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金华市体医融合发展研究论文

“健康中国”背景下金华市体医融合发展研究论文

“健康中国”背景下金华市体医融合发展研究

单妙琴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东阳 322100)

摘 要: 体医融合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途径,是全民健身与健康发展的新型有效路径。随着“健康中国”的推进,体医融合已然进入实质发展阶段,该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全面了解体医融合发展的基本现状、主要的体医融合模式及发展途径,分析目前金华市体医融合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要大力宣传健康新观念,多维度、多角度规划体医融合发展,培养“体医融合”复合型专业人才、建立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机构推动实践研究发展等措施,为金华市体医融合全面发展和健康服务探索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健康中国 体医融合发展 健康促进 健康服务

1 体医融合发展研究的战略性指导思想

1950年6月19日,毛泽东就当时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身体素质下降的问题,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解决方针;而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就当前传统以治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难以满足人民健康需求问题,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在2016年中共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等方式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推进“体医融合”发展提供战略性指导思想。

2 体医融合发展的研究与分析

金华市积极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开展多形式活动以践行“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邀请体育冠军或体育明星倡议科学健身,分享健身、保健养生小妙招,且在健身与健康新观念宣传及发展健康服务业,“体”与“医”融合实践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

2.1 大力宣传健康新观念提升健康服务需求

要提升健康服务需求就需要进行健康革命,首先离不了健康观念革命,缺之就没有足够的健康需求侧,就没有健康产业。健康观念革命,就是要大力宣传“运动促进健康”“运动是良医”“由治疗转预防疾病”“治未病”等健康新观念,对健康与疾病再认识,让运动真正成为每个人生活的必须部分。尤其要对青少年、妇幼、老年人、职业群体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在亚健康、慢性疾病、近视或肥胖等常见病、重大传染病、保健与康复等方面进行重点宣传,用网络新媒体、宣传窗(报)等多种手段与途径,促进健康新观念深入人心,促使“运动健促进康”成为人们日常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健康生活习惯,成为人民大众终身健康的永恒需求。金华市体医相关部门利用互联网大力宣传体质测试与检测、运动健康促进、运动康复与保健等体质健康管理和不同人群健康服务需求知识,提升民众科学运动需求。

电商(商务秘书)场景实验室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分成不同班组,承担不同的电商场景实验室任务角色。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电子商务实务任务,动脑动手在场景实验室自主完成任务,并在学生班组评估基础上,由教师进行终结评价。此外,完成校内电商(商务秘书)场景实验室任务后,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电子商务真实岗位场景综合实习,以切实感受企业环境,参与企业电商实务处理,从根本上提升电商职业技能。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策划校企合作单位的一些重大电子商务促销活动,让学生参与真实场景岗位任务,加强训练提高学生岗位电子商务实践能力。

2.2 立足健康需求促进“体医融合”的多维度结合

2.2.1 健康观念宣传需求,融合医生的话语权

把金华市各级医院、基层健康与卫生组合和社区医疗等机构的人、财、物资源同体育系统的人、设施、器械、场地等资源共享,重点加强对体育系统的人力资源和场地、器械设施资源与医疗系统资源的融合及共享。比如,社会体育指导员、退役运动员、健身教练等可以在空余时间段,协助医院需要给患者进行健康恢复与促进指导。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月及6月时肿瘤体积;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月时的甲胎蛋白(AFP)水平,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治疗后3月时的肿瘤完全坏死率及治疗后1、2及3年生存率。肿瘤体积以CT测量为准,V=πabc/6 cm3(V为体积,a、b、c 为肿瘤的长、宽、高),于治疗前、治疗后12月时,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AFP水平。

培养“体医结合”复合型医学人才是体医融合实质发展的需要,更是提高患者、慢性病、弱势或特殊人群身体素质的需要。因此,在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增加体育健康课程的安排,渗入预防慢性病、体育保健、运动康复等体育理论相关知识,设计相符的运动疗法和运动康复的实践教学活动,使医学生掌握医学与体育学交叉知识和技能,在未来的职业发展过程中更具优势,能更好地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服务。反之,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教练、退役运动员、体育专业毕业生等,在充分发挥自己体育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再通过相关医学理论和技术培训,提高体育健康促进能力与水平,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科学锻炼指导。

2.2.3 健康锻炼需求,融合体育及医疗系统资源

再重新认识健康和疾病,将体育与医疗互相渗透和有效结合,把体育系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预防或减少疾病等专业技术与卫生系统去除疾病与康复治疗等医疗技术融合,把医生的治病诊疗技术和运动指导师的运动技能整合到一起,体医双方扬长避短,各自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亲密协作。

就如体育明星对青少年运动的强大带动效应,医生的话语权对患者健康运动同样有很强的引导性,把体育健康指导师开具运动处方同医生开具医药处方的话语权融合,更好地发挥“体+医”领域优势,从而让体育界与医疗界共同来宣传体育锻炼对健康的重要性。

·一年后,程云染接任第二任盟主,白羽令、江湖盟三条规则都是程云染在任时制定,也是在程云染任职期间,江湖盟正式成为江湖中的重要力量。

2.3 多角度规划体医融合发展健康服务业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超过8万亿元,到2030年翻倍。因此,从多角度规划体医融合发展健康服务,有效促进实现这个伟大目标。首先,从生命历程角度规划体医融合,要具体分析不同生命阶段人群的生理特点和健康风险,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与服务,以妇幼健康为重中之重,要坚定不移地贯彻预防为主方针,要高度重视慢性疾病的健康管理;其次,从全健康服务的角度规划体医融合,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保健、疾病治疗、运动康复、体育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其中疾病治疗环节是医疗服务的重点;最后,从全人群保障的角度规划体医融合,以妇幼、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低收入人群等部分弱势群体和健康高风险群体为重点,既要实现全人群健康干预,又要针对不同人群差异化精准体医健康服务。

近年来EMT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但病因尚未明确,目前绝大部分学者认为EMT是子宫内膜异位种植导致的,大部分研究也支持这一学说。逆流经血中的内膜碎片不仅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巨噬细胞吞噬精子,还可释放细胞毒性因子抑制精子活性,干扰受精;此外,前列腺素的增加不仅抑制排卵,促进黄体溶解,还可使输卵管异常蠕动,影响受精卵发育及运输,从而导致不孕[51]。

3 体医融合发展的保障措施

3.1 培养“体医融合”复合型专业人才

2.2.2 健康促进需求,融合体育与医疗专业技术

充分发挥现有体医从业人员,通过培训等形式提升成为体医融合工作的主力军。以浙江省为例,2018年8月浙江省体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强强联手,在杭州、温州、绍兴和金华4个片区(其中在金华市有2期)为全省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疾控中心健康促进相关人员、体育系统从事健身指导相关人员,共计千余人进行“体医融合”交叉式业务培训,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全民健身“体医融合”概论、运动处方基础知识、慢病人群的运动干预与健康促进、运动损伤与防护基础知识、体质测试与运动体验以及理论考核等。

3.2 建立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机构推动实践研究发展

我国自2014年提出“推动体育健康、健身与医疗、文化等融合发展” 的理念以来,不断实践探索形成了一些典型事件,如2016年11月重庆市重庆医科大学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所“体育医学学院”、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成立的“体医融合促进创新研究中心”;另外还有一批太极疗体医融合医院、社区实践等。而浙江省体医融合实践研究主要依托浙江体育科学研究所,其作为“体医融合”千人培训计划的业务支持单位,为来自全省各地的270余名基层医生、卫技人员、护理骨干和社区护士进行涉及运动健身与健康促进、体医融合的作用和发展趋势,以及慢病人群运动处方制定与实施等相关内容的课程。

3.3 搭建互联网健康服务平台促进体医融合全时空发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产生了“互联网+医疗”“互联网+体育”等新概念,而网络医疗或健身服务平台预约、电子商务便捷支付、多功能自助机、轻松办卡……给人们的就医、体育健康促进等带来了便利。在互联网服务平台建立科学的身体健康检测评估系统,并根据检测数据分析结果给出运动、饮食、理疗、精神等方面的健康方案,即可通过互联网的手段形成完整的身体健康管理系统,促进个人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与运动健身习惯。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的慢性疾病导致死亡的人数、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比率都很高,达到70%~80%左右,因而互联网健康服务平台可从慢性病防治的采集、监督和干预等方面着手开始,通过互联网平台随时随地可以享受健康服务,促进体医融合全时空发展。

4 结语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积极推进“体医融合”,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建议要大力宣传健康新观念,提高民众对健康服务的认识和健康需求意识;要多维度体医结合,充分利用体育与医疗资源,发挥医生和体育运动指导师的专业技术优势;要多角度规划体医融合发展,对不同年龄不同健康需求实现全人群健康干预与促进;要培养“体医融合”复合型专业人才,建立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机构推动实践研究发展。促进全民健身与健康发展。深入推动体医结合发展,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需要开好一张健康处方。

参考文献

[1] 郭建军,郑富强.体医融合给体育和医疗带来的机遇与展望[J].慢性病学杂志,2017(18):1071-1073.

[2] 陈远莉.健康需求引领下我国“体医”健康促进融合发展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8(37):29-33.

[3] 谷倩,黄涛,程蜀琳.“体医融合”视域下“运动是良医”的再认识——历史、现状和争议[J].体育科研,2018(39):48-55.

[4] 李霞,李兵,莫树森,等.“健康中国”背景下体医深度融合模式探讨[J].运动精品,2018(37):70-73.

[5] 傅兰英,杨晓林,凌文杰,等.“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96-99.

中图分类号: G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91(2019)08(b)-0200-02

DOI: 10.16661/j.cnki.1672-3791.2019.23.200

标签:;  ;  ;  ;  ;  

“健康中国”背景下金华市体医融合发展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