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罗雯雯

湖南省马王堆医院针灸科 湖南长沙 410016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针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月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52例,将其针灸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Barthel评分、Fugl-Meyer评分、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Barthel评分、Fugl-Meyer评分、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在常规康复同时给予针灸治疗,可有效减轻其肢体痉挛症状,减轻致残程度,对改善患者自理能力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针灸;脑卒中痉挛性偏瘫;临床效果

大多数脑卒中患者治愈后均会遗留程度不同后遗症,其中偏瘫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在偏瘫所带来的功能障碍中,肌肉痉挛所致功能障碍对患者独立生活能力的恢复造成主要阻碍。脑卒中痉挛性偏瘫一般在发病后3周出现,其痉挛症状可持续3个月,多因治疗失误或不及时治疗引发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痉挛共同运动模式,其对患者肢体功能造成严重妨碍[1],因此,临床康复的关键在于对痉挛状态的抑制。本文选取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52例,将针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月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52例,其中:男23例,女29例;年龄在41—76岁,平均年龄为(59.32±3.44)岁。入选标准:临床明确诊断为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2],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显示肌张力>0级,小于等于III级,脑卒中恢复为II-III级,均经颅脑CT或MRI确诊,临床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肌痉挛和肌腱反射亢进等;知情、自愿参加本次实验患者;首次发病患者。排除标准:伴有痴呆、失语症状.合并严重糖尿病、心脑肾疾病和精神病、智能障碍、视野缺损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早期注意保持其肢体良肢位,以预防肢体受压。当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上肢按躯干-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手指;下肢按躯干-髋关节-膝关节-足部顺序进行拍打、按摩等,以增加肢体肌力;当患者肢体肌力达至Ⅱ级时,可指导患者进行助力运动;当患者肢体肌力达至Ⅲ级时,指导患者进行主动运动,如翻身、坐起、抗阻力训练等。

在此同时,均给予针灸治疗。取穴:上肢取曲池、合谷、内关、尺泽、手三里;下肢取血海、风市、环跳、阳陵泉、太冲和丘墟穴。取穴均为患侧穴位,用1.5-2.5寸毫针直刺0.5-1.5寸,得气后应用平补平泻法捻转半小时左右;取2cm长艾条点燃后将燃端置于针柄尾部,每个穴位艾灸半小时左右,每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Barthel评分(自理能力)、Fugl-Meyer评分(肢体运动功能)、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痉挛症状)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本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计数数据采用百分率来表示,并对计数数据与计量数据分别给予卡方与t检验,将显著学标准设定为a=0.05,即:当P<0.05时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3个疗程后Barthel评分、Fugl-Meyer评分、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见表1。

3 讨 论

痉挛性偏瘫是患者脑卒中后最易发生后遗症之一,其不仅影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而且还可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下降[3]。

常规康复训练疗效往往有限。临床应用针灸针刺得气后再用艾炙疗法,可综合发挥针刺刺激作用和艾灸热力作用,产生镇痛和温热效应,且通过艾炙药力作用,可使得患处穴位周围神经血管产生刺激作用,局部组织代谢加强,对患处血浆渗透压和血液循环有调整和改善作用,可降低患处周围神经兴奋性,促进患肢功能恢复[4]。

有研究表明,若患者痉挛症状较为严重,对患处远端穴位如足三里、太冲、三阴交等进行针刺可加重其痉挛状态,导致患侧出现足内翻等痉挛症状,而对合谷穴和曲池穴等进行针刺又可引发腕屈和肘屈等痉挛症状。但现代医学证实,对患侧肢体进行针刺,可通过本体感觉神经启动牵张反射,促进拮抗剂收缩,降低痉挛侧亢进肌张力,从而发挥抑制痉挛的效果[5]。本研究通过掌握肌力平衡原理,在明确痉挛为个肌群肌张力不平衡所致的前提下,以协调肌张力平衡作为针灸干预的重点,通过合理选择上肢和下肢的不同穴位进行针灸,对拮抗肌和主动肌的肌张力进行平衡和协调,通过对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运动的拮抗,强化上肢伸肌和下肢屈肌运动,从而促进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6-7]。

本研究回顾总结了52例经针灸治疗的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资料,结果显示,治疗3个疗程后Barthel评分、Fugl-Meyer评分、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说明对于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在常规康复同时给予针灸治疗,可有效减轻其肢体痉挛症状,减轻致残程度,对改善患者自理能力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廖杏球.针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11):141-141.

[2]胡科.联合应用神经促通技术与电针灸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191-192.

[3]李东霞.联合应用神经促通技术与电针灸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康复的疗效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2,3(11):404-405.

[4]杨海涛,庄礼兴,刘悦等.颞三针、挛三针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32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3,32(4):48-51.

[5]季晔琦,王刚,李莉等.泥蜡疗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5,30(1):88-90

[6]单玲玲,邢艳丽,高潇等.电针环跳、承扶穴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伸肌痉挛状态的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4,25(3):44-46.

[7]岳增辉,李良,常小荣等.电针与手针治疗脑卒中痉挛性瘫痪效应差异研究[J].中国针灸,2012,32(7):582-586.

论文作者:罗雯雯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  ;  ;  ;  ;  ;  ;  ;  

针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罗雯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