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创新教育理念的实践与感悟论文_李明松

初中数学创新教育理念的实践与感悟论文_李明松

重庆市开州区岳溪初级中学 405404

摘要: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社会一直在进步,各个方面都应跟上时代的脚步。有一句谚语“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发展的动力。”一个国家要保持活力,必须不断地创新、进步。同样的,这也为我们的教学事业指明了方向,教学也要具备创新性。本文我就初中数学创新教育理念展开分析,提出了我的一些感悟见解,希望有所助益。

关键词:创新教育;思维能力;质疑

创新主要就是指对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有好奇心,有求知的欲望,善于用自己的想法提出问题,并独立解决,开创新的方向【1】。创新是世界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当今世界,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创新,推陈出新,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最初保留的都是对这个世界的好奇,我们会去探寻一切看到的东西。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不愿意动脑,现在的教育模式,更多的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就等着老师把题目的解法教会,照葫芦画瓢,老师也觉得只需要把知识教给学生即可,学生会做题目就好。但随着这种风气的盛行,创新思维离我们也越来越远,我们已经逐渐丧失了自己动脑筋的能力,这就是创新理念要抓紧实施的必要性。

1、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有一句至理名言是这么说的“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求,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导师,你对学习没有想学的欲望,不仅耗费精力,得到的也不如别人,经常会有事倍功半的结果。在一场教学里,学生与老师都是主体,老师在平常要注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要注意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绝对不能高高在上,要让学生感受到你的亲切,这样学生才能够主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学习的思维性与创新性就好调动了。

放松的气氛可以让学生在更好的环境里学习,身心感到放松了,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语言是信息的载体,老师可以尽量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教课,给学生创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处在放松的环境里,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学生学习起来会更容易,这样一来,学习思维的积极性很容易就提高了。

除此之外,创新性的培养也非常重要,我们在课堂上,经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一道题讲过了,但碰到类似的问题,稍微变一下,学生就又不会做了。在平常的教学里,老师就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想法去解决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注重培养思维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思维的独立体,“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学生创新性培养的基础。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有目的的创造一些陷阱,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掉一个问题更加可贵【2】。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也会出现问题,有的时候,为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老师可以有选择的讲解一些错误的结论,让学生自己提出见解,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不同的题有不同的解法,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用不同的方法来解题,举一个例子来说,对于X2+X-1=0,求X3+2X2+1的值,这道题,老师提出一种解法,解出来X得值来求最终的结果,有的学生可能会有更好的解法,比如说整体带入的方法,就要比原来的方式解起来更加的简单,每个人都会有思维误区,大家一块共同想办法,提出自己的质疑,学习效果会更好,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也会有帮助。而且,数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会给你一种成就感,在你解出来一道题后,解题成功的喜悦会远远大于你解题耗费的努力,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有创新型解题的欲望,学习的效果会更好,关键是要有自己动脑的想法。

3、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我们认识世界最重要的途径,具备全面的观察力,能够让学生更加全深入的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的效率。数学是一个十分有魅力的学科,在平常,老师可以找一些充满数学趣味的图片,让他们观察,提出其中所用到的数学知识,这样可以很好的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正确的观察方法对于观察力的培养十分重要,现在的学生普遍会犯一个错误,就是看时往往只看表面,忽略事物的本质,在数学里,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粗心的导火索。在培养学生观察力时,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说目标渐进式,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逐层递进,观察到一个小目标后再下一个小目标,形成一个循环,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观察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感知方式,能够准确把握到事物的本质,就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抓重点,能够更加系统的学习到知识,对于数学的学习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4、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创新思维

数学学习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很重要,创新思维的培养类似于学习当中的捷径,比如说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能够凭思维的灵活性,克服我们通常的惯性思维,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去考虑数学中的一些可逆因素,思考在完全相反的条件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熟练度【3】。还有可以注重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传统的思维是收敛式,就是先给出定理,再去证明,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发散式思维就是有多个思维开展方向,只要你能够解出问题的答案,不管哪个方向都可以尝试,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就是一题多解,这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很有帮助。

5、加强数学能力的培养,形成创新技能

学数学要注意数学意识的培养,就是我们所说的培养数学能力。现在初中的题目经常会设置一些开放题,主要特征就是没有明确的结论,这样一来,解题策略多种多样,学生们可以讨论得出结论,给了他们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数学开放题给了学生们更大的空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数学意识,举一个例子,给你一些限定条件,自己创造题目,但需要包含多个题目中所给的条件。这样的题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有开拓精神。有了自己的思维意识,数学的学习就会变得简单得多。

结语:创新是我们社会发展永恒不变的主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用创新教育理念教学,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在数学学习里,创新理念的应用对学生掌握知识方面也能够提供很好的帮助,对教师工作者提升自身素质,更新观念都有很大的好处。

参考文献:

[1]吴彬.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实践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8(16):89.

[2]刘莹.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11):12-13.

[3]马长春.中学数学创新教育理念的实践与感悟[J].文理导航(下旬),2017(01):11.

论文作者:李明松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8月总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创新教育理念的实践与感悟论文_李明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