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民间文学之声--当代出版者与民间报刊良性互动关系探析_读书论文

倾听民间文学之声--当代出版者与民间报刊良性互动关系探析_读书论文

倾听民间书声——当代出版人与民间读书报刊群体良性互动关系之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间论文,互动关系论文,人与论文,报刊论文,群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3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853(2009)01-0105-05

1 读书种子在民间:民间读书报刊群体扫描

2007年11月17日,全国民间读书年会在江西进贤县举行。这是近年来国内读书界极具代表性的公益读书活动,在文化、艺术、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旨在传播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承传华夏书香文化的流韵,营造全社会良好的书香气息。这是继在南京、十堰、北京、呼和浩特四地之后举办的第五届读书会。来自《芳草地》、《书脉》(北京)、《东方书林》(上海)、《日记杂志》(济南)、《聊斋园》(山东淄博)、《书友》(湖北十堰)、《崇文》(武汉)、《向阳湖文化报》(湖北咸宁)、《开卷》、《悦读》、《书乡》、《藏书》(南京)、《书人》(长沙)、《书香》(合肥)、《闽都文化》(福州)、《清泉部落》(呼和浩特)、《文笔》(江西进贤)等十多家民间读书报刊的同人与会;影响广泛、以网络为平台的“中国旧书网”首次与会,从而使年会成为民间读书报刊同人聚集最多的一届。读书界知名的出版家、学者钟叔河、陈子善、陈学勇、徐雁、薛冰、王稼句、彭国梁、黄成勇、董宁文、林公武等以及河北教育、长江文艺、岳麓书社、古吴轩等出版社的代表参会。

读书种子在民间。大约在1990年代后期,当公开出版的知名读书报刊《读书》《书城》《文汇读书周报》等或因走向学院式高深或因都市派潮流而遭受普通读书人疏离时,一大批民间、准民间的读书报刊却从各地开始“浮出历史地表”,以其平易、朴素却不失博雅书香的品格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在读书人“嘤其鸣兮,求其友声”的自然诉求中,她们逐渐汇聚成读书界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凸显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除上述所举外,尚有《博古》(上海)、《读书人》(成都)、《贵阳三联通讯》、《温州读书报》、《书缘》、《可一》(南京)、《书简》(濮阳)等。“任何一种力量的兴起,首先一定出现在民间。读书刊物及读书群、藏书群在全国各地涌现,据了解,这样的读书刊物全国大概有30多个,牵头的主体或是当地文联,或是文化局,或是出版社,还有一些在取得当地文化管理机构的准许下自费刊印。这些刊物都以倡导阅读、提高读者品位为宗旨。这些刊物大多系‘内刊’,靠免费寄送,每次刊印数从1000册到5000册不等,费用每期从5000元到10000元不等”①。她们有的极为小众化,如以收藏为主题的《博古》、专门弘扬日记文化的《日记》、致力于研究书信文化的《书简》等,但大体以谈书论书为中心。而这些民间读书报刊共通的内在特点,就是其民间性或准民间性以及由此流溢出的书香趣味、书卷情怀。她们的主办者有的是出版社、书店的读者俱乐部,中坚力量更多的是纯粹的读书爱好者。她们在读书界往往拥有许多报刊无法企及的知名度,大多是内部印刷物或干脆是素面朝天的自印本,“妾身未分明”地悄然流传,但却魅力无限地联接起一个庞大的民间读书群落。以至于网上流传着这样的段子:季羡林先生九十高龄,每天除了看《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外,还一定要看《开卷》;她们不少地处偏远小城,但在读书人心中却有无上地位;她们刊载的文章无法参评职称,甚至大多没有稿费,却丝毫不影响投稿者的积极性。她们的作者队伍,包括于光远、朱正、钟叔河、流沙河、范用、谷林、董桥、曾卓、绿原、化铁、何满子、朱健、吕剑、龚明德、扬之水、徐雁、王稼句、彭国梁、伍立杨等名动读书界的人物。

2 民间读书报刊群体对建构当代全民阅读社会的作用与贡献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风。民间读书类报刊对于当下读书界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她们所自觉倡导的平易近人的文风的积极影响。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当大量留学归来的学院派把持学界话语权,流行起李泽厚先生尖锐批评过的那种“把人转到人仰马翻、天昏地暗却仍不知道它到底说些或想说些甚么”、“弯弯曲曲似通非通的‘团团转’文风”② 时,云绕山遮、叠床架屋而毫无自身创见的“学术论著”充斥坊间书市,普通读书人深受其苦。提倡具有中国本土意味、凝结着中国情怀的行文风格,凸显为读书界潜在的呼声。民间读书刊物所普遍奉行的与读者贴近和平易近人的态度与儒雅之风、书卷气息,自然令人耳目一新。她们大体以“包括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它给人以知识,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唐弢语)的书话体文章为主,不刻意追求所谓的“学术性”。有的用稿要求甚至近于别致。比如为了让《清泉部落》达到“敢于讲真话”、“少发空言,多做实事”的境界,主编张阿泉亮出八条原则:“其一,特别提倡写短文;其二,力推未发表的、原创的好文章;其三,反对空洞抒情,要求虚言务去,减少泡沫,只以白描笔法直接表述;其四,正文内杜绝阿拉伯数字;其五,正文内酌情滤掉‘著名’、‘最’、‘非常’、‘辉煌’、‘大师’、‘泰斗’、‘永远’等超级词汇;其六,慎用标点中的叹号和省略号;其七,尽量配发相关插图;其八,请‘语言警察’对报纸进行严格的后期校对。”短小精悍的文章、视角独特的定位与平易的行文风格,吸引了大量对于公开出版的读书报刊上千篇一律的八股文章久已厌倦的普通读者。

民间读书报刊更为重要的作用体现在倡导全民阅读、建构书香社会方面。在今天,图书阅读危机已经泛化成了一个全民性的社会性话题。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为了解我国国民阅读倾向发展趋势与文化消费现状,自1999年启动连续性、大规模的基础性国家工程——“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两年一度的调查表明,近六年来我国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首次调查表明国民阅读率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③。更重要的是,阅读危机并不简单地表现为图书阅读率的下降;电子阅读的后来居上,更不仅意味着阅读形态和手段的多样化,而隐含有更深层的文化转型。其间最深刻的转型在于,与传统理性的阅读相比,随着商业主义、世俗化以及后现代浪潮的卷席,近年中国的大众阅读开始呈现出大面积异化的倾向,前所未有的功利性阅读与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大行其道。而一向占据主流的学院派读书群体,由于高校大面积扩招与科层化影响,心气浮躁,近年在健康引领读书风习这一方面作为有限,而在读书只为稻粱谋的功利化阅读之路上越走越远,以至于出现“不写论文不读书”的怪论。但是,与出版界频频哀叹“阅读危机”相对照,在清明开阔的文化发展视野中,生机盎然的民间从不缺乏真正的爱书人,只不过他们的读书热情一向不为主流读书媒体所关注,话语权有限,而其一贯低调与平实的处世哲学更使其在读书界、学术界几成名利场的语境中容易为人所忽视。实际上,在今天这样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民间读书报刊对于建构书香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990年代以后的中国学术和思想文化界出现两个倾向:一个倾向是消费主义、实利主义,另一倾向就是体制化、专业化、学院化。这两个倾向共同的特点,就是阅读的功利化倾向。在消费主义、实利主义与体制化、专业化、学院化倾向的潮流夹缝中,民间读书报刊逆潮流而动,践行着一种真正的读书人的“第三条道路”。这个圈子多是忠实的纸质图书阅读者,疾呼和倡导“纸阅读”形态,倾心于朴素温润的纸香墨韵。他们不紧不慢地闲翻图书,而从不气喘吁吁地追赶着畅销书;他们不追求轰动效应,有了感触与话题就随兴而起,兴尽辄止;不像诸多“修成正果”的流行报刊,惯于招摇过市,主宰潮流、耸动风习,民间读书报刊似乎只是求得在一小撮好书者中间流传一些小众化的书事,共享一种别致的书趣,营造出一种清风细雨般的书香。“这些与正式出版物完全不同的办报办刊方式,让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有着比正式报刊更大的自由度和包容性。因为没有生存的压力,投资方对编者的要求无一例外地都是‘只要办得好,有品位,有影响就行’。虽然是读书类报刊,但几乎见不到图书封面,不单纯为图书做宣传,选择文章的标准是好的、合自己报刊风格的,没有关系稿,更不用说‘软广告’了。编者们的个性在这里也得到了彰显,他们可以自由地把自己的想法贯彻到报刊当中”④。他们甚至公开主张趣味主义的读书态度,以趣味作为灵魂,经常沉迷于旧年读书人的爱好,如自制藏书票,赏玩毛边本等。刊物大多毫无浓妆艳抹的张扬之气,而别有小荷翠露般的雅致之神。由这些民刊选编出的《笑我贩书》《开卷文丛》《我的书房》《民间书声》《答客问》等,都成了全国读书人争相传阅的趣味之书、性情之书。钟叔河先生曾经在《书人》上提出三条忠告,其中之一即“必须植根于基本读者,关注民间读书人,少讲大道理,着重培养读书情趣”。民间读书报刊群体这个圈子化的同人群体,正一点点地培育着文化土壤,烘托出社会文化气氛,其营造读书氛围的作用显而易见。

3 出版人应该关注民间读书报刊群体

钱钟书先生说过,“学问大抵是荒江野老,屋中两三素心人议论之事”,但在读书资讯交流频繁的当代,读书、编辑、出版首先是一种社会化的活动。对于民间读书报刊群体,今天被发行量、改制等话题搅得焦头烂额的出版人既陌生而又熟悉——当代的出版人经常在读书类报刊、同人的交流中邂逅民间读书报刊活跃的身影,但对这个群体在当代读书界的影响并无真正的了解。

从总体上说,尽管身在民间,但与编辑出版界、学术界林林总总的协会组织的活动相比,民间读书报刊的活动更有其自发性与随意性,也更有其积极性与原生态性。在今天,学界、图书馆界对民间读书报刊的重要性已经有充分认识。陈子善、蔡玉洗等人对民间读书报刊的勃兴给予很高评价,认为将来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的研究者会关注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以来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都认为图书馆应该扩大民刊收藏范围,这对研究这一时期的读书状况很有必要。作为一名出版人,我们在关注业内态势的同时,应抱着“读书种子在民间”“礼失求诸野”的心态,通过各种渠道关注、介入民间读书报刊活动,以接续一点民间书声的地气,滋润一下早已经被生存危机折腾得职业疲倦的心灵。

3.1 了解书界信息

出版信息对于出版社编辑至关重要。民间读书报刊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在于她的网络性与群体性。由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民间读书报刊已经形成了一个图书信息交流活跃的群落。关于阅读潮流的变化、作者群体的聚散、读书媒体的兴衰等,都能从这个群落中得到相关信息。比如,在进贤年会上,钟叔河先生以自身经历为个案,回顾了阅读、编辑周作人著作与《走向世界丛书》的过程,这无异于是一堂出色的编辑课程,一次深入的出版史信息交流会。

3.2 吸纳出版资源

民间读书报刊群体已经形成的气场,在某种意义上可谓一个丰富的出版资源场。近年,民间读书报刊群体利用、整合自身资源,编辑出版了《民间书声》等众多非正式出版物,更有《笑我贩书》(3编,江苏文艺出版社等)、《开卷文丛》(岳麓书社,2辑共20种)、《我的书房》《我的书缘》《我的笔名》《答客问》(东方出版社)等“修成正果”,成为正式出版物,并被书迷热追。《书林清话文库》(河北教育出版社,2辑共20种)、《读书台笔丛》(江苏教育出版社,10种)等,其重要的宣传、营销渠道即在于通过民间读书报刊。事实上,当下民间读书报刊一个重要的生存方式即是以书养报刊。以刊物为平台,聚拢名家,确定读者群,转而策划顺应读书界趣味的书,由此形成民刊与图书的良性循环。在出版资源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从民间读书报刊群体中吸纳出版资源,也是一种可行之道。

3.3 培育书香情怀

时代变迁,但出版人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内质不会变迁,即对图书的热爱与尊重。在一个电子网络力量日益强劲的时代,热爱图书的信念依赖于文化接受方式的惯性,更需要理性的坚持与呵护。但在今天,编辑出版人的书香情怀,却是一个尴尬的话题,全民阅读中编辑的缺失已然凸显为一个问题。中国出版集团总裁聂震宁就指出:提倡全民阅读,首先要编辑自己阅读起来。——其潜台词显而易见:编辑不读书已是一种普遍现象。“当编书成为一种职业,当编辑越来越重视策划、宣传、营销、利润,当生活重担向所有的人倾轧过来时,它的发生也许就并不显得那样突兀。我觉得,这可以理解。而当编辑都很少有阅读的兴趣时,他又如何能让他的读者产生兴趣?他又如何会感同身受地想着无法享受阅读乐趣的痛苦,因此想方设法地去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所以,可以理解不代表这种状态可以被接受。编辑角色在出版的整个过程中,不应仅是一个简单的内容策划与生产者,而应该是一群享受阅读乐趣的代表,是培养全民阅读兴趣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是沟通图书与阅读兴趣的桥梁。……我觉得出版社的每一个编辑都是一个小小的‘多媒体’,如果你能影响周围的十个人产生兴趣,然后十个人再影响十个……其力量岂可小视?现代传媒中有一种‘非媒体传播’方式,指的就是口口相传带来的巨大销售潜力。而这样的热爱,这样的兴趣,我觉得应该是编辑起码的职业精神。”⑤ 在今天,“编辑从读书开始”,未必不是一种需要重新倡导的信条。

阅读社会既是图书出版业赖以生存的空间,也是出版人致力建构的目的所在。阅读人数的多少,从根本上决定了出版物市场的繁荣状况。围绕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积极倡导全民阅读活动,培养和引导全民阅读兴趣,培育和扩大出版物市场,出版才有可能赢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建立阅读社会,使阅读成为公民的一种文化自觉,需要政府倡导、社会参与、媒体推动等多层次的努力。政府可以建立阅读节、“全国阅读日”或“主题阅读年”等;学校、图书馆、书店等社会成员组织把阅读书目的推荐、阅读活动的组织、阅读效果考察纳入到构建学习型组织实际行动中,把阅读自觉作为组织文化和构建组织文化的内容和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出版人的文化自觉尤其具有示范效应;在建立阅读社会的过程中,图书编辑应该有着更多的担当。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应该从民间读书报刊现象中得到更为深层的启示。比如,我们是否有必要反省一下:我们爱书的热情是否已经远逊于民间读书报刊群体?再比如,作为优化与净化出版生态重要手段的图书评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的表现难如人意。在书评领域,编辑或者干脆缺席;或者是不负责地宣传,使书评的诚信度大打折扣,读者因此对读书界的生态持怀疑态度。与此相比,民间读书报刊中所刊发的文章,极少硬性书评,更少吹捧之作,甚至多有尖锐的批评声音。从文体上看,即使是书评,也是可读的文章,而非八股式书评。当编辑践行书评写作时,是否应像民刊那样,多一点书卷气,少一点世俗味?

4 余论:读书界的和谐建设

“营造书香社会,共建和谐家园”已经成了当下中国社会的追求。出版界如何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已经成了出版界同人热议的一个话题。出版人如何与民间读书报刊群体形成良性互动、和谐共处,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说到底,读书不应存在民间与非民间一说,读书人只有真假之分。事实上是,民间读书报刊与正式出版物之间,也不存在截然对立的划分。其是否完全为民间性质也存在含糊之处。一些民间报刊可以通过努力,公开亮相为正式报刊;而许多编者表示愿意保持现在的状态,以民间的姿态,不要刊号,也没有了正式出版物的门槛;多数无法像正式报刊那样月旬周日地按时出版、长年挺立不倒、倒而不死,而多是随意兴办随缘放下,甚至不乏旋生旋灭者,抱着一种“我来过,笑过,哭过,幸福过”的存亡观。除了报刊创办体制、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这种命运还与民间读书类刊物本质上闲散的生存态度有关——这也是许多同人刊物的本质特点。但不管如何,民间读书报刊在建构当代书香社会中的作用毋庸置疑。而且,在“道术已为天下裂”、知识界达成共识极为艰难的今天,民间读书报刊人文群体显示出难得的和谐,形成民间读书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使书香文化的延伸造就出全社会的读书氛围。龚明德先生在为民间读书报刊文选《民间书声》一书所作序言《书声琅琅,源于民间》中说:“一个国家,没有或少有了民间的读书人声音和读书声音,都是这个国家的不幸甚或灾难的开始。一切官方的声音,都要转化成民间的声音才会发生实际的效应。”在出版界与潜在的社会读者群之间,我们明显感觉到存在着一个活跃的民间读书群体,她既是广大读书人话语的代表,也是出版界借以伸向全社会的触角与过渡地带。它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出版界、正式出版读书报刊、读者与民间读书报刊之间,围绕书香社会建设和谐共处,持续发展,书声琅琅,是读书人的莫大幸福。

(收稿日期:2008-11-11)

注释:

① 佚名.2007年全国民间读书部落聚会进贤[N].中国图书商报,2007-11-20

② 阳敏.《读书》事件四人谈[J].南风窗,2007(15):52-56

③ 第四次全国阅读调查:国民新阅读率在持续走低[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6-04/22/content_4459620.htm

④ 温新红.读书报刊:来自民间的力量[N].科学时报,2003-11-27

⑤ 柳登.全民阅读中编辑角色的缺失[J].编辑学刊,2007(4):59-61

标签:;  ;  ;  ;  

倾听民间文学之声--当代出版者与民间报刊良性互动关系探析_读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