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邢春秀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邢春秀

身份证号码:13020319750124XXXX

摘要:当前的电力工程技术正在不断地发展,也在最大的程度上满足了人民对于用电的需求,智能电网的建设在我国电力建设工程中有着重要作用,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具体应用,表现出了电力工程技术的独特优势,不仅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还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繁荣。

关键词:电力工程;智能电网;实际应用;完善建议

引言

现代电力工程技术发展的初衷便是提高电网供电能力与水平,让电力供应系统的工作能力能够更好地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以更为优质的电力工程技术与智能电网系统相融合成为城市快速发展的助力。在两者结合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认清智能电网在现代供电网络的作用,其次还应该重新梳理现代电力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作用,以促进供电网络整体的更好发展。

1智能电网的特点

1.1节能性更强

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活动都离不开电力的供应,但是电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巨大的浪费,尤其是在电力资源匮乏的大环境之下,通过电网系统智能化管理方法来解决电力供应中的浪费问题具有很大的意义。智能电网与传统电力供应网络相比,最为显著的优势便是能够更好地节约电能。如果能够将智能电网管理系统更好地推广应用,将具有很大的城市资源节约意义。

1.2抵抗特殊天气能力提升

传统电网工程往往容易在暴雨和飓风天气受到很大的影响,给城市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相比之下,智能电网对于特殊天气的抵抗力更佳,采用智能电网管理的城市电网能够在不同的天气之下保证电力稳定供应。这对于电网管理系统而言是一次巨大的进步。

1.3可以实现更为优质的资源配置

城市面积正处于不断膨胀的过程之中,城市生产生活的各个组分都离不开电力的供应,但是对于电力供应的需求量以及需求程度是不同的,所以供应网络也需要做好各个部分供应需求之间的调节。智能电网便是能够对既定资源实现更为优质配置的方法,与传统配置方法相比,采用智能网络电网系统能够使得电网的资源配置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1.4对于故障的自动检测

再完美的供电网络都难免会出现故障,尽可能地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是降低电网故障所产生的经济损失的重要方法,除此之外,在故障发生的时候能否尽快找到故障点,解决问题也是极为关键的。采用智能网络控制的电网能够在故障发生的第一时间对网络进行自动检查并及时将故障的发生情况通知相关工作人员,使得供电系统的故障期大大缩短,由电网故障所引起的经济损失也会因此大大降低。

1.5电网管理的经济性提升

电网在为社会生活提供充足稳定的电力供应的同时,也必须考虑供电网络本身的经济性,在保证工作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在管理网络中所花费的人力。智能电网使得电网中的工作得到简化,让电网工作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密切,通过科学技术在电网中的更多参与,使供电效果的提升与电网工作更为经济性的要求同时达成。

1.6增加与用户之间的交流

用户的需求便是电网服务工作最好的发展风向标,在传统的供电网络系统中,用户与电网工作人员缺乏快速有效的交流途径,以致顾客所提出的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不能及时反馈到电网,不能让电网工作在民众的建议之下更好的改善。采用智能电网可以在客户与电网之间搭建一个快速有效的交流平台,让民众的资料更为高效地传送到电网工作人员手中,以更佳的交流促进工作水平的尽快提升。

2电力工程关键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实际运用

2.1能源转换技术

当今社会,能源的需求越来越紧张,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环保意识也在逐渐增强,所以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需要加入环保理念,通过能源转换技术将化学能源转变为低碳环保能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当前的智能电网建设中,包括分布式储能和分布式发电,分布式储能主要通过蓄电池、飞轮和超导等对能源进行储存,分布式发电涉及潮汐能、风能以及燃料电池发电。通过能源转换技术可以将原有的能源转换为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监测电网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减轻传统能源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通过能源转换技术可以降低传统火力发电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对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未来的电网发电方式也会向无污染、高效率的发电技术转变。

2.2电能优化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电力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智能电网建设的主要任务在于对电能质量的提升。通过电力工程技术可以划分电力等级,构建完善的电能质量体系,完成电力能源的优化目标。另外,可以对用户的用电评价进行收集,对用户的意见反馈进行分析与归纳,对电网系统进行优化与完善,确保智能电网向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提高电能质量,减少经济成本。

2.3电力通信技术

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通信技术非常重要,能够起到控制与监督的作用,保证智能电网的有效运行,通过对电网运行中的风险进行评估与识别,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提升智能电网建设的自动化水平。

2.4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电网的输电线路稳定是确保智能电网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高压直流电的输出方式增加输电量,在智能电网建设中,采用直流电进行大容量、长距离的供电时,还要合理运用新型电力工程技术,提升电网的容量以及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电压不稳定、突然断电等突发状况对电网造成损害。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可以对交流输电进行控制与传输,减少经过线路传输的电能损耗,进一步保证输电过程中的电力稳定性。

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建议

3.1优化电力工程技术,提高其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水平

就目前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现状来讲,不断优化相关电力工程技术,成为了提高其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应用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电力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电源领域、输电领域以及发电领域等,必须要对电力工程技术在上述领域应用水平不断优化、完善。基于智能电网建设电能质量以及电网工作状态的高标准和高要求,要加大力度研究电能转换技术、电能质量优化技术、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等,从各地智能电网建设的经济性能着手,建立起以上先进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发展体系,有效提高电能质量,降低智能电网建设成本。更为重要的是,以电力工程技术体系为基础,实现传统电力工程技术与先进电力控制与发展技术的有机结合,将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作用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3.2强化电力工程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建设力度

不断提高当前电力工程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水平,是促进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应用水平提高的另一有效措施。因此,电力行业内相关领导与管理部门必须加大电力工程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视力度,定期组织开展网络课程学习、经验分享及座谈会、外出进修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再学习活动,使其充分认识到智能电网建设在当前社会生产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相关培训活动的开展,能够引导当前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在输电技术、发电技术以及其他先进电力技术方面的应用能力与水平。同时不断强化我国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在技术创新上的意识,对光伏发电等未来电网建设思路形成日益明确的认识,推动我国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由初级阶段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进一步迈进,对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结束语

我国电网建设智能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受到电力工程技术的影响,电力技术发展程度是智能电网建设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为了全面实现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大力发展电力工程技术,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合我国电网建设的实际水平,建成符合我国能源战略和企业发展要求的智能电网,实现电网运行的快速响应,提高电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江潇颖.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2):11-12.

[2]刘淑芳.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9(7):142-143.

[3]李嘉熹.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研究[J].南方农机,2019(6):30-45.

论文作者:邢春秀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邢春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