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原因探究论文_牛怀增 陈万良

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原因探究论文_牛怀增 陈万良

牛怀增 山东省青州市实验中学 262500;陈万良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一中 261100

一、社会转型期对于学生道德的要求

当前中国社会处于发展的转型期,这个时期也是一个矛盾凸现期,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主流思想、传统观念受到时代的挑战越来越大,在滚滚的全球化大潮中,各种观念冲突,引发了人们内心的困惑,在物欲的诱惑下,社会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这些都影响了身处社会之中的学生。

中学生相比父辈更为优越的家庭环境,与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相冲突,生理的提前成熟与心理的不成熟统一于个体,以自我为中心,缺少责任感和社会公共意识;注重个人享乐,怕吃苦,做事心浮气躁、缺乏意志力、进取心;奇奇怪怪的非主流意识;过激的行为方式,缺乏判断力的盲动,法律意识淡漠等都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中学生德育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素质教育对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

历史课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是德育的来源和载体,它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主阵地。素质教育必然要求历史学科发挥其学科优势进行德育教育。但是受应试教育影响,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不同程度存在“重知识、轻教育”、“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在高考升学压力下,教师偏重于考什么就教什么;学生侧重于考什么学什么,不考就不学的状况。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制约了历史学科德育功能的正常发挥。中学历史学科所担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德育教育目标流于形式,影响了历史教学德育功能的发挥。

三、有助于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接受人文熏陶,将历史学习中的个体体验化为学生内在的素养,有助于教育理性的回归,改变教育“目中无人”的状况,真正把学生作为一个“人”来培养,有助于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以及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处事,学会做人,真正使德育服务于人的发展。

四、有助于真正落实新课标的要求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还有助于更好地学习、领会和执行新的课程标准。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涉及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目标。传统历史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忽视情感。

在高中历史教学进行德育教学,在探究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德育的渗透,对于真正落实新课标要求具有十分独特的意义。

五、有助于德育教育模式的多样化

高中历史教学德育渗透有利于改变目前德育内容陈旧,德育教学死板,德育教学模式单一的状况。目前许多学校的德育教育仍然没有摆脱正面说服、灌输的模式,利用高中历史课堂可以开设历史活动课进行德育教育形式灵活、多样,德育内容丰富,有助于德育教育模式的多样化。

论文作者:牛怀增 陈万良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原因探究论文_牛怀增 陈万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