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青绿血管造影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靛青绿血管造影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陈有信[1]1996年在《靛青绿血管造影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靛青绿血管造影(ICGA)国内刚刚开展,国外有关正常ICGA的影像特征、充盈过程及有关正常脉络膜循环的ICGA研究报告不多,对于其在各种眼底病变时的影像表现以及诊断价值等问题,均有待深入的研究和观察。 目的:利用Rodenstock101激光扫描检眼镜进行ICGA和FFA对比观察,研究正常人活体动态情况下的脉络膜的循环结构、染料充盈动力学、ICGA的影像特征、染料充盈过程。研究ICGA在各种眼底疾患的的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对ICGA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作出评价。 内容及结果: 一.在30例正常人的ICGA与FFA的对比观察发现: 1.脉络膜最常见的充盈类型为睫状动脉充盈型(56.67%),其为弥漫充盈型(26.67%)。染料在眼底最先充盈的部位为视乳头与黄斑之间(40%)。涡静脉的形态变异较大,其在进入巩膜管的部分最常见类型为主干壶腹型(51.10%)。造影早期分水界区的位置,多位于经过视乳头的垂直带状区域内(56.25%),平均宽度2.12±0.51mm。在某些眼底和FFA正常的被检查眼,ICGA发现了脉络膜循环的异常。 以上结果表明,ICGA可以良好地显示脉络膜循环的血管构筑及其充盈形态。但正常人的脉络膜循环构筑和血流充盈形态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在分析ICGA结果时必须注意这种差异。 2.利用SLO造影为实时录像的优点,分别在ICGA和FFA测定了脉络膜和视网膜的循环时间。其中,平均CPT为1.95±0.72秒;平均CAVT为7.79±1.76秒;平均CCRAT为0.70±0.58

白芳[2]2010年在《不同方法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微视野改变》文中认为目的:本文应用SLO微视野检查技术,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测定,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前后微视野敏感度变化。从而为中浆病的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行荧光造影检查确诊为中浆病的早期(发病≤3月)初发的患者,排除患有青光眼或其他眼底病变或曾接受任何内眼手术或激光治疗者、合并高血压、肾病、糖尿病等病或治疗前已经应用过类似其他治疗药物,无法判断其疗效者及矫正视力小于0.1者及不符合微视野检查条件者,在患者知情同意并具有可随访观察满6个月的前提条件下,共60例患者,其中排除2例荧光造影渗漏点位于250μm之内无法行激光治疗者,随访58位患者,其中单眼患者54例,双眼患者4例,按照患者来诊号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激光组及药物组,随访过程中剔除7例6月内出现新发渗漏点或原发渗漏点复发者,共收集有效资料51例患者,55只患眼,其中激光组29眼,药物组26眼。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视力分布构成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激光组采用台湾承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氩离子激光眼底治疗仪,进行渗漏点直接封闭,药物组采用营养视网膜细胞药物等传统药物,分别在6w、12w、24w随诊观察测量指标包括视力,验光,荧光造影,SLO-OCT及SLO-微视野,准确记录并对比分析各临床指标在不同治疗组不同时期的变化。结果:1)治疗后6周变化:激光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视力、微视野视敏度提高与药物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均有P<0.05);荧光造影显示激光治愈率为75.9%,药物治愈率为38.5%,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OCT神经上皮及色素上皮复位程度激光组治疗前后较药物组治疗前后明显。2)治疗后12周变化:激光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视力、微视野视敏度提高与药物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均有P<0.05);荧光造影显示激光治愈率为89.7%,药物治愈率为61.5%,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OCT神经上皮及色素上皮复位程度激光组治疗前后较药物组治疗前后明显。3)治疗后24周变化:在6个月随诊时荧光造影显示激光治愈率为93.1%,药物治愈率为88.5%,卡方检验无显著性差异,相同的是OCT神经上皮及色素上皮复位程度激光组治疗前后较药物组治疗前后不明显,治疗前后的视力、视敏度提高与药物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微视野提示激光治疗后无平均光敏度降低及局部微视野缺陷。结论:针对早期初发并可行激光手术治疗的患者时,选择532nm小能量激光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比药物治疗见效好,恢复快的优势,可以作为早期、初发、渗漏点在250μm以外的中浆病的首要临床治疗方案。临床上可以将微视野检查用于病人激光及药物治疗后的视网膜功能疗效的评价,相比其他检查方法而言,具有无创、简单、量化、直观的特点,易于推广开展。

陈雪松[3]2013年在《腓动脉主穿支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解剖基础及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索应用游离及带蒂腓动脉小腿后外侧肌间隔主穿支(外径≥1.00mm者)供血型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个体化“精确”自由修复全身不同创面的解剖基础、手术设计方案及相关理论依据,总结该皮瓣的技术要点并提出临床应用建议。方法一、应用解剖研究1、乳胶、泛影葡胺混合液灌注新鲜小腿标本20侧,通过直接解剖及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平台后虚拟解剖观察2种方法,研究:①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血管网分布规律及解剖分型,腓肠神经构成的解剖差异,以及二者间的关联;②腓动脉小腿后外侧肌间隔主穿支的分布规律、解剖分型及其临床意义;③计算机辅助图形技术在本皮瓣研究中的应用价值。2、3侧新鲜小腿标本制成单穿支皮瓣模型,经供血穿支分别行血管造影及亚甲蓝染色灌注逐层解剖:①观察皮瓣血管网的动态和静态X线影像学特点,研究该皮瓣的大致循环途径;②观察皮瓣各层染色情况和范围,从另一角度分析其血管网分布规律,进一步为临床提供切取超薄皮瓣和筋膜瓣/筋膜皮肤瓣的解剖依据。二、临床应用研究1、血流动力学研究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测定36块腓动脉主穿支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供血皮穿支的术前、术后血流速度变化,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其差异,从血流动力学角度解释该皮瓣的跨区供血机制,结合相关理论,探讨其临床意义。2、个体化手术设计及临床应用基于腓动脉主穿支以及皮瓣血管网的解剖分布和分型,设计三种腓动脉主穿支供血型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基本术式(最低位穿支蒂、不同节段穿支蒂,吻合穿支游离皮瓣),结合超薄皮瓣、筋膜皮肤瓣、复合组织瓣、双叶皮瓣及逆行吻合皮神经重建皮瓣感觉功能技术用于142例全身不同部位创面的“精确”自由修复,术中对关键解剖要素进行观察。通过文献复习,并对照本中心以往病例回顾结果对其临床应用效果做出评价,提出详细的个体化皮瓣设计方案和手术技术建议。3、腓动脉主穿支术前体表定位研究通过137例术前CDFI腓动脉小腿后外侧肌间隔主穿支体表定位的临床应用,分析其彩超影像特点及误差原因,根据该组90例术前仅通过彩超影像选择的90条皮瓣供血穿支的术中探查和选择结果,计算该法用于术前确定皮瓣供血血管的准确率。将52例患者小腿CTA数据在设备自带软件及Mimics软件平台上进行三维重建和分割、组合、着色,获得腓动脉小腿后外侧肌间隔主穿支的解剖图像资料,据此或结合CDFI超声影像设计皮瓣。评价CTA和CDFI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临床应用建议。4、通过病例回顾和文献查询,探讨手术时机及术后循环检测方法结果一、解剖研究部分每侧小腿平均有腓动脉主穿支3.3条,分布于小腿第2-9段(按腓骨头与外踝间连线自上而下等分9段计),外径1.53±0.40mm(1.00~3.02mm),71.2%分布于第5~8段,以第6段最多,占25.8%;最粗一支外径1.87±0.48mm(1.30~3.02mm),81.0%分布于第3~6段;最低一支外径1.37±0.27mm(1.00~1.92mm),分布于第6-9段,其中65%位于第7-8段,第8段占40%。按临床意义和解剖形态可将腓动脉主穿支分为3个类型:①Ⅰ型,根部外径1.68±0.43mmm,绝对血管蒂长平均5.8cm,走行迂曲,分支多而粗,共31条,占47%,分布于小腿第2-9段(74.2%分布于第3,6-8段),按照其肌间隔筋膜皮肤支数量又可分为a、b2个亚型;②Ⅱ型,解剖形态介于Ⅰ型和Ⅲ型之间,根部外径1.45±0.34mmm,绝对血管蒂长平均4.0cm,走行较为平直,共21条,占32%,分布于小腿第2-8段(71.4%分布于第5,6段);③Ⅲ型,较为短小,多为典型的肌间隔皮穿支,根部外径1.29±0.20mmm,绝对血管蒂长平均2.2cm,共14条,占21%,分布于小腿第2,5-9段(71.4%分布于第7-9段)。该皮瓣供区血管网主要由真皮下血管网和深筋膜层血管网2层构成,二者借皮动脉相互沟通。深筋膜层血管网中可呈明显的纵向链式吻合者共有三条:①内侧血管链(腓肠神经/腓肠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链,简称内侧链);②中央血管链(腓肠神经交通支营养血管链,简称中央链);③外侧血管链(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J、腿后外侧肌间隔吻合链,简称外侧链)。20侧小腿中腓肠神经吻合型14侧,非吻合型4侧,双腓肠神经型2侧。由于腓肠内侧皮神经走行深浅,腓肠神经合成位置高低以及腓肠内、外侧皮神经和交通支的粗细不同,深筋膜层血管网也存在差异,按整个供区直视下测得的理想皮瓣轴线可分为3种类型:①Ⅰ型(中央型),大致相当于内、外侧链间的中线,共12侧,占60%;②Ⅱ型(内侧型):皮瓣理想轴线偏向内侧链,共计5侧,占25%;③Ⅲ(外侧型):皮瓣理想轴线偏向外侧链,共计3侧,占15%。在Mimics10.01软件平台上,可对血管、骨骼、肌肉、皮肤等进行分割以及任意组合三维重建。重建出的组织结构可赋色,呈现出与正常组织颜色接近的直观鲜明图像。所有腓动脉主穿支均可显示,12侧灌注质量较高的标本能看到其终末筋膜皮肤支,但深筋膜层和皮肤血管网无法显示。在虚拟环境中,可任意角度观察穿支血管的形态特征,测量解剖数据,做出与实体解剖一致的血管分型。皮瓣模型DSA影像可以观察到三条血管链及大致为穿支动脉→深筋膜层动脉网→浅静脉网→穿支静脉的循环通路;亚甲蓝灌注解剖观察到皮肤着色范围的中轴线与皮瓣理想轴线基本一致,真皮下及深筋膜浅面染色较深且与皮肤染色范围基本相同,皮下脂肪层仅有较为散在的着色点。二、临床研究部分38块腓动脉主穿支供血型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其供血穿支术前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flow velocity, PSFV)为24.68±15.15cm/s,术后PSFV为38.65±16.96cm/s。其中游离移植共12块,术前PSFV为14.19±6.28cm/s,术后为32.69±15.86cm/s;带蒂移植共26块,术前PSFV为29.52±15.65cm/s,术后为41.40±17.04.86cm/s,经配对t检验,p值均<0.0001,提示术后流速较术前显著增加。术前仅依据CDFI超声影像选择的90条皮瓣供血穿支中,准确率为77.8%(假阳性8条,12条不是最优选择),其中用于最低位穿支蒂皮瓣修复足踝创面的供血穿支定位准确率为91.2%。穿支血管肌间隔段和其发出的终末筋膜皮肤支穿过深筋膜进入皮下的超声影像均较易显示和辨别,但对Ⅰ型血管的全段追踪显示较为困难,容易误判;术前穿支血管口径测量值与术中直接测量结果呈正相关,且数值较为接近。CTA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大体解剖结构,103侧小腿平均每侧可辨认出腓动脉小腿后外侧肌间隔主穿支2.3条(1-4条),绝大部分为Ⅰ型及Ⅱ型血管,小腿第8-9段除3侧外其余均不能显示出穿支血管。同时做了CTA和CDFI的94侧小腿中有63条腓动脉分支须借助CDFI方能与单纯的肌肉或腓骨营养支进行准确鉴别;单纯应用CTA或结合CDFI挑选出的游离移植皮瓣供血血管,术中探查准确率为100%。CT资料可以导入Mimics软件平台重建出对不同解剖结构进行任意分割、筛选和组合后的三维图像,模拟皮瓣设计切取。142例临床手术中,最低位主穿支蒂螺旋桨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组68例,所选穿支位于外踝上方5~14cm范围内;穿动脉外径1.02±0.23mm(1.00~1.62mm),其中Ⅲ型血管49条,Ⅰ型血管12条,Ⅱ型血管7条。不同节段主穿支蒂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组31例,所选穿支位于外踝上方12-21cm,穿动脉外径1.39±0.43mm(1.00~2.10mm),其中Ⅰ型血管17条,Ⅱ型血管10条,Ⅲ型血管4条。吻合穿支游离移植组43例,所选穿支位于外踝上14-25cm,分布于小腿第2-6段;外径1.52±0.73mm(1.10~2.30mm),其中Ⅰ型血管35条,Ⅱ型血管7条,Ⅲ型血管1条。穿动脉有两条伴行静脉,根部可汇成1条,外径均粗于动脉(1.2-2.3倍)。能够在手术范围内基本确定腓肠神经解剖类型的共112侧:吻合型96侧,多数腓肠神经交通支粗大并走行表浅,非吻合型16侧,占14.3%,其中单独由腓肠外侧皮神经构成或交通支构成者5侧,占31.3%。全部142侧小腿观察到腓肠内侧皮神经粗大且走行表浅者57侧,仅占40.1%,102侧深筋膜层血管网可以根据术中情况大致作出分型:中央型63侧,占61.8%;内侧型17侧,占16.7%;外侧型22侧,占21.6%。本组皮瓣均全部成活,术后未观察到缺血或淤血。随访2-37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平整美观;随访超过1年者,重建感觉的皮瓣两点静态辨别觉6~12mm,且逆行吻合法与传统方法在效果上无明显区别。螺旋桨皮瓣及皮肤筋膜瓣技术的应用使大部分小腿供区可直接缝合,修复足踝者外形轮廓接近正常;超薄皮瓣技术修复手背和前足背者皮瓣厚度与受区基本一致;双叶皮瓣、复合组织瓣技术在复杂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均取得满意效果。我中心自2005年以后逐渐开始在临床应用本皮瓣,自2010年10月以后其使用比例已经占除手指小创面外各类创面修复的85.3%,游离皮瓣的98.5%。回顾2000-2005年的597例类似创面修复,使用外科皮瓣达17种,游离皮瓣中选择最多的是胸脐皮瓣和股前外侧皮瓣。无论从供区牺牲、手术适应症、修复效果及手术操作时间看,本皮瓣均具有明显优势。结论1、该皮瓣本质上是经皮神经营养血管轴跨区供血的特殊类型穿支皮瓣:①血供符合生理、安全可靠:相对粗大腓动脉主穿支保证了皮瓣的供血能力,基于深筋膜层血管网解剖分型的个体化皮瓣轴线设计确保了皮瓣具有完整、合理的供血途径;术后供血穿支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进一步增加了皮瓣的血液灌注量;完全经穿支伴行静脉回流,不存在浅静脉“逆流”淤血问题。②穿支蒂设计使皮瓣具有自由的旋转修复角度,按螺旋桨皮瓣切取不仅修复外形美观,而且最大程度节省皮肤,减少小腿美容破坏。③腓动脉主穿支外径满足皮瓣游离移植吻合需要,修复部位不再受到限制。2、穿支血管的形态学研究和解剖分型对于准确、灵活的个体化皮瓣设计(例如供血穿支的选择以及骨皮瓣、多叶皮瓣、嵌合皮瓣的设计切取等)和提高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及效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腓动脉主穿支的分布规律为本皮瓣三种基本术式设计及其手术适应症提供了解剖依据。3、皮瓣血管网的解剖分布和构成特征为切取超薄皮瓣及皮肤筋膜瓣提供了依据,前者用于修复皮肤较薄的受区时一般不存在外观臃肿问题,后者可使大部分供区创面直接缝合,仅在小腿遗留线状瘢痕。4、皮穿支术后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的显著增加从血流动力学角度解释了该皮瓣穿支经低阻力皮神经营养血管供血渠道远距离跨区供血现象,符合非牛顿流体特性。该结论提示,对供血穿支的充分游离并结扎其所有无关分支有助于改善皮瓣循环。5、就本皮瓣而言,CDFI彩超影像是现阶段最重要的术前穿支血管体表定位方法,虽然CTA三维重建可以直观显示穿支血管形态及邻近组织的解剖结构,准确进行血管分型,模拟手术设计,但对于较细小的穿支、穿支末梢和小腿下1/3穿支血管不能显示或显示不充分,二者各有优缺点,具有互补性。CT扫描和计算机辅助虚拟三维图形技术在解剖研究、术前穿支血管定位定型以及手术教学等方面均具有应用前景,但当前不仍不能替代常规方法。6、本皮瓣综合了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穿支皮瓣和游离皮瓣各自优点,结合超薄皮瓣、皮肤筋膜瓣、复合组织瓣、组合皮瓣、多叶皮瓣等技术及本研究首次提出的逆行吻合神经法重建皮瓣感觉功能,可以自由、准确、高效修复全身不同部位创面。7、早期创面修复在减少感染机会、简化手术操作、缩短治疗周期,促进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康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须遵循损伤控制原则。术后皮瓣循环监测,特别是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等客观监测方法对于确保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岳玲[4]2010年在《109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CSC) (简称“中浆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损害视力的眼底黄斑疾病,以后极部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视网膜神经层渗出性脱离为特征。1866年首次由VonGraefe报道,患者多为青年和中年,男性较多,单眼发病显著多于双眼,该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疗程3~4个月,易复发,反复发作将发生永久性视力减退,虽不致盲目,但其对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本病发生与精神兴奋、紧张、脑力劳动过度有关,但由于病理取材的困难,中浆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一直困扰着几代眼科学者。上世纪60年代,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技术用于眼底病检查,使中浆病的研究有了突破进展,此项检查能反映出活体眼血-视网膜内屏障和外屏障的改变,对眼底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指导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帮助很大。目的:观察分析经我院门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诊断为中浆病的109例(115只眼)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 in angiography,FFA)中的动态表现,分析总结中浆病的临床特征、发病机理与治疗方法。方法:记录109例(115只眼)中浆病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初诊年龄、病程、教育程度、患病率)、视力情况、眼底检查结果(包括视网膜情况、黄斑情况、视网膜血管情况)、性别,采用海德堡共焦激光扫描系统(Heidelberg retina angiography,HRA)对109例中浆病患者行双眼FFA检查,记录FFA特征(包括渗漏点的类型、造影表现分型、渗漏点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中浆病的FFA表现归纳4种类型:(1)渗漏点型(包括圆点扩大型、喷出型和玻璃膜疣状或窗样缺损样或视网膜色素上皮炎型) ;(2)RPE脱离型;(3)混合复杂型;(4)无渗漏点型。在109例(115只眼)中浆病患者中,女性中浆病患病率比男性低(1: 6.27),其中男性94例(86.24%),女性5例(13.76%),患病平均年龄39.8岁,以31~40岁居多(46.81%),单眼发病103例(94.49%),双眼发病6例(5.5%)。115只眼中,平均视力0.5,27例患者(23.48%)视力低于0.3。仔细询问病史,约60%患者在患病前有影响其精神心理因素的事件发生。初发或急性期患者FFA上渗漏以喷出型较为多见,渗漏点多为单发。病程较长者以墨渍样扩散较为常见。115只眼中,病程小于2周的29只眼(25.21%),平均视力0.5,以喷出型为主17只眼(58.62%),墨渍型12例(41.38%);病程大于3个月的5例(4.35%),平均视力0.6,主要以墨渍型为主3只眼(60%)。约10%的渗漏点在中心凹1mm直径范围内,其余在黄斑周围,以鼻上方和乳头黄斑束处多见,其次为鼻下,颞上和颞下。结论:FFA对中浆病的病理过程和病变部位有重要意义。病变部位是中浆病患者视力减退的主要因素,对预后及治疗有临床指导作用。由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可以准确的显示色素上皮屏障破坏的部位和数量,通过对109例中浆病患者进行双眼FFA检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渗漏位于距离黄斑中心凹1mm直径范围内,视力较差。2 .渗漏位于中心凹2mm直径范围以外,对视力影响相对较轻。病变部位或荧光渗漏点位置距离黄斑中心凹越近,患者视力越差。3 .神经上皮脱离范围愈大漏渗面积愈大,愈接近黄斑中心,视力损害愈严重。4 .患者视力好坏与发病时间并无显著性相关关系,并非患者发病时间越长,视力就越差;反之亦然,患者发病时间越短,并非其视力越好。中浆病是一种与全身状态有关的疾病,单眼发病率高,它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之一。CSC的复发可能由于隐匿的脉络膜病灶进一步发展,使局部视网膜色素上皮功能受损,导致视功能障碍;激光封闭渗漏点能促进该处的视网膜色素上皮修复,但不能预防复发。今后,全身性治疗可能成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韩冬[5]2008年在《经皮血氧饱和度测定对游离皮瓣移植后血管危象动态监测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新西兰兔下腹部腹壁浅动脉皮瓣模型,模拟游离皮瓣各种血管危象的类型,评价经皮血氧饱和度(SP02)监测法在动态监测游离皮瓣移植后血管危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只新西兰兔消毒、备皮、制作双侧下腹部腹壁浅动脉皮瓣模型,随机分为3组:动脉阻断组,静脉阻断组,动静脉阻断组。用显微外科血管夹阻断及复通血管,用反射式脉搏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经皮动态测定皮瓣SP02的变化,并与皮瓣颜色、温度变化时间作比较。结果动脉阻断后106±37s皮瓣经皮SP02降至最低阈值,复通后178±17s回升达到正常水平。静脉阻断后,皮瓣SP02开始表现为紊乱和波动,198±26s SP02后达到最低阈值,复通后635±37s平缓回升到正常水平。静脉阻断组的下降和回升的时间差明显长于动脉阻断组(P<0.001)。全血管阻断后SP02下降时间与复通时间与动脉阻断组相似。皮瓣温度、颜色的变化时间明显长于皮瓣SP02变化时间。结论经皮SP02测定方法无创而简单,能够敏感、客观、连续、定量的反映皮瓣的灌注状况,其变化早于温度、颜色等变化表现。脉搏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价格低廉,简单可靠,易于操作、可重复性强等优点,是客观监测皮瓣血运状况的最佳仪器,可以与临床观察相配合使用。并能够利用电子工程技术实现无线、连续、实时、无创性的动态监测,提早发现皮瓣血管危象及栓塞类型,并自动报警通知医护人员,为抢救皮瓣节约时间。

师朋强[6]2012年在《荧光素钠引导脑恶性胶质瘤切除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近年呈逐渐上升趋势,具有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高和治愈率低的特点。恶性胶质瘤的治疗依然是神经外科所面临的难题,目前对胶质瘤采用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临床研究表明恶性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与首次肿瘤的彻底切除直接相关。但肿瘤侵袭性生长,术中肿瘤边界不清,全切困难,如何手术过程中能够直观的判断肿瘤组织,最大程度切除肿瘤,是恶性胶质瘤手术治疗的前提和关键。荧光引导脑胶质瘤切除新技术的临床应用,能显著提高手术全切率,改善预后。目的:探讨荧光素钠在脑恶性脑胶质瘤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4月至2012年2月入院的经影像学诊断为胶质瘤患者40例随机分组。对20例脑恶性胶质瘤患者术中应用荧光素钠将肿瘤染色,根据荧光染色强度判定肿瘤边界并切除,20例脑恶性胶质瘤患者采用传统显微外科切除。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肿瘤的全切率、KPS评分、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1、荧光素钠引导手术组术中肿瘤切除范围与病理学检查相吻合,术后影像学复查显示肿瘤切除比较完全。2、荧光素钠引导手术组全切除17例(85%),传统手术组全切除11例(55%),两组全切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非功能区,两组全切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功能区,荧光素钠引导手术组术前术后KP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手术组术前术后KP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荧光素钠引导手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传统手术组缩短(P=0.039和P=0.008)。结论:1、荧光素钠引导新技术有助于提高脑恶性胶质瘤的全切率,特别是对于非功能区胶质瘤。2、对于功能区脑恶性胶质瘤患者,荧光素钠引导技术明显提高术后KPS评分。3、荧光素钠引导技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

王宇雷[7]2007年在《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术(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phy,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0CT)观察532nm半导体激光诱导棕色挪威(brown norway,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模型的可行性及奥曲肽和奥曲肽联合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对实验性CNV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半导体激光建立实验鼠眼CNV模型。选取10只BN大鼠氯胺酮100mg/kg腹腔注射麻醉后,围绕视盘距视盘1~1.5PD击射10个点,激光功率150mW,光斑直径75μm,曝光时间0.1s。于光凝后7、14、21和28d随机选取5只采用腹腔注射20%荧光素钠0.5ml/kg后行FFA和OCT检查观察CNV的形成和变化,按FFA时间分为早期(<2min)和晚期(>10min),记录荧光渗漏斑数/渗漏面积(mm~2)的变化。选取20只造模成功后BN大鼠随机分组,空白对照组5只,治疗组15只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1组、2组和3组:1组和2组为药物组,1组光凝当天开始用药,2组光凝后14d开始用药;3组为药物联合TTT组,光凝后14d开始用药联合TTT。治疗方法:奥曲肽50μg/kg球后注射,每周1次,连续2次;TTT治疗参数:功率56~76mW,光斑0.4~0.54mm,照射时间60s,1次。分别于光凝后7、14、21和28d采用FFA和OCT检查观察CNV的变化,记录FFA晚期(>10min)荧光渗漏斑数/渗漏面积(mm~2)的变化,将荧光渗漏按强度分级。应用SPSS12.0软件对所得数据组间差异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间两两比较用LSD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BN大鼠CNV模型制作1.1光凝后7d光凝区显示不规则的荧光渗漏,14d渗漏增加,21d渗漏达高峰,28d渗漏斑面积增大,光凝后7、14、21和28d CNV的成模率分别为36%、55%、69%和70%;早期荧光渗漏斑数/渗漏面积在光凝后14、21和28d经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21和28d与7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荧光渗漏斑数/渗漏面积在光凝后7、14、21和28d经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凝后7、14、21和28d早期和晚期荧光渗漏斑数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OCT检查激光处视网膜的平均厚度与平均荧光渗漏面积有相关性(r=0.73,P<0.05)。1.3并发症:2/10眼2/20光凝处少量视网膜下出血。2.奥曲肽和奥曲肽联合TTT对实验性CNV的抑制作用2.1 1组光凝后7和14d未见荧光渗漏,OCT见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断裂,浅脱离;21和28d 20%(8/40)光凝处晚期形成局限性强荧光;OCT见局部RPE/脉络膜毛血管层增厚,呈白色高反射区域;1组所有观察时间荧光渗漏和视网膜的平均厚度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2组在21和28d见较多的荧光素渗漏,但弱于空白对照组,弱渗漏点占41%(18/44)。2.3 3组在21d见少量的荧光素渗漏,弱渗漏点占35%(18/44),28d部分荧光素渗漏消失,OCT见28d CNV较21d变薄或消失;荧光渗漏和视网膜的平均厚度与2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3.球后注射奥曲肽及奥曲肽联合TTT未见毒副作用和并发症。结论:1.532nm半导体激光易诱导BN大鼠CNV模型,成模率高且稳定性好。CNV在光凝后14d时完全形成。2.腹腔注射荧光素钠操作简便,显影清晰,可供采用。3.OCT联合FFA可客观有效地观察实验性CNV的形成和变化。4.球后注射奥曲肽可抑制大鼠实验性CNV的形成和发展,早期应用尤为必要。5.奥曲肽联合TTT可明显抑制实验性CNV的发展。6.实验BN大鼠球后注射奥曲肽及奥曲肽联合TTT治疗方法安全。

宋玫侠[8]2010年在《遗传性视网膜病变模式动物的氧诱导视网膜病变观察》文中认为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眼底病是一类常见的致盲性疾病,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均可因新生血管增生、牵拉而导致视网膜脱离。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原因至今仍不是十分清楚,是眼科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视网膜缺血、缺氧是形成视网膜新生血管的重要原因,缺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成是常用的复制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特别是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常用方法[1,2]。但是缺氧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与所采用的动物品系有关。另外有文献报道[3],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及视网膜退行性变模式小鼠很少生成视网膜新生血管,为新生血管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早期的工作中,我们实验室发现一种快速视网膜变性小鼠(Retinal degeneration fast,rdf)及两种自发性基因突变模式大鼠,分别为先天性静止性夜盲(congenital stationary night-blindness,CSNB)大鼠[4]和视网膜锥细胞失功能(retinal conedystfunction,RCD)大鼠[5],其在成年时仅主要表现为功能性的改变,而视网膜光感受器则无明显的退行性变化。为进一步探索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机制,我们参照文献方法[6],对新生的模式动物采用高浓度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制备模型,观察三种模式动物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发生特点。材料和方法选择清洁级、鼠龄为7d的SD大鼠、CSNB大鼠、RCD大鼠、rdf×C57BL/6J小鼠、rdf×C57BL/6J杂合子小鼠及rdf小鼠各1窝,每窝(即每组) 6只为高氧/复氧实验组,正常对照组为以上6种品系同龄新生鼠各1窝每窝(即每组) 6只。(正常SD大鼠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购买,突变品系动物由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屏障动物实验室提供)。将实验组新生鼠与母鼠共同置于密闭的动物实验氧舱(DWC450-1150型,上海七〇一所杨园医用氧舱厂)。氧舱内接入湿化医用纯氧,氧气的流量控制在0.5-0.75L /min,使氧舱内氧浓度保持在80%±2%,氧舱内气压保持为常压。用数字测氧仪(Ceramatec公司生产的Maxo2 Oxygen Analyzer,ModelOM225AE)测量舱内的氧浓度,氧浓度稳定后每间隔2h监测1次,使其始终保持在80%±2%。每天打开氧舱更换垫料、加水、添食1次。在此环境中饲养5d,然后回到正常氧环境下继续饲养5d至第17d。正常对照组新生鼠与母鼠饲养于正常氧环境至第17d。按Browning等[7]报道的墨汁灌注显色法,各组新生鼠在P18时进行视网膜铺片,即在钟形罩下乙醚吸入深度麻醉,心脏灌注生理盐水及4%多聚甲醛各10ml后,灌注墨汁与明胶水溶液(1:50)混合液,比例为1:2,每只新生鼠灌注3ml,而后迅速取出双侧眼球,固定于4%多聚甲醛中24h,将其中1只眼球在解剖显微镜下去除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和巩膜。完整剥离视网膜组织,以视乳头为中心做4个放射状切开,将视网膜平铺于挂胶载玻片上,50%甘油封片后在光镜下观察视网膜新生血管发生情况。取另1只眼放入4%多聚甲醛溶液中4℃固定24h后,去除前节,制作成眼杯。酒精常规梯度脱水、石蜡包埋,切片方向平行于角膜至视乳头的矢状位连续4μm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核进行计数。每只眼球取20张切片,相邻两张间隔30μm,用双盲法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数,统计每只眼球每张切片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数。选取切片时应避开视乳头周围,仅计数与内界膜有联系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9]。各组新生小鼠按以上大鼠做视网膜组织切片的方法一眼做视网膜组织切片,另一眼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v-WF因子染色识别血管内皮细胞。(所用一抗、二抗由美国sigma公司提供。)血管内皮细胞胞浆中见棕黄色为阳性。结果在正常饲养环境下,RCD大鼠视网膜血管网稀疏,SD大鼠视网膜切片偶见内皮细胞。在高氧/复氧诱导下,各实验组新生鼠视网膜血管正常放射状网络结构受到破坏,结构稀疏,血管迂曲、收缩或扩张,部分血管出现闭塞,可见无灌注区。其中SD大鼠、CSNB大鼠视网膜有出血点,甚至片状出血。组织切片显示除对照组的SD大鼠中偶见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外,其他5组均未见。实验组中SD大鼠、CSNB大鼠、RCD大鼠、rdf×C57BL/6J小鼠、rdf×C57BL/6J杂合子小鼠和rdf小鼠6种品系中均可见较多的突破内界膜内皮细胞核,计数结果分别为24.10±2.49 , 38.20±10.47 ,68.00±3.06,16.95±5.12,25.52±6.90,29.15±23.79,与同品系的对照组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与不同品系的实验组比较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采用高氧/复氧可以成功诱导出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2、氧诱导的新生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与品系有关,视网膜退行性变大鼠仍可诱导出视网膜新生血管,且严重程度可能与感光细胞的功能有关。3、rdf在高氧/复氧诱导下有视网膜新生血管,与rd1有明显的不同。

陈郁[9]2009年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及其机理初探》文中研究说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DM)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已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但是,由于DR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治疗上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探讨DR的防治方法,降低致盲率,是目前国内外眼科、内分泌科工作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在综述中西医防治DR进展文献,了解国内外防治方法的基础上,观察评价中药(益气养阴活血方)对DR的临床疗效,并在此基础上初探其可能机制。第一部分文献研究1、现代医学对DR的认识参考国内外文献,综述DR流行病学、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进展,并初步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2、祖国医学对DR的认识综述祖国医学对DR病名、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的认识,及现代中医药防治DR临床。重点对DR的辨证分型及治法作探讨。第二部分临床研究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对DR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DR患者48例,分成两组,治疗组27例,对照组21例,治疗组服用益气养阴活血方,对照组服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怡开),两组疗程均为三个月,记录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视力、眼底、中医证候等疗效性指标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如3-DG,VEGF等的变化情况。结果:益气养阴活血方能改善DR眼底,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促进出血的吸收方面疗效显著(p<0.01);两组患者血清3-DG水平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Fbg显著减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前后变化与眼底好转程度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4174,p=0.0424),与眼底片状出血(r=0.44719,p=0.0324)和点状出血(r=0.49437,p=0.0165)好转变化之间表现出的相关性程度更高。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对DR患者眼底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促进眼底出血的吸收;Fbg、3-DG可能是本方改善眼底病变的一个作用靶点和作用途径;临床上中医证候表现与眼底病变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毕晓达[10]2008年在《脉络膜黑色素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组织因子在肿瘤中的表达》文中研究指明背景:脉络膜黑色素瘤(choroidal melanoma,CM)是最常见的葡萄膜恶性肿瘤,其特点是恶性程度高,转移早且广泛,对患者的视力及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在研究脉络膜黑色素瘤时遇到的最主要的困难就是与其他肿瘤相比这种肿瘤的发生率很低,这样要想获得相当数量的标本就非常困难。在过去的数十年里,科学家研究脉络膜黑色素瘤时所面对的主要挑战是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目的:本研究采用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株OCM-1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建立脉络膜黑色素瘤兔模型,以期达到以下两个实验目的:首先是利用该模型研究不同剂量的环孢素A对肿瘤生长、转移的发生及对实验动物生存时间的影响;其次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因子在CM中的表达和定位,同时定量计数微血管密度(MVD),探讨TF与MVD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利用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株OCM-1细胞建立兔脉络膜黑色素瘤动物模型。选取健康成年兔35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A组(不注射环孢素A)、B组(注射环孢素A 15mg/kg/day)、C组(注射环孢素A 20mg/kg/day)、D组(注射环孢素A 20mg/kg/day,2周后15mg/kg/day,4周后10mg/kg/day,6周后5mg/kg/day,维持),A组5只动物,B组、C组、D组分别10只动物。所有实验动物左眼为手术眼。术后行B型超声、MRI扫描、眼底照相,待其自然死亡后取下眼球、肺组织、肝组织作病理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1.生存时间:A组只有一只动物于4周时死亡,其余均于8周时处死。平均生存时间为B组为5.7±0.64周,C组为4.33±0.41周,D组为5.71±0.81周。B组与C组之间的生存时间有显著差异(P=0.01<0.05);C组与D组之间的生存时间有显著差异(P=0.012<0.05);B组与D组之间的生存时间无明显差异(P=0.878>0.05)。Kaplan-Meier法累积生存率可以看出B组和D组有较好的生存率。2.B型超声:应用眼部B型超声仪测量肿瘤最大基底直径和高度,将兔眼内的肿瘤假设成一个旋转半椭圆体,采用旋转椭圓体公式(4/3pa~2H)的1/2计算。计算公式为:2/3pa~2H(其中H为肿瘤最大高度,a为肿瘤基底直径的一半,π=3.14)。第一周时尚未能够测量出肿瘤高度,仅见巩膜壁局部增厚,自第二周开始记录肿瘤基底直径及高度。取同期的每组所有实验动物眼内肿瘤的平均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前4周C组和D组实验动物眼内肿瘤生长速度相对较快,两组无明显差异。4周后C组实验动物眼内肿瘤平均体积继续增大,增大速度加快。4周后D组实验动物眼内肿瘤平均体积增长速度减慢,5周后体积开始缩小,其中一只实验动物眼内肿瘤于8周时已无法用B型超声仪测量其大小,体积记为0。B组实验动物眼内肿瘤平均体积逐渐增大,生长速度较C组缓慢,但最终平均体积B组和C组无明显差异。3.HE染色:组织病理学检测发现眼内肿瘤发生率分别为B组60%(6只)、C组80%(8只)、D组40%(4只)。三组之间眼内肿瘤阳性率无显著差异。A组未发现肿瘤生长。各组眼内病变均局限于脉络膜,无一例出现虹膜及睫状体转移。肺部转移病灶发现于B组2只(33.3%)、C组1只(12.5%)、D组1只(25%)。三组之间肺部转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三组均未发现肝脏转移灶。4.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在肿瘤中的表达及与MVD的关系:眼内肿瘤中TF染色阳性率为88.9%。B组、C组三组实验动物的眼内肿瘤的TF染色强度随肿瘤体积的增大逐渐增加,中度阳性占多数。D组因肿瘤体积5周后逐渐下降,TF染色强度不随时间延长而增加,染色强度以可疑阳性为主。发生肺转移的实验动物眼内肿瘤的TF染色强度均明显高于未发生肺转移的实验动物眼内肿瘤的强度。肺转移灶瘤细胞的TF阳性率为100%。肺转移瘤的TF染色强度均明显高于眼内原发肿瘤的TF表达强度。眼内肿瘤TF表达强度与MVD数量呈正相关关系.转移灶中的MVD数目较眼内肿瘤中的MVD数目明显增高。结论:本课题通过采用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株OCM-1细胞,应用不同剂量环孢素A对兔进行免疫抑制,通过手术操作建立兔脉络膜黑色素瘤动物模型并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成功建立兔脉络膜黑色素瘤动物模型,此模型基本接近人类疾病的特征,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实验基础。2、肿瘤的发生率及生长速度与环孢素A的剂量呈正相关,生存率与环孢素A的剂量呈负相关,转移的发生与环孢素A的剂量无关。3、眼科B型超声仪检测眼内肿瘤简单易行,应用于脉络膜黑色素瘤动物模型建立过程中,能测算出肿瘤的体积,观察不同剂量的环孢素A对肿瘤的生长速度的影响。4、组织因子TF表达与MVD呈正相关关系,提示TF与脉络膜黑色素瘤的发生、血管形成、转移及预后有关,是反映脉络膜黑色素瘤进展和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是脉络膜黑色素瘤临床预后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 靛青绿血管造影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陈有信.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996

[2]. 不同方法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微视野改变[D]. 白芳. 大连医科大学. 2010

[3]. 腓动脉主穿支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解剖基础及临床研究[D]. 陈雪松. 昆明医科大学. 2013

[4]. 109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临床分析[D]. 岳玲. 河北医科大学. 2010

[5]. 经皮血氧饱和度测定对游离皮瓣移植后血管危象动态监测的实验研究[D]. 韩冬. 安徽医科大学. 2008

[6]. 荧光素钠引导脑恶性胶质瘤切除的临床研究[D]. 师朋强. 吉林大学. 2012

[7]. 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D]. 王宇雷. 山东大学. 2007

[8]. 遗传性视网膜病变模式动物的氧诱导视网膜病变观察[D]. 宋玫侠. 第四军医大学. 2010

[9]. 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及其机理初探[D]. 陈郁.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

[10]. 脉络膜黑色素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组织因子在肿瘤中的表达[D]. 毕晓达. 第二军医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  ;  ;  

靛青绿血管造影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