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_人力资本投资论文

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_人力资本投资论文

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人力资本论文,国际研讨会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主办,浙江大学劳动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LEPP)承办,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香港研究资助局资助,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杂志支持的“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于2005年5月22—24日在杭州金溪山庄隆重召开。来自美国、德国、英国、中国香港和国内各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共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本次会议共收录论文37篇,其中约1/3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重点研究课题“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劳动力市场管理研究”成果,课题组负责人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LEPP研究中心主任姚先国教授,这次会议为课题组成员与国内外学者交流提供了极好的机会。会议着重讨论了以下专题:

就业与劳动力市场

伴随着自80年代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中国劳动力市场也逐渐从计划经济时代步入市场经济时代。来自英国牛津大学John Knignt教授的主题发言鸟瞰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演进过程:中国人民大学曾湘泉教授分析了中国劳动者工作时间的标准化和弹性化问题;华南师范大学李永杰教授针对体制外劳动力问题,提出了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三方治理的观点;华南师范大学张建武教授、云南大学杨先明教授、浙江大学姚先国教授及其博士生周礼、来君针对目前的“劳工短缺”问题分别从潜规则和技术进步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浙江大学郭继强副教授阐述了“支出约束引致型”失业理论。

收入差别与人力资本投资

基于中国目前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的测算对教育、收入分配、财政以及社会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讲座教授、著名华人经济学家张俊森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李雪松研究员和经济研究所李实教授分别采用Ashenfelter and Krueger(1994)的双胞胎模型和Heckman,Ichimura,Todd and Smith(1998)的方法对中国教育投资回报率进行了测算;美国旧金山大学Keqian Bi教授阐述了中国金融市场中高水平人力资本积累的问题;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韩军、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姚先国教授及其博士生李晓华和张海峰、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博士生邓曲恒对收入差别与教育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美国Southern Methodist大学博士生王乐、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李宏彬副教授、浙江大学姚先国教授及其博士生分析了性别收入差别与教育水平之间的经验关系;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杨哲瑜、云南大学发展吕昭河和陈瑛、湖南大学胡永远教授对企业家人力资本投资、企业家精神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做了相应的研究;浙江大学陈凌教授对浙江家族企业薪酬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

劳资关系、社会保障与可持续发展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王一江教授对有关国家与经济关系的基本理论在本次研讨会上作了一个比较完整和系统的阐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沈琴琴教授介绍了进城务工人员在二元劳动力市场中的地位及其权益保护问题;西南财经大学林义教授探讨了养老基金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理论和政策思路;复旦大学陆铭副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杨云彦教授分析了全球化、地区差距与中部地区边缘化之间的实证关系;北京师范大学赖德胜教授以东北地区为例分析了专用性人力资本、劳动力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令人欣喜的是,这次研讨会上各位学者提交的论文大部分均能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包括国际最新的计量工具,采用详细的数据资料对所论问题进行严谨、扎实的实证研究,取得了许多新成果,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新观点和相应的政策建议。这表明中国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正在加速与国际接轨,正在朝着加强学术规范、深化学术分工、提高科研质量的方向前进。

标签:;  ;  ;  ;  ;  ;  

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_人力资本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