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禚红艳

禚红艳

(吉林市中心医院消化三科;吉林132011)

【摘 要】:目的 探究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消化道内镜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6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形成常规组(34例,云南白药+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治疗)、研究组(34例,消化内镜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止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06%,较常规组82.35%高(P<0.05);研究组患者止血时间为(0.95±0.31)d,较常规组(1.48±0.62)d短(P<0.05)。结论 在对上消化道患者治疗中,采用消化内镜治疗,可缩短止血时间、提升临床疗效,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消化内镜;止血时间

上消化道出血为临床常见病症,其中食管、胃部、十二指肠、胆管等均为主要出血部位,出血病因包括消化道溃疡、肝硬化、血管病变等相关,若未能及时治疗,则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及时开展正确治疗尤为关键[1]。以往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去甲肾上腺素联合云南白药为主要治疗方式,以促进血管收缩、促进血液凝固等方式达到理想止血效果。但对于出血量较大患者治疗效果有限,且若未能针对出血点进行治疗,则严重影响止血效果,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近年来,消化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治疗中,取得显著疗效,基于此,本次选取我院68例患者,分组进行消化内镜治疗与常规治疗效果比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6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症状、消化内镜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随机分成2组,形成常规组(34例)、研究组(34例)。常规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26~62岁,平均(43.26±2.03)岁;研究组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28~71岁,平均(44.02±2.13)岁;患者均伴有心慌、血压下降、头晕等症状,伴有呕血或黑便症状;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经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且符合医学伦理。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胃镜检查,针对症状开展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监测,并予以低流量吸氧治疗及奥美拉唑静脉滴注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组开展全身用药治疗: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H44022396,1mL:2mg)8mg/次,以及云南白药胶囊(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Z53020799,0.25g/粒)0.5g温水送服。研究组:取肾上腺素,与生理盐水1:10000混合,取1.5mL混合剂,在出血点附近(10mm)附近进行多点注射治疗,对于出血量较大病灶,在多点药物注射止血基础上,进行热凝止血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止血时间进行比较。治疗有效率参考刘涛[3]文章中疗效标准进行评价:显效:患者治疗后,呕血、黑便等症状消失,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好转,头痛、眩晕等症状缓解,且在治疗后5d均未见出血点复发情况;有效:患者治疗后,呕血、黑便等症状发生次数减少,血压、心率等症状有所好转,头痛、眩晕等症状有所改善,治疗后5d内未见出血点复发情况;无效:患者治疗后,呕血、黑便等症状发生次数减少不明显,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以及头晕、眩晕等症状无明显变化;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计算软件选用SPSS24.0,计量资料(年龄、时间等)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治疗有效率等)用(%)表示,2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06%,较常规组82.35%高(P<0.05),见表1。

2.2 止血时间

研究组患者止血时间为(0.95±0.31)d,较常规组(1.48±0.62)d短(t=4.458,P=0.000<0.05)。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为临床常见病症,在消化道出血中占比较高,发病后患者因失血过多可表现出头痛、眩晕等症状,甚至因此影响血压水平及心率水平,若未能有效治疗,则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4]。

以往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云南白药口服治疗联合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注射治疗,可加强血管收缩能力、促进凝血能力,以达到理想止血效果,但对于出血量较大的患者止血效果不理想,甚至在止血成功后会出现复发情况,影响临床疗效。近年来,我科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采用消化内镜出血点多点注射治疗联合电凝治疗,可使治疗更具针对性,提升止血效果[5]。在本次治疗结果中,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常规组高,考虑原因为,消化内镜可通过针对性治疗,达到理想止血效果,并降低上消化道再次出血发生率,因此可达到缓解临床症状、提升临床疗效的效果;在止血时间的比较中,研究组患者止血时间较常规组短,考虑原因为,内镜治疗可提升局部药物浓度,增强止血效果,与全身药物治疗效果相比,具有提升止血效果、缩短止血时间的效果。

综上,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开展消化内镜治疗,可提升临床疗效、缩短止血时间,与全身用药相比,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马晓红. 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止血治疗与药物治疗疗效观察[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 28(S1):387-388.

[2]雷静, 马娜, 马维雄,等. 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 贵州医药, 2017, 41(11):1182-1183.

[3]刘涛, 朱林, 朱珊,等. 消化内镜在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中的应用[J]. 临床检验杂志, 2017, 6(2):250-250.

[4]吴联晖, 罗佳, 林明芳. 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后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 2017, 24(29):43-45.

[5]管有玲.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内镜下止血治疗的护理分析[J]. 中外医疗, 2018, 37(13):148-151.

论文作者:禚红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8月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  ;  ;  ;  ;  ;  ;  ;  

消化内镜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禚红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