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碱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时鹏飞

甘肃省静宁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743400

摘要:目的 对麻黄碱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中的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在我院实施剖宫产的产妇资料,以麻醉方式的不同进行组别划分,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的36例分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另外以麻黄碱麻醉的36例分为观察组,对两组产妇术后的低血压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后的低血压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8%、5.56%,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优,两组差异显著。结论 进行剖宫产时,在腰-硬联合麻醉中加入麻黄碱可有效降低低血压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可推广。

关键词:麻黄碱;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

前言

麻黄素亦称麻黄碱。是从中药麻黄中分离的一种生物碱,属芳烃仲胺类生物碱,为麻黄平喘有效成分。蜡状固体、结晶或颗粒。存在于麻黄科植物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茎,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茎、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茎、锦葵科植物心叶黄花稔Sida cordifolia L.全草。为拟肾上腺素药,兼具α与β受体兴奋作用,作用较温和。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兴奋中枢等作用。升压作用较弱,但较持久,使血管收缩,但无后扩张作用。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速、镇痛完全、肌松完善、可控性强等优点,因此,在产科手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腰硬联合麻醉也常引起产妇低血压[1]。麻黄碱是纠正麻醉后产妇低血压的常用药物,本文将探讨麻黄碱在术中的使用方法 剖宫产作为当前临床上应用频率日益增高的一种分娩方式,如何对其麻醉方式进行选择已经成为一项重要问题[1]。基于腰-硬联合麻醉这一麻醉形式起效较快、镇痛效果较佳的应用优势,在剖宫产术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这一麻醉方式所引起的低血压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却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甚至可引发新生儿缺氧、酸中毒等现象的出现[2]。对此,笔者特对麻黄碱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做出了研究论证,以期实现剖宫产麻醉安全性的进一步提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所选病例均为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共72例。观察组产妇(行麻黄碱+腰-硬联合麻醉,n=36)中年龄最小为19岁,最大为37岁,平均年龄为(25.26±2.35)岁;孕周最短为37周,最长为42周,平均孕周为(40.78±1.04)周。对照组产妇(行腰-硬联合麻醉,n=36)中年龄最小为20岁,最大为37岁,平均年龄为(25.13±2.27)岁;孕周最短为37周,最长为42周,平均孕周为(40.69±1.12)周。两组产妇的组间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且无麻醉禁忌证,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首先,取20mg麻黄碱对观察组产妇进行肌肉注射,再对两组产妇实施方法相同的腰-硬联合麻醉,具体如下。对所有产妇的生命体征保持动态监测,并为其建立其相应的静脉通道,取500ml浓度为6%的羟乙基淀粉对产妇实施扩容操作。随后,产妇以侧卧位接受L2-3椎间硬膜外穿刺及腰麻穿刺,直至脑脊液呈回流状态,取浓度为0.75%的布比卡因与2ml脑脊液进行稀释,并将其于产妇蛛网膜下腔注入,直至麻醉起效即可实施手术。

1.3观察指标

(1)对两组产妇术后的血压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对低血压的发生率进行记录并比较。(2)观察产妇术后有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出现,并作为观察指标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进行本次研究时,均以SPSS17.0软件处理各类数据,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行x2检验,同时以P<0.05表示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产妇术后的低血压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2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腰-硬联合麻醉作为一种具有重要神经阻滞效果的麻醉方法,在剖宫产的手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麻醉支持作用。但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该麻醉方式虽可取得较为显著的麻醉效果,但在应用时却极易引发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出现,进而对产妇的整体麻醉效果及术后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3]。据分析,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生理状态可出现较大变化,在子宫不断增大的过程中,下静脉与腹主动脉相继受压,在麻醉药效快速发挥的情况下,血管在阻滞范围内呈持续性扩张状态,造成血液淤积于静脉系统当中,回信血量不足,致使产妇动脉血压出现大幅下降。此外,产妇在血压大幅下降的影响下,可能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现象的出现,进而造成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并发[4]。为针对上述现象进行缓解,本研究特对麻黄碱在其中的应用价值做出了探究。麻黄碱作为一种在功能上与肾上腺素较为相似的药物,具有着持续性较长的应用优势,可在一定程度促进产妇血管的收缩,同时使其心率加快,由此对产妇的静脉回流量、心脏输出量起到提升作用。通过上述药理作用,产妇的低血压症状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便将随之得以降低。此外,经论证,产妇在应用该药物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子宫动脉收缩等现象,意味着该药物对胎儿基本无影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研究表明,对剖宫产产妇实施麻黄碱+腰-硬联合麻醉,有助于促进产妇低血压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该方法具有重要麻醉价值[5]。

从本次研究取得的结果来看,另外应用麻黄碱进行麻醉的观察组产妇低血压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可见两组产妇的麻醉安全性存在显著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剖宫产产妇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的过程中,可另外加入麻黄碱进行联合应用,可有效在原有的麻醉基础上实现麻醉安全性的提升,对于产妇母婴安全可起到相应的保障作用,可在临床进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明志.剖宫产术中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6,37(03):654.

[2]马杰.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活跃期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安徽医药,2016,20(03):572-574.

[3]陆振华.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4,14(06):132-133.

[4]张望平,任铭,常向阳,等.硫酸镁静脉给药对子痫前期产妇布比卡因腰麻时效的影响[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6,33(03):348-352.

[5]许玉芸,黄燕婷,李婷.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腰麻麻醉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36-38.

[6]张凯,章文华,傅军,田海梅,邵长君,吴令英,张伟;ATP生物荧光技术在卵巢癌体外药敏检测中的应用[J];癌症进展;2003年01期

[7]姚荣英,韩慧,张玉媛;早产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5年06

论文作者:时鹏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6

标签:;  ;  ;  ;  ;  ;  ;  ;  

麻黄碱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时鹏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