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头颈肿瘤术后创口感染的防治与护理论文_王红霞

分析头颈肿瘤术后创口感染的防治与护理论文_王红霞

(湖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一病区 湖北武汉 430070)

【摘要】目的:分析头颈肿瘤术后创口感染的防治与护理。方法:选取湖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头颈部肿瘤手术患者,分析其术后创口感染的原因与护理方法。结果:7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其感染发生率为5.71%(4/70);7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4.29%。结论:对于头颈肿瘤术后患者,应加强术后创口感染的防治,并对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可降低创口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其尽快康复。

【关键词】头颈肿瘤;创口感染;防治;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5-0228-01

头颈肿瘤是常见肿瘤之一,随着各种因素,如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生物因素及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使头颈部肿瘤在近年来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而头颈部是重要器官的集中部位,一旦出现术后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头颈肿瘤手术较复杂,因此处的血管及神经较丰富,一般治疗原则为切除病灶,保留重要功能或进行功能重建等[2]。本研究对湖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头颈部肿瘤手术患者进行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湖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在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头颈部肿瘤手术患者,其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性36例,女性34例,年龄37~69岁,平均年龄45.26±2.18岁,其中甲状腺肿瘤21例,口咽肿瘤12例,喉癌6例,下咽癌12例,鼻咽癌19例。

1.2 方法

(1)分析创口感染的原因:a 术前因素: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接诊患者可能存在电解质平衡、营养不良等情况;且患者并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一但出现感染,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发生;患者过度吸烟、喝酒患者,淋巴结转移术后均可导致创口感染;患者在放疗的过程中导致感染,术前气管切开术治疗者也易出现感染,使用免疫抑制剂者。b 术中因素:术中没有进行严格消毒,导致创口感染;口咽内部结构复杂,在根治术后创口因不能很好的严密缝合,易引起术后创口感染;在进行肌皮瓣修复术的时间较长,易出现感染。c 术后因素:术后因患者的代谢不均衡、营养不良、引流不畅等诱发创口感染,口咽部创口裂开,唾液长期污染创口,易导致感染。

(2)护理措施:a 术前护理:对患者与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并告知有关手术及术后注意事项,积极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时,态度应温和,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疾病,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计划,使病情趋于稳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术前控制细菌源,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提高手术耐受性;使用漱口水漱口,注意口腔卫生;若出现龋齿,应及时修复和拔除;若术前不受口腔分泌物的污染,可不使用抗生素,若患者的情况较复杂,手术时间较长,可能术后会出现感染,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若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则会使患者产生耐药菌株。b 术中护理: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中彻底止血,使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口,尽可能的减少细菌量,使用杀菌液冲洗创口,预防感染;术中应充分引流,预防分泌物积聚,避免形成血肿。c 术后护理:术后选择负压引流,最大限度的减少外源细菌引起的创口感染;对于组织瓣修复患者,应密切观察组织瓣的变化情况,一旦出现感染,应加强换药,确保引流通畅,清洁创面;在更换敷料时,对更换下来的敷料进行细菌培养与镜检;此外,应注重口腔卫生,同时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

1.3 评价标准

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护理操作技术、护理态度、护理流程及护理环境营造等方面,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与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2.结果

2.1 分析患者创口护理感染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7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其感染发生率为5.71%(4/70);7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中,满意、一般满意与不满意分别为48例、18例、4例,其满意率为94.29%。

3.讨论

头颈部肿瘤占全身肿瘤的5%左右,常见部位为口咽、喉及下咽,多数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发现时多为中晚期[3]。头颈部肿瘤主要进行手术治疗,由于头颈部的解剖特点,血管运输较丰富,组织疏松,不易消除死腔,导致创口积血,易出现积液感染,影响创口的愈合[4],因此,术后放置引流管,经负压使创面的脓液、坏死组织及时引流出体位,可促进感染创面的愈合。术后持续的负压引流可依靠虹吸、毛细和外在动力对创面进行引流,将有害因子、坏死组织排出体位;负压引流是一种封闭式的引流方法,在护理的过程中,确保引流管的完整、通畅,以防引流管堵塞、漏气等,且引流管的小孔不能暴露在皮肤外,切忌引流平面不能高于创腔平面。此外,应注重患者术后的健康教育,如评估患者的读写能力,教会家属或患者进行气管的清洗、消毒及更换,定期进行复查。本研究结果显示:7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其感染发生率为5.71%(4/70);7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4.29%;可知,对头颈肿瘤术后创口感染的防治与护理,可降低创口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总之,对于头颈肿瘤术后患者,应加强术后创口感染的防治,并对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可降低创口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其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胡海琴,黄静.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旬刊,2016,10(10):242-243.

[2]徐社利.头颈肿瘤外科术后创口感染的防治及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6):174-176.

[3]张淑彩,郭静,许静.头颈恶性肿瘤术后同一创腔多处负压引流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8):104-105.

[4]王令焕,刘大响,徐梅.改良护理模式对头颈肿瘤患者术后引流液观察的相关研究[J].广东医学,2017,38(9):1461-1463.

论文作者:王红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1

标签:;  ;  ;  ;  ;  ;  ;  ;  

分析头颈肿瘤术后创口感染的防治与护理论文_王红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