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组护理对老年腰椎压缩骨折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刘潇

三台县人民医院 四川绵阳 621100

【摘 要】目的 分析观察组护理干预改善老年腰椎压缩骨折疼痛及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90例老年腰椎压缩骨折疼痛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是在常规护理模式上加行观察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7.78%,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55.56%,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后期,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腰椎压缩骨折疼痛患者护理中,引进观察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临床效果。

【关键词】观察组护理;老年腰椎压缩骨折;疼痛;生活质量;影响

引言

老年人群因其身体机能与抵抗力的下降,骨脆性较大,因而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极其容易导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发生,加上其对于疼痛耐受力越来越差,因而术后会出现严重疼痛,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作为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主要是指因前驱伤力所导致的患者椎体前半部分出现压缩变形状况,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活动受限以及腰部疼痛。除此之外,由于老年人群多伴有心肌劳损、高血压等疾病,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手术风险及术后恢复的难度,因而需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以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状况,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90例老年腰椎压缩骨折疼痛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5例。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25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42.34±2.13)岁。最短病程7天,最长病程21天,平均(14.23±1.35)天。其中,导致外物打击伤15例,车祸伤20例,跌倒10例;为10例重伤、15例中度受伤以及20例轻度受伤。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3例,最小年龄24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42.33±2.14)岁。最短病程6天,最长病程20天。平均(14.22±1.34)天。其中,导致外物打击伤17例,车祸伤13例,跌倒15例;为16例重伤、14例中度受伤以及15例轻度受伤。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疾病情况、发生的原因以及应注意的事项,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卧位、肢体摆放姿势,鼓励其多做运动,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观察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1)术前准备:实施俯卧位训练,30min/次,2~3次/d,具体训练强度应该根据患者实际状况进行调整,并练习如何卧床排便。同时患者因胸腰椎骨折会降低其肺活量,因而还需要实施肺功能恢复训练。(2)术后翻身与下肢训练:术后6h护理人员便需要协助患者进行轴线翻身,具体方式为2h/次,并要求患者保持其腰部的平直,术后第2天便可协助患者自行翻身。术后5h帮助患者进行屈伸及踝关节旋转运动,24h后实施直腿抬高运动,具体方式是将一侧下肢抬高至20°左右,保持5s后缓缓地放下,换另一侧下肢,双侧下肢进行交替运动,10~15min/次,5次/d。与此同时还需要进行抗阻力伸膝训练,同样是双侧下肢进行交替训练,3~5min/次,5次/d。3d后通过蹬自行车的方式训练患者的下肢屈伸活动,双侧下肢交替进行,5min/次,3次/d。(3)体位及功能训练:于术后的7~14d,护理人员便可以指导患者实施挺腹训练,具体方式为10~15min/次,3~5次/d。术后14d,指导患者将其头部、双肘以及双脚五点作为支撑实施腰背肌功能训练;21d后,再将其头部及双脚三点作为支撑进行训练;35d后,将其手脚四点作为支撑进行训练。每次训练过程中应保持3~5s,10~15次/d,共3个月。

1.3统计学方案

文中计量资料表达方式为(),采用t值进行检验,而计数资料则采用率(%)表示,利用卡方检验,有关统计学则利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当P值小于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效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7.78%,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55.56%,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分析(例,%)

3讨论

大部分患者发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均是由于外界压缩暴力所致,使其筋骨受到严重的损伤,进而出现气血滞淤、肢体活动不便等症状。目前临床上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大多选择手术治疗,旨在改善患者的腰椎结构,但创伤性手术会对患者腰椎神经根粘连造成破坏,对胸腰椎功能恢复造成不良影响。加上手术的创伤性会刺激游离神经末梢,从而增加疼痛感,导致患者出现焦虑以及抑郁等不良的心理情绪,影响术后观察组。术后护理模式通常给予镇痛药物、心理护理、日常生活护理以及术后活动等,但护理效果不佳。本研究中,实施循序渐进观察组护理,护理内容贯穿术前术后,分阶段实施不同内容及强度的功能训练,并根据患者实际观察组周期逐步实施,旨在快速地恢复患者胸腰椎功能,提高观察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胸腰椎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观察组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缓解术后疼痛状况。观察组组患者术前进行肺功能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因骨折导致的肺活量降低状况,俯卧位及排便练习能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术中及术后体位,从而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转移疼痛的注意力。同时训练强度由低强度至高强度,能够显著地防止因过大的运动强度导致的剧烈疼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观察组护理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美霞,于英楠,聂晓英,翟田敏.PKP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观察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8):324-325.

[2]万博.一体化观察组护理干预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评分、功能恢复和静脉血栓形成率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2018(17):77-78.

[3]王淑娜.观察组护理干预改善老年腰椎压缩骨折疼痛及生活质量的疗效[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8,16(03):140-141.

[4]张艳,白薇,金莉,王中欣.观察组护理干预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8,24(01):126-128.

[5]王珊珊.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综合观察组护理措施及术后疼痛状况的临床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07):140-141.

论文作者:刘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下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3

标签:;  ;  ;  ;  ;  ;  ;  ;  

观察组护理对老年腰椎压缩骨折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_刘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