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梽弘建筑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建筑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对我国经济发展、民生建设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建筑质量,直接关系到生产、生活的安全。建筑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质量,在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建材质量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做好建材质量检测与控制工作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建材质量检测技术、控制方法等进行一系列讨论,并提出一些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建材质量,检测技术,质量控制,策略探究
客观上,建筑材料质量缺陷是造成建筑整体质量变差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对社会发展产生不良影响。整体层面上分析,人类社会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作、学习、生活中对建筑空间依赖性不断增强,空间容纳性需求退居其次,对建筑的多功能特征需求强烈。然而建筑工程本身的周期较长、因素复杂、难度较大,一些建筑企业为了谋取更多的利润,往往会在建筑材料采购环节出现不规范的现象,如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造成“豆腐渣工程”不断出现,一方面这是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行为,另一方面,对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是巨大威胁,如一些材料中含有有毒物质。基于此,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和控制对于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
1、建材质量检测现状分析
鉴于建筑产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特殊性,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大多有企业自身完成。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监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但这种“质量控制”往往是针对建筑整体性展开的,即形成了以建筑整体质量监督为对象的控制体系,而对于建筑材料的细节部分,了解严重匮乏。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制度。长期以来,围绕着“质量管理”,普遍采取人工填写、统计、存档的工作形式,即人的主观能动性影响很大,这就造成质量管理中有较强的个人意志参与,很难确保客观性、真实性。同时,随着现代建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所涉及的新材料也不断增加,这给相关质量检测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但同时,建筑产业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引进,一定程度上对建材质量检测发挥了积极作用。
2、建材质量检测技术应用策略
建筑材料种类繁多,因此建材质量检测技术也存在多样性,简单滴说,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技术要遵循“适应性”、“科学性”、“针对性”的原则,例如所谓“适应性”,钢材和混凝土的质量检测技术必然存在较大差异,而不能混为一谈。在进行质量检测之前,必须要明确两个要素:(1)确定建材检测项目内容。被检测对象必须是与建筑工程相关的,并明确哪一项检测具有实际意义,如钢材抗震性能等。(2)确定建材检测质量标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共同作用下,不同材料质量标准的选择尺度不同,或者说,检测材料质量的标准差异决定了它的使用范围。
2.1 科学取样
所谓“科学取样”主要是指,在取样过程中遵循有选择性的原则,样品要有代表性,并且所取样品不能只针对一个部分或批次展开,要覆盖整个样品数量,最为重要的是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取样,否则会造成样品检测数据失去意义。
同时,“科学取样”执行过程中要注意规避一下问题:(1)所选取样品数量要充足,数量过少或影响检测效率;(2)选取样品的位置确保正确;(3)选取样品的方法要确保科学、规范;(4)确保选择样品具有随机性、全面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严格监督
一个建筑工程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在运输、保管、处理过程中都存在质量破坏的可能性。因此,一方面除了在所有的建筑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时都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检测,另一方面,在使用之前也有必要进行抽查,这样才能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同时,工程材料质量的控制关键就在于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十分活跃,市场为主导下的建筑材料采购,其规模、数量、种类都在增加,但市场并没有提供一个有效地质量保障机制,加上产业细分不完善;因此,检测所有材料的标准都要符合国家、行业及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的所有相关规定,所有建筑材料的检测项目也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任何与建筑材料规范不相符的建筑材料一律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
2.3 误差规避
任何一项科学检测或实验都存在误差,误差规避是必然的,但不是绝对的,只要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即可。尤其针对建筑材料而言,其检测数据更不可能达到严谨的实验室水平,主要的规避措施应从人为方面入手,加强实验人员的职业素质,强调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例如,在进行对钢筋的质量进行检测时,只是单纯地发现钢筋试件出现颈缩现象时就终止测验,而没有等到钢筋被拉至断裂,这种操作不当行为肯定会影响实验结果,这种误差是认为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测出来的伸长率低于在规定的条件下测得的伸长率,这与通过实验要达到的目的相违背,实验的结果要求准确性,所以在进行试验时一定要避免误差的产生,以免影响检测的结果。
3 建筑材料质量的控制策略
3.1 严控建材“三证”
“三证”是建材重要的质量标志,在选取建筑材料使必须严把材料进场关,建筑房屋在施工的过程中所用到的主要材料、配件、器具、设备、成品以及半成品都必须有中文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能够证明其型号、规格以及性能检测都符合既定的设计要求或者国家技术标准,所有的材料在进场的时候必须进行现场检查验收,在进行检查验收时需要监理工程师审核确认,对于实行安全认证制度和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在购买之前必须核对产品的安全认证标志以及生产许可证的原件,采购部门有识别假的生产证件的能力,对于不同的产品,要分别检查每个品种的证件。
同时,针对特殊的设备、产品等,在生产的过程中就需要建设单位特别的关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项工作特别容易脱节,建设单位材料管理部门往往会忘记告诉监理工程师,有时货物已经到现场了,监理工程师都还不知道,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部门就直接接收了材料,这直接导致了材料进场时没有严格把关。
3.2 全方位、强制性检测
为了确保建筑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禁止房屋建筑工程中使用劣质的建筑材料,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的相关规范,主管部门要对部门建筑材料的部分性能进行强制性检测,就目前情况而言,一般的质量检测站的检测项目有: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标号以及钢筋数量的检测,房屋竣工后的空气质量检测,混凝土试块检测、门窗性能检测、瓷砖性能检测等等,这项项目都必须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强制性的检测。
3.3 强化权责监督力度
责任要落实到人,而且形成的数据结果要进行存档,以便日后进行检查,完善检测报告或者检测结果备案制度,每个文档都要求相关的责任人进行签字,一旦出现问题可以直接锁定责任人,迅速的搞清问题的状况,对于相关的责任人一定要进行处罚,相关工作人员会为了避免因为自己的个人原因造成重大失误,在工作的时候他们会更加认真,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也会提高。
基于此,质量检测和控制的工作效率将会不断的被提高,避免因为人为原因造成建筑工程质量不达标的现象发生。
4、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建筑产业正在飞速发展,新型建筑材料不断增加,这对建筑质量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具有应全面推广,从政府、市场、企业三重机制共同作用入手,尤其是建材采购方面,加强各个环节的控制,可以有效地节约建材检测和控制成本,提高检测质量。
参考文献:
[1]方焱.建材质量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J].科技展望,2017,27(13):177.
[2]张少敏.建材质量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J].建筑,2015,(24):80-81.
[3]赵海蛟.浅析水利工程建材质量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J].内蒙古水利,2015,(05):157.
论文作者:王黄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质量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建材论文; 建筑论文; 质量检测论文; 材料论文; 检测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