP)联合应用。强化治疗3个月后停用链霉素,继续用异烟肼、乙胺丁醇、利福平治疗6-12个月,化疗应遵从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的原则,并强调全程督导。

术后随访:术后1月、3月、6月常规复查血沉、C-反应蛋白(CRP)、脊柱X线正侧位、CT、MRI,随访6个月以后每6个月复查一次脊柱X线正侧位。用药同时应当定期复查肝、肾、耳功能。

1.3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数据行t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治疗前血沉(103.43±11.08)mm/h、CRP(78.90±5.38)mg/L、Cobb角(43.29±8.38)°,治疗后指标依次为(3.24±0.45)mm/h、(1.32±0.39)mg/L、13.78±1.2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外科手术是治疗脊柱结核的有效办法,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脊柱结核的手术术式也在不断革新,以获得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更快、更好的恢复。在联合全身药物化疗为基础之上,行外科手术治疗,清除病灶,矫正脊柱畸形。为了进一步提升胸腰椎结核疗效,缩短结核治疗的周期,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得以有效的应用,其对于矫正和重塑脊柱畸形和治愈结核具有显著的效果效果,恢复患者脊柱曲度,进而修复其心肺功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我院采用的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前路手术要做到彻底清除病灶,清除坚硬致密的硬化壁边缘,硬化壁中的肉眼可见病灶应结合影像学资料全部切除,多发空洞应切除、打通,病椎四周表面的硬化壁也应表面剔除或刮除,应刮勺或磨刀反复搔刮、打磨直至骨面有鲜血渗出。同时也应当注意,术中少用骨刀、骨钳等工具,避免取下大块骨质[5.6]。植入内固定后进行适当撑开,恢复椎体高度并矫正后凸畸形。通过本次研究可见,经过治疗后患者血沉、CRP以及脊柱Cobb角均明显改善,所有患者未出现复发迹象。

总之,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明显,矫形效果好,临床中可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羊明智,彭立军,胡文凯等.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选择性病椎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31):40-42.

[2] 杨寅,张延平,贺西京等.一期侧前路双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J].中华骨科杂志,2016,36(4):208-214.

[3] 刘鹏,蒋晖,瞿东滨等.胸椎和腰椎脊柱结核手术入路术式选择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3):253-256.

[4] 张嘉利,李大伟,马远征等.多节段胸腰椎结核外科治疗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13,35(5):305-308.

[5] 曹鹏,艾克热木江.木合热木,武忠炎等.胸腰段脊柱结核骨折前路与后路治疗途径比较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43):7594-7601.

[6] 张宏其,尹新华,黎峰等.脊柱结核手术治疗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探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1):20-27.

论文作者:周林1,沈合群2,佘康云3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4

标签:;  ;  ;  ;  ;  ;  ;  ;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疗效分析论文_周林1,沈合群2,佘康云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