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沈阳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沈阳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耿 越

(沈阳科技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7)

[摘要]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快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系列文件精神,推动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确保政务信息化服务水平,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在结合沈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建议,为相关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政务服务;沈阳市;信息资源

1 “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政务服务、经济发展和政府治理为核心,以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为导向,打破信息孤岛、整合政务信息系统、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将政府服务的协同化、智能化、自动化和精简化作为改革工作的重点,完善“一站式”政府服务体系,实现线上全程办理相关政府服务事项,真正做到“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为沈阳全面、全方位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某企业生产的一种产品由两种零件B1,B2装配而成,装配比为2∶3.这些零件由三类机床A1,A2,A3加工生产,三类机床的设备台数分别为3,2,4(台),三类机床对零件B1的日加工量分别为20,35,10、对零件B2的日加工量分别为30,45,18,单位:件/(台·日).如何安排可使产品的产量达到最大?

[12]Meara,P.(1990).A note on passive vocabulary.Second Language Research,150-154.

2 沈阳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大数据时代辐射下,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全面启动,公共服务水平和政府办事效率大幅提升。从沈阳市整体情况来看,电子政务建设成绩有目共睹,但由于受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等因素的制约,在经历了全面“热启动”之后,虽然在大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电子办公,但仍处于摸索阶段,暴露出不少问题。

数据不共享,出现“信息孤岛”现象:目前,沈阳市各级、各区域审批及服务事项在办理流程、申报材料、服务等方面存在差异,区域、层级、部门间未能全面贯通实现标准化管理,办事时还需在各部门窗口间来回跑路。行政审批沉淀数据不能共享,事项办理过程中,群众和企业在办事中仍需根据要求向不同部门重复递交复印件并验证原件。窗口事项受理有多套系统,办事人员根据不同的事项选择不同的系统进行办理,在业务操作中,业务人员需要反复切换应用系统,十分不便。同时,传统窗口职能单一、种类繁多、承办事项和部门名称不能对应、忙闲不均。

电子政务法律法规不健全:由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起步较晚,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过于滞后,加之法律效力较低,造成民众信息泄露、政府信息被窃取等现象频频发生。现行的行政法规在法律效力上约束力不强,缺乏系统性的完整配套法律法规,这也是各级部门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近年来,虽然政府先后出台了很多法规、规章,但总体来看相对较为分散,使用较为麻烦,给普法、执法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在飞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政务信息的安全立法建设尤为重要。

整体应用水平及公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现阶段政务人员整体素质及办事水平较之前相比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受政府机构自身相对封闭性及队伍老龄化趋势的影响,与高速的信息技术未能同步发展。同时,受政府部门改革和职能转变的影响,部分优秀人才被拒之公务员门槛之外,而具有先进信息技术及丰富经验的人才又不愿留在基层部门。加之,政府很多部门间存在点对点系统对接,造成数据体外循环,未能充分借助国家级、省级共享平台已汇聚的数据资源,申请数据落地,造成了整体政务平台体系应用水平较低。

3 建议及对策

建设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云平台,推进政务服务信息共享:构建以大数据为核心全市统一、多级互联的云平台,推动政府各部门信息系统与本级政务服务平台互通,加强数据供需对接匹配,实现层级、地域、系统、部门、业务间数据调度能力,及时响应各地方、各部门服务需求,进一步深化推进政务服务信息共享。建设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大数据云平台,迁移各部门政务信息系统上云,打通各部门数据交换的壁垒。

加强人才储备,提高公务人员能力素质:公务人员的能力素质是顺利实施电子政务战略的关键。对于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来说,一方面,加强人员培训。其中不仅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还需要对使用政务信息系统的各类工作人员及服务对象培训。另一方面,强化内容培训。培训内容既需要电子政务理论知识,让受训人员认识现阶段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不足;还需要提升整体公务人员办公能力、素质及良好的服务意识。

1.对于教学科研用房、师生活动用房和行政管理用房,这三类项目的服务对象不固定,涉及不同学院、不同系部、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教学科研等服务,教师和学生对这些项目的占用面积、时间长短和其他水电物业消耗不易统计和核算,这样成本补偿和分担不易核定,同时这类型项目涉及的运营内容主要物业,商业性发展明显不足。这些项目适用于BOT模式,付费机制可以采取政府付费或者可行性缺口补助。

完善电子政务配套法律法规建设: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使得电子政务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迫在眉睫。政府各职能部门应对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中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关政策,例如电子政务技术政策,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及其管理、政府业务流程透明化、政府内外网关系和管理等。此外,政府还应对信息产权加强立法,保障信息所有者利益,有效防止非公开信息泄露,确保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保障政府及各部门正常运转。

4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以实行规范化、标准化、均等化和高效化服务供给,推进政府管理模式创新,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规范行政审批流程,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提高政府公信力,密切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方法,优化政务服务体系,营造透明、开发的电子政务大环境。

【参考文献】

[1]吴春.“互联网+”背景下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路径探析[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8(6):45-48.

[2]张九超.基于公共管理视角下电子政务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现代交际,2019(05).

[3]马源.加快信息化建设支撑“放管服”改革发展[J].紫光阁,2018,08(8):58-59.

[4]谢小芹.“互联网+政务服务”:成绩、困境和建议[J].电子政务 ,2019(6):62-72.

[中图分类号] TP393.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6-1995(2019)25-0240-01

基金项目: 2019年沈阳市社会科学课题《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研究》(课题编号:SYSK2019-26-02)。

作者简介: 耿越(1988-),女,辽宁省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企业管理。

标签:;  ;  ;  ;  

沈阳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