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不缝合皮下脂肪层对产后康复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论文_邹雪梅

(鹤山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广东鹤山 529700)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不缝合皮下脂肪层对产后康复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行腹部横切口剖宫产的足月妊娠孕产妇30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150例。观察组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直接行皮内连续缝合,对照组常规缝合皮下脂肪层再行皮内连续缝合。比较两组手术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1d、3d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IL-6、IL-8及CRP水平均较术前高,而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IL-6、IL-8及CR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不缝合皮下脂肪层,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助于产妇术后康复。

【关键词】腹部横切口;产后康复;剖宫产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5-0186-02

近年来,剖宫产技术提高,人们物质条件的改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剖宫产率逐年升高,随之在术中和术后发现各种并发症。剖宫产术后并发感染,不仅不利于切口愈合,还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本研究采用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不缝合皮下脂肪层,效果较理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行腹部横切口剖宫产的足月妊娠孕产妇300例。纳入标准:年龄18-45岁,无腹部皮肤溃疡无明显妊娠并发症;所有患者均有剖宫产指征,如头盘不称、胎儿窘迫等;以硬膜外麻醉方式行手术麻醉。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150例,观察组年龄(32.83±2.54)岁,经产妇57例,初产妇93例;对照组年龄(33.42±2.73)岁,经产妇64例,初产妇86例。两组年龄及手术指征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产妇进腰硬联合麻醉后,在其腹壁上作一横切口,长度约12cm,随后将皮下脂肪作约3cm切口,直达腹直肌前鞘,撕拉分离皮下脂肪,剪开腹直肌前鞘并撕开合适大小。分娩结束后,缝合子宫肌层。观察组患者在清洁完皮下脂肪层并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后,直接用4-0可吸收线行皮内埋缝,术后切口无需拆线;对照组则是用4号线进行皮下脂肪层间断缝合,后行皮内埋缝。术后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手术情况、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产妇术前及术后3d血清细胞因子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数据,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及住院时间对比分析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和切口愈合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本文采用撕拉法将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肌肉撕开,避免使用器械分离时伤及其中血管及神经,同时避免损伤其中脏器,减少血管损伤,减少术中出血量。缝合皮下脂肪层和皮肤是剖宫产术最后环节,缝合方式及质量直接影响切口愈合情况[1]。既往剖宫产均对其皮下脂肪层进行缝合,但因其缝合不当,常出现皮肤内陷、皮下脂肪缺血等影响产妇术后康复。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其切口位置较低且位于Fannenstiel折皱,所受张力较小,有助于切口愈合;同时术后产妇可在短时间内下床行走,在重力作用下,可使切口缓慢愈合;产妇哺乳时多为坐状,腹部成自然下垂,促进脂肪组织自然对合。不缝合皮下脂肪层可避免对脂肪层血管造成损伤而造成脂肪层缺血影响切口愈合,同时可使脂肪组织自然对合,恢复其解剖位置,有助于切口自然愈合。本研究结果表明,不缝合皮下脂肪层能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可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有利于减少其经济负担。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血清IL-6、IL-8及CRP水平均较术前高,这是因剖宫产使机体受创,机体自我保护机制引起应激反应,促进细胞因子水平的提高。IL-6为一种促炎因子,可促进机体分泌释放炎症介质,加重病情;IL-8是中性粒细胞聚集而放大自身炎性反应,这两种因子可促进或加重炎性反应。CRP是一种急时相反应蛋白,可用于衡量机体炎性反应的敏感指标,通过监测患者体内CRP水平的变化,衡量疗效及病程[2]。本研究结果表明,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不缝合皮下脂肪层,因对机体创伤较小,引起机体应激反应较轻,有助于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1]李隽宏,李萍,马睿,等.改良皮内缝合法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36(11):1298-1300.

[2]王胜云,陈德昌.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分的相关性研究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27(2):97-101.

2016年度江门市卫生计生局科研立项项目(16A110)

论文作者:邹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0

标签:;  ;  ;  ;  ;  ;  ;  ;  

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不缝合皮下脂肪层对产后康复和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论文_邹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