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静脉输液的安全隐患及对策论文_高建芬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静脉输液的安全隐患及对策论文_高建芬

高建芬

(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北大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分析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静脉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加强安全教育、规范输液流程、建立巡视制度、强化制度落实、切断传播途径、注重业务学习、加强技能训练、加强护患沟通、保持环境清洁、合理调配人员、加强药品管理、完善应急预案的预防对策,认为可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静脉输液的安全性。

【关键词】门诊静脉输液;安全隐患;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4-0255-02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深入推广和宣传以及二级以上医院逐步取消门诊输液医改举措的推出,社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已习惯首选到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治疗,而静脉输液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疾病治疗的一项主要手段。本人在2015年度参加了区卫生局组织的护理质量控制组考核,通过对辖区2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现场检查考核,发现社区门诊静脉输液存在一系列安全隐患。现将社区门诊输液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1.社区门诊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因素分析

1.1 医务人员因素

1.1.1安全意识淡薄护士在治疗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因工作忙未遵守操作流程导致加药错误; 医嘱书写错误护士未及时澄清;输液卡上所签姓名、时间不规范;随意更换药物的输注顺序。

1.1.2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 部分护士对工作缺乏责任感,在输液过程中未按输注药物的半衰期及药物作用机理调整滴数,或更换液体后仍按上瓶液体滴数进行;未对患者做健康教育,患者擅自调整输液滴速,导致不安全事件发生。

1.1.3输液巡视不到位由于门诊患者多,社区护理人员数量相对不足,工作处于超负荷状态,特别在输液高峰,护士忙于应付接药、配药、注射等工作,无法及时巡视,导致渗漏、药物不良反应、心衰、空气栓塞等意外发生。

1.1.4 护士技术操作不规范

1.1.4.1加药与加药针头 护士习惯使用较粗针头加药,空气中异物或切割安瓿的玻璃屑可通过加药过程进入输液内,有人通过9组不同的复方输液检验发现,70%以上输液微粒超标准[1]。

1.1.4.2止血带 曾有医院对静脉穿刺用的止血带进行细菌培养,调查表明,止血带携带病菌数量是惊人的,无疑是重要的传染源[2]。然而,很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输液室未保证一人一带。

1.1.4.3操作流程不严谨无菌操作执行不到位,药液污染,引起输液反应。

1.1.4.4静脉穿刺技术不熟练反复静脉穿刺使血管内膜受损,进针及拔针方法错误导致血液漏出血管,甚至破坏局部血管,影响输液安全。

1.2 患者因素

1.2.1出现应答错误 输液患者出现同名同姓的现象时有发生,当护士称呼某患者姓名时,容易出现应答错误,造成相互交叉错用药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缺乏医学知识部分患者不遵守药敏试验的规定,在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期间擅自离开;部分患者对输液滴速过快和过慢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或因赶时间而自行调节输液滴数。

1.2.3尊医行为较差 门诊病人随意性大,因个人原因不执行医嘱而擅自推迟或提前治疗时间。

1.2.4存在个体差异患者的病情、年龄等个体原因致使对药物的敏感性有着明显的差异,如果护士对患者的病情了解不够、观察不仔细、用药知识不全面,则不能及时预见输液时的潜在问题。

1.3 环境因素

由于医疗条件受限,而社区患者多、病种复杂,输液室开窗少、空气流通差,直接影响输液室的空气质量,易引发交叉感染。

1.4 管理因素

1.4.1抢救物品不完备门诊输液室离抢救室距离较远、抢救药品不全、设备未处于备用状态。

1.4.2应急处理流程不规范未建立应急处置流程,未安排应急值班医生,患者一旦有输液反应等情况,出现联系首诊医生等情况。

1.4.3药房药品未按要求分类管理,无标识牌。

2.预防与对策

2.1 加强安全教育组织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自觉依法执业;强化护士责任心,加强护理差错的防范,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2.2 规范输液流程建立、执行静脉输液护理操作规程、质量标准、评价办法。严格做好“三查七对”工作,加强对用药质量的管理,反复检查药液稀释和抽取配制后的结果;严格落实抗生素现用现配制度;输液时,将输液卡出示给病人或家属确认。输液过程中若发生热源反应、变态反应或发现药品质量有问题等情况,应及时向护士长和药剂科负责人报告,并同病人或家属按规定程序封存有关实物及现场。

2.3 建立巡视制度使用统一的输液巡视卡,记录药名、输液速度、巡视情况、签名等,加强巡视观察,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安全隐患,特别是婴幼儿、老年人、特殊用药病人的输液,要严格按要求规范输液滴数,防止因输液速度不当引起严重后果。护士对使用如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等某些特殊药物的病人应做好用药指导,要交代好病人不要自己调节输液速度,并说明其原因和后果。

2.4 强化制度落实加强质控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消毒隔离等制度,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压脉带一消毒一洗手。

2.5 切断传播途径护士在进行操作或接触患者前后英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手部清洁,不定期进行手部细菌监测,防止交叉感染。

2.6 注重业务学习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学习,护士除掌握输液的相关理论和技能,还要掌握药物性能、配伍禁忌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掌握常见疾病的病情观察和急救处理方法。

2.7 加强技能训练加强护理操作技能训练,加药时进针角度要正确,针头斜面向上并与瓶塞呈75°轻轻刺入,缓缓注入药液,避免重复多次穿刺瓶塞,用砂轮锯前后均要消毒安瓿,防止微粒污染;提高穿刺成功率,穿刺失败后及时更换输液针头。

2.8 加强护患沟通护士要增强沟通技能,要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融入工作中,对静脉输液所用药品的性质、不良作用、输液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如实告诉患者[3],杜绝患者自行调节输液滴速现象的发生。

2.9 保持环境清洁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打扫地面,减少不必要的人群流动,每日用含氯的消毒剂擦拭工作台;输液室定时通风,每日用消毒液拖地1~2次、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一次;每月进行一次空气细菌监测,以监测空气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10 合理调配人员在输液高峰季节和输液高峰时段,护士长排班时应采取动态调整的原则,以最优工作组合满足病人治疗需要。应做好各班次、各时段输液工作量统计,根据统计结果,随时调整护士人数,避免由于病人多、排长队引起的忙乱现象,也避免护士精神疲劳致使工作注意力松散或判断失误而发生护理缺陷或差错。必要时应汇报护理部,借调护士帮助门诊输液。

2.11 加强药品管理实施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悬挂明显的专用标识,执行高危药品医嘱时应双人核实、核对无误后给药。

2.12 完善应急预案重视输液安全管理,备好应急药品、设施设备并落实专人保管,每日安排应急值守人员,针对输液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等情况,制定相关应急处理流程,加强应急演练,提高病情观察力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3.体会

门诊静脉输液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静脉输液安全,必须加强安全教育、规范输液流程、建立巡视制度、强化制度落实、切断传播途径、注重业务学习、加强技能训练、加强护患沟通、保持环境清洁、合理调配人员、加强药品管理、完善应急预案,对发生的不良反应、病情变化要及时分析、及时处理,适时做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静脉输液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李明,临床输液微粒的来源与预防[J].实用护理学杂志,1990,6(7):27.

[2]翁梅英,杜小倩.止血带带菌调查[J].实用护理学杂志,1988,4(5):30.

[3]董明芳,林爱宝.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的健康教育[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67.

论文作者:高建芬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  ;  ;  ;  ;  ;  ;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静脉输液的安全隐患及对策论文_高建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